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刚成立不久、资产规模较小的微型企业而言,其更愿意通过朋友亲戚借款或者信用卡透支等渠道来解决自身的需求。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大多是通过内部资金的积累和银行贷款。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只有四成的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额度是较小的,但目前对于银行而言,其对借款人的审核流程是统一的,都是要考核企业的“硬信息”。

对于刚成立不久、资产规模较小的微型企业而言,其更愿意通过朋友亲戚借款或者信用卡透支等渠道来解决自身的需求(由于资金量较少,相对容易实现)。但是对于已经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的小微企业而言,其资金需求量的变大使得通过朋友亲戚借款和信用卡透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只能寻求金融机构借款。虽然政府及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已经从政策法规、财税支持等多方面给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支持服务,银行业也逐步开始将小微金融作为战略转型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服务还远远不够。

当前,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由于小微企业具有自身的融资需求特点,其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承担的信用风险,往往对小微企业贷款给予过高的利率,从而造成小微企业的资本成本较高。而且,很多小微企业无法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只有通过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利率更高。

其二,融资渠道单一狭窄。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大多是通过内部资金的积累和银行贷款。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只有四成的小微企业向银行贷款。因为小微企业大多没有上市,所以基本没有股权融资等方式。而目前国内的小贷公司等大多因为规模较小、资金量有限,能给小微企业提供的融资很少。

其三,政策支持不足,执行力度差。我国2010年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很多金融机构都是在政治压力下被迫提高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地方政府也缺乏具体的措施去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针对小微企业区别于大中型企业独特的融资需求特点,我们把造成其融资困境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其一,信息透明度差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我们已知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会直接影响借贷的顺利完成。小微企业财务制度的不规范导致其与银行等资金提供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银行的每一笔贷款业务都有其既定流程,贷前检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贷前检查,银行获得企业必要的经营信息,用于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我们通常把这些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标准规范的、易于验证的信息,我们称其为“硬信息”;另一类则为较难获取且没有统一评判标准的信息,比如企业控制人的经营能力、企业家的个人品质等,这类信息我们可将其看作企业的“软信息”。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软信息”是较难获取的,而且缺乏一定的客观性,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所以在信贷审核的过程中,软信息只能作为一个有效的补充,提供参考意见,并不能起决定作用。在银行信用评估中影响企业的最关键因素是“硬信息”,而这却是信贷审核中小微企业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最大的劣势。因为大多数小微企业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财务体系,企业的财务报表大多是兼职会计或者企业管理人员自行编制的,不规范,也缺乏真实性。小微企业通常规模较小,研发能力差,没有高价值的资产抵押和专利技术,在“硬信息”方面,几乎没有可供银行审核的数据。这进一步导致银行对其进行信用评估只能依靠企业家的经营能力、个人品质等“软信息”。我们已经提到过,这类“软信息”是没有统一标准的,而且缺乏客观性,所以单纯依靠小微企业的“软信息”作出信用评估,发放贷款,会使银行承担很大的信用风险。可见,当前我国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导致其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小微企业贷款出现逆向选择的概率将大大提升,其贷后的道德风险也不可忽视。

其二,贷款成本控制困难。银行每发放一笔贷款,都有对应的成本。资金成本对于银行来说,并不是贷款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银行而言,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积累,已经能较好地控制资金成本,而且在我国高储蓄率现象一直存在,对于银行而言,资金成本相比国外小得多。所以这也是银行利润一直很高的缘故之一。既然银行资金成本不高,那为何不愿意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呢?对于大中型企业贷款而言,银行有一套流程,企业只需要按照银行流程提供相应的材料,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审批。虽然时间可能较长,但是因为合作已久,很多时候贷款申请只是走走流程,企业以及银行都无须付出较多的人力、物力处理。而小微企业贷款则复杂得多。由于大多数小微企业不具有银行需要提供的资料,无法按照银行既定的流程来审核,增加了业务的难度。如果银行通过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就需要重新设置流程,甚至设置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审批制度等。实际上,很多逐渐开展小微企业贷款服务的银行也正是从此方面开始做起。最开始,对于银行来说,这块业务的成本是很高的。银行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控制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而且需要增加自身的风险忍受度。小微企业贷款的分化程度高,使得银行必须培养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服务的专业化人才,组建队伍。在当前的情况下,由于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都经历或者深知自身无法通过银行得到贷款,已经放弃了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所以,银行在刚开始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时,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去推广小微信贷业务。以上种种都增加了银行的运营成本。相对于小微企业贷款的低额度、低收益来说,这块成本的投入是相当巨大的。相对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额度是较小的,但目前对于银行而言,其对借款人的审核流程是统一的,都是要考核企业的“硬信息”。银行要通过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去获得这部分信息,所以,目前的情况是,在银行严格控制每一笔贷款的发放成本的行为下,每笔贷款的成本是差不多的。但是,与贷款额度对贷款成本的无差异影响不相同的是,贷款额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银行每笔贷款的收益。在相同的贷款利率下,肯定是贷款额度越大,银行从中能得到的收益越高。因此,基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银行往往更愿意付出精力考核大中型企业而不是小企业,因为大中型企业的资金需求额度更多,这样,银行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放出更多的贷款,直接提高银行的收益。但是,这里我们还忽视了一点:不能认为贷款的全部成本都由银行单独承担,其实在融资的过程中,企业也要承担一部分成本,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不一样。企业承担成本的部分更多是通过贷款的利率体现的。那么,银行是否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将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成本降低实现更大的收益呢?这种方式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方式的实践性较差。小微企业自身经营的不稳定性、风险偏高等因素使得其能承担的资金成本相当有限。一旦贷款利率提高,超过其承受能力上限,很容易导致其还款能力不足,信用风险增大。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渐渐减少对小微企业的放款,理性的小微企业主因为过高的资金成本也会放弃银行融资渠道。

其三,贷款风险控制困难。小微企业无法得到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小微企业相对大型企业来说,信用风险更大。小微企业自身缺乏有效的抵押物,这使得银行在向它们发放贷款时,更多只能选择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信用贷款本来风险就相对较高,加上小微企业的经营很不稳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很差,不能及时还款甚至无法还款的可能性很高。其流动资产大多以现金和短期应收款的形式存在,总量小且无法控制,也没有大型企业所具有的比较有价值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所以小微企业通常被拒于担保公司的门外。对于银行而言,其对大中型企业的风险补偿措施对小微企业几乎不适用,这使得银行目前没有合适的措施控制其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我国的企业征信系统还不健全,但是小微企业相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其风险更难控制。这具体表现在:小微企业缺技术、缺人才,从而导致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市场竞争力,抗市场风险能力弱;人才的缺失导致企业管理水平滞后,经营风险相对较大;没有合规完善的财务制度,为了避税而制作的虚假报表使得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导致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缺乏相应的风控措施和专业人才去识别小微企业贷款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