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让步不是吃亏的代名词

让步不是吃亏的代名词

时间:2022-07-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让步不是吃亏的代名词俗话说的好。有句俗语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有时候让步并不是吃亏的代名词,而是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前奏曲。适时地作出一些让步,既不是无原则的屈服,更不是软弱的退却,它是在充分了解对手的情况下,作出的明智选择。富兰克林用以退为进的方法使反对派与支持派的意见达成了一致。根据摩根的预测,卡耐基会立刻作出反应。

让步不是吃亏的代名词

俗话说的好。好汉不吃眼前亏,有时候势不如人,技不如人,就该适时让步,免得吃大亏,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但是,让步并不是一让到底,而是等待时机,再设法突围。

有句俗语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有时候让步并不是吃亏的代名词,而是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前奏曲。对于任何事情,一味地争强好胜,好勇斗狠,是不可取的。适时地作出一些让步,既不是无原则的屈服,更不是软弱的退却,它是在充分了解对手的情况下,作出的明智选择。

在费城举行的一次宪法会议上,赞成派和反对派双方讨论相当激烈。由于出席者中有着人种、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会议充满了火药味,弥漫着互不信任的气息。出席者的言辞都非常尖锐,甚至还出现了人身攻击

会议谈判即将破裂,在这个时候,持赞成意见的富兰克林适时地站了出来,他不慌不忙地对人们说:“事实上,我对这个宪法也并非完全赞成。”此话一出,会议纷乱的情形立刻停止了,反对派人士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停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对这个宪法,我并没有信心,出席本会议的各位代表,也许对于细则还有些异议,不瞒各位,我此时也和你们一样,对这个宪法是否公正抱有怀疑的态度,我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来签署宪法的。”

经富兰克林这么一说,反对派激动、怀疑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了,他们打算让时间来验证一下它是否正确。这样,美国的宪法终于顺利通过。富兰克林用以退为进的方法使反对派与支持派的意见达成了一致。

对于一件事情,如果一味地强调好的一面,对方对你所说的话,可能会存有不信任的潜在心理。这时不如利用人类潜在心理的“别扭心态”,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取得对方的信任。富兰克林就是采取了这个技巧,先说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话,看似是在退步,但却使对方产生了信任感,最后顺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运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摩根。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老摩根与素有钢铁大王之称的卡耐基展开了一场龙争虎斗。

由于美西战争的需要,兹堡的钢铁需求量大增,当美西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时,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大提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耐基发动了钢铁大战。由于摩根看到了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很早就把目光盯在了钢铁生意上,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他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逐渐控制了伊利钢铁公司。虽然如此,但这两家钢铁公司与卡耐基的钢铁公司相比,还只是中小企业。看到美西之战导致钢铁价格猛烈上涨,摩根对于手中的那两家公司还不满意,于是决定向卡耐基发动进攻。为了壮大自己的事业,摩根首先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型钢铁公司,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一切准备就绪后,摩根开始向卡耐基采取行动了,他率先控制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了向卡耐基订货。

根据摩根的预测,卡耐基会立刻作出反应。但事情恰与摩根预料的相反,卡耐基出奇地平静,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卡耐基在受到如此围剿的时候,比任何人更明白一点,冷静是最好的对策,更何况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够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匆忙采取行动,那最终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卡耐基以静制动的策略使摩根很快意识到,自己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于是他马上采取第二个步骤,他放出风去: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现在是否合并贝斯拉赫姆公司,还在考虑之中。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合并卡耐基公司只是时间问题了,摩根向卡耐基发出了如此的挑衅。同时,他威胁卡耐基,扬言要与贝斯拉赫姆联手对付他。

这时候,卡耐基不能再无动于衷了,想到如果摩根真的与贝斯拉赫姆联手,他的处境就危险了。在综合分析局势利弊之后,卡耐基终于作出了决定:与摩根公司合并,条件是,合并后新公司对卡耐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美元比1.5美元来计算。

以1美元比1.5美元来执行,对摩根来说,条件是十分苛刻的。但对于这样的条件摩根为什么能接受呢?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摩根合并卡耐基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赢得高额的利润,也许正是基于利益的考虑,摩根才同意了谈判的协议。按照合约,卡耐基钢铁公司的价额以合并后新组建的联邦钢铁公司的公司债还清。

卡耐基看准了摩根急于求成的心理,同时也看到了摩根的弱点。于是顺应他的要求,合并可以,但条件是苛刻的。这样,按照协议,卡耐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上升至4亿多美元。卡耐基的行为看似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行动时,卡耐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第二步行动时,卡耐基未作任何抵抗就投降了。从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摩根始终处于攻势,卡耐基处于守势地位,并且还退了一步;但从结果来看,摩根虽然没有吃眼前亏,争得了面子,但事实上,是卡耐基实实在在地前进了一大步。

办事过程中,“以退为进”更易获取对方的信任。很多时候过分强调自己的目的,过分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不一定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相反,如果在身陷危难时恰当地采取一种“退”的策略,把握好分寸,也许胜利就会属于你。

李渊奉命留守太原时,北边的突厥曾多次以数万精兵进攻太原。为守城池,李渊派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结果却一败涂地,几乎落得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后来,李渊用计吓住了突厥兵,暂时守住了太原城。虽然突厥兵被吓走了,可是郭子和等人依靠突厥的支持和庇护,又纷纷向他挑衅,这让李渊防不胜防,隋炀帝随时可能会以失职为借口,要了他的命。

面对内忧外患,大多数人都可能认为,李渊为自保必然会奋起反击。可出乎意料的是,李渊并没有那样做,他反而甘愿向突厥称臣,也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财宝全部进献给突厥可汗。

很多人都不理解李渊这样做的用意,其实,他早已经分析了天下大势,决定要起兵反隋。可怎样才能反隋成功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西入关中。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并不是他理想的发家基地。西入关中是最明智的选择。可是,如果太原失守,对李唐大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那么怎样才能保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李渊当时手下至多有三四万人马,就算要与突厥决一死战,也未必能守住太原,更何况在应付突厥的同时,还要抵抗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这样看来胜利的机会显然是微乎其微。如果现在进入关中,留下重兵把守显然不是一个好方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突厥讲和,甘愿献宝、称臣。所以李渊甘愿忍让,向突厥低头。

李渊的让步策略果然奏效,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李渊对突厥的让步,得到了突厥的许多资助,始毕可汗送他大量的马匹和士兵,李渊又乘机购买了许多马匹,这为李渊兴建一支强硬的战斗队伍,奠定了强而有力的基础。加之当时,汉人一向惧怕突厥兵的英勇善战,而李渊军中恰恰又有突厥骑兵,这一优势自然为他增长了不少士气。

李渊当时的让步,尽管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却为打天下保住了资本。在当时的情况下,选择让步绝对是一种明智的策略。

俗话说的好。好汉不吃眼前亏,有时候势不如人,技不如人,就该适时让步,免得吃大亏,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但是,让步并不是一让到底,而是等待时机,再设法突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