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知人到自知,正视自己

从知人到自知,正视自己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习录》中所记录的都是王阳明的语录和他与弟子之间往来的书信。什么才是真实的自己,如何判定是真实的自己。因此,这还不是自己,还没有参透自我的本质。因此,从知人到自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的参悟和沉淀,然后才能达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境界。从王阳明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于自我的充分认识。王阳明在求圣的过程中,便一步一步地正视了自己。

《传习录》中所记录的都是王阳明的语录和他与弟子之间往来的书信。在《传习录·中卷》中,有一段话记录了他与陆澄讨论自我的问题。

陆澄也是王阳明的一位得意弟子,曾经在一封写给王阳明的信中说道:“佛氏‘于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与吾儒‘随物而格’之功不同。吾若于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矣。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惟有寐而方醒之时耳。斯正孟子‘夜气’之说。但于斯光景不能久,倏忽之际,思虑已生。不知用功久者,其常寐初醒而思未起之时否乎?今澄欲求宁静,愈不宁静,欲念无生,则念愈生,如之何而能使此心前念易灭,后念不生,良知独显,而与造物者游乎?”

为了解决陆澄的疑惑,王阳明在回信中做出了详细的解答:“‘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工夫,大略相似。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之患。孟子说‘夜气’,亦只是为失其良心之人指出个良心萌动处,使他从此培养将去。今已知得良知明白,常用致知之功,即已不消说夜气;却是得兔后不知守兔,而仍去守株,兔将复失之矣。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良知之体本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生生,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非独圣门致知之功不如此,虽佛氏之学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今却欲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是佛氏所谓断灭种性,入于槁木死灰之谓矣。”

陆澄在信中提出了一个佛教禅宗中非常著名的话题,即出自《坛经·行有品第一》中,六祖惠能抛给僧人惠明的问题:“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解释的明白一点就是不思善,不思恶,正在此时,哪个才是你惠明的本来面目。其中所谓的本来面目就是指真实的自己。

什么才是真实的自己,如何判定是真实的自己。一般人看别人,看自己都从哪些方面去看?从职业,从家庭,从思想修养,从外貌形象?那么举个例子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根本不认识自己。

比如说,你从事编辑的工作,编辑只是你的一份职业而已。等你哪天不想当编辑了,改考公务员或者自己开公司当老板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还是你,但是你已经不是你定义的编辑了。

再比如说,你家庭美满,有贤惠的妻子或者能干的丈夫,有聪明的儿子或者可爱的女儿。但是仔细想想,这些说到底都是你的社会关系而已,并不是你。如果剔除了这些,你还是你吗?答案显而易见,你永远都是你,你和你拥有什么,完全不能混为一谈。

又比如说,你外形漂亮或者英俊,思想觉悟较高,这些应该都是本身固有的,因为他是自身的东西。但是其实说到底,这些还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哪天因为疾病改变了漂亮或者英俊的外形,如果哪天因为诱惑降低了思想修养觉悟,那么这些人们认为自身固有的东西,也是会被改变的。因此,这还不是自己,还没有参透自我的本质。

或许,你也可以说,现在技术那么发达,无论是指纹还是DNA,都可以证明一个人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一直在餐厅打工,每天都要端着非常烫的盘子或者汤碗四处跑,那么他的指纹是很有可能会消失的。而且,如今我们经常听到,有转基因大豆大米、水果等等,而人类的转基因也不是不可能,癌症就是基因发生突变造成的。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迷茫了,为什么那么多东西,却无法证明自我?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由姓名、性别、外貌、职业、家庭、遗传基因、思想等等一系列外在东西所组成的自我,不是真的,是上面佛陀所说的众缘和合的假我。同样的,你看别人也是这样,所以你看到的别人总是容易被表面的东西所覆盖,看不到本质。因此,从知人到自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的参悟和沉淀,然后才能达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境界。

从王阳明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对于自我的充分认识。他说所谓众缘和合,就是指诸多依赖一定条件的事物组合在了一起,假我的意思不是说这个众缘和合而成的自我不存在,只是说众缘和合发生改变或者离散的情况下,它所组成的这个自我也会改变一样,也就是说靠这些东西所组成的自我不是恒久不变的,不是经常存在的。因此才会说这并不是真正的自我。

不是经常存在是对万事万物的一种最真实的认识。因为自然一直在不断变化,所以很多东西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认识自我也就变得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我可能也会跟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变化的那些都是假我而已。而我们所说的认识自我也不是抛弃假我,只是让我们换个想法而已。一如佛曾经说过:“一念悟,众生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说白了就是一念之间而已。

万事万物,真真假假,就在一念之间,因此真我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也存在于假我之间;一念之间,你让这些外在的东西迷了眼睛,那么你就变成了假我;一念之间,你不把自己和这些外在的任何东西划等号,那么你就变成了真我。

如果想要更深一层的理解,那么我们可以将人生看成一场戏剧,真正的自我是一个演员,假的自我就是我需要扮演的角色。为了演好这场戏,我需要将自己融入这个角色,可是为了以防自己太过入戏而走火入魔,我又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时刻告诉自己我这是在演戏,从而让我脱离角色的支配,变成自己的主宰。不会因为哪天扮演一个富翁而不可一世或者挥金如土,也不会因为哪天扮演一个乞丐就卑微如尘或者为钱而亡。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认识到真正自我的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自己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而无法认识到真正自我的人,是被人生主宰,生活在社会的洪流中,只会随波逐流。

穿越古今

从知人到自知,是一个正视自己的过程。王阳明在求圣的过程中,便一步一步地正视了自己。王阳明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谁,他认为想要认清真我与假我,需要打破二元对立的惯性思维,将两者合二为一,从而剖析出本来面目,也就是自己一直在强调的良知。

《传习录》中有一句话是:“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这句话的意思是省察是有事情的时候存养天理,存养天理是无事时候的省察。注重自我省察,才能看清楚自己,才能为成功打造基础。

人如果不能正视自己,不是容易自满,就是容易自卑,很难把握到中正平和。一个人如果自满了,就会听不进别人的忠告,容易独断专行,长此以往,便会固步自封。一个人如果自卑了,就会一直觉得自己做不好事情,或者根本做不到这件事,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办事能力的退化,形成恶性循环。

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因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班上的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笑他:“二十来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但罗蒙诺索夫对老师的冷淡、同学的讥笑佯作不知,只是专心听讲,虚心求教,学习拉丁文造句。后来,他以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水平被派往德国学习。终于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成为一位著名的学者。

罗蒙诺索夫之所以能够成功,跟他能虚心检讨自己是分不开的。他能正视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不耻下问,跟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习。如果他不成功,那就太没有天理了。

做人就要经常虚心的检讨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出现缺失的时候及时改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眼高于顶,过于自信,办事却能将自己的缺点暴露无遗,不知轻重、不稳定,造成不必要的尴尬或者损失。也有一些因为经常听到批评的言论而逐渐变得消极的,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怨自艾无法自拔。

王阳明却告诉我们,完全不必这个样子。因为正视自己很容易,只要提高自我修养,做好自省就可以了。自省能够帮助我们自制自律、自尊自重、自信自立。这样为人才能不卑不亢,遇事也会审时度势。

正能量小贴士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为人处事中,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遇事先找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凭着自己的良心办事,不要因为别人看不见或者自以为很隐秘就做坏事、说坏话。从知人到自知,一步一步学会正视自己,并且谨言慎行,这才有君子风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