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前行

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前行

时间:2022-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人的进步都是有参照标准的,要么跟自己比,要么跟别人比,不然没办法知道自己是前进了还是后退了。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跟自己所处团队中的其他人比较,或者是与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比较,还会同自己身边的人比较,比较会让我们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前行。在人们心中,林肯是一位完美的政治家,是和平的缔造者。当时正在处理南方农奴问题的林肯,必须抽出足够的精力与这四个人打交道。

每个人的进步都是有参照标准的,要么跟自己比,要么跟别人比,不然没办法知道自己是前进了还是后退了。

1.别人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就像前面讲到的孙杨和朴泰桓之间的关系一样,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成长和进步,都需要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获得认知。比较可以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质。因为有些事情单一地来看和比较之后再看,形态是不一样的,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许多从事研发的人员,往往觉得自己很牛,有着不错的创意和开发能力,并且对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引以为傲。

我们不妨来看看在中国企业界中最具研发精神的华为是如何看待这一事实的。在华为掌门人任正非看来,“自主创新”一词本来就存在一个误区:研发团队很容易为了“自主”而建立一个封闭的系统,进而故步自封。任正非说:“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强调只做具有优势的部分,别的部分应该更多地加强合作,只有这样才可能构建真正的战略力量。”

任正非对此强调道:“为什么要排外?我们能什么都做得比别人好吗?为什么一定要自主?自主就是封建的闭关自守,我们反对自主;我们一定要避免建立封闭系统,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体系,特别是硬件体系更要开放。不开放就是死亡,如果不向美国人民学习他们的伟大,就永远战胜不了美国。开放的心态对于保证研发的方向至关重要,否则就会‘闭门造车’,我们今天的创造发明不是以自力更生为基础的,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向全世界开放,而且能通过互联网获得巨大的能力,华为也会因此获得巨大的支持。”

任正非鼓励和要求华为的高层要敢于端一杯咖啡,与世界上的大人物进行思想撞击。“地球村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学,处处有学问,处处值得华为人去学习。”他这样总结道。

人们总是在比较过后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那么要跟什么人比较呢?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跟自己所处团队中的其他人比较,或者是与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比较,还会同自己身边的人比较,比较会让我们在竞争和合作中共同前行。

朋友圈对于我们来说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到我们,让我们看清自己。这种比较不是忌妒,而是一种相互的激励和成长。如此看来,社交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通过比较来促使人们进步。所以说,即便是竞争对手也可以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2.不仅要较量,而且要合作

人们通常说的快与不快、好与不好、能力高低,都是通过比较得来的。每个个体都可以将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这是费斯廷格在1954年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也会有意识地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人进行比较,这种在群体成员间的比较是人们对自我认知和判定的重要心理依据。社会心理学家扎纳等人对此进行了令人信服的实验。他们在给大学生一个自己本人认知能力测验的分数后,便询问他们想知道其他哪个群体在认知能力测验的平均分。他们需要在同性和异性、相同专业和不同专业、有学位和没有学位的学生之间做出选择。

结果是,97%的人选择想了解与自己性别一样的学生的平均水平,并且大部分人想知道和自己有相同学位的人的平均分。

实验说明,对于学生而言,与自己最相似的人的水平会给他们某种有关自己能力的暗示。在社会活动中,那些有着超强人格魅力的人进行这种比较只是用来自我激励的一种手段,他们更多的是在比较中选择合作,以获得更强大的前行的力量。

一百三十多年过去了,亚伯拉罕·林肯仍然是被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在人们心中,林肯是一位完美的政治家,是和平的缔造者。美国人这样形容林肯:他像钢铁一般坚强,又像丝绸一样柔软,内心既狂野又宁静。

林肯有着博大的胸怀。他也会对自己的政敌保持宽恕的态度。很多人对此并不理解,于是问林肯:“您为什么总是让政敌成为您的朋友?您完全有能力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林肯听到朋友的疑问,回答道:“我这样做,难道不正是在消灭敌人吗?我让他们成为我的朋友,不就没有敌人了吗?”

在林肯执政期间,他的内阁中有四位重要成员,分别是:国务卿苏尔德、财政部长蔡斯、检察总长贝茨和陆军部长斯坦顿。这四个人的执政经验都比林肯丰富得多。当时正在处理南方农奴问题的林肯,必须抽出足够的精力与这四个人打交道。因为,这些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合众国解体。

有一次,林肯与一位政治人物因为意见不合,闹得很尴尬。林肯愤怒地骂道:“他就是我的死敌,我一定要干掉他。”可是没过几天,林肯却和这位政敌在一起谈笑风生。有人问他:“您不是要干掉他吗?”林肯微笑着回答:“是的,我是要干掉我的‘敌人’,而我已经干掉了‘敌人’。因为现在,他已经是我的朋友了。”

林肯用他的仁慈与忍耐最终感化了这四位内阁成员,使他们成了林肯忠诚的追随者。苏尔德变成了林肯最亲密的伙伴;贝茨则认为林肯是一个完美的人;蔡斯放弃了自己的野心,臣服于林肯的谋略;斯坦顿则将林肯尊称为三军统帅。

人们从小就生活在比较中,只不过这种比较有时是向上的,有时是向下的。向上的比较能够激发人们前进的力量,向下的比较更容易让人开启逃避现实的自我保护机制。一个人要想取得进步,少不了一个向上比较的目标。

只是需要谨记的是,我们与他人比较不是为了打击他人,而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善自我,或者融合他人,以此来弥补自己的短板。

3.以人为鉴是处世的标准

如果不去与人比较的话,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位置。有的人认为人应该跟自己比较,这样说也没错,但即使这样,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原本的位置。以人为鉴是让人们认清自己的良策,你没有必要去同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一较高下,你周围的人就是最好的标杆。

(1)常与周围的人对比

或许有人这样认为,就立志而言,最好的比较对象应该是相应领域的顶尖人物。没错,较高的目标往往能够激发人们更多的动力。但是人们首先看到的会是彼此的差距,遥不可及的距离通常也会成为最致命的打击,可能会让人失去追赶的信心。

所以,身边的人才是用来做比较的最合适的对象。在一个朋友圈中,彼此之间的状态不会相差太多,而又能够让人清晰地看到差距。不算太大的差距或几乎相同的起点,往往会给人们的前行带来强大的动力,因而要常到朋友圈中看一下自己的位置。

(2)要有适当的竞争意识

比较的目的不是引发人们的忌妒,而是让人们产生前进的动力。准确地讲,是通过比较来刺激人们的竞争意识。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还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竞争并不意味着敌对,朋友之间也可以存在竞争性的合作关系。

朋友之间的良性竞争能够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因此,与他人比较时,要掌握好这个尺度,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不能将一件用来自省的事情变成羞辱他人的手段,影响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打造合作可创造双赢的局面

与他人进行比较时,我们能够获得的很重要的一个信息便是“知人之长”和“识己之短”。

我们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需要花费我们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好,甚至通过努力也不能办到,但是对于朋友中的另一些人而言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那么这样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借他人之手来完成呢?在朋友圈中一定可以找到能够与自己互补的人,懂得与他人在竞争对比中展开合作往往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

朋友圈小贴士

1.与身边的人比较要比与那些遥不可及的人比较更具有现实意义。

2.朋友圈能够为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提供现实的参照依据。

3.在朋友圈中要充分利用竞合关系,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