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众在组织危机中的消极心理现象

公众在组织危机中的消极心理现象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公众在组织危机中的消极心理现象公众在组织危机中出现的消极心理有如下几种。危机公关中的近因效应,说明公众只关心最近发生的事,根据眼下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价值判断,即使这个组织、这类产品过去是好的,是信誉度高的,但因为最近发生的危机事件给他们提供了最新信息,所以他们从最新信息中对该组织或产品作出了不好的心理评价。

二、公众在组织危机中的消极心理现象

公众在组织危机中出现的消极心理有如下几种。

(一)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the halo effect),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形成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

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如你对别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

危机公关中的晕轮效应说明一旦当组织出现危机,信任度下降,公众马上会由此及彼,根据自己的好恶判断,把本来的缺陷夸大化。

(二)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是指个体最近获得的信息。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导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而也称“新颖效应”。

危机公关中的近因效应,说明公众只关心最近发生的事,根据眼下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价值判断,即使这个组织、这类产品过去是好的,是信誉度高的,但因为最近发生的危机事件给他们提供了最新信息,所以他们从最新信息中对该组织或产品作出了不好的心理评价。

(三)防卫心理

自我防卫心理是自我用来应付本我和超我压力的手段。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防卫心理是人的一种本能反映,是自我保护的生理机制。

危机公关中的公众防卫心理说明,公众面对危机时,尤其面对出现危机的组织或产品时,出于自我保护,他们会自觉形成抵抗心理,以保护自己不受侵犯。

(四)流言心理

流言(谣言)是指在没有任何确切依据的前提下,人群中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消息或信息。著名学者卡普费雷在《谣言》一书中分析了谣言传播的三个特点:①“并非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而是通过口耳相传等私人媒介的方式进行传递”;②“这个信息必须是人们在等待之中的,它满足人们或是盼望或是恐惧的心理,或符合人们多多少少已意识到的预感”;③“这个信息对群体来说必须是出乎意料的,会带来直接重大后果的。”在公众事件中,流言可能会成为事件的导火索,如果有其他刺激和诱因,很容易使群体产生共振心理,从而激起人们的恐慌,继而引发强烈的行为反应。一场严重的危机可能就在流言快速传播的过程中诞生,典型的如贵州瓮安事件就是流言的恶果。流言分为愿望型、攻击型、恐怖型等,有些流言属自发,有些属预谋,还有些属自我实现,不管哪种流言,在危机公关中都会给组织带来某种程度的混乱,流言往往和从众心理有关联,所以危机公关要迅速澄清真相,把流言的传播降到最小范围,直至彻底澄清它。

公众的危机心理现象不管是以哪种类型出现,都会使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美誉度大幅下降,从而导致组织绩效滑坡,甚至走向破产。所以,危机来临,组织应该审慎处理,努力矫正公众因危机心理而产生的负面价值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