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哈佛人的成功特质

哈佛人的成功特质

时间:2022-07-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哈佛人的成功特质美国哈佛商学院院长麦克阿瑟说:“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更应了解‘潜能学’,安东尼·罗宾的著作应是学生必修课外的一门必修课。”罗宾的“潜能学”认为:成功者的特质,仿佛是内心中燃烧的火焰,驱使他们去追求成功。这目标给予他们开动成功列车所需的动力,使他们释放出真正的潜能。航向对人而言,就是指明智且循序渐进的认同,是我们击中成功靶心所不可或缺的。

哈佛人的成功特质

美国哈佛商学院院长麦克阿瑟说:“哈佛商学院的学生更应了解‘潜能学’,安东尼·罗宾的著作应是学生必修课外的一门必修课。”

罗宾的“潜能学”认为:成功者的特质,仿佛是内心中燃烧的火焰,驱使他们去追求成功。

培养自己成功的7种特质:

成功者能终年一致地施行有效的做法以达成美梦,但到底是什么使他们能持久不懈地全心投入各种各样的事务中呢?当然有不少原因。

1.热情

成功者一直有一个理由,一个值得付出、激起兴趣,且长居心头的目标,驱使他们去实行、去追求成长和更上一层楼。这目标给予他们开动成功列车所需的动力,使他们释放出真正的潜能。是热情使艾柯卡做出别人所做不出的事;是热情让电脑科学家终年孜孜不倦,寻求突破,以致把太空人送上外太空并接返地球;是热情让人夙兴夜寐,是热情使人如沐春风;是热情让人生有力量、有勇气、有意义。若无热情,则无一事可成,无论是运动员、艺术家、科学家还是父母或生意人,缺了它都不会奋发向上。

2.信念

世上每一本宗教典籍都是在诉说信仰和信心带给人类的力量和影响。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信念就是截然不同,而我们现在对自我评断的信念往往就支配了我们的未来。如果我们相信美妙,未来就会过着美妙的日子;如果我们自行设限,转瞬之间那些限制就在眼前。所以,若我们相信有可能会成真的事,它就必会如你所思。有些人虽有热情,但对自己的能力持有怀疑或期许不高,因而从未采取能让愿望实现的行动;但成功者不然,他知道所追求东西的并且相信能够获得。

热情和信念犹如汽油,推动你迈向卓越之境。不过只有推动力仍旧不行,还得有航向,否则就像没有目标的火箭,在太空中盲目地乱蹿。航向对人而言,就是指明智且循序渐进的认同,是我们击中成功靶心所不可或缺的。

3.策略

万事俱备并不一定能保证成功,还要有一套最佳的组合,使其发挥到极致的地步才行,这才叫策略。进入屋内,你可以破门而入,也可以找钥匙开启,看你怎么去做。

4.清楚的价值观

每谈起美国得以伟大的特质时,自然会想到爱国心、荣誉感、包容心以及崇尚自由,这些特质就是美国人的价值观。何为价值观?那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遵守道德的、切合实际的判断,让我们分辨出何者为重,何者必须。

若人有正确的价值观,便能使我们分辨出是非黑白,明白人生的真谛。遗憾的是,有太多的人却完全不清楚,也因此有些人常在事后懊悔所做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价值观。然而反观那些成功人士,他们差不多始终都清楚地明白,基本原则是什么。看看里根、肯尼迪、约翰·韦恩、简·芳达诸人,他们虽看法不同,却有共同的道德根基,知道为人本分和当仁不让。所以要想成功,就得明白自己的价值观,这是极为重要的关键。

或许你已经留意到,以上4种特质彼此扶助并相互带动。信念会不会影响热情?当然会,我们越相信会达成目标,就越全心投入力促其实现。仅有足够的信念,是不是就能进入卓越之境?那的确是好的开始,不过,你若从一开始便面向西方,却相信会看见日出,那可难了。我们的价值观会影响我们的策略吗?一点不假。如果我们的策略为求成功,却不择手段地去做违背良知的事,即使是最好的策略也不为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看到有些人起高楼,不久又见楼垮了,因为他们的策略和价值观彼此相对立,互相冲突。

5.活力

是活力使得史普林史汀和蒂娜在舞台上热劲四射;是活力让唐纳德·特朗普及乔布斯在经营企业上冲劲十足;是活力让里根总统和凯瑟琳·赫本二人虽年逾70,仍老而弥坚。欠缺活力,步履蹒跚的人想进入卓越之林,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精力充沛之人的四周,几乎整日充满各种各样的机会,忙得令他们分身乏术。若能抓住机会且善于利用机会,便步向成功。有些人有热情、有信念,也拥有成功的做法,更不与正确的价值观抵触,可惜就是缺乏那股活力,无法进行所要做的事。所以要建立伟业,就得保持体能上、心智上和精神上的活力,那样才能使我们尽情地发挥。

6.凝聚力

差不多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种凝聚众人的超凡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一群人纠合在一起,建立共识,齐一行动。固然,偶尔也会有个“鬼才”发明出影响世界的东西来,但他若终生只是孤零零地守在实验室里,就算他在某方面成功了,但他失去得更多。那些立大业的人,如肯尼迪、金恩、里根、甘地等人,都具有能够结合千百万人于一起的能力。不过,最伟大的成功不是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而是在你内心深处。我们应该与周围的人以和相交,结合成一个历久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共同追求美好的未来。否则任何成功,任何卓越,都是虚无的。

7.善于传送讯息

无论对外界或内心传送讯息的方式如何,最终一定会主宰我们一生的好坏。真正成功的人是那些敢于面对人生挑战,且能把在逆境中求胜的经验传送给自己的人;而那些承认人生失利,因而画地自限的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能丰富我们生活和文化的人,亦是能与他人沟通的大师,他们具有传送见解、要求、欣喜、消息的能力。能熟稔此等能力,便能成为伟大的父母、艺术家、政治家、教师等。我们几乎在人生的每一时刻都会或多或少地面对沟通、消除歧见以及交换看法。

邦克·亨特是美国德州的一名油商,拥有亿万家产。有一次有人请他提供一点成功的建议。他说成功不难,首先,你得确定你所追求的;其次,你愿意付出代价促其实现,然后真的就去做。如果你不进行第二步,你就永远得不到所追求的。

寄希望于积少成多而不是鸿运当头。

虽然曾在哈佛大学攻读MBA的布隆伯格对待工作是严肃的,但他从来没为自己的将来进行一个“规划”。不像他的很多同学,他没打算30岁成为一名合伙人或是副董事长,或者35岁成为亿万富翁,或是40岁成为美国总统。

布隆伯格认为,生活遵循这样的规则:每天你都会遇到小而新奇的机会。有时你抓住一个就会使你走出很远。可在大部分情况下,这机会只会把你往前带一小程。要成功,你必须把一点点增加的小进步串到一起,而不是寄希望于中一次头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把赌注压在运气上永远行不通。不断提高你的技艺,投入尽可能多的时间,为将要进行的几个步骤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向前多看一步并调整计划。你要利用所有机会,做出许多独立的、心血来潮的决定。

程序专家们告诉你要奴隶般执行着特定的一步接一步的策略。他们说,这种办法永远有效。在我的世界中不是这样,预测将来是不可能的。你努力工作因为那会增加机会,但并没有保证恰巧拿到了什么牌非常重要。我总是寄希望于尽可能多玩几手,尽我的全部智慧,然后选择最适合我的方式。我或者我的公司取得的重大进步都是渐进式的而不是革命式的:积少成多而不是鸿运当头。

但是,不要认为计划和分析在成功的过程中无足轻重。相反,利用它们,不要让它们牵着你的鼻子走。应该预先制订计划,工作时,在现有的各种机会里进行选择。千万别为各种各样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瞎担心费力,它们大都永远不会出现。

客观冷静而有逻辑地考虑你想要做的事情,把整个过程的每一步工作都考虑到——是什么,为什么,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一步不落。然后,等到你完全相信自己已经冷静下来之后,坐下来把整个工作计划写出来。有句谚语说:“你写不出来就等于你不知道。”试一下,在第一段时你就会写不下去。“为什么我们要这个东西而不是别的?”你会这样问自己。“我们认为财力物力的来源是在哪里?”还有,究竟为什么我们相信别人——包括供应商、顾客、潜在的竞争对手——将会同我合作?这样不断问下去,你会发现这些都是很基本的问题,而你在动笔写以前都没有注意到它们。

既然你自己并不是对所有的情况都了解,那你就应该强迫自己再去思考那些被遗漏、忘记、低估或忽略的问题。把问题写出来,就像面对一位持怀疑态度的陌生人,他对你的项目的实用性没有信心和把握,他也不像你的配偶、父母、兄弟、子女一样会对你偏袒;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要从头到尾都是有逻辑的、完整的、可执行的。

然后,把那张纸撕掉。

对,没错,把它撕了。你已经做完分析了,你已经在你的计划中发现了很多重大漏洞,这洞大得足以让你梦想中的跑车开过去。你已经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假设情况,你已经向别人展示了你的想法,你甚至已经把最初的几步都设计好了。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你练习打的是快球,而这个现实世界除快球外,还掷给你弧线球和慢球。你肯定会碰上你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有时候,你的计划是“这样”,但在实际操作时你不得不“那样”。在你必须对现实情况立即做出反应的时候,你不应该让一个详细的、不灵活的计划挡你的路。现在,你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你不该知道的以后也不用知道。至于其他问题,“车到山前必有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