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皇帝的慧眼试探大臣

皇帝的慧眼试探大臣

时间:2022-07-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求官六字真言中,李宗吾提到的最后一个字就是“送”字,并对其做以下解释:“送,即是送东西,分大小两种:大送,把银元钞票一包一包的拿去送;小送,如春茶、火肘及请吃馆子之类。所送的人分两种,一是手握取舍之权者,二是手无取舍之权而能予我以助力者。”“送礼”,不但使叔孙通保全了自身,还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6.“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求官六字真言中,李宗吾提到的最后一个字就是“送”字,并对其做以下解释:“送,即是送东西,分大小两种:大送,把银元钞票一包一包的拿去送;小送,如春茶、火肘及请吃馆子之类。所送的人分两种,一是手握取舍之权者,二是手无取舍之权而能予我以助力者。”

在中国,素来有礼尚往来的传统,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乔迁新居,婚丧嫁娶等,总少不了相互送礼致意。这里所说的送礼与李宗吾所言的“大送”“小送”不尽相同,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送虽然不必做那样有限的解释,但却也将其“发扬光大”了。

总而言之,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送礼”对中国人来讲也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古人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正是礼轻情义重,“送礼”的意义,就在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达成情感上的亲近。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传统社会,“送礼”是有效维护人际关系的一条纽带;而在仍然深受传统影响的今天,这条“纽带”仍然发挥着联络感情、增进情谊的作用,因此更受人们青睐。

在厚黑之人看来,胡乱给人“送礼”是不恰当的,在当他想恭维一个人时,乱送赞言也是不好的,一定要表现出一种足以使对方认为“赞得对”“送礼送的好”的热忱,而且所送赞言一定符合客观事实。秦末汉初的叔孙通,就是个会“送礼”的厚黑高手,因为他知道皇帝喜欢什么样的礼物。

秦始皇死后第二年,陈胜、吴广等人在楚地揭竿而起,开始了反对秦暴政的义举。二世皇帝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立即召集宫中大臣商量此事。“听说楚地国界的守军发生叛乱,现在已占领了蕲,接着又攻入陈郡,关于这件事,诸位大臣们有什么高见啊?”二世皇帝不无谦虚地说。

虽然秦始皇已死,但是秦始皇三年前制造的“焚书坑儒”的事件仍让大臣们心有余悸,且二世皇帝为了显示大秦帝国的国威,显示自己不比自己的父王弱,所以不断地问罪群臣并滥杀无辜,因此,群臣对于皇帝的问话甚是害怕,但又不能不说,所以异口同声说:“身为太平大秦帝国的臣民,连做梦都不该有背叛天子的念头,他们的行为,罪该万死,必须立刻派兵镇压。”

尽管,二世皇帝已经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已是事实,但是却不想当着群臣的面让任何一个人说出这件事,所以,当他听到在自己统辖下的太平盛世下有人想背叛他,便露出了不悦的表情。叔孙通看到这种情形之后,忙上前一步说:“臣不认为陈胜、吴广有背叛的行为。今天下归秦,四海为一家,郡县间的城墙被拆除,兵器也被熔掉,举国之内,再也没有战争的迹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天子在上,威令遍布全国,人民恪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天下的人无不悦服皇上。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中,哪会有叛乱的事发生,那只不过是件单纯的盗贼案罢了,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的,臣等惶恐。”

皇帝听了这番话,频频点头,深表赞许,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然后赏赐叔孙通二十匹绸缎和一套衣服并升他为博士。而那些认为陈胜、吴广之事是一场叛乱的大臣,却均以出言不逊的罪名交给司寇处理。

退朝之后,同僚们围住叔孙通,集体攻击他,说:“你阿谀奉承的态度,未免也太过分了吧。”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不过是刚逃出虎口罢了。”

虽然叔孙通这样的做法不为人们所折服,但他深知在那个时代,迫于无奈,送上恭维也是一种官场厚黑生存之道。他知道秦二世的性格,知道秦二世在那个时候需要的是什么,他只不过是投其所好,给二世皇帝送上了他想要的礼物罢了。“送礼”,不但使叔孙通保全了自身,还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因此说,不管做任何事情,如果你想保全自身,想获得成功,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懂得投资和付出,即懂得“送礼”。

厚黑智慧

在中国这个十分注重礼尚往来的国家,如果你想要得到他人丰厚的馈赠,那么就应该先懂得赠予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