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吃亏不是最要紧的事

吃亏不是最要紧的事

时间:2022-08-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没有任何人愿意吃亏,但是反过来就不同了,面对便宜,很少有人能够抑制住自己的欲 望。许多时候,吃亏也是一种福分,这不是自 我安慰,而是一种生活哲理。“吃亏”也许是指物 质上的损失,但是一个人幸福与否,却往往取决于他的心境如何。所以,“吃亏是福”,以及“ 知足”、“安分”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这些思想是在教导人们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 ,做一个清醒正直的人。



  没有任何人愿意吃亏,但是反过来就不同了,面对便宜,很少有人能够抑制住自己的欲 望。但是到了你非吃亏不可的时候,千万不要太在意,或许吃亏不是一种损失。如果这 个眼前的亏不吃,或许你会吃更大的亏。

  生活中的聪明人,善于从吃亏当中学到智慧。要忍一时的失,才能有长久的得,要能忍 小失,才能有大的收获。这些思想也是教导人们对待得与失要有清醒的认识,有时看似 吃亏的事反而是获得更大利益的前提和资本。

  活脱做事,就得分清轻重缓急,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我国历史 上刘邦与项羽在称雄争霸、建立功业上就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最终也得到了不同的结 果。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实力远不如项羽,当时项羽40万兵马驻扎在鸿门,刘邦10万兵 马驻扎在灞上,双方只隔40里,兵力悬殊。但为什么最后失败的人是项羽呢?就因为他 不能忍,不愿意吃亏,白白玷污了自己百战百胜的威名。刘邦之所以能胜就在于他能忍 ,以小忍换来自己和军队的安全,赢得了发展和壮大力量的时间。同时刘邦懂得忍,他 对不利条件的隐忍,反映了他做事的谋略。

  舍小利为大谋,就是告诫我们做事要善于用脑子,面对两利相权时,懂得舍卒保车—— 敢于放弃小利,为大利着想。小利益、小包袱不丢,就会因小失大,把事情搞砸。

  当然,吃亏要吃出名堂来。一则亏物不能亏理;二则,亏不能白吃,正所谓“要因亏得 福”。

  表面上看是矛盾的,但是,就是在这句话中,却有最为深刻的含义,它是中国哲人所总 结出来的一种人生观,即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领略了生命含义的放达和由吃 亏退隐而带来的安稳与宁静,而且,它显示出了一种稳重和成熟。

  老子曾说,只有愚者才能得福,是说只有愚者,才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人。而那 些把精明用错地方的人,凡事总是怕便宜别人。因为在他们看来,便宜别人,就等于自 己吃亏。其实大可不必这样想,许多时候,多给别人点甜头,对自己也不是没有一点好 处。

  而不懂方圆之道的精明人在为人处世中,一门心思地只考虑不能便宜别人,但却忽略了 对自己是否有利,不便宜别人,有时也会导致自己吃亏。所以,一些人经常因为怕便宜 别人,而吃哑巴亏,这对他们也是一种教训。许多时候,吃亏也是一种福分,这不是自 我安慰,而是一种生活哲理。

  孔子有一次在鲁国公庙里参观,看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器皿,于是问守庙的人说:“这 是什么?”守庙的人说:“这叫做‘宥坐之器’。”“宥坐之器”是一种非常容易倾斜 和颠覆的容器,正因为它容易倾斜与颠覆,所以一些君主就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边上, 作为一种警示。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倾斜,满则颠覆。”于是,他就 让自己的学生注水进去,果然如传说中所说的“中而正,满而覆,虚而倾”。孔子叹息 道:“哪里能有满而不倾覆的东西呢?”子路问道:“请问有没有保持满的方法呢?” 孔子说:“聪明圣知,受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 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握而损之之道也!”

  所以,如果我们知道福祸常常是并行不悖的,而且福尽则祸亦至,而祸退则福来的道理 ,就必须采取“愚”“让”“怯”“谦”这样的态度来避祸趋福。“吃亏”也许是指物 质上的损失,但是一个人幸福与否,却往往取决于他的心境如何。因此,“吃亏是福” 的前提,一个是“知足”,另一个就是“安分”。“知足”则会对一切都感到满意,对 所得到的一切,内心充满感激之情;“安分”则使人从来不奢望那些根本是不可能得到 的或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不会有妄想,也不会有邪念。所以,“吃亏是福”,以及“ 知足”、“安分”并不是让人不思进取,这些思想是在教导人们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 ,做一个清醒正直的人。因为,一切的祸患,都是在于人的“不知足”与“不安分”, 或者说是不肯吃亏。

  所以,要方圆做人,活脱做事,在面对逆境和不公平时,正确的态度是宁肯先吃一些亏 ,也不要针锋相对,这样可以让自己换得难得的平和与安全。一个拥有平和的心境以及 安全生存环境的人,只要能够对自己先前失败的做人做事策略稍加调整,那么,他就会 因此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