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高材生

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高材生

时间:2022-07-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高材生在当今社会,许多片面发展的人被人们称作“跛脚的天才”。在我们所生活的真实世界里,拥有高深的理论和渊博学识的人不能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因为,他们虽然满腹经纶,但却不通人情世故,是不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

不能适应现实生活的高材生

在当今社会,许多片面发展的人被人们称作“跛脚的天才”。他们偏爱理论,却轻视实践,他们把毕生的精力都集中用于发展某一种能力,但是最终却以牺牲其他能力为代价,成为一个畸形的人,而不是一个全面均衡发展的人。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能力,能完成他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因此即使他们对生活常识不知晓,即使他们在很多方面的行为荒谬可笑,我们也常常会原谅他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告诉世人经济学奥秘,但他自己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家庭的财政。对于一个商人来说,只要他是个生意方面的奇才,哪怕他在客厅里显得很木讷,我们也不会在意。

许多伟大人物都对生活常识知之甚少。拿破仑手下的一个将领,对军事谋略的精通决不亚于拿破仑,但是他并不懂得人到底是怎么回事,与拿破仑相比,他缺乏做人的技巧和处世的经验。拿破仑也会遇险,但即使是遇险,他也能像猫一样灵巧地化险为夷。

伊萨克·牛顿能够解读大自然的奥秘,但是在生活方面他却显得十分笨拙。一次,由于身体疲劳,不愿起来为一只母猫和一只小猫开门,于是他决定在门上开洞。牛顿考虑到两猫一大一小,就索性开了一大一小两个洞。这件事被传开后,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取笑的话题。

美国政治家丹尼尔·韦伯斯特正坐在书房中看书,这时,有人将几张崭新的大面额支票交给了他,他随手就收下了。这笔钱是他在佛罗里达一个案件中做辩护律师所得的酬劳。第二天,他想用这笔钱去办一些事情,可是找来找去,他连一张支票也没有找到。许多年后,他偶尔翻开一本书,突然发现一张崭新的,没有一点褶皱的银行支票,再翻一页又是一张,最后他把那笔遗忘已久的钱又都找了出来。原来是他在看书时不知不觉地把它们夹在了书里。

著名牧师威夫特在乡村教区的时候,经常饥寒交迫,挣扎在生死边缘,而他的同班同学斯塔福德却是一个务实的人,不久就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每次请裁缝做衣服时,总是事先付清全部费用,而他自己常常陷于窘境,只能靠一片面包、一杯水艰难度日。一次,他买了6件衬衣和一打手帕,竟然付了三百弗罗林。

许多大人物对于生活琐事总是心不在焉,甚至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识都十分缺乏。一次,德国剧作家莱辛的仆人听到有人敲门,由于天色已晚,仆人没有认出敲门的人就是莱辛,于是随口答道:“教授不在家。”莱辛当时并没有在意,就回答道:“哦,那我下次再来吧。”然后转身离开了。

一次,财政部即将发行新版金币,韦伯斯特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派秘书查尔斯·朗曼去要了几百美元。一两天后,他伸手想从口袋里摸一个金币,结果发现口袋里是空的。韦伯斯特感到十分莫名其妙,想了很久,他才突然记起,原来这两天他遇到一些称赞这些新版金币好看的朋友,就将其送给他们了。

一位著名的教授在新英格兰一所大学里任职,他是一个有名的书虫。一次,他的妻子让他去买咖啡。他来到店里,老板问他:“你要买多少咖啡?”他想了想说:“我妻子忘了跟我说了,嗯,那就买一桶吧。”

在世界上,许多人受过高等教育,并肩负着光荣的使命,但是,绝大多数这样的人都缺乏机智与常识,有的竟然连生存问题都很难解决。

几个星期前,人们惊奇地发现,在澳大利亚的一个牧场中,有三个大学生在为牧场主打工。这三个人中,一个来自剑桥,一个来自牛津,还有一个是德国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是要做领导众人的领袖的,如今居然在这里看管家畜,领导“羊群”。而牧场主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任何专业技能,对什么书本、理论一窃不通,但是他却知道怎样饲养羊群,怎样管理牧场。他雇佣的这三个大学生,虽然满腹经纶,通晓多国语言,可以讨论深奥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理论,可是,说到挣钱,说到管理牧场,他们却不能和牧场主相比。牧场主整天谈论的只是他的牛羊、他的牧场,眼界十分狭隘,但是他却能将大把的钞票装进自己的口袋,而那些大学生却连谋生都很困难。尽管大学的名声很响亮,但却学不到任何实用的谋生技能。有文化和没文化,大学和牧场的较量是如此针锋相对,而最终胜利的居然是后者。

培根说:“读书本身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一种超乎书本之外的,只有通过细小观察才能够获得的处世智慧。”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对书本不应该寄予太高的期望。曾经有一个法国的大学者,他接受了太多的教育,毫无实践经验,这实际是降低了一个人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让他变得弱不禁风,因此,人们对他的评价是“他被自己的才华淹没了。”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种种艰苦劳作来说,书本教育显得太文雅、太奢华、太精致了,不能用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书本教育往往使一个人发展出过分的批判能力和自我意识,甚至使他变得过于谨慎和缺乏自信。

书本和大学里的文化教育常常是伦理意义上的文化教育,它确实可以提高人的见识,但是它的获得常常是以牺牲人的活力和个人意志为代价的。书本教育不能够充分发展人的实际技能,甚至会扼杀人在这方面的潜能。所谓的书呆子都是些没有个性的人,他们的头脑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理论,浸透着别人的理想。一个人在离开农场进入大学后,他心灵上的活力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等到他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他就会突然发现,他似乎早已不具备理解周围事物的能力了。

一个大学毕业生常常不能衡量自己的真实力量,他常常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没有人情世故的理想王国里,与一个虽然没有机会上大学却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熟知人情世故的文盲相比,他显然是个失败者。在我们所生活的真实世界里,拥有高深的理论和渊博学识的人不能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因为,他们虽然满腹经纶,但却不通人情世故,是不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