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苦中作乐,才能自得其乐

苦中作乐,才能自得其乐

时间:2022-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接受苦难并用微笑面对苦难是一种正确的态度,那么,能苦中作乐,并且自得其乐,便可以说是一种美好的修养了。中国现代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就是一个能在苦中作乐的高手,他的《雅舍》一文在文学界广为诵谈。但梁实秋先生毫不介意,并为其命名“雅舍”。如果能在苦痛中寻找到乐趣,能在苦难中自得其乐,那又何必那么早、那么快地否定苦难呢?而选择反抗苦难的最好方式,莫过于苦中作乐。

如果说接受苦难并用微笑面对苦难是一种正确的态度,那么,能苦中作乐,并且自得其乐,便可以说是一种美好的修养了。

一个酷爱登山的儿子在一次探险中不幸遇难,失去了双腿,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自己的下半生了。从此,他痛苦不堪,一蹶不振,任谁劝说也不行,总是把自己关起来,不停地摔打东西,捶打自己,他觉得自己的腿废了,整个人生也就废了。

一天他父亲来到他面前,什么话也没说,就推着他来到厨房。

厨房里有三只锅,正在烧着水。默等了一会儿,水开了,父亲不动声色地在三个锅里分别放了一个萝卜、一颗蛋、一包咖啡粉,然后看着它们在不同的锅里翻滚。

煮了一段时间之后,父亲把火关了,把锅里的萝卜、蛋和咖啡分别捞出来,并放在不同的碗里。

“儿子,你看到了什么?”父亲问。

“煮熟的萝卜、蛋和咖啡。”儿子狐疑地说,他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问。

“它们与原来相比有什么不同?”父亲接着问。

能有什么不同呢?萝卜原来是又硬又脆的,现在变得软极了,用手指一按就一个小坑儿;鸡蛋煮熟了,从外面看没什么大变化,但他知道里面原本是蛋清蛋黄液体,现在变成固体了;而咖啡粉经过煮之后,已经融在了水里,变成了浓香的咖啡。儿子把这些想法说给了父亲听。

“那你想到了什么?”父亲似乎打算刨根问题。

“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儿子有些不耐烦了,自从出事以后,他性情大变,脾气极为糟糕。

父亲却不急,而是耐心地给儿子解释。他说,对于这三样东西而言,水就是灾难,就是苦头,水要征服它们。但面对这场苦难,这三样东西的反应却是不一样的。原本坚硬的萝卜在滚烫的水中变软了;鸡蛋原本非常脆弱,经不起磕碰,否则里面的蛋清蛋黄就会撒掉,可那层薄薄却坚硬的蛋壳保护了它里面的液体,使得它们经过沸水煮之后变硬了;咖啡粉就更特别,在滚烫的水中,它顺势而下,居然变成了水。

“那么,儿子,你想成为什么?”父亲不疾不徐地说:“你想成为看似坚硬却经不起沸水煮,当痛苦来时变得软弱无力的萝卜,还是想成为有着一个有弹性、有潜力的灵魂,却有着一颗异变的心,在苦难挫折到来时变得僵硬顽固的鸡蛋?又或者,你想成为原本不起眼,但经过沸水煮就变得浓香,且水沸腾到最高点时而变得美味的咖啡呢?”

听到这番话,儿子平静了下来,他陷入了深思。他明白了,如果像咖啡那样,当苦难到来,可以顺势而为,把苦难假设为一个欢乐之旅,从中获取能量,那么就能使自己强大,而且,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美好。

中国现代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就是一个能在苦中作乐的高手,他的《雅舍》一文在文学界广为诵谈。1939年5月,正值抗战期间,随着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梁实秋所在的教育部中小学教科书编委会也迁至重庆北碚了,他自己自然也得随着跟去。他在那里购置了一栋砖柱木架的平房,瓦顶篾壁,十分简陋,远不能和原来的工作地方相提并论。但梁实秋先生毫不介意,并为其命名“雅舍”。

就是在这间“雅舍”里,他蛰居七年,接待了众多文人骚客,创造出了蜚声文坛的《雅舍小品》,并完成了大量的翻译著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在《雅舍》一文中,梁实秋以轻松的语言描述了那栋实际上结构简陋、地点荒凉、蚊虫横行,“像”一座房子的“雅舍”,幽默平和地叙述其鄙陋之处,那种对待艰苦生活的从容和坦然,足见一个风流儒雅文人的名士风度,而这都与他苦中作乐的生存之道有关。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悲哀苦痛的事情多半缠身,但人们却不能因此自甘堕落潦倒,或者裹足不前,而是应该学会苦中作乐,因势利导,把不利的因素变为可利用的价值。如果能笑着承受一种苦难,解决一个问题,何必非得哭丧着脸哀怨嗟叹呢?如果能在苦痛中寻找到乐趣,能在苦难中自得其乐,那又何必那么早、那么快地否定苦难呢?

人生哲思录:

如果无法拒绝苦难,那就承受下来;如果想远离灾难,那就在苦难中反抗。而选择反抗苦难的最好方式,莫过于苦中作乐。因为,如果一个人在苦难中还能拥有幽默感,利用不利的因素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条件,并保持着矜持的微笑,把欢乐带给周围的人,那么,他还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