首页 百科知识 莱伊尔的地球观

莱伊尔的地球观

时间:2022-01-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莱伊尔的地球观历史上总有一种巧合,如同1642年伽俐略逝世的同年牛顿诞生,后者使前者的力学得到发展那样,1797年伟大的赫顿逝世,同年莱伊尔诞生并进一步发展了前者的业绩。这也说明莱伊尔在地质科学形成方面的成就。莱伊尔的地球观集中体现在《地质学原理》一书中。莱伊尔重申“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主张地史时期的事件不管在量的方面还是质的方面都与现在相同。
莱伊尔的地球观_叩开地质之门

莱伊尔的地球观

历史上总有一种巧合,如同1642年伽俐略逝世的同年牛顿诞生,后者使前者的力学得到发展那样,1797年伟大的赫顿逝世,同年莱伊尔诞生并进一步发展了前者的业绩。这也说明莱伊尔在地质科学形成方面的成就。

莱伊尔的地球观集中体现在《地质学原理》一书中(1830年1月出版第1卷,次年出版第2卷,1833年5月出版第3卷)。他怀着坚定的信念,不依赖圣经上的词句,努力用现在还继续起作用的自然营力去解释过去的地质现象。也就是说,要了解地球的历史,用不着求助超自然的力和灾变,因为通常看来是“微弱”的地质作用力(大气圈降水、风、河流、潮汐等),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慢慢起作用,就能够使地球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他承认陆地的升降运动,把意大利塞拉比寺院的三根石柱(它们曾部分被海水淹没)作为《地质学原理》的刊头画,并指出斯德哥尔摩附近海面以上200呎的海生动物的贝壳证明陆地的上升。他反对信相对短时间内的激烈变动,用了几十页的篇幅反对德博蒙的造山运动。

莱伊尔重申“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主张地史时期的事件不管在量的方面还是质的方面都与现在相同。这一思想被发展为“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理。他以居维叶的突变论(曾译灾变论)为讨伐目标,树起了均变论(曾译渐变论)的旗帜。在莱伊尔逐步取代了居维叶之后,均变论在长达近1个世纪的时间里成为地质学的信条,18世纪60年代以前的地质学教科书,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莱伊尔用均变论统一解释了地质现象,建立了科学的地质学”,只有恩格斯眼光独到,在当时就指出了他的致命弊病。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不同的社会环境培养了三个迥然不同的地质大师。随着工业革命的胜利完成,英国平稳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莱伊尔出身于经济条件优裕的大地主阶层,所以不希望变革。他足迹遍及欧美大陆,仔细考察和记录各种现象;他使用的键子小巧精美,很难与打石头采样联系起来。与史密斯在开凿运河、赫顿在经营农场和工场中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而上升为科学家不同,莱伊尔属于贵族绅士式的科学家。至1875年莱伊尔去世,“原理”的第一版和第十一版的结论几乎完全相同,说明45年里他的学术思想几乎没有向前迈步,是对他“均变论”的绝妙注释。法国当时正处于大革命的暴风急雨中(只要读一些雨果的名著就可知道),造就了居维叶这样一个突变论者。德国当时的经济和科学水平都较英、法落后,为魏尔纳的静止的地质学提供了讲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