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苏南高科技产业化与科技金融的探索

苏南高科技产业化与科技金融的探索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苏南发展高科技产业化的必要性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发达国家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和财政结构等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增大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现代产业是苏南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动力。苏南地区丰富的科教资源为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深层保障。

一、苏南发展高科技产业化的必要性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发达国家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和财政结构等各个层面存在的问题。 危机以来欧美持续低迷的经济状况显示,上述问题不解决,发达国家的经济就难以转入新的稳定发展轨道。 在反思危机的同时,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提出了产业结构(包括劳动力市场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力求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来实现经济振兴、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制高点;希望通过所谓“再制造”、“再出口”、“再工业化”,乃至建设“智能地球”、“低碳经济”等重振经济,保持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优势地位。 在此背景下,全球经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也悄然展开。 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结构的重大变化对出口导向型的苏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国内宏观形势也出现了巨大变化,结构转型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同时资源环境约束对长期依靠粗放型增长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掀起的全球化浪潮把中国卷入全球分工体系中,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但这一环节的最大特征是依附性、外围性。 主要依赖低廉的劳动成本,以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从事传统的制造业,被动地接受各种冠以“国际惯例”、“最佳实践”等基于发达经济体实践和价值标准之上的规则、标准和秩序。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地区经济的不均衡日趋严峻,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的矛盾恶化,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而经济发展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化;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模式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模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 特别是在全球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下,高科技产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增大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二、创新驱动构成苏南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

苏南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创造闻名遐迩的“苏南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典范。20世纪90年代外向型经济发展又一次创造了新的奇迹。 外向型发展模式将封闭的苏南与全球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市场构成了苏南发展重要的外部动力;同时,苏南产业也由全套型的产业结构融入全球供应链式的产业结构中,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所构成的比较优势有力地推动了苏南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苏南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区域内发展定位和分工不够合理,区域间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的状况仍较为突出,产业同构现象比较明显,区域整体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苏南地区外向型经济导致核心技术缺乏,技术依赖度高,苏南产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环节,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较为缺乏,国际竞争力有待增强。 此外,苏南发展还面临土地、能源匮乏,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领军人才匮乏及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不够完善等严峻挑战,容易陷入“中等发达国家陷阱”。 但另一方面,苏南地区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全球创新深入发展的今天,亚太地区正日益成为国际研发中心,苏南地区与亚太区域科技经济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而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势头强劲。 这些都为苏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综上所述,国内外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和结构型调整客观上要求新时代下苏南地区必须探寻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在于通过自主创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三、苏南“创新带”需要整体规划和联合创

苏南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以及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苏南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较为扎实的基础,更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整体特色,整体规划,联合创新,以“创新带”构建苏南再次辉煌的坚实支撑。

(一)外向型经济特征和实力与科技资源成为苏南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苏南地区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一跃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10年苏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71亿元,以占全国0.29%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6.2%的经济总量;完成进出口额4113亿美元,占全国的13.6%。 一直以来,苏南五市的经济发展都呈现明显的外向型经济特征。2010年苏南五市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为南京60.2%、无锡71.5%、常州49.5%、苏州201.0%、镇江27.8%。 对外贸易是苏南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苏南庞大的经济总量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其生产总值在各地工业总产值中都占有重要比例,其中南京为37.88%,无锡为37.97%,常州为33.16%,苏州为66.18%,镇江为35.75%。 外向型经济特征决定了苏南地区只有走创新驱动的道路,才能应对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

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现代产业是苏南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动力。2010年苏南地区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8%,这主要是依赖于工业和服务业而实现的。2010年苏南五市第二产业在GDP的比重分别为:南京45.4%、无锡55.4%、常州55.3%、苏州56.9%,镇江56.4%;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例为:南京51.9%、无锡42.8%、常州41.4、苏州41.4%、镇江39.5%。 此外,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物联网、智能电网、纳米技术等领域处于国际前沿。

苏南地区丰富的科教资源为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深层保障。苏南地区拥有高等院校70多所、科研机构530多家、1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全省仅有16个)、10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4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593亿元,占全国的8.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专利申请授权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均占全国14%左右。 中专和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为南京91.53万、无锡21.51万、常州19.36万、苏州29.36万、镇江13.25万,人力资源储备较为充足。

苏南地区高端人才集聚渐成趋势使创新驱动成为现实可能。 目前苏南地区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89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累计达145人、占全国的10%,其中创业类78人、占全国22%以上,苏州工业园区、无锡高新区、南京大学建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基地;“紫金人才计划”、“530人才计划”、“姑苏人才计划”等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人才品牌。

由此可见,苏南地区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体系较完善、创新优势突出的区域。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必将促使其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得到更快提升。

(二)区域创新功能决定空间布局战略

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苏南五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分别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苏南各市的区域差异决定了苏南创新示范区的功能分异较为明显。 总体而言,科教和人才资源多集中在南京,而其他城市主要优势在于雄厚的产业基础。 因此,整合区域创新要素就必须实施空间布局战略,每个功能区发展的战略方向是什么、功能区内产业发展定位和新兴产业集聚的问题等都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根据苏南的现实条件,示范区板块的功能区分渐趋明晰:南京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成为具有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苏锡常和镇江应成为产业创新基地,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以及科技、产业转化为财富的主要创新基地。

(三)城市群与自主创新的良性互动

尽管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面临着跨越行政区域的艰难探索,但是苏南地区发达的城市群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 目前,苏南地区同城化趋势明显,城市群优势突出,城市化率达68%,5个省辖市均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城乡统筹成效显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前十名中苏南地区占有7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约为2∶1。 交通网络对接日趋完善,1小时都市圈基本形成,苏南地区进入区际通勤时代,成为我国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条件较成熟的区域之一,具备了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基础。

发达的城市群促进了创新要素在城市之间、园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极化创新中心发展局面;同时,高新园区的错位发展促使技术、产业和区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苏南地区一体化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创新型城市间的协调发展,形成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群。

可见,包含五市的苏南创新示范区,突破了过去依靠开发区模式创造局部优势推动产业创新的常规格局,是率先实施依靠长三角城市群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功能建设的实践。

(四)自主创新与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机融合

苏南地区作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更应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全球经济挑战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战略,加快实现从“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由“苏南制造”向“苏南创造”转变。 而这个转变过程需要充分发挥科教人才和开放优势,广泛吸纳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形成要素集聚、功能集成、创新集群的发展格局,探索一条特色鲜明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融合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道路。

苏南地区对于更好地引领和支撑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先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科技产业化与科技金融的实践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抢占21世纪发展先机,国务院自2009年3月起,先后批准在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合芜蚌(合肥、芜湖、蚌埠)和深圳建设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科技金融、技术创新、股权激励、产业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径。 这些先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践经验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对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先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当前的普遍实践

目前,先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要在国务院所指定的6个领域中从事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试验:创新工作机制,统筹各级资源推动示范区建设;实施优惠财税政策,鼓励科技创新企业轻装前行;试点股权激励,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创新科技金融,改善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环境;建设人才特区,支持人才聚集和优先发展;便捷市场准入,鼓励创新创业主体的设立和发展;创新管理与服务,促进科技创新企业的成长。 几年来,先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动了当地经济由资源型向知识型、由引进型向内生型的转变。

(二)先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践中的有益探索

先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不仅有许多共同之处,更有许多彰显地方特色的具体做法,对这些个性化的实践亮点加以深入了解将有助于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时,拓展政策制定的新思路,寻找政策的落脚点。

1.以立法形式为创新活力的释放提供法制保障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最早建立(2009年3月)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不仅起点高、政策新、措施多、发展快,而且其所进行的具有示范性效应的探索也是最全面的。 《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是迄今为止唯一关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行政法规,它在法律层面保障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以制度设计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

创新创业的风险性是其固有的特质,它像一柄双刃剑,意味着未来可能产生巨大的收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只有秉持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坚定信念,才可能有勇气走下去。 但在勇气之外,良好的制度设计应是信念坚定的根本所在。 世界上著名科技园区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业氛围和机制是区域创新、科技进步的深层文化动因。

在先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武汉东湖的做法值得苏南借鉴。 东湖示范区提倡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先等方面大胆试验,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允许敢闯敢干中出点“过错”,但决不允许按部就班,甚至拖拉懒散,错过发展机遇。 湖北省纪委和监察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法规工作的意见》对四种情形实行宽容失败政策,以免责条款的形式为创新探索提供制度保障。 而《武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第33条以“宽容失败”为题专门规定:“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不影响其项目结题和继续申请本市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3.以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补贴为当前主要科技金融创新形式

科技金融创新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点试点内容,先行示范区在很多方面展开了初步探索。 中关村和东湖先后推行企业信用贷款试点,使企业信用真正成为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中关村、东湖与张江都是最为重要的科技金融创新之一。 三地不仅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而且还通过贴息奖励等政策支持,鼓励银行开展此类业务。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使得科技创新企业的高技术特质得以充分彰显。 此外,“融资补贴”政策鼓励担保机构为示范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真正实现了扶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目的。

4.以银政战略合作协议深入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发展

科技金融创新是当下中国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金融产品比较缺乏,金融市场尚待完善的中国金融业而言,政府引导与市场结合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因此,深化银政合作,构建战略性合作体系,促进科技金融发展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张江示范区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

5.以“代持股专项资金”为股权激励提供资金保障

股权激励是先行示范区重点推进的改革试点内容,其面临的最实际的困难就是“智者先富”的理念往往因科技创新人员不具备充足的资本去购买获奖励的股权,也无力支付由此而产生的巨额个人所得税而成为空中楼阁。因此,真正实现股权激励,首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实现智者持股的问题。 张江示范区设立以国资为主导、规模为5亿元的“代持股专项资金”,对符合股权激励条件的团队和个人,经批准后,给予股权认购、代持及股权取得阶段所产生的个人所得税代垫等资金支持。 则真正为股权激励的顺利展开扫除了障碍

6.以产城融合发展构想示范区未来蓝图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更是示范区内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休闲的城市群落。 将“人”放在视野的中心,在提供技术产业化基础外,围绕“人”的需求搭建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使创新示范区从物理空间上由一个单一的园升华为一座综合的城,把自主创新示范建设成由“园”到“城”的标本。 这种和谐统一示范区的产业功能、文化功能、城市功能,构想“产城融合发展”的未来蓝图,是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设计者追求的理想,也是自主创新示范区价值的本源所在。 张江示范区倡导校区、社区、科技园区“三区联动”发展的理念,引入高端学校、医疗机构、高端办公楼以及各类休闲娱乐生活设施等,不断聚集人气,同时做好“老项目”的二次开发改造,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而以示范区创新带动城市创新,以城市创新激发区域创新,以区域创新推动国家创新。

五、国内外区域创新与科技金融实践的比照与启示

硅谷、筑波以及先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践为苏南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也迫使苏南在全面推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之时,不得不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硅谷成功了,筑波失败了? 先行示范区的经验对我们而言有何意义? 苏南地区如何才可能成为下一个硅谷? 对这些问题的追溯其实就是对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特质的探寻。

(一)突破“技术决定论”,强化创新制度建设

回顾过去历次发展高科技和高科技产业的运动,人们不难发现,所采用的方法大同小异,就是以政府为主导,规划科学和技术发展为重点,动员物质资源和指挥科研力量进行“攻关”,并利用新技术实现产品的优化。 在过去数十年间,制定了许多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等的规划,发动过多次科学和技术“攻关”的运动。 政府的注意力集中于确定“攻关”的重点和为进行“攻关”资源的分配上。 同时,把科学发明和技术本身的演进,看作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以为只要投入足够多的资金和人力,去开发和引进预定需要开发的各项高新技术,就能保证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而对于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的人们来说,发挥计划经济用行政命令动员资源和按国家意志分配资源方面的优势,由政府直接组织科学技术研究和新技术的商品化转化,就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了。 把科学发明和技术本身的演进看作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的看法,其认为既然高科技产业是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之上的,当谈到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时,人们自然会首先想到技术自身的发展。 这是一种简单的技术决定论的思想,忽视了一种制度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制度重于技术”,这是硅谷发展给我国先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最大启示,也是筑波失败的制度层面的根源。

(二)深化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创新环境形成

有一种观点认为,越是高科技越是要政府来管,因为市场会失灵。 其实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站不住脚。 什么是高科技? 高科技的重要特点是不确定因素大,风险大。 如果政府参与大量的创业投资,将会冒很大的风险。 另一方面,如果政府“发钱”的话,白给的钱没有人不想要。 更为根本的是,新知识来源于创造者,来源于老百姓,而政府的知识落后于在第一线从事研发的个体和企业。 进一步说,政府某些官员的思路习惯,往往是计划经济的手段和热衷于找灵丹妙药,也不利于高科技的健康发展。 因此,政府在发展高科技方面不是无所作为的,政府应该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调动和保护创业者的积极性。 苏南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能只盯着物质资本或技术本身,而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创建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经济体制、制度和文化环境方面去。 具体地讲:第一,支持一切有创业能力和愿望的人创立自己的事业;放手发展中小企业;把目前大量存在的产权边界模糊、政企职责不分、内部管理混乱、不注意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的经济单位改造成为真正的企业。 第二,建立游戏规则,确立能够保证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第三,摒弃传统文化中某些不利于人的潜能发挥的评价标准和落后习俗,努力营造宽松、自由、兼收并蓄、鼓励个性发展和创造的文化氛围,从而焕发人们的聪明才智,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第四,要加快以科技体制为主的体制变革和股权激励为主的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创造的积极性。

(三)加快科教体制改革,建立创新生态系统

美国硅谷成功企业家之一埃斯特琳基于她的经验,并在美国学术界、商界、政界采访了一百多名对创新有卓越贡献的人之后,在2008年《排除创新的障碍》一书中提出,为保证在全球经济中获得长期的成功,需要重新燃起创新的火花;创新不能在真空里产生,而来自交互作用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所驱动的创新生态系统。

如何才能建设一个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对于我国特殊国情和所处的发展阶段,突破体制障碍,特别是加快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是建设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前提。 我们常把体制划分为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不可否认,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但计划体制在相当多的领域仍然垄断和配置着资源。 根据以上对硅谷模式的探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制度环境下形成的,不是政府规划和计划出来的。 但我们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发展阶段,使得我们在创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和发达国家存在根本的不同,即我们所面临的体制问题。 显然我国存在体制问题对于硅谷是不存在的。 如果我们认可国家先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内涵是建立创新生态系统这样一个本质问题,那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进行体制改革的问题,其次才是具体的市场制度建设问题。 而体制上的问题往往是需要自上而下从国家层面才能解决和突破的。 当前提出的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无疑对于创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就是要解决科技和社会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就是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研究开发活动的主体。 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实施国家科技计划。 建立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的平台。 包括与科技体制改革相对应的教育部最近提出并实施的“2011计划”,其目的也在于把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作为重点。 突破高校内部以及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 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的方式向开放流动的方式转变。 促进创新要素从固定分散的状态向汇集融合的方向发展。 促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分割状态向科技工作的上游中游下游联合贯通的方式转变。 这些改革无疑对于先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都是重要的利好。

(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创新生态系统

硅谷和我国先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体制层面,同时,在具体制度建设层面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创业,其职务发明专利从学校转移到企业,高校只收取企业2%的股权作为补偿。 而按照我国高校的惯例,教授们的职务发明有效转化后,个人却只能得到很小一部分的收益,这一机制上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创业的积极性。

目前,南京市提出的“科技九条”就是借鉴硅谷斯坦福的经验,明确在南京市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事业、企业单位科技人员职务发明成果的所得收益,将按至少60%、最多95%的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拥有。 此外,将允许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创办的企业,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可按至少50%、最多70%的比例折算为技术股份。 高校、科研院所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个人奖励,按规定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申请设立企业注册资本在10万元以下的,其资本注册实行“自主首付”办理注册登记,其余出资两年内缴足。 此外,今后南京市在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国有控股的院所转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还将实施企业股权(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激励以及分红激励试点。 设立股权激励专项资金,对符合股权激励条件的团队和个人,经批准,给予股权认购、代持及股权取得阶段所产生的个人所得税代垫等资金支持。 南京市提出的“科技九条”不仅对于南京市而且对于其他地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对于调动科技人员创造的积极性和科教资源的释放具有重大的意义。 除了股权激励的层面外,我们可以看到在科技金融、人才特区、股权流转等方面在先行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在上文中已做了详细的论述,这些具体制度建设对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综上所述,国内外区域创新的实践表明,创新最需要的是制度环境和创新文化等深层次因素的支撑,否则我们无法实现创新。 如果我们把创新环境喻为“贝壳”、把产业等发展喻为“珍珠”的话,那么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最根本的是要构筑一个鼓励创新、适宜创新的社会环境。 尤其是,已有的先行示范区已经先行一步,使我们在时间上失去了优势;同时,随着江苏各地区经济改革的竞相推进,创新政策的不断引入,苏南地区率先改革的优势在空间上也正逐渐弱化。 因此,优化区域创新体系,寻求区域发展软环境的突破与创新,提升苏南发展的软环境整体水平迫在眉睫。 苏南地区应就社会管理、政府的服务职能、高端创新人才的聚集、吴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政策和财税的扶持与惠及、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的能力等方面探寻新时代下有特色、有优势的创新举措,为“苏南创造”的培育与发展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将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成真正的高端人才特区、科技金融结合特区、科技体制改革特区。 良性创新生态系统的构筑是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建设的深层内涵。

六、苏南高科技产业差异化发展与科技金融探索

过去几十年,苏南经济文化获得飞跃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每一次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苏南地区各市都能很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无论是乡镇经济的崛起,还是外资大规模的引入,苏南地区都善于错位竞争、扬长避短,获得充分的发展机遇。 今天,同样的抉择之际,苏南各市只有尽快明确自己在高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功能定位,才能有效吸引各方创新资源,挖掘潜力,快速推进科技创新的建设步伐。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准支持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昆山、江阴、武进、镇江等8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国家自主示范区,作为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在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肩负着重大使命。

(一)苏南五市“和而不同”的功能定位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由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和苏州五市共同形成“五城九区多园”的苏南一体化创新发展格局,它跨越了五个市级行政区、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是沿沪宁线连绵的城市带,其成员既有竞争又有协作,而且各有发展特征和优势。 这与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准建设的“各先行”自主创新示范区截然不同,后者是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综合改革实验区为基础的行政区域,条线管理非常清晰。 跨行政区域建设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全新探索,因此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首先要做的“示范”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整合区域创新要素,实现区域内要素流的合理、有序、高效集聚。

但是,在全球创新持续深入、国内“各先行”创新示范区先行一步的情况下,苏南地区只有坚持特色、错位竞争,设计各种彰显地区特色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金融和税收政策等有效集聚各种资源,才能再创新的辉煌。 因此,苏南五市应以其“和而不同”的功能定位,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地规划、设计、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 在此基础上,苏南地区还应将已有的高新区、科技园区的创新建设逐步拓展延伸为创新城市、创新区域的建设,极大地提高苏南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将推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发展,进而将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张江、安徽乃至东湖连接起来,形成广阔的创新区域;最终向北(沿海开发)、向南辐射带动,形成沿长江的自主创新示范带。

(二)苏南各市在高科技产业化中的功能定位

苏州作为苏南重要城市,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中的功能定位与战略选择,对推动苏州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引领中国改革开放新潮流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苏州的发展经验与取得成就,苏州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应以高定位推动良性创新生态系统早日成为实现。

1.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

苏州是苏南经济发展模式的起源地,敢于先行先试是苏州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大特点。 从乡镇经济到外向型经济再到创新型经济,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苏州的综合优势已经非常突出,具备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新一轮国际产业专业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时刻,苏州应当也有能力抓住机遇,再次成为创新型经济的引领者,成为吸纳全球创新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核心试验区。

历史与现实赋予了苏州成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和引领区的重大使命。 为了承担这样的角色,苏州应成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金融的试点区;股权激励的探索区;科教资源释放的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的集聚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区。 为此,苏州应在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建成具有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基础;应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示范中通过创新驱动加以实现,成为转型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聚集示范区;应利用城市群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建设成为互动发展的示范区,带动更大地域的发展。

2.科技金融的试点区

资本是企业技术创新最为重要的支撑,建立并完善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是改善创新型企业投融资环境的重要保障。 中外企业的发展经验显示,自主创新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良好的创新机制和环境,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做保障。 发达国家几乎每一次大规模的技术创新都是依托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 而中国自主创新迟迟得不到飞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资本市场及金融体系还不能满足自主创新的需要。

作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苏州责无旁贷,必须成为科技金融创新的试点区,大力推动科技与资本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以实现自主创新的战略。 苏州不仅要借鉴“先行”示范区的已有实践经验,更要在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方面走在前列。 这就意味着,苏州要彻底转变科技金融服务理念,以“一切为了企业创新、一切为了科技创业”为指导,突破现有科技金融服务产品、渠道的框架局限,不断研发适合科技创新的金融创新产品,采取多种措施,拓展多种渠道,为创新型企业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3.股权激励的探索区

自主创新的真谛就是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科技创新的最终动力又来源于创新激励机制。 全球创新典范硅谷的经验表明,越是科技创新活跃发展的地区,人们的独立创业意识就越是强烈。 因此,如何留住关键技术人才,延长其为企业服务的期限是保持企业创新原动力首要面临的难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其实质就是要实现“智者先富”的理念,以财富效应确保科技创新的灵感与火花不断迸发。

苏州作为“苏南模式”的引领者与核心推动者,只有超越现行的财富创造与积累模式,大胆创新,为“智者先富”从理念变为现实提供各种切实可行的举措,才能在城市转型、经济再次腾飞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也才有可能成为新世纪创新创业大潮中立于涛头而不倒。 因此,苏州应在财税制度方面积极探索股权激励的具体策略,努力消除科技创新人持股的实质性障碍,以股权激励将科技人员的创业梦与技术创新的激情完美结合,从而实现创新的可持续性。

4.科教资源释放的密集区

丰富的科教资源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基础。 美国波士顿的发展经验表明,科教资源等创新要素在本地大规模积聚、高科技的产业化是强化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 因此,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产学研能否实现有效结合,科教优势资源能否与产业需求进行无缝对接,科教资源能否得到充分释放。

在苏南五市中,苏州的科教资源禀赋相对缺乏,虽略好于无锡、常州、镇江,但远逊于南京。 因此,在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苏州应通过体制创新,优化环境,使苏州成为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创业热土。 不仅要吸收南京等省内城市的科教资源,还应吸纳全国各省市的科教资源。 同时,让一切科教资源充分涌流,既要让苏州本地有限的科教资源充分涌出去,也要让苏州以外无限的科教资源充分涌进来。 苏州应当继续发挥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作用力,以政府主导(推动)的创新模式整合本地的科教资源,吸引省内、国内甚至世界的一流科教资源扎根苏州。 政府还应构筑并完善一个具有透明化利益共享机制的制度环境,积极鼓励并为企业和科研机构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增强企业和科研机构双方从产学研结合中获得持久利益的确定性。 借助这种内生的、根植于本区域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创新模式,实现外部的科教资源与本地的创新资源成功对接,并把引进的创新要素和本地的创新要素有机结合,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从而极大地提高区域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 苏南其他城市应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对科技资源实现差异化引进与释放。

5.科技成果转化的集聚区

科技成果转化意味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从而实现价值创造、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完美结合,其实质是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是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使密集的科教资源与经济发展高度耦合,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真正体现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是科技创新的生命力所在,因此,苏南地区在高科技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注重摆脱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困境,在各个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进程中,努力构建大学、企业、政府之间的三螺旋创新模式,积极营造“知识空间”、“共识空间”与“创新空间”,探索创造产学研用互促互动,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创新合作的联动平台,实现一批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促进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构建具有苏南特色的差异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使得科技成果在苏南区域合理布局,构建多种差异化产业聚集区。

6.科技金融服务体制改革的先行区

科技金融服务体制创新可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的生命力不仅取决于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的技术研发与突破,也取决于各种物质条件与制度建设的保障能力。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当前影响和制约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要矛盾方面,已经从物质条件向科技金融服务体制机制转化。 苏南作为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探索区,有责任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为科技创新提供完善的科技金融制度保障。

苏南的经济实力居于全国前列,有较为雄厚的科技创新物质基础,但苏南各城市科技金融发展的层次不一,差异较大,分别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瓶颈。 长期以来,苏南各市政府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使科技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配置,但因科技金融服务体制中存在着制约科技金融业务开展的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从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培育金融中介机构、发挥社会化机制功能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并构建科技评价考核体系,为确立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科技金融机制创新促进科技金融体制改革。 将科技金融机制创新与产学研合作机制、技术转移机制、人才流动机制、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科技评价机制、科技投融资机制、科技评价机制有机结合,为苏南高科技产业化服务。

七、科技金融对苏南高科技产业化支持策略

在苏南地区实现高科技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彻底转变金融创新理念,将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与产业体系构建、空间体系构建、政策体系构建、创新指标体系构建相结合,实现对高科技产业化资金优化配置。

(一)苏南产业转型与科技金融创新的理念转变

为尽早实现苏南经济发展现代化,应转变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理念,依托苏南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开放优势、产业优势和创新氛围优势,充分发挥苏南金融服务环境优势,大力开展科教协同创新,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科技工作者在苏南地区创新创业,实现创新成果的价值最大化。 围绕科技政策、科技人才、金融资本、成果转化等企业创新要素需求,引导和推动民间资本等各类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突显科技创新的财富效应,实现创新资源资本的效益最大化。

1.从重技术研发向重能力培育转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过去科技工作主要以项目形式帮助企业解决某个技术难点转变为重点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落实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不断强化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支持企业主动开展创新活动。

2.从重财政撬动向重金融驱动转变

科技部门应成为资源配置规则的制定者、资源配置过程的监督者和评估者。 引进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各种市场主体参与资源配置过程,有效引导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科研成果向企业聚集。 加强项目与平台、人才、环境等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在创新资源上不断整合,促进项目、平台、人才、环境协同发展,实现重资金引导向重资源配置转变。

3.从重计划实施向重市场主导转变

改革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应积极探寻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社会基础、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强化财政科技资金的导向作用。 由重计划项目向重市场规律转变,放活科研机构,让更多的科研机构瞄准经济主战场开展技术研发活动;放活科技人才,让广大的科技人才跻身经济主战场开展技术服务活动;放活科技成果,让大量的科技成果进入经济主战场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4.从重微观研究向重宏观带动转变

应加强科技宏观发展战略、政策、体制、管理、预测、评价、科技普及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由重微观技术研究向重宏观科技带动转变,主动驾驭科技工作发展变化,为苏南科技创新政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调整、优先发展领域的选择以及研发资金投向和重点等提供决策支撑,把科技工作渗透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依靠科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5.从重科技服务向重创新生态转变

随着企业高新化、产业高端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及发展方式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企业生存必须要嵌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交织而成的新型经济生态网络系统中,并成为该网络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 因此,对企业的培育已经不可逆转地从短程孵化向长程辅育发展,从孵化企业向孵化产业发展,从重科技服务建设向重创新生态环境建设转变,进而到科教协同创新的科技生态系统的建立应是我们参与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方向。

6.从重数量扩张向重质量提升转变

应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创业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从重数量扩张向重质量提升转变,对技术含量高,带动系数高,处于产业链高端创新活动和重大项目建设,要打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间的障碍,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对技术含量低,带动系数低,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充当着代加工、装配工的项目要严把投资审批关;对技术储备不足、市场分析不够、产业层级不高的项目,不应饥不择食匆忙上马;应把握好产业发展的规律、节奏和关键点,避免出现高端产业、低端环节、微薄利润的局面。

(二)构建苏南科技金融政策支撑体系

第一,应实施优惠财税政策,鼓励科技创新企业轻装前行。 苏南可借鉴先行示范区的经验,在实施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向国家争取政策,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权交给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并完善有关认定办法。 一方面扩大“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范围,另一方面对一些因财务指标、专利数量或其他原因达不到现有审批条件而实际是从事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适当放宽条件,享受“三免两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同时,对示范区内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分不同情况按150%~200%税前抵扣。 对示范区内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对虽有资格享受股权激励但无能力交付个人所得税的科技人员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可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此外,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支持企业创新,通过首购、订购、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实验和示范项目等措施,推广应用自助创新产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第二,应试点股权激励,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借鉴先行示范区的经验,在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与股权激励方面探寻更多新的举措。 一方面,力争股权激励形式多样化。 在既有的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分红激励、绩效奖励和增值权奖励等方式外,拟定更多的奖励措施,将骨干技术人员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利益捆绑,确保激励对象与本企业在发展中“劲往一处使”。 另一方面,扩大股权激励的对象范围,激发更多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 明确在苏南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等各类企业的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及团队都能将职务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个人奖励,且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上享有优惠待遇。 同时,设立股权激励专项资金,对符合股权激励条件的团队和个人,经批准,给予股权认购、代持及股权取得阶段所产生的个人所得税代垫等资金支持。 此外,在股权激励方面,进一步简化程序,尽早实现“智者先富”。

第三,应创新科技金融,改善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环境。 首先,应学习以色列、印度等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政府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境内外创业投资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共同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完善天使投资机制。 苏南作为自主创新示范区应成为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最活跃的区域。 其次,应大力扶持中小科技企业进入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充分利用现有资本市场搭建融资平台;同时,应完善现有股份转让系统,为达不到上市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股份转让的场所,借鉴上海的“非上市股权交易平台(OTC)”的经验,为科技型企业早期融资创造条件。 再次,应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 积极探索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公司债等多种适合示范区企业的债券融资方式。 此外,应创新信用担保机制。 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按市场规则允许的商业性担保体系和以企业合作为特征的互助性担保体系,支持和推广商会联保、行业协会;联保和网络联保等新型融资担保模式,推广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融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 建立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再担保机制,增强科技担保服务能力。 最后,应大力发展社区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鼓励创办小额担保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完善与中小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银行体系。

第四,应便捷市场准入,鼓励创新创业主体的设立和发展。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便捷创新创业主体设立和发展。 在创新主体设立时,引入国外习惯做法,实施“筹建登记”制度,实现企业法人资格与经营资格的分离;并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核定经营范围,以便于企业根据自身需要调整经营范围,真正实现了“自主选择经营项目”。 尝试地方立法的突破,拓展创新创业主体的出资渠道与出资形式,允许以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出资时所占注册资本的比例有所上升。 通过各项优惠的配套措施为创新创业人降低居住成本、创业成本,吸引人才创业。 对股权投资机构与科研人员在示范区内进行科技创业、开办公司,给予购租房补贴和各种税费优惠,享受三年内免费会计、法律、人才招聘等外包服务,按对初创期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10%给予风险补贴;同时建立科技创业奖励制度,对优秀的创业人员和支持创业的中介机构,给予高额奖励和表彰,从而在示范区内形成倡导创业的新风尚。 允许社会组织向民政部门进行申请登记,以激励社会组织更多服务于创新,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示范区建设。 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制定标准,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品牌推广等活动。 对符合条件的产业联盟可以登记为法人,颁发公司执照或社团法人执照,以便于申请重大科技创新专项。

第五,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改革科技投入体制,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优化投入结构,有效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重点支持竞争前研究开发活动上,减少了对企业经营的直接干预。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破解科技管理职能分散,多渠道配置,财力分散、项目分散和区域分散等状况,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改革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激情。 完善人力保障体制,破除人才流动存在的障碍,改变人才评价考核短期化、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强化对科研质量、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成熟程度及转化情况、持续创新能力、人才团队培养的考核评价,发挥专业机构和专业学术团体作用,形成有利于调动各方创新活力与积极性的科技评价体系;加强科技信用评价,结合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加强评审专家、项目负责人、中介机构的诚信建设,建立信用评价档案,提高科技评价的公开性和科学性;强化创新绩效评价,完善科学发展和科技进步相关统计监测,发挥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园区、创新型城市的引领示范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