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探三个熟知环节

新探三个熟知环节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计学院 宋本强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为教师,落实“实干兴邦”最好的办法就是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实实在在搞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对人们已经取得广泛共识或已经成为公理性的内容不需要重复谈。据他本人反映,为了这两节课,他坐在那里整整写了6个小时。

会计学院 宋本强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全国各行业和各领域如果都能遵照总书记说的去做,那么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指日可待。作为教师,落实“实干兴邦”最好的办法就是立足自己的本职岗位,实实在在搞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下面笔者将针对教学的三个环节,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联系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不一定正确,希望与大家商榷。

一、环节之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教学的一个老话题,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如果说起“深入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准备教案课件”这些内容,有些教师可以做到滚瓜烂熟、如数家珍。但就是这样一个老话题,今天我们也还是要谈。因为老话题不等于没有新的问题,老话题不等于没有新的空间,老话题不等于谈不出新意。人类历史千百年,关于教育的话题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不仅过去谈、现在谈,将来也还是要谈。当然,对人们已经取得广泛共识或已经成为公理性的内容不需要重复谈。这里谈课前准备,不是讨论公理,而是针对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和探讨,争取得到一些新的认识,树立一些新的理念,努力为教学质量寻找到新的提升空间。以下就课前准备谈三点感想。

(一)课前准备的一半是平时的积累

先从一种现象开始说起。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课前准备不怎么花时间的教师课上得很好,课前准备很花时间的教师课却上得并不好。按一般规律来说,课前准备的时间和上课的效果是呈正比的,而我们所说的这种现象却打破了这一常规。针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现象,教师中有一种通俗的说法,称前一种教师“会上课”,称后一种教师“不会上课”。对教师的“会上课”和“不会上课”,有人认为这是天赋所致或命运使然,而更多的人则对此得过且过、不以为然,认为这种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生活有时就是这样,有些现象看似简单,其实道理并不简单。简单的现象同样能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和道理,并且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去发现和挖掘。教师的“会上课”和“不会上课”就是这样一种现象。

“会上课”和“不会上课”的现象比较简单,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教师的基础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会上课的教师往往基础好,不会上课的教师基础相对差一些。其实教师基础的作用还不止表现在“会上课”和“不会上课”,它对教师课前准备的效率、效果乃至课前准备的整体质量也都有同样的作用。很自然,从这些现象我们注意到了教师的基础,而从教师的基础我们想到了教师平时的积累。常言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功夫不负有心人”。课前准备包括整个教学也是这个道理,都需要教师的基础和平时的积累,可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收获一分汗水”,这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虚假。我们不妨看看那些优秀教师,在本专业领域,他们无不是轻车熟路、了如指掌和功底扎实;在教学中,他们都能引经据典、如数家珍和驾轻就熟;在指导学生方面,他们均可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和得心应手;在整体把握方面,他们无一不能把自己、知识和学生融为一体。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很好的基础和积累作铺垫,他们是无论如何也表现不出这些东西来的。

我们强调平时的积累还有一层积极意义,那就是避免进入“天赋论”或“天命论”的误区,使大家真正理解和尊重“会上课”的教师,理解他们的勤奋和敬业,尊重他们的劳动和付出,领悟“厚积薄发”的真正含义;使“不会上课”的教师找准自己的差距,树立自己的信心,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使自己也变得“会上课”。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课前准备是其中必要的环节,有质量的课前准备应该是以平时的积累为基础,以课前的备课为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平时的积累,教师备课等于是“临阵磨刀”,而临阵磨刀,再亮也是不快的。虽然“临阵磨刀”有时也能过得去,但充其量只是混过而已,是不会有真正的教学质量的。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教学质量,而不是充其量的“混过而已”。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平时的积累,用平时的积累作铺垫,保证课前准备的效率和质量。

(二)课前准备的关键是入脑入心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做好课前准备,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主观努力的问题,另一个是提高效率的问题。主观努力的问题比较简单,大家容易形成共识,因为“天赋论”和“天命论”显然都是不对的,而且课前准备是必须要做好的,主观努力是必需的;而效率问题相对复杂,需要作进一步分析。为了说明效率问题,我们引入实际案例:一位教师很认真,课前备课花了不少精力,讲课的内容全部记入讲稿,讲稿的页数也不少,可是到了课堂上以后,计划两节课讲完的内容30多分钟就结束了,由于有督导听课,余下的时间他便不知所措,显得非常尴尬。就这个案例本身而言,它反映出的不是单方面问题,但这里我们所关心的是他备课的效率和效果问题。

为了进一步把情况搞清楚,课后督导查看了这位教师的讲稿,发现他的讲稿内容很全,也很细,纸张的页数也不少,而且全部是他本人手写的。据他本人反映,为了这两节课,他坐在那里整整写了6个小时。交流间督导又问了教案中包含的几个专业问题,结果他回答很费力,几乎无法发挥。这样的情形与他花去的6小时以及厚厚的讲稿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实事求是地讲,这位教师的主观努力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他的效率太低了,虽然花了6个小时,但实际效果太差了。其实效率、效果还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是他没有把讲稿上写的内容化为自己的东西。教材也看了,讲稿也写了,但是因为不是自己的东西,所以讲起课来总觉得内容少、时间多,再加上其他因素和经验的缺乏,出现上述尴尬也就不足为怪了。

说到这里,我们可能已经领悟到,课前备课的关键不在于花了多少时间,也不在于写了多少讲稿,而在于通过备课,是否把教学内容真正装在了心里、印在了脑子里,用我们的话说,是否做到了“入脑入心”。备课固然需要花费时间,备课也需要动手动笔,但是花时间和动手笔的真正目的都是为了“入脑入心”。如果不能“入脑入心”,时间花得再多、讲稿写得再多,讲稿还是讲稿,自己还是自己,两者的距离并没有因时间的拉长和字数的增多而缩短。这种备课实际上是没有效率和效果的,是事倍功半的。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使备课达到好的效果和高的效率,就需要做“有心人”,就需要使备课达到“入脑入心”的境界。其实不仅仅课前备课是这样,做任何工作都是这样,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三)课前准备需要的是“咀嚼精神”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这种说法的意思是教师常年和旧知识打交道,没有多大意思,也不利于自己的发展。由于教师是和旧知识打交道,所以大家对课前准备的感觉也好比是“炒冷饭”。这种流行的说法和大家对课前准备“炒冷饭”的感觉,都反映出教师工作容易使人枯燥乏味的特点。要说起教师工作的艰辛程度和作出的牺牲,其实还远不止枯燥和乏味,所以人们对教师才有“春蚕”、“蜡烛”之类的形容。而对教师本身来说,不能因为“越教越瘦”、“炒冷饭”或“牺牲”而“撂挑子”不干,该“炒冷饭”的还是要炒,该做的还是要做。因为这是社会的需要,是职责所在。如果教师都因为工作上的这种特点而弃之不做,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没有教师这个职业,而没有教师职业的社会将是一种什么样子,大家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对教师来说,首先要想到社会和国家,要有社会大局意识。

当然,教师仅有社会大局意识还不够,还要有应对挑战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针对课前准备,因为是对旧知识的回炉和反复推敲,甚至是无数次重复劳动,所以特别要求教师有孜孜不倦和不厌其烦的素质品质。用孜孜不倦和不厌其烦似乎还不能确切和全面地表达课前准备所需要的特殊境界,因为课前准备实为平常平凡之小节,而非可歌可泣之壮举,但又含不平凡之境界。所以,我们用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来表达这种特殊境界,这里称作为“咀嚼精神”。之所以是“咀嚼精神”,因为“咀嚼精神”既有“坚持、悉心和不可或缺”的意味,又有“自然、平凡和微不足道”的含义,比较确切、全面而且形象地表达了教师在课前准备工作中所需要的精神境界。教师的课前准备就像人吃东西一样,需要咀嚼后再咽下去,这样才能吃出味道来,才能吃得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果课前准备浮光掠影,不咀不嚼就“囫囵吞枣”往下咽,不仅有可能咽不下去,就是咽下去了,也会像猪八戒吃人生果那样,食而不知其味,最后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从广义上说,我们强调“咀嚼精神”,不仅意味着教师在课前准备中需要弘扬上面提到的品质和精神,还要求发扬教师认真严谨和一丝不苟的传统作风。具体地说,就是要用认真严谨和一丝不苟来把握课前准备的全部过程,注意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可能的遗漏,使课前准备尽可能做到充分、周详和万无一失,为之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坚实有力的保证。除此以外,教师还必须注意到自身工作的另一个特点,即不但自己要对本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还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正是因为这个特点,在课前准备中,除了“咀嚼”本专业知识以外,教师还需要“咀嚼”专业知识的规律和特点,以及传授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等知识内容。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特别需要的精神是“咀嚼精神”。

二、环节之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需要投入主要的精力。从以往的实际情况看,凡是教学搞得好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课堂教学把握得好,都能受到学生的喜爱。我们在前面所说的教师“会上课”,以及人们常说的“某某教师上课有激情”,“某某教师上课能吸引学生”,等等,其实都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把握得好”的基本事实。不仅实际情况如此,教育理论也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把握,一般的教科书对课堂教学的把握都有详细论述。这里不是去重复教科书上的理论或方法,也不去过多纠缠于平时的具体现象,而是要从这些理论和平时的现象,看到课堂教学把握的重要性。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把握谈两点体会。

(一)课堂启发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关于课堂教学如何把握这个问题,这里不谈别的,只强调两个字,那就是“启发”,即课堂教学的把握都要围绕“启发”来做文章。教学内容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怎么能使学生理解就怎么做,什么方法能启发学生就选用什么方法。这样说并不是说教科书上介绍的那些技巧和方法不重要,而是因为所有的技巧和方法都是为课堂教学效果服务的,而教学效果的集中表现就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启发”。从字面看,“启发”的含义可以解释为主体对客体的触发或激发,使客体发生某种明显的变化。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上,“启发”就是教师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灵感”,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发生“从不懂到听懂”的明显变化。显然这种“明显变化”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它又来自于课堂上的“启发”。所以,课堂教学中的“启发”特别重要,这里特别需要强调。

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看“启发”,它可以比喻为课堂上的“开门钥匙”或开关电路中的“触发器”,对学生起着“一开就通”和“一触就灵”的关键作用。可以这样说,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好不好,就看学生听得懂听不懂,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懂听不懂,就看学生能不能受到“启发”。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在教学中善不善于启发学生,是教师在课堂上能不能抓住学生的“看家本领”,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容易被学生认可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善于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一定要注意“启发”学生,在需要的时机和点位上,注意用“触发器”来激发学生的灵感,用“钥匙”来开通知识的大门。一旦学生的灵感受到激发,学习兴趣就会自动而起,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高;一旦知识的大门被打开,学生的理解就会畅快淋漓,学习效果就会随之而来。

比如会计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变动成本法、吸收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多动因成本法、单动因成本法等近十种名称。这些方法名称各异、概念诸多,学生学起来很容易混淆,不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就本质而言,这些计算方法无非是在“成本内容的构成”、“成本对象的设计”、“成本标准的选用”和“间接成本的分配”这几个环节上进行变化,每一种变化决定着一种方法。如果我们用“层”、“树”的形状概念或计算机的路径概念来比喻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以此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因为经过这样的比喻,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就被放在了各个层面上,哪些方法在同一层面,哪些方法在不同层面,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非常容易理解。同时通过这样的引导和启发,学生不但能很快摸清成本计算方法的变化路径,而且更容易理解各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自身结构,使原来混乱的感觉变得清晰起来,使原来的复杂问题变得简单起来,继而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是一门艺术,要做好这一点,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比较全面,说起来头绪也比较多。但是,归根到底就是一条,即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感觉,并通过这种感觉来吸收知识。能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感觉并容易吸收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日常事例、典型案例、情景提示、形象比喻、同类比照、深度阐述和重点分析”等。这些方法只要选用得当,在“启发”学生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上面提到的成本计算方法就是用形象比喻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的一个例子。至于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具体选用什么方法启发,什么节点用,怎么用,这些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而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听课反应来临场选择和应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现场察觉和依赖于教师的课堂经验。而这种察觉和经验正是教师寻找“钥匙”的特殊灵感。

(二)课堂表达蕴含着教师创新的内涵

教师的课堂表达是一门学问。课堂表达得好不好直接影响课堂效果。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对教师的评教意见是照本宣科。实事求是地讲,在被提意见的教师当中,有些教师可能是真照本宣科,那是因为自身原因造成的,但有些教师是冤枉的,他们的教学本是按照教材指定的内容进行的,但由于课堂缺乏经验,表达稍显“死板”,不合学生的“口味”,所以被学生说成是“照本宣科”。在对教师的评教方面我们还发现过另外一种情况,个别教师讲课表达时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完全脱离教学内容,纯粹是“乱吹牛”。对这种情况学生也是持强烈反对态度的,他们先是“用脚投票”,然后是众人投诉,最后是强烈要求撤换教师。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表达方面确实面临两难的矛盾,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脱离教学内容。

教师如何做到既不照本宣科,也不脱离教学内容,而且又受到学生的肯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对“被照本宣科”和“被强烈反对”作进一步的分析。其实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即正要讨论的教师的课堂表达问题。因为教师课堂达是带有个性化的,是需要认真揣摩和悉心掌握的。上述两种情况都是教师在表达时没有解决好个性化所造成的。比如“被照本宣科”,是因为教师的表达过于“死板”,缺乏对知识的分析和个人解读,使学生感到有没有教师讲课都一样,只要看书就行了,所以认为是“照本宣科”;再比如“被强烈反对”,是因为教师自认为追求“个性化”,实际上是太离谱,上课不负责任,学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强烈反对。学生希望的是既能按教材内容教学,又有教师的个人分析和解读,能给他们带来收获的课堂表达,简言之是教师“既负责任又有个性”的课堂表达。如果教师能按这样的方式课堂表达,那么就不会出现上述两种情况了。

讨论至此,焦点自然转到了“究竟什么是个性化”的问题上。关于这个问题,确实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笔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给出这样一个表述:个性化是指教师在讲解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包含教师个人对知识的分析和解读,还包含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气质风度、意志品质、性格特征和内涵修养。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说知识是原产品,那么课堂个性化表达就是“附加值”。这个“附加值”所包含的一切,就是上面表述的这些东西。如果再用现在的时髦词来概括,个性化表达是教师个人的“气场”。“气场”是看不见的,也是摸不着的;但是“气场”又确实是存在的,也是能感觉得到的。无论是“附加值”还是“气场”,都说明了课堂个性化表达的重要性,它对学生课堂情绪的调动、学习过程的引导乃至思维方式的养成等,都能产生明显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说明大家都知道教师所教的课程是固定成熟的知识,据此大家也自然认为要创新是很难的。其实不然,一方面,社会在发展,有些成熟领域的知识也在发展变化,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教师的创新往往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对知识的个性化表达。知识的个性化表达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全是教师的个人“气场”,找不出第二个拷贝;即便是在同一个教师身上,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这种“气场”的表现也是不同的。这说明个性化表达没有现成的版本可以照搬,每一次表达都是教师个人的鲜活表现,“好与不好”全在自己。“好”就是实实在在的创新,“不好”就可能砸自己的牌子。在实际教学中也的确如此,当教师在讲授某一课程的某一章节内容时,个性化表达是无法找到任何答案的,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并依赖自己的基础,临场创造和发挥出来的。

需要指出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把握好个性化表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教师的日积月累和厚积薄发,非一日之功。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课堂教学正是学校教育品牌和内涵建设的可造可求之地,其中的个性化表达不仅是教师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所做的体验和实践,可以充分展示教师的个人风采,而且在整体上可以形成学校活泼的教学格局和良好的教学风貌,是很值得教师个人努力的,也是很值得学校着力打造的。大学应该有高水平的课堂教学,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教师的个性化表达,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教师的个性化表达。课堂个性化表达蕴含着教师创新的内涵。

三、环节之三:课后辅助

我们所说的课后辅助,与以往所说的课后辅导有所不同,内容比课后辅导更宽泛一些。所谓课后辅助,是指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开展的一系列后续辅助教学活动,包括课后辅导、课后作业以及课后个别交流等多项教学活动。课后辅助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下面针对课后辅助谈两点认识。

(一)课后辅助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与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相比较,课后辅助总让人觉得不太重要。特别是因为课后辅助是在课堂教学之后,主要教学任务已经完成,所以有些人就更容易轻视它,不愿意在上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人干脆认为,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可以不需要课后辅助。针对“不愿意多花时间”的现象和“大学不需要课后辅助”的观点,如果仅论它们的对与错,那么问题也就到此结束,不需要再作更多的讨论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它们是错误的。而事实上问题恰恰是不简单的。从目前各个高校的现况来看,人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重视课后辅助的现象,有的学校不重视课后辅助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和严重。一方面,大家都明白课后辅助是必须的道理,另一方面,这种形象又普遍存在,这就是问题的复杂性。这种问题的复杂性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课后辅助这个环节,并力图通过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还要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变化说起。过去我国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人数是同龄人中很小的一部分,学生有比较高的自觉性和比较强的自学能力,课后的复习和拓展一般都能自己把握。中年以上的教师可能都记得,那时的学生学习愿望强烈,每一堂课都是如饥似渴,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就会去找教师,学习上不留“死角”。学生这种高度的自觉性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为教师节省了精力,使教师得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主讲中去。至于课后的事情,教师只需要顺着学生的脉络顺其自然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的留意。因此,从表面上看,那时的课后辅助不怎么显眼,在人们的心目中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正是精英阶段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课后辅助,客观上似乎成全了世面上“大学生有没有课后辅助无所谓”的不正确说法。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那个时候的课后辅助不仅有,而且是由专职助教承担的,做得很好,富有成效。

如今情况不同了,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高校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学生情况的变化。就本科生而言,首先,从学生人数的变化看,过去一个班的学生只有二三十名,现在一个班的学生数通常达到50名以上;其次,从生师比变化来看,以1992年为例,我国高校的平均生师比为6.83∶1,90年代以前就更低了,而2005年以后的生师比最低的也超过16∶1,有的甚至超过23∶1;再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看,过去的学生是主动要学,现在不少学生是不得不学。如果再算上学生的潜在素质和自学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学生整体情况变化就更大。我们提到这些变化,不是为强调客观因素,而是要提醒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选择课后辅助措施和方法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化。而如上述所说的课后辅助被忽视的现实状况,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变化。虽然知道课后辅助是教学质量之必须,但依然心存“大学生有没有课后辅助无所谓”的潜意识。这种对学生变化认识的不足和这种“潜意识”的根深蒂固是问题在主观方面的重要原因。

(二)课后辅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揭示了对学生变化认识不足和存在的“潜意识”之后,我们还要搞清楚课后辅助本身具有的作用。这些年来大家知道,在本科生群体中,学生整体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与精英教育阶段大不相同,部分学生甚至完全“hold”不住自己。如果没有课后辅助来敦促,学生中不仅会出现“放鸭子”现象,而且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会普遍下降。仅从这一点来看,课后辅助的作用就是非常明显的。然而仅是这样明显的作用,也未必是人人都能看清的。至于课后辅助的作用,其实还不止这一点,所以就更需要我们去认识。我们所说的课后辅助被忽视,其中对它的作用认识不足也是原因之一。因此,这里有必要再对它的作用梳理一下。从全面的角度看,课后辅助的作用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状态,二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三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四是补充课堂教学的遗漏,五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六是提示教学方法的调整。很显然,这六个方面的作用只有课后辅助环节能够承担,是其他环节不能替代的。

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要做好课后辅助工作,不仅有赖于教师的主观认识,还有赖于客观条件。尤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由于生师比极度拉高,没有专职助教,教师只能一人负担所有的教学环节,而且还经常一人同时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任务繁重和人手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教师只能把有限的精力用来应付课堂教学,而不能更多地顾及课后辅助,从某种程度说,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忽视课后辅助的现状。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当然要“对症下药”。解决主观认识问题相对简单一些,因为这只涉及教师一个层面;而要解决好“教学任务繁重和人手捉襟见肘”这个客观矛盾,则相对复杂一些,因为这涉及岗位、人员和资金的问题,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层面统筹考虑。但是不管怎么说,高校课后辅助受到客观条件制约已经是一个事实,是需要引起重视和积极应对的。

如今高校都在搞内涵建设,每年都投入不少资金。究竟什么是高校的内涵建设?从教育管理的初衷看,内涵建设是指高校教育质量体系建设,是一项质量工程。说到底,高校的内涵还是要体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尤其对教学型高校来说,就更要体现在教学方面。如果我们把教学的细节都处理好了,把教学质量提上去了,这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内涵建设。而课后辅助又正是表面上微不足道、目前又相对薄弱而实际又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完全应该把它列为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我们不去讨论内涵建设专项资金的如何使用问题,也不去讨论课后辅助是属于专门项目还是日常项目,因为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但是,我们可以说,不仅是课后辅助,包括教学的其他环节,它们都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和基本内涵,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内涵建设中,都需要学校紧紧盯住和牢牢抓住。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实施方案[EB/OL].http://shmec.gov.cn/attach/xxgk/3420.doc,2009-02-03.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加强分类指导立足人才培养持续推进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re/s6338/201203/132822.html,2012-03-21.

[3]宋本强.教学型高校内涵建设的主线条和两个凝练点[J].金融高教研究,2012,(1):35-39.

[4]郝燕萍,周英,罗艳华.高校生师比现状及其合理性思考[EB/OL].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2013-09-20]http://www.doc88.com/p-149662962705.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