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艺术的品格

中国艺术的品格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楼先生多年以来长期担任“北京昆曲研习社”主委和名誉主委,2002年又倡议成立了“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任所长,并在住所附近设立了“国艺苑”,组织古琴、昆曲的传习。楼先生对中国艺术的特质和价值都有精湛的领悟,2009年5月31日,楼先生在“国艺苑”就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这样长远的目标难见踪影,于是就先成立了“国艺苑”,从昆曲、古琴做起,正好这也是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还穿插了茶道等。

中国艺术的品格——楼宇烈先生“国艺苑”访谈录

谭 惟 李虎群

编者按:楼先生一直强调研究中国文化,要以整体性的综合研究方法予以融会贯通,整体把握;又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尤其体现在其伦理精神和艺术精神中,故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传统文化亦可称之为“礼乐文化”。楼先生多年以来长期担任“北京昆曲研习社”主委和名誉主委,2002年又倡议成立了“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任所长,并在住所附近设立了“国艺苑”,组织古琴、昆曲的传习。楼先生对中国艺术的特质和价值都有精湛的领悟,2009年5月31日,楼先生在“国艺苑”就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问:楼老师,请您谈谈成立“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并设立“国艺苑”传习传统艺术的初衷和始末。

答:我最初想倡导北大成立“国艺馆”,希望得到北大的支持,包括场所的提供、初期投资设备、基本道具乐器和聘用教师等。这样,我们就可以给学生大学四年期间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机会,可以学曲学琴,也可以学琵琶、二胡、扬琴,只要有老师来教,都可以选择学习,包括书画、花道、茶道、手工、陶艺、剪纸、竹雕、篆刻等等,把我们传统的东西传承下来、传播开去。另外,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交,会打破学生们局限在学科领域的交际关系,给予他们更广大的领域来交往,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不一样了,身心世界也会得到良好的熏陶化育。

经济运转上,三年以后就可以初步实现经济独立,成为自给自足的团体:主要不靠演出收入,我们教授各种东西,比如手工制品、中国结、绘画作品等。因教学不收学费,做出来成品便要留在“国艺馆”,这些东西可以定期拍卖,学员自己制作的作品,自己即可以买回留念,这样这个机构是可以维持的。或者我们再拉一些赞助。三年以后一定是不用再往里面投资,如果有赢利就再加强发展。

这样长远的目标难见踪影,于是就先成立了“国艺苑”,从昆曲、古琴做起,正好这也是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还穿插了茶道等。六七年间,先后开设了八个古琴班,每班六位学员,其中第一班六位同学已经毕业;昆曲定期每周上课,先后有百余同学参与其中,加深了对昆曲的了解和热爱;我们还举办了多次古琴昆曲的音乐会

问:“国艺苑”的昆曲、古琴传习,和音乐学院的专业培养有何异同?

答:我们并不是要培养专业的古琴家和昆曲艺术家,而是主要通过这里,使学生有机会了解传统文化,进而来修身养性。中国传统艺术从本质上讲,是修身养性的东西,不是表演给他人看的东西。怡情养性是第一位,表演给别人看是第二位,至于去竞争,是不应该有的。当然,适当的比比技艺,互相提高,这也是可以的,但比赛也不在于排名,这样就易变味,反而会损害修身养性。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光是艺术,体育也是如此,不在于竞技,而是通过它来健身养性,中国古代的“射礼”就是这样。要把艺术和体育的精神都返本还源。我们的方针是这样:不是以学“技”为主,而是以学“道”为主,技差一点没关系,“道”提升了“技”才能逐步提升。这是一个本末的问题,不能本末倒置。

问:楼老师,您一直强调中国文化绝不只是书斋里的死学问,最后都要落实到人的当下受用,认为为学和做人不可分,“国艺苑”也是贯彻这样的精神吧。

答:是的,最近我也一直讲,不管学什么东西,先要学做人。首先,把道德的基础打好,然后,把所学门类的核心理念掌握,其次才是技术。

我对学医的人讲,首先是“医德”,其次是“医道”,再次才是“医术”。我对学艺术的人讲,首先学“艺德”,有好的品德;然后才是“艺道”,明白艺术是修身养性的,人们通过它来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所谓的“由艺臻道”;然后才是“艺术”,才是具体的技巧。

现在我们几乎完全倒过来了,首先学技术,技术熟练,但不明白这门艺术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个人的品德跟这个没有关系。现在没有茶道,只是茶艺,更没有学到茶德。其实,我们喝茶,不单纯是喝茶,而是学茶的品德,也就是水德,因为它作为饮料,基本的功能是解渴,它在你寒冷时给你温暖,在你燥热时给你清凉,这就是茶的品德。因此我们喝茶时,体会它这样的品德——付出,给人温暖与清凉;然后再来讲茶道,来体会茶里面所蕴含的禅意,或者是儒家的精神,或者是道家的精神;然后我们再来讲如何沏茶更好。在沏茶中也是要学道:在沏茶中,下茶分量,水温高低,浸泡时间长短,要一一处理好这些关系。为什么不同的人沏出来的茶不同?同样的茶叶和水,沏茶不一,有的性急,有的性慢,就在于是否能很好地掌握和结合到恰如其分——这样沏茶就不是单纯地学技术,而是学一种品格,一种做这样的有心人的品格。无论环境、气候、水质怎样变换,场合如何不同,都能泡茶到恰到好处、无不自得,都需要做有心人;用心琢磨,这里面的学问很深,都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才能从茶艺上升到茶道,从技术中体验道理,从容应对各种关系,“下学而上达”。

问:能否请老师具体谈一下“国艺苑”的艺术传习如何怡情养性、变化气质的?

答:就弹琴来说,该轻的地方要轻,但不能什么地方都轻;该重的地方要重,但不能什么地方都重。其实,任何艺术品都包括了配伍的问题:轻重缓急、高低浓淡、远近大小等。中国人讲一幅画要“经营布置”,书法何独不然?沏茶也如此,抚琴也如此,都要将这些东西配置好。弹奏古琴就要有快有慢、有高有低,以轻重疾徐、抑扬顿挫来配置,“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有时又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但无声的具体处理又不相同。比如:音乐中的“中断”有时戛然而止,也有时慢慢停止,这都要前后接应、配合好才行。这样,通过抚琴,你真正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它配合好,老是快速度是不行的,音乐没法听、画也没法看;老是慢腾腾也不行,昆曲让人睡、泡茶水不开。这样,性急的人就会慢慢把自己的浮躁降下,性缓的人也会慢慢把自己的情绪提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为至德,正是充分把握和运用了“经营布置”这一艺术精神和技巧去处理人事世务的体现。

所以,“国艺苑”不在乎大家学得好不好,而是让学生体验古人创造的东西,然后慢慢从中间去领悟,什么是最好听的,鉴赏之知和实际体验相资相发,听出高低、弹出水平,慢慢也就成就性情了。

真正体会到这些东西,就知道艺术对人生的修养是极其有意义的,在艺术熏陶中,就会使人成为把握生命艺术、人生艺术、生活艺术的人。

问:传统艺术对于个人修身有这样大的作用,但人毕竟要在跟人和自然打交道中生活,关系千重万重,研习传统艺术对此也会有所助益吧。

答:当然。可以说,中国的文化就是探求关系的文化。没有关系,你是你,我是我,就不会产生意义的问题,只有发生了关系,这样彼此相处,心接触到物,这个物才有了意义,这个心也才有了意义。心和物没有关系的话,就没有意义。

王阳明讲心物关系问题,就不是在讲心在前、还是物在前的问题。而是讲物在那里存在,跟我的心没有发生关系,这个物对于我来讲毫无意义,只有我接触到这个物,这个物进入我的眼帘,我才会去思考这个物。王阳明要讨论的就是不同事物接触到一起以后,它们对于双方都产生了什么意义,发生了什么意义上的变化,所以他说“意之所在谓之物”,解释格物就是“格其不正以归于正”。孤立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东西,只有联系在一起,才各自会产生意义。中国文化就是处理这个关系的问题。

现在,有人说中国文化就是讲“关系学”,就是走后门、走路子,这是从贬义的角度来提,这不是真正的关系的意思。我们讲的关系是指:事物的意义的发生是在关系中才发生的,不发生关系时,事物各自分离,是不会发生意义的。

《乐记》中讲“感物而生”、“感物而动”,人心感于物而动,无往不在关系之中,而如何动,才恰到好处、无不中节?处处存在这些问题。中国文化追求一种平衡、协调、对称,基本上是用这种眼光看问题。我们如果明白并感受到了这种对称协调带给我们心情的愉悦、感情的交流、身心的沟通,便能够体会到中国文化整体上是一致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从传统的艺术中去领会传统文化中人们如何处理这些关系,感同身受,简易直接,会收效很快。

问:楼老师,一直以来,您特别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要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整体性地体会其深层的、内在的共同特性;高屋建瓴、大处着眼后,再小处着手,自有真知灼见。近年来,您特别提倡中医,是否也是和传习传统艺术出自同一心境呢?

答:是啊,殊途同归。传统艺术是具体的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实践,通过艺术,我们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如果抽象地讲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没有具体的、直接的感受,现代人难以领会,所以我提倡学“医”和“艺”。

中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具体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体现,理解了中医如何维持身体的阴阳协调,如何“解闭通塞”来保护整体的平衡,就会身心安康、直接得益,就会进而体悟到中国文化有这样一种特征,有这样一种优点。所以,中医和传统艺术一样,其理论和实践的存亡,实际上就涉及传统文化根本精神的存亡。

同时,我们学医行医,固然要为别人治病,但是,从根本上讲,人人都应该懂得养生的理念,人人自己都要做自己的医生。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强调道德的自觉自律;六祖慧能开口即要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也是强调人的自我觉悟。所以最近我常讲“医、艺、易相通”,《易经》是五经之首,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根源,而传统艺术和中医则是这种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学“艺”和“医”,是最好的通达“易”的途径。我希望学生能够注意开展对中国文化总体上的综合研究,要打些外围战、包围战,这样也会促进各分门学科研究的深化。

问:您经常讲阅读经典要用心去读,而不是用眼去读,要融会贯通,要善于体悟。因此,不少同学甚至私下亲昵地称呼您“楼体悟”,那么,学习中国传统艺术是否也需要体悟?如何体悟?

答:呵呵(笑),当然需要。唐朝的画家张璪所讲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道出了中国艺术的核心精神。外师造化,是天然的、质朴的,不加丝毫雕琢,但是还要有体悟,没有体悟,未得心源,那是矫揉造作的、模仿的,造化和心源结合得好,内外结合,才是存真的。大道是最简易的,大音希声,懂得了无声的妙处,就不会沉溺于技巧的玩弄,而是淡淡几下,好似轻描淡写,却已把整个情感都表露出来了,所以,一切最高境界的东西一定是返璞归真的。越华丽繁琐的东西,往往越是用外在的装饰来掩饰内在的空虚;要知道,化繁为简、言简意赅,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人生道理,说简单也简单,一通百通。顿悟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悟出整体的理,它无处不在,处处通畅,贯通在一切之中。把握了这个整体的道理,可以用到各方面去,只是微妙变化而已。艺术也是如此,让我们体悟“至简”的原则,从中融会贯通,就可无入而不自得。“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聪明来自于用心,悟性来自于勤奋,处处相互会通,时时触类旁通,就是用心体悟。

中国文化讲求悟性,那不是天生的,只有“学”、“思”、“行”,然后才会有“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和思不可或缺,有了学、有了思,不笃行,也是空的。只有做到学、思、行,我们才会有悟;悟从学、思、行来,否则不会有悟。光学不能悟,光思也不能悟,光埋头干也不会悟。就如弹琴,人的情感,一个人一个味道,一点点差异,听起来就不一样了,如何在技术上运用自如,做到身心合一,心到手到,要“学”、“思”、“行”,还要有“悟”。我们学艺术,就像演奏古琴一样,要在里面反复体验体会,最终就会有悟。

问:我国昆曲和古琴已分别于2001和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些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昆曲和古琴好像也热起来了,您却始终坚持应按照博物馆艺术来看待它们,这是为何?

答:遗产保护是关系千秋万代的事业,但同样是保护,有的遗产是不抢救就没有了,而有的则是变化以后就没有了。确实,有人认为那么多人弹古琴,为什么还要说古琴是博物馆艺术?我认为博物馆有一个含义,就是存真,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都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去。古琴是珍品,按照博物馆艺术来看待,就是要存真,现在变成大众化艺术是不可能的,它是“小众文化”(笑),不绝如缕就可以了,要它变成大众文化,迎合观众,就要改变本质的东西。

问:那么只是要保存,就不要继承发展了吗?

答:在不失去主体性的基础上,发展是可以的。比如我们的民族乐器,去吸收各种外形和技巧都可以,但是,律制不可以变,变成了西洋的调子,这就没有主体性了。我们现在很多民乐团的结构都是交响乐的样式,首席二胡手之类的,中国民乐里面原本是没有的;再者,和声、配器都洋化了,哪里还有民乐?只有形式上的音调而已。

再如昆曲,只是把谱唱准了还不是昆曲,运腔才是昆曲的精华之处,按字行腔、韵味醇厚才有味道,如果不这样,就是“昆歌”,而不是昆曲,昆曲的妙处就是要讲究腔法。古琴也是,要讲求韵味,没有韵味,技术再高也不是古琴。

问:您说的博物馆,是否是要保存艺术种子,是靠少数人来存真传承?

答:可以这么说。因为中国很多东西,一提倡,往往就跟风;一重视,往往就变样。不传承光讲发展,是不行的;温故才能知新,承前才能启后。古琴和昆曲,目前当务之急是要继承、要保护,而不是向社会推广、要大家接受喜欢这个东西。它是小众的文化,迎合大众,它就会变味了。原汁原味,不失其传,待到因缘俱足,自能光大。

“对牛弹琴”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是讽刺弹琴的人,还是讽刺听琴的人呢?(顿)我说是讽刺弹琴的人,你为什么不看清对象就随便弹呢?不光是听琴人的资质问题,还有实际机缘到没有到、有没有契机的问题,时机未到,那就是弹琴的人有问题。要“对机说法”,而不是“对牛弹琴”,才是弹琴人的高明。对牛弹是弹者的不高明,不要怪听琴的人,不懂我的琴艺。

问:确实,一味地倡导创新、要求发展,就很容易导致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失真变味,谬种流传,以假乱真,还真不如沉寂些好呢。老师之所以讲古琴是博物馆艺术,就是“对机说法”了吧。

答:有很多流传失真的例子。我们讲“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本是正面的话,俊杰是好的,他识时务,明白在什么场合下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是需要智慧的,后来却被理解为油滑、见风使舵的负面意义。

“无毒不丈夫”,也是词义发生了变化,原来两句“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上句讲的是“君子不器”,君子没有任何局限性,可以什么都包容,圆的来我可以圆,方的来我可以方,可大可小。下句的毒实际是“度”,念duó,应该是“无度不丈夫”,度是度量,看清环境,审时度势,与上句文义相通。不知道审时度势,不能成为大丈夫。本都是正面的意思,现在的理解却发生了根本变化。

再如“大器晚成”本来是“大器免成”,也是《学记》里讲的“大道不器”的意思,老子“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器免成”是一个完整的思想。结果,“免”写错了,写成了“晚”,便扭曲了老子的思想。很多这样的失真谬传,提示我们要对传统艺术和文化有种敬畏感,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越来越“洋化”了,我们更需要多从中国源头性的典籍入手去体会传统文化的本来精神。

问:或许会有人以为“国艺苑”这样传承艺术和文化,有些消极,不能做大。

答:做大了弊病都出来了,大了被势推着走,往往就不能自主了。没有必要扩张,我不愿意依靠别人,那样理念就不能坚持。

《荀子》之《不苟》篇第一句话:“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苟是苟且的意思,故意做难为之事,故意说惊人之语,不足为贵。这一句是我们的参照,不做违背人之常情的事情,名要正正当当地传,不要为了传名,什么大话也会说,什么难事也要做。

所以“国艺苑”,我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琴先学做人,琴德、琴道、最后才是琴技,这样的顺序,我们要搞好,发展下去,这是我办“国艺苑”的宗旨。陶冶性情,让大家有个非常融洽的群体,有个平和的心态,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不是培养专门的艺人。我们要坚持这样的宗旨,培养出种子,让它们慢慢发芽、慢慢传播开去、传承下去,以这样的宗旨来传播,虽然是在很小范围之内,但能使人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样式,也能让后人来欣赏体味。这样,就会火源不绝,薪火相传。

问:现在经济观念已经渗入人们头脑,对于您这种宗旨,有些人也许会不理解吧!

答:我们不为谋利,就是公益事业。我们就是求同道、觅同好,这个宗旨很明确,我的想法是愿者上钩,不推广不促销,是同道同好,那我欢迎你来,我不要任何报酬,免费提供。如果有人觉得我这个理念不错,要资助,我接受;但是从中要求回报,那我不要。

现在的社会风气使人觉得不赚钱,往往就有其他目的;或者不要钱,一定质量很差,似乎收费越高质量越高。我们中国人传统习惯心理,付出就要求回报,捐到寺庙,往往也是等待回报,希望“有求必应”,用《金刚经》的话来讲,这是“有相布施”,我们是“无住相布施”(笑),只问耕耘,不求回报;广结善缘,在过程中慢慢摸索。

问:楼老师,我们知道您为“国艺苑”题写了好多对联,能否分享给大众。

答:好的。

琴曲茶香 陶冶情性

由艺臻道 体悟人生

弹拨古琴 寄我心声 觅我知音

吟唱昆曲 喜怒哀乐 情通古今

品尝香茶 神清气爽 宁静淡泊

体悟人生 本分平常 自由自在

吃茶参禅 清神启智

离除二障 无量禅悦

弹拨最古老的乐器——古琴

吟唱最经典的戏剧——昆曲

品尝最普通的饮料——香茶

体悟最平和的人生——本我

(作者谭惟系北京大学京昆古琴研究所古琴班第一班学员、昆曲班学员;李虎群系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昆曲班学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