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应景的言谈举止

应景的言谈举止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礼仪的“仪”含义就是要善于表达和倾听,也就是说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要贴切应景,做到恰到好处。这是人际交往的真谛。以才能而论,他在孔门中应占首屈一指的地位,并非虚断。几年之内,当时动乱中的各国,经子贡这一次游说,发生了很大变化。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

●应景的言谈举止

良好的礼仪修养需要自尊的理念,但是同时善于把握场景也十分重要。礼仪的“仪”含义就是要善于表达和倾听,也就是说与人交往时言谈举止要贴切应景,做到恰到好处。这是人际交往的真谛。每个人和别人打交道,一定要恰到好处地把自己的尊重和友善表达出来。礼仪是一种形式美,交换的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形式表达一定的内容,内容借助于形式来表现。一个不善表达或者穿衣服不注意细节、打电话时不注意礼节、和别人说话不注意分寸的人,因为无法做到与外界有效沟通,就会经常遇到麻烦,所以要想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就要学会表达并且善于表达。不善于表达或表达不好都不行,表达要注意环境、氛围、历史文化等因素。从一些外交史你会发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因为表达得恰到好处而影响历史的外交事件。

◇子贡出使

子贡很会讲话,善于辩论,又善于货殖,家累千金,和他那“亿则屡中”的本领分不开。所谓“亿则屡中”就是他对于环境和事物剖析分明、判断准确,加上他那善于表达的言辞,就构成了他的真才实学。以才能而论,他在孔门中应占首屈一指的地位,并非虚断。我们看,子贡一次出使,使得鲁、齐、吴、越、晋五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件事足以说明子贡的才能,确为孔门别的贤徒所做不到也是没有过的。

先使齐。当时齐国有个奸相叫田常(即陈恒),欲在齐国作乱,但又怕齐国的一些老臣,故起兵伐鲁,使国内空虚了好闹事。鲁国是孔子的“父母之邦”,就叫子贡使齐以止住齐国军队。子贡到齐国见了田常就问:你为什么要去伐难伐的鲁国呢?田常说:鲁国有什么难伐的。子贡曰:鲁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大怒,骂子贡把难易颠倒了。子贡回答:不,我没有颠倒其说,就看你怎样理解了。并说:我想“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现在你的忧患在内不在外。如果你去伐弱鲁,鲁必破,齐必胜。鲁破齐胜之后,齐国的国君和大臣们都会因功而骄,上有骄君,下有尊臣,你得同上下交争,恐怕你在齐国的地位就不能保了。所以说不如伐吴。伐吴,齐国是不能取胜的,但这不要紧。齐国的兵民外死,大臣内空,齐国的国君岂不完全得听从你的吗?田常听这么一说很高兴,只是说,我的军队已经到了鲁国边境,怎好又移兵伐吴呢?子贡说,这不碍事,你暂按兵不动,我去吴国,说服吴王起兵救鲁伐齐,这样你对吴迎战,就师出有名了。田常赞许。

次使吴。子贡南去见吴王夫差,说:霸者无强敌,现在和吴国争强的是齐国,你要想完成霸业,应该救鲁伐齐,救鲁可以显名,伐齐可以立威。这样可使天下诸侯都来朝吴。吴王一听称好,只是说:越国在我后面,有对吴复仇之心,等我伐越之后再听你的意见去伐齐,如何?子贡说:要是你先伐越再伐齐,那齐国已把鲁国灭了,你应该主持正义,以存亡继绝为名。伐小越而避强齐,不能算勇敢,即使打败了越国也不能称霸。如果你真担心越国在后面捣乱,那我可以到越国去,说服越王派兵随从你出征。吴王大悦,许子贡去越。

再使越。越王勾践听说子贡到来,特别扫除街道,到郊外好远的地方迎接。子贡把吴王心想伐齐又怕越国乘机报复的话对勾践说了,并说:“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绌也;有报人之心,使人知之,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勾践顿首拜谢,请教子贡该如何办。子贡说:你现在如能派些兵随从吴王,并给他送些礼物,说些好话,吴王必然去伐齐。吴王伐齐,战不胜,就是你的幸福,如果战胜了,吴兵必临晋国。我去说服晋君,叫他出兵攻吴。这样,吴国的“锐兵尽在齐,重甲困于晋”,那时你乘机报仇,必定灭吴。越王大悦。子贡回见吴王时,夫差已得到越兵和其他礼品,高兴极了,遂发九郡之兵伐齐。

又使晋。子贡北去见了晋君,说:今吴齐两国将大战,如吴国胜了,必加兵于晋。晋君大恐,问怎么办才好。子贡说,你应该立即厉兵秣马,联合各国同吴决战。晋君许诺。子贡回鲁国不久,吴国果然大败齐国,兵出黄池之上,与晋争强。晋军又打败了吴军。这时,勾践听到吴败于晋的消息,就举兵袭吴,不到三年灭吴杀夫差,越国称霸。所以史称,子贡一次出使,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几年之内,当时动乱中的各国,经子贡这一次游说,发生了很大变化。

◇烛之武退秦师

战国时期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从这个典故可以了解到烛之武是个善于应用外交辞令的出色外交家,他对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烛之武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在对秦伯进行说服的过程中,以礼仪之道恰当地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分析,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