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职业指导的作用和必要性

职业指导的作用和必要性

时间:2022-07-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职业指导的作用和必要性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就业现状普通教育是按照科学体系的内在逻辑来发展的,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完整和严谨,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进步,从而深化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职业教育一直在相当程度上脱离经济、脱离生产,忽视现实生产力的要求,所以才会导致出现技工荒和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节 职业指导的作用和必要性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就业现状

普通教育是按照科学体系的内在逻辑来发展的,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完整和严谨,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进步,从而深化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职业教育则是按照生产活动的自身规律来发展的,侧重于生产和操作的实际需要,服务指向是推动科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实现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改造。

教育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适度超前。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职业教育一直在相当程度上脱离经济、脱离生产,忽视现实生产力的要求,所以才会导致出现技工荒和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从宏观面来看,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由此带动高中扩招,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在1999~2002年间有了一个大滑坡,到2000年,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成了四六开。和中等职业教育大滑坡相呼应,从2003年起,我国出现越来越严重的技能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量的应届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与此相对应的是,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技工荒”。在招聘会场,一沓本科生的简历,被招聘者随手摆在一边;而只有中专学历的技术工人,多家企业却为他抢破了头。向来以学历为主要区分度的“人才”标准在2006年似乎悄悄转了风向,最新的人才标准已刷新为“中专以上,中级以上”。有的民营企业的“招聘简章”几乎清一色的都是需求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企业对应聘人员的学历要求不高,只要中专以上即可;但对技术能力要求严苛。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吃香,在化工、制造等行业,有不少学历不高,但专业性极强的技术人才已被列为稀缺人才。一些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薪酬待遇很让人心动,比如,在烹饪、数控行业,高级技师月薪基本在3 000元以上,一般中级技师也在1 500~3 000元之间。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职业教育提到一个重要议事日程,可以说,技术工人的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各方面的待遇都在向他们倾斜。而为就业,一些已经拿到大学文凭的大学生不惜花上两年或者更长时间去拿技校的“中等学历”。应该说,学生们顺应市场需求,主动充电,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方向,这值得肯定。其实,大学生需要的不是技校的“中等学历”,而是一种技能。这也正说明了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唯一和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贴得最紧密的部分。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教授认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不但给了一大批不能适应我国目前教育制度的孩子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还给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大学的孩子提供了就业出路,而且支持了我国农村后备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可以说,我国连续20多年高达两位数的GDP增长,高达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征服全球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是靠职业教育培训出来的工人创造的,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最光芒四射的亮点。在经历了短短四年的低谷后,现在中等职业教育已全面回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签约率都呈上升趋势,与大学生就业难相比,四川很多职业学校和技校就业形势都很好。从全国来看,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年年爆满,全国技工学校的招生规模已连续四年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这就是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反馈,这就是生产力的强烈作用。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就业导向,需求导向。

2005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30 756万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急剧上升,2011~2013年劳动力资源规模达到峰值9.97亿人。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快速增长,就业压力日趋严重。如何最大限度地解决就业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从历史和国际经验看,职业教育往往是为适应某个阶段对于熟练劳动力的需要,即使是在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许多工作都要求具备职业技术教育中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而许多大学的课程却没有提供与新型经济中职业有关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更加注重职业教育并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有足够的灵活性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或更好地为长期经济需要服务。在我国有些省已经实行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对等待遇的政策。目前我国处于科技飞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转型的新阶段,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导致对知识和人才资源的激烈竞争,使国家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依赖于人才资源的质量及人才结构的合理性,职业教育因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占具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职业指导的具体内容

职业指导是运用职业评析、调查访谈、心理测试等方法和手段,按照求职择业者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用人单位的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职合理匹配的过程,它是社会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途径。学校职业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生活始终。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教学特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求职择业及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就业形势,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具体条件,对学生的就业愿望、就业能力、就业心理、就业技巧、就业资格等各方面都进行全面的指导,引导学生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过程。做好职业指导能帮助学生较早地确立就业方向、做好就业准备,并具备应有的竞争力。

由于职业指导的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求职择业及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职业咨询、择业指导、就业技巧、创业指导,甚至职业测评等方面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所以职业指导的内容包括职业理想教育、择业观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包括职业规划、行业动态、职场经验、简历技巧、面试窍门、英才故事、专家论坛等许多方面,使学生通过指导提高求职或创业能力,不仅熟悉、了解自我与将来的职业社会,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也具有基本的职业选择能力和方法。职业指导可以通过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小组辅导、讲座、参观访问、个别咨询等多种方式进行,尤其应该认识到:职业指导不仅仅是就业部门一家的工作,还需要学校教务、招生、学生管理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紧密合作来完成;也需要家长、社会的合作与理解。

职业指导并不是仅仅针对毕业班学生,而是日积月累渗透在各个年级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分阶段有重点地帮助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做好职业规划。通常我们把学校的职业指导分为三个阶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机结合,共同完成一个完整过程。

第一阶段,针对一年级的新生,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以及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方向,感受并理解市场和用人单位对职业的需求和素质要求,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第二阶段,教会学生如何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开始为顺利就业做准备:认清就业形势,积累就业资本;根据自己的兴趣、积累等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并为之努力;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学会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从业者素质的新要求,学会在今后的择业中将自我目标与社会需要协调一致;为学生传授基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道德。

第三阶段,针对毕业年级的学生,加强就业技能、就业心理健康与创业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并对个人的就业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传授就业技巧以及相关就业知识,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就业心理压力,进行如何选择创业与就业的教育。

三、职业指导的作用和必要性

在西方国家,职业规划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而我国原有教育模式只强调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校的职业指导却是空白,象牙塔式的教育使学生对社会缺乏关注和了解,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不强,或者规划不够科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职业指导以其对社会、教育和个人的独特功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不断增强。

如何在大千世界中追求自己的梦想,找到人生的归属、事业的起飞点?初入职场,怎样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怎样尽快熟悉工作,实现由学生到职场主角的转换?在走出校门以前,学生们一般对职业门类、职业的内容和要求知道得比较肤浅,甚至有许多的错误看法和偏见。尤其在社会分工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职业选择更为复杂,要科学客观地从五花八门、变化万千的职业中选择出合适的、个人喜爱的职业非常不易。因此,开展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了解职业信息、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职业成为必然。

职业指导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帮助求职者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首先,通过职业指导,引导帮助学生端正择业动机,正确认识职业与劳动的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例如,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个人才能的发挥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需求密切联系,社会需求是发挥个人才能的条件和基础。职业指导就是通过职业理想教育和职业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对社会作出贡献”的观念,引导学生如何在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存在冲突时,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较好的平衡点,使其既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又符合社会需要为社会作贡献。其次,职业指导可以通过专业手段,帮助人们分析各类职业或专业的区别与联系,帮助人们懂得个人的才能、兴趣和个性特征与所适应的职业类型之间的关系。同时,职业指导还能帮助人们在瞬息万变的用人市场和不断增强的个人自主意识、不断提高的能力素质之间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如:择业决策方法、获得职业信息的方法、自我推荐的艺术、面试时的注意事项以及求职择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法等。最后,职业指导还帮助人们了解现代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了解不同行业的特殊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指导还能教会人们如何克服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心理冲突,帮助人们在角色转换过程、职业选择、职业转换过程中保持身心健康,克服焦虑、抑郁现象,顺利渡过,正确选择职业。

2.有利于充分利用与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人与职业的科学搭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非常丰富,然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在某些方面却不是很合理。职业指导的根本目的在于根据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求得劳动岗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优化组合,做到事得其人,人适其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人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的科学技术同时带来日新月异的新职业,必然在客观上形成对劳动力结构新的需求,职业指导可以通过培训教育,帮助人们掌握必备的职业知识和新技能,在知识结构和技能上达到新职业的要求;对一些社会和个人存在误解和偏见的职业,职业指导能够通过对职业知识的宣传,让学生客观地了解其工作内容、工作性质以及社会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该职业,正确择业。

3.职业指导是沟通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桥梁

通过职业指导,学生了解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职业指导作为学校面向社会的窗口,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使用情况的反馈来指导办学结构、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四、指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1.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这些挫折和冲突常常会引起各种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障碍,既不利于学生择业就业,也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甚至还会影响毕业生的整个人生。

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前途未卜,没有落实就业单位,或由于对未来的种种担心,毕业生常常出现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无所适从等焦虑和急躁的情绪。在职业未最终确定之前,恨时间过得太慢,怨用人单位优柔寡断,急躁不已;与用人单位签约以后,又担心对用人单位了解得不全面,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其他同学的就业状况相比,突然发现有太多的不如意:或嫌自己的签约单位不够有名,或嫌工资太低,焦虑无比。尤其当周围的同学都已签约单位,还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单位的一些学生,心里更为急躁和焦虑。

急躁和焦虑都是一种不良的情绪表现,急躁会使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的结果,而焦虑让人心神不宁,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正常就业。 在就业过程中,大多数毕业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而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有20%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明显的焦虑状态。

同时,部分毕业生还由于在求职过程中因为屡屡受挫,导致情绪低落、愁眉不展的抑郁心理。抑郁心理状态往往在性格内向、气质类型为黏液质和抑郁质的毕业生人群中最易出现,较长时间陷于就业失败的阴影中而不能自拔,信心严重不足,过度敏感,长期处于抑郁心理状态的人最终会导致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

学生生活是无忧无虑的,一旦面临毕业,无形的压力就产生了。自我意识不准确的学生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自卑,一是自傲。自卑现象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的毕业生,特别是部分女生、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尤其在遇到挫折时,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胆小,畏缩,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以及沮丧、失望、孤寂、脆弱等心理现象。性格清高,自认为高人一等,满腹经纶,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另外一部分毕业生却由于好高骛远,期望值很高,产生自傲,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也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一旦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又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心理现象。

由于自信心的不足,加上平时与人交流的困难,有的毕业生在求职面试中常常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语无伦次,有的过于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以至于不敢开口说话。这些同学虽然渴望公平竞争,但在机遇到来时却准备不充分,手忙脚乱,不仅没有把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表现出来,更无法让用人单位全面地了解自己。当一些毕业生在就业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会出现一叶障目,看破红尘,心灰意冷的冷漠心理。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不符合社会竞争机制的基本要求。

2.指导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一)提高毕业生自我调适的自觉性

通过多种方式的就业指导,要让毕业生认识到,人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历程,也是个人对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时,如果个人能够主动自觉地改变自己或改变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最终使个人与社会大环境保持协调,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因此,当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尽快解除就业方面的心理困惑,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一切,避免就业心态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脱离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开创自己的就业之路。

(二)指导毕业生掌握应对就业心理问题的技巧

1.提前做好转换社会角色的心理准备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生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无忧无虑,但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存在很大的差距。当学生生活即将结束,面临就业生存的压力时,许多毕业生感到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所谓转变角色,主要是指由一个生活在“象牙塔”里单纯的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职业工作者,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为自身的生存创造良好的条件。毕业生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即将踏入的现实社会,以健康、冷静、客观的心态看待、分析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以及对毕业生的各种要求,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这关键的一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求职者的毕业生最重要的心理准备是什么呢?充分的自信心,敢于竞争的勇气和坚强面对挫折的意志。

(1)充分的自信心

有句话说得好:“带着自信去学习别人,带着自卑去超越自己。”自信是对自己的实力有充分的估计和坚定的信心。常言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对任何人来说,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的水平,才会有干一番事业的热情和拼搏精神,才会努力地投身到事业中去。“自信的人力量大,怀疑的人力量弱,强烈的信念远胜于盛大的行动”。 在心理上增强自信,对求职谋业的毕业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求职者,只有坚信自己有实力能胜任工作,才能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和从容不迫的风度,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赏识和信任。

当然,自信不是万能的,困难和挫折绝不会因为坚定的自信心而主动减小,但是,自信心将会帮助我们藐视困难,以最旺盛、最活跃的精神状态去克服困难,以足够的忍耐力去面对挫折,以足够的勇气去迎接挑战,而这是求职者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同时,自信和自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估量自己,是否正确地认识和估量环境以及所遇到的困难。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不仅不能帮助毕业生取得成功,反而会把毕业生引入消极心理的误区,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树立信心,增强自我意识,必须正确地、全面地、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也要学会正确地总结和认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2)敢于竞争的勇气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界生存和发展的普遍法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场“优胜劣汰”的竞争。当今社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会,如何把握机会、迎接挑战、创造辉煌,关键在每个毕业生能否强化自己的竞争意识,崇尚竞争、敢于竞争。竞争的压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危机感,推动人们不断进取,调动人的内在潜力,增强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对广大毕业生来说,竞争还是推动他们积极进行职业准备、求职择业和自觉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动力。

对于敢于竞争的毕业生,首先应有明确的人生信念和追求目标,在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后,客观分析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专业特长、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发展愿望等进行具体分析,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就要大胆地接受挑选,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

还要敢于竞争,必须拥有迎接困难和挫折的勇气。竞争往往是成功与失败并存,在就业竞争中失败在所难免,但只要正确对待,适当调整个人的抱负水平和就业期望值,就会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在人的一生中,并非两点之间距离最短,有些难得的经验和经历会成为人生中宝贵的财富,相信只要具备坦诚、热情、乐观、豁达、长于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有开阔的视野、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会取得成功。

(3)坚强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志

“失败是成功之母”,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新目标,继续脚踏实地前进,重新争取新的机会。

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或者与用人单位“高不成低不就”;或者迫于生活的压力,签下了自己并不满意的单位;或者向往的单位久久没有与自己签约;或者感到各方面比自己差的同学都签了很好的单位,而自己还未落实单位……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坚强意志的支持。职业理想的追求与实现,取决于众多的主客观因素,很少一帆风顺,迅速达到理想状态的,很多过来人都曾经历过这个蜿蜒曲折的人生过程。在中外众多的伟大科学家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他们当初职业的起点并非那么“理想”。富兰克林曾经是名工人,华罗庚初中毕业后便帮助家里料理小杂货铺,也曾在母校干过杂务。可见,较低的职业起点,并不贬低职业理想的价值,最初的职业选择只是人生职业生涯的起点,不能代表全部和未来,关键是要一直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奋斗的精神。

2.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每个毕业生都希望一次就业时就能谋求到理想的职业,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正确认清形势,找准自己的位置是将期望值变为现实的前提。毕业生在就业时,要认真考虑所学专业和方向,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情况,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气质特点、家庭情况等确定个人的职业期望值;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自己所长去选择社会所需,以实现职业理想。

就业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成分,它与毕业生的世界观、道德意识及心理认知水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急功近利、求闲怕苦、虚荣攀比等心理误区,都是错误的就业观的表现。错误的就业观制约了部分毕业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毕业生应加强就业观和价值观的学习与教育,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的意识,发扬艰苦拼搏精神,才可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自己创造美好人生。那么,在就业过程中,怎样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呢?

(1)时刻自我反省。面对就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有清醒的头脑,能时刻牢记自己确定的今后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何处?性格气质特点是什么?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在这阶段的投递简历、面试、笔试过程中哪些做得好,哪些还需要改进……

(2)社会比较。毕业生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就要将自己与社会上的其他人进行比较。一是要通过与自己条件、情况类似的人比较来认识自己,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例如,参加完用人单位的竞聘,毕业生不仅要及时反省自我的表现与不足,还要将个人与他人进行比较,认真思考从其他应聘者身上学到了哪些好方法,好作风;二是要通过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来认识自己,看看别人是怎样评价自己的;三是要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从活动的结果分析来评价和认识自己,如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来认识自己。例如,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对手主要是大学生,学历偏低、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是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冷落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不足,中职生要在充分学好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着重在专业技能的运用和实用知识的掌握上突出自身的优势,通过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证明自己的实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竞争力,为自己积累就业资本,增强自信,抓住机遇,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由专业人员对自己的气质、性格 、兴趣、职业倾向等方面进行专业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出自己适合的职业方向,从而减少就业的盲目性,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心理挫折。这是一种科学的专业测试,不是盲目的愚昧的猜测,在目前的职业场广为推崇。

3. 掌握心理调节和控制的科学方法

(1)理性情绪法。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认为:情绪困扰并不一定由诱发事件直接引起,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解释和评价引起,如果改变非理性观念,调整了对诱发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领悟到理性观念,情绪困扰就消除了。例如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对挫折和困难的思想准备不足,并一直抱有“就业应当是顺利和理想的”的思想,一旦受到挫折便消沉苦闷、怨天尤人,如果将这些想法加以纠正,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良情绪就会得到克服。

(2)合理宣泄法。当人处于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状态时,绝不能一味地把不良情绪埋藏起来,而应进行适当的宣泄,就好比在行走过程中,如果背上的包袱越来越重,就会被压得无法前行,只有丢掉包袱才能再次轻装行走。有烦恼和不快,可以向知心朋友、老师倾诉,可以写日记、写信,把心中的不快发泄出来,甚至可以大哭一场,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大运动量的户外活动:如在学校操场痛快地跑几圈,与同学们打一场球,都可以宣泄不良情绪,使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或消除。

(3)自我慰藉法。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经过最大努力仍无法改变状况时,一定要勇于承认并接受现实,要认识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的道理,要说服自己,适当让步,这样才能缓解因心理矛盾而引起的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重新找回自信,树立继续努力的信心。

(4)情绪转移法。当遭遇挫折情绪低落时,还可以采取缓冲的办法,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例如,在遭遇竞聘的失败后,给自己安排一些新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任务,或是参加一些自己有兴趣,但平时没有机会参加的活动,把不愉快的情绪抛在脑后,使自己没有时间和可能沉浸在不良情绪中,以求得心理的平衡。

(5)自我激励法。毕业生在就业面试中常常出现紧张、胆怯、信心不足等现象,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进行调节,增强自信心,例如,面试前在心里默念“我是最好的!”、“我一定能成功!”、“我今天真漂亮!”等语句,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对增强自信,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有一定的作用。

课后练习:

1. 什么是职业?职业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 现代职业发展的趋势有哪些特点?按照职业的特性(见表2),分析你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特性是什么?并思考你打算选择的职业是什么?

表 2

img6

3. 你了解我国的职业体系吗?结合所学的专业谈谈为将来的职业所应做哪些就业准备。

4. 了解你所学的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哪些?必须有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什么?还应该有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什么?

5. 如何参加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

6. 如何进行就业前的心理调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