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耕习俗的衍生

农耕习俗的衍生

时间:2022-0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再次,农耕生产早期的农作物种类较少。在农耕生产早期,我国种植的农作物一般为谷类,这客观上减少了先民食物的质量,不利于先民的身体健康,而这种不健康的身体也加重了先民心理的紧张感。历法与24节气的出现无疑对农耕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对农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它们的光芒将永远照耀史册。
农耕习俗的衍生_农耕习俗

第二节 农耕习俗的衍生

img28

img29

一、农耕民俗源于祭祀禁忌

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首先,先民的农耕技术水平低下。他们对于四季气候变化与农耕生产的关系还没有认识清楚,对于何时耕作、如何耕作的问题还没有全面、准确把握,所以,在面对一些如霜冻、旱涝及虫灾这样的自然灾害时,他们不会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其次,先民耕作所使用的劳动工具比较原始。这里讲的劳动工具是农具,它是农民在从事农耕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原始先民早期所使用的工具多为石器和骨器,不但笨重不易携带操作,而且不够锋利,这使得他们的生产效率极为低下,不利于农作物的适时、及时播种与收获。再次,农耕生产早期的农作物种类较少。在农耕生产早期,我国种植的农作物一般为谷类,这客观上减少了先民食物的质量,不利于先民的身体健康,而这种不健康的身体也加重了先民心理的紧张感。

正是以上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使得先民在面对自然灾害的威胁、农作物的歉收时,产生了深深的植入骨髓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加之先民的文化心态比较愚昧,当他们无法解释自然界的现象时,就会把这些解释为神灵的原因,认为自然界就是由神灵主宰的,万事万物身上都附有神灵,如树有树神、山有山神、河有河神、雷有雷神、月有月神、星有星神、蛇有蛇神等。他们认为灾害的产生是由于自己或本族对神灵的不敬所引起,因此,农民为了避免庄稼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为了让神灵庇佑自己的庄稼,就会对神灵进行祭祀,以求庄稼丰收,这样就产生了祭祀礼仪。如古代有禁火俗,《周礼》中记载,仲春之时,禁止烟火。这看似对神的尊重和敬畏,好像是原始无知的行为,实际上这其中也寓涵科学性,因为初春时树林中特别干燥,为了防止火灾,以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畜的安全,所以有了“寒食节”的出现。

二、农耕民俗源于时序节令

我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明亘古,先民自先秦起就不断观察和不懈研究,即所谓的“观象授时”,最终发现可以依靠天象、气象和物象的变化来安排农事、筹划生产,这是先民智慧迸发出的火花,是心血凝聚的结晶。

我国最早发现的时序节令是历法,它是以北极星斗柄旋转所指的位置来确定的。历法的出现虽对农耕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但相对于农耕生产来说,历法的指导还不够具体和精确,所以先民又在长期的生产中慢慢观察,把黄道附近的1周天24等分,首先,把太阳光直射赤道时定为“黄经零度”,即春分点。从这起,每往前进15度就为1个节气,从春分往下依次为清明、谷雨、立夏等。这样运行1周后又回到春分点,此为1回归年,共合360度,这样就形成了24节气。24节气是指导农事的重要方式,它源自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先民就已经采用土圭测量太阳影长的方式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中已出现了关于完整的24节气的记载,这说明到秦汉之际,24节气已完全确定下来。24节气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历法与24节气的出现无疑对农耕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对农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它们的光芒将永远照耀史册。

随着历法和24节气的确定,农耕生产水平也不断提高。每到节气都会安排相对应的农事,而且不同的农事也产生了不同的节日,人们在节日中举行一些活动来祈求庄稼丰收、占卜年成丰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