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尊重孝敬长辈是传统美德

尊重孝敬长辈是传统美德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尊重孝敬长辈是传统美德中国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百行孝为先。 ”“孝为德之本。 ”孝可以说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重孝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二、尊重孝敬长辈是传统美德

中国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百行孝为先。 ”“孝为德之本。 ”孝可以说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不少伦理学家把孝敬父母看做是人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在我国尽管几千年来社会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革和发展,但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道德始终没有变,孝敬父母已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有关孝敬的故事。如小黄香的故事:小黄香是汉代荆州(今湖北省)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重孝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孝心作为传统美德,可以促使家庭和睦,温馨幸福。有人调查,三代同堂的家庭,如果中间一代孝敬长辈,孩子就会懂得孝敬父母、祖辈,家庭中不仅长幼有序,而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呈现一种和乐融融的气氛,对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利的。作为学生要从小学好本领,将来投身于事业去建功立业,为父母家庭带来荣誉和自豪,此为大孝。

(一)明白尊重孝敬长辈的道理

1.要明白为什么要尊重孝敬长辈。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家庭,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只有在家尽孝心,在社会上才能献爱心。在家做个好子女,在校做个好学生,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2.要明白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和父母的养育之恩。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永远也诉说不完。从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到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灾难疾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孝敬父母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是否懂得感恩和回报的问题,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

3.要清楚家庭中长幼有别。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 ,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孩子(尤其是未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孩子要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不能颠倒主次,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4.明白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不知道父亲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我们要知道懂得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对父母亲人的爱要加倍珍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现在幸福的生活。要对父母充满感激之情,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把它作为学习的动力。要珍惜自己的生活,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同时,要学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家庭责任感。另外,向班里那些生活中能孝敬父母,生活俭朴,有上进心,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学习。

(二)怎样尊重孝敬长辈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是对一个青少年学生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一个不孝敬父母的学生,很难想象在学校里能够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社会上能助人为乐。

然而在社会上,一些不赡养父母、不孝敬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学生中,自私自利、娇生惯养、厌恶劳动,以我为中心,不尊敬父母的现象也较为突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有的甚至让母亲给自己端洗脚水。孝敬父母要从如下做起:

1.主动关心问候。在家里,子女向长辈勤问候、主动问候可表达对长辈的尊重关心体贴。早上要向长辈问好,晚上要向长辈问安,长辈外出或下班也要问候。爸爸妈妈工作劳累之余,如果能得到你一个充满爱心、关怀的问候,那么他们的疲惫、烦恼,甚至病痛,都会在你像春风一般的亲情关怀中顿时消失。当长辈生病的时候,在端药送水的同时,应时时加以劝慰、问候。过新年或每逢母亲节、父亲节时向长辈问候祝福。

2.听从父母教诲。孝和顺总是相联系的,没有顺也就没有孝。孝敬长辈,就应该听从长辈的正确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可以和父母商量,应讲道理。

3.关心父母健康。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应主动照顾护理,煎药、喂药、问寒问暖,多说宽慰的话和陪同就医。父母生病、住院,就会打破过去长期形成的正常的家庭生活秩序,会使你感到心慌意乱、手足无措,不知父母的病严重到什么程度,为他们担心。从来不做的家务活要亲自动手,有时还会影响睡眠,妨碍读书学习,如果不能合理地安排处理,时间长了会产生厌烦情绪,一旦流露出来肯定会伤害父母。此时此刻,做子女的要十分理解父母的心情,给父母以更多的体贴和关心。长辈生病后都有求助心理,特别渴望子女亲人能为自己提供种种方便,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满足。长辈得到子女的照顾、体贴后,看到子女被自己所拖累,内心深处又会感到不安和痛苦,存有矛盾心理。因此我们就要更主动关心、体贴父母的病痛,在讲话的态度、语调、方式上都要比平时更为亲切和蔼,尽可能在精神上消除父母的痛苦和不安。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娱乐等各项活动,充分利用时间来搞好学习,让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旦因为父母和家务影响了学习,受到老师不明情况的批评,也不能迁怒于父母,这样会很伤父母心的。当父母因病痛而情绪不佳时,要格外小心谨慎,切不要为了父母的某些不恰当的话或举动就与他们争执,要理解病人的烦躁心情,要忍让。 “久病床前无孝子” ,当父母需要长期照顾时,更须事事处处表现出耐心,用自己的行动消除父母的顾虑。

4.理解长辈。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老人因为年纪大,说话比较啰嗦,有些事情翻来覆去要说好几遍,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这种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厌烦,嫌老人啰嗦,也不能粗暴地打断老人的絮语,更不能对他们的唠叨不理不睬,否则就必然令他们伤心。哪怕只有一次粗暴无礼的行为,长辈受伤的心也不易康复。

5.分担父母的忧虑。孝心是一种前进的动力。真孝敬长辈,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自己照顾好自己,离家外出时应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注意安全。有孝心的人,懂礼貌,责己严,为父母分忧解难。

6.参与家务劳动。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这是每个晚辈都应该做到的。据调查,现在的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有些学生,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每个家庭成员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餐后洗碗、扫地,整理自己的房间,打扫家里的卫生,替父母接待一下客人,因为你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所以家庭中的事也就是你自己的事,要主动做家务。不应光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还要强调“家里的事情主动干” 。

7.不给父母添乱。懂事的孩子是不给父母添麻烦的,更不能让父母为自己操心、担心。

8.照顾长辈注意态度。老人年岁大了,走动不便,我们要给予特殊的照顾,给他们盛饭搛菜,睡觉时为他们铺床盖被放蚊帐,在他们走动时予以搀扶,有空时,陪他们说话解闷,给父母买他们爱吃的食品。对父母孝顺体贴,要言辞温婉,不顶撞父母,遇事与父母商量,即使受了委屈也要心平气和地解释,而不能与父母为敌。

9.进父母房间要先敲门,经允许后进入,不得随意翻动父母的私人物品。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出门必敬告去向,回家必面见父母,父母召唤,应立即答应并趋前承命。

10.牢记父母的生日。生日,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生日时总要以某种形式庆贺一下这个日子。然而,你可记得父母的生日吗?据调查有98%的学生要求父母给自己庆生日,而98.2%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寿辰。做儿女的不记得父母的生日,不一定就是没有孝心,而大多是因为太粗心。要知道记住父母生日并以某种形式表达一下孝心对于老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父母生儿育女,操劳一世,对生活也没太多要求,最大愿望就是能得到感情上的安慰,得到儿女的体贴与关怀。孝敬父母并不只是体现在给老人钱或请老人吃顿饭上,而是应给予老人一种细腻的情感,一种无微不至的关爱,就像当年父母呵护自己一样。孝敬长辈给父母祝寿要有点礼物,有些问候、祝愿。对学生来说礼物要尽量自制。养育之恩自然是无法回报的,我们应该把父母牢牢记在心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父母生日之际,即使你在遥远的地方,一个电话,一封书信,一声问候,对父母来说,也会是无比的欣慰。

11.体谅父母。我们应该宽厚待人,包括对自己的父母。当我们受到父母的惩罚或错怪时,当我们的要求被父母否定或拒绝时,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受到父母惩罚时,首先态度要端正。受惩罚一定是自己有了过错、父母在生气之际不够理智所致,所以,一定要老老实实承认错误。顶撞、争辩、赌气、使性子都是不明智的做法,只会火上浇油。另外,要理解父母。惩罚的教育方式虽不妥当,有失文雅,但可以用强制的手段“强迫”你改正错误。小错不改会酿成大错,严厉惩罚造成的压力,很可能使你一次就纠正错误,改掉坏毛病。管教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责任,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不要有错误和过失。有时你犯的错误比较严重,让父母生气,他们是出于关心你疼爱你,才对你进行惩罚的。可以想象,父母绝不会对一个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人去进行惩罚。所以要体谅父母,即使受惩罚,也要主动关心他们,不要不理睬父母或不和他们说话,要找一找自己身上的缺点。受到父母错怪时,应该耐心听完父母所说的话,不要认为自己没错就顶撞父母。要心平气和地作解释说明,当父母了解了真相后,气也就消了,家庭问题也就化解了。当你的要求没有达到满足时,首先想想你提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使父母为难,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作为家庭一员要了解家庭情况,要体谅家长。自己的要求没得到满足不能用其他行为对父母“要挟” ,如哭闹、不吃饭、怄气等,你这样做只能引起父母的伤心不快,也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12.外出不忘打招呼。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同学们渴望更加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这种心态是很好理解的。但是,有的同学在理解这种自由的同时,往往将他与离家时同家里打招呼、“备个案”的礼仪要求对立起来,认为若每次外出都要向家里报告,那还不是等于没有自由。

同学们在家庭中,仍然是受呵护、受照顾的特殊成员,相信每个同学都会体验到这一点;也相信那些惯于天马行空,外出从不与家里打招呼的同学都曾导致过家人为自己的“失踪”而担惊受怕的“险情” 。同学们,出门打招呼,回家报告一声,这其实是家庭成员必备的一种礼貌,也是家庭生活正常化的一种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