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

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

时间:2022-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 外汇风险管理●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波动频繁,企业和银行或多或少都承担了汇率风险。即使是同类企业,由于各自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法不同,其承担的汇率风险程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说,企业的实际经济价值由未来税后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衡量,这样,经济风险的受险部分就是长期现金流量,其实际本国货币价值因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而不确定。

第四章 外汇风险管理

●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波动频繁,企业和银行或多或少都承担了汇率风险。

● 本章要点:外汇风险的含义及其类型;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

第一节 外汇风险的含义及其类型

一、外汇风险的含义

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Exchange Rate Risk或Exchange Rate Exposure),是指经济实体的资产与负债、收入与支出,以及未来经营活动可望产生现金流的本币价值因货币汇率的变动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之所以称为风险,是因为这种损失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并非必然性的。

汇率变动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因人、因时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汇率变动的结果有可能产生外汇收益,也有可能产生外汇损失,具体情况要根据有关实体的净外汇头寸及汇率的变动方向而定。如果持有的是外汇多头寸,则外汇汇率的上升对其有利,而下跌则不利;反之,如果持有的是空头寸,那么外汇汇率上升对其不利,而下跌则有利;如果外汇净头寸为零,即轧平头寸,则汇率无论怎样变动都不会产生外汇损益。汇率变动产生的外汇损益见表4-1。

表4-1 汇率变动产生的外汇损益表

由表4-1可以看出,外汇风险是有两重性的,持有外汇净头寸或外币净资产,既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也有获得收益的机会。如何看待风险,在某些情况下能决定外汇交易的性质。例如,外汇投资者是想通过预测汇率走势,承担风险并赚取投机利润,而远期外汇市场上的避险者则想通过交易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从而达到避险以锁定本币收益或成本的目的。因此,由于经济主体对风险的态度不同,在面临汇率变动的情况下会做出不同的策略选择,并从事不同类型的外汇交易。对于那些想通过稳定经营某种专门业务来赚取正常营业收益和利润的企业及机构而言,它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汇率变动造成外汇损失的可能性,这与外汇投机者的行为截然不同。外汇风险管理的侧重点是引导企业和银行等机构如何避免外汇净头寸的产生,以及在外汇净头寸的产生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何避免或减少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换言之,外汇风险所假定的主体对象既不是风险爱好者,也不是风险中立者,而是风险回避者。

二、企业承担的外汇风险

银行以外的企业在外向型经济环境中所遇到的风险,虽然有些与银行承受的外汇风险相似,但在具体承担的汇率风险类型、对汇率走势预测和管理汇率风险的办法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即使是同类企业,由于各自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法不同,其承担的汇率风险程度也不相同。

(一)交易风险

交易风险(Transaction Exposure)是指企业以外币计价进行贸易与非贸易(如外汇借贷等)交易时因将来结算所使用的汇率不确定而产生的汇率风险。

企业在从事贸易和非贸易业务的过程中,从双方达成协议到最终结清债权和债务,一般需要几个月甚至1年或更长的时间,而在此期间,若计价货币汇率发生变动,必将使交易双方中的某一方蒙受损失,这便是交易风险。例如,美国某公司从日本进口一批货物,双方于某年3 月1日签约,约定以日元计价,货款为1 000万日元,支付日期为6月1日。假定3月1日美元与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 100日元,则需要用10万美元买入1 000万日元。如果到6月1日实际付款时,日元升值,美元贬值,即期汇率为1美元= 85日元,则美国进口公司需要11. 765万美元买入1 000万日元,与3月1日汇率相比,多支付1. 765万美元,美国公司的进口成本增加。

再如,假设一家加拿大企业在2006年1月借入5年期3亿欧元贷款,如果借入时的汇率为1欧元= 1. 500加拿大元,则按照该汇率计算,需要4. 5亿加拿大元偿还该贷款本金,但是,如果2011年该企业偿还欧元贷款时,欧元升值,加拿大元贬值,汇率为1欧元= 1. 7加拿大元,则需要5. 1亿加拿大元来偿还相同欧元的贷款本金,该企业因此承担了欧元升值的汇率损失0. 6亿加拿大元。

(二)折算风险

折算风险(Translation Exposure)又称转换风险、会计风险或换算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涉及企业会计科目中以外币入账的各项科目。一般来说,出于财务报告的目的,一国企业应该使用本国货币为单位编制会计报表,而不能在会计报表中使用几种不同的货币单位。所以,拥有以外币入账的会计科目的企业在编制正式的会计报表时,都要将外币科目的余额折算为以本币表示的余额。折算风险就是指当跨国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汇总到母公司时,由于换算时所使用的汇率与当初入账时使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账面损益的状况。尤其是,当子公司的盈利被汇总到母公司的损益表时往往受汇率变动的影响。

(三)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Economic Exposure)是指企业的实际经济价值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企业的实际经济价值由未来税后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衡量,这样,经济风险的受险部分就是长期现金流量,其实际本国货币价值因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而不确定。不仅长期经营进出口、长期从事国际投资的企业承担经济风险,而且,内销企业甚至国内旅游服务业等都承担经济风险。对于企业来说,经济风险至关重要。企业不一定担心国际交易的会计记录或账面价值,但却很重视长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因为它决定企业的实际价值。企业实际经济价值有多大,在于它产生的资金是分期进行而不是一次性进行的,因此,在不同时期发生的现金流量因其单位价值不同而不能简单地相加。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将不同时期的单位价值折算为现值。在求出不同时期现金流量的现值后,就可以求出企业的净现值。

三、银行承担的外汇风险

(一)外汇交易风险

所谓外汇交易风险,是指外汇银行在经营外汇买卖业务中,外汇头寸多或头寸缺时,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外汇银行的外汇头寸可分为:(1)现金头寸,指外汇指定银行的库存现金及同业往来存款; (2)现汇头寸,指现汇买卖余款;(3)期汇头寸,指买卖期汇的净余额;(4)综合头寸,即净外汇头寸,为以上各种头寸之和。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应对外汇头寸与外汇银行持有的日常周转余额加以区别,后者指外汇银行在国外同业往来账户上维持一定的贷方余额以备国际支付之用,这部分余额无需计入外汇头寸;二是应对外汇风险头寸与银行境外的长期投资的资金头寸加以区别,后者属于对外投资,一般不包括在外汇风险头寸之内。

外汇银行每天都要从事外汇买卖业务。当外汇买入多于卖出时,称为头寸多或外汇头寸的多头,这种多头将来在卖出时会因汇率下跌而使银行蒙受损失;如果外汇卖出多于买入,就称头寸缺或外汇头寸的空头,这种空头将来再补进时,会因汇率上升而使银行承受损失。上述外汇空头或多头,就是外汇银行进行外汇买卖时的受险部分(Exposure)。

此外,银行在对客户以外币进行贷款、投资以及随之进行的外汇兑换活动中,都有可能因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例如,银行开展代客购汇业务,在得到客户定单与交割期间汇率发生异常变动;银行外汇存款与贷款的币种头寸错配;外币存款期限与外币资金运用的期限不匹配等。

(二)外汇经济风险

外汇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汇率非预期变动而引起商业银行未来现金流变化的可能性,它将直接影响银行整体价值的变动。

汇率波动可能引起商品价格、进出口、市场总需求等经济情况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将直接或间接地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及结构、结售汇、国际结算业务量等产生影响。例如,当本国货币升值时,企业出口往往下滑,收汇就减少。而此时企业进口有可能增加,于是其对外付汇增加,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可能扩大。再如,本国货币升值后,企业和个人在银行的外币存款可能减少,于是银行的外汇负债规模就会出现相应的缩减。

(三)外汇折算风险

外汇折算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某些外汇项目全额变动的风险,其产生原因是: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将外币折算为本币计算,而不同时期使用的汇率不一致,从而可能出现会计核算上的损益。例如,合并财务报表。我国规定,中资银行国际业务形成的利润需逐年办理结汇。如果在利润结汇前发生人民币汇率变动,就会对银行当期收益产生影响。

第二节 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

银行以外的企业对外汇风险应有的状态和掌握程度与银行有很大区别。在外汇风险管理上,由于企业的经营方式多种多样,加上它们对外汇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不甚了解,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企业为管理外汇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操作办法也比银行的形式多,并且比较复杂。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对本身持有的或可能要持有的受险部分,应根据其具体的业务特点、企业本身的资力状况及外汇银行的态度等方面情况来综合考虑应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企业不仅要对未来的汇率变动趋势进行预测,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下述几个方面的避险措施。

一、灵活选择和使用结算货币

对外经济交易,如商品进出口、劳务输出、资本借贷等,需要双方签订合同,合同中都有支付条款,载明结算货币。选择何种结算货币,直接关系到交易主体是否将承担汇率风险。因此,选择结算货币是交易双方在谈判过程中的重要议项,其重要程度并不亚于谈判价格或利率。结算货币一般在本国货币、交易对方国和第三国货币之间进行选择。若选择可自由兑换货币,可便于双方日后结算及转移汇率风险。但在具体选择结算货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对外交易中应尽力争取使用本国货币计价结算

在商品出口中,如能用出口国货币计价结算,则与商品在国内销售一样,出口商不承担汇率风险,而是把汇率风险转移给了进口商。但采用这种策略往往需要出口商所在国的经济实力强,使对方不得不采用出口国货币计价结算。在商品进口中,进口商如能使用本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那么,这不仅有利于成本核算,而且可以避免进口付汇中的汇率风险损失。

然而,如果出口国或进口国的本国货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在国际贸易中几乎不使用,那么以本币计价的愿望往往就不能实现。此外,国际惯例规定,国际黄金、石油、主要农产品等交易都是以美元计价结算,所以,由于这方面原因,以本币计价结算愿望的实现也受到限制。

(二)争取用硬货币收汇,用软货币付款

在出口方面,若企业的产品以硬货币报价,虽然这些货币未必一定升值,但从长远来看至少具有保值的作用,使出口外汇利润不会因计价货币贬值而减少,甚至亏损。在进口方面,则要争取以汇率有下跌趋势的软货币报价。

但是,也不能不分对象、不分市场、僵硬地使用这个原则,而是要采取灵活的办法。在出口业务中,如果出口商坚持收入硬货币但进口商坚持支付软货币,则往往会因相持不下而影响成交。在商品出口时,一方面不能因双方计价货币币种发生争执而影响成交;另一方面,经多方努力未能争取到用硬货币出口,而同意出口收汇用软货币时,应适当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以弥补损失。与此同时,采用软硬货币各半的办法也比较公平合理,易为双方接受。同样,在进口业务中,虽然用软货币对进口商有利,但由于在现实进口贸易中,计算结算货币的选择须由双方同意签约方可生效,外国出口商同本国进口商一样,也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和资金安排的需要来选择货币。因此,本国进口商为维护价格或其他方面的利益,而不得不在货币选择上做出。在对方不同意进口方选择软货币时,进口商可提出软、硬货币各半,或用两种以上的货币来计价结算。

(三)以多种货币报价

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各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可以相互调节,如日元与美元汇率总是反向变动。因此,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尽可能分散贸易地区,争取购销地区分散和广泛,并设法以各地区的主要货币报价,从而使各种计价货币的汇率变动得以相互调节,风险也随之减少。

(四)出口配合进口币种对外报价

如果企业在进口贸易中支付的货币与其在出口贸易中收入的货款是相同货币或货币汇率波动具有正相关性,则无论计价货币汇率如何变动,企业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汇率风险。

二、调整价格

在国际贸易中,坚持出口收硬货币、进口付软货币无疑是防范外汇风险的有效方法,但在实际中结算货币的选择要受交易意图、市场要求、商品价值和价格条件等因素制约,其结果是出口不得不使用软货币,进口不得不使用硬货币成交。为了规避汇率风险,可采用调整价格法

(一)加价保值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出口交易中,它是指出口商接受软货币计价成交时,将汇率损失摊入出口商品价格中,以规避汇率风险。其计算公式如下:

加价后商品总价值=原商品总价值×(1+计价货币贬值率)

(二)压价保值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进口贸易中,是指进口企业在进口业务中接受硬货币计价成交时,将汇率变动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进口商品价格中剔除,以规避汇率风险。其计算公式与上述加价保值公式正好相反:

压价后商品总价值=原商品总价值×(1-计价货币升值率)

例如,某英国出口商出口以软货币美元计价,如果按照签订合同时1英镑= 1. 85美元的汇率计算,其价值100万英镑的货物的美元报价应为185万美元。考虑到6个月后美元对英镑要贬值,英国出口商要做一笔卖出美元的远期外汇交易予以防范。当时6个月的远期汇率中美元对英镑的贴水为0. 006 0,贴水率为0. 324 3%(即0. 006 0/1. 85)。到期收汇时,按远期汇率交割,其185万美元仅能兑换到99. 68万英镑,亏损0. 32万英镑。有鉴于此,英国出口商应将美元贴水率计入美元报价,美元报价应为:

185×(1+ 0. 324 3%)= 185. 6(万美元)

按照这个报价,到期英国出口商可兑换到100万英镑而不至于亏损。

三、损益均摊法

这种方法并不是选择某种货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参照物,而是在交易结算时,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直接按一定的公式对合同中的价格总额做相应的调整。这种方法的实质是由交易双方共担风险。损益均摊的计算公式为:其中,V f表示调整后的外币总价格;V d表示签订合同时等值的本币总价值;r 0表示签订合同时的汇率(直接标价法);r t表示结算时的汇率。

例如,有一家德国公司从美国进口一批商品,以美元计价,总价款为200万美元,签约时的汇率为1美元= 0. 910 0欧元,200万美元等于182万欧元,而结算时美元汇率上涨为0. 97欧元,则

在结算时,鉴于损益均摊条款,进口商便可以不按签约时的货价200万美元支付,而是按调整后的193. 6万美元支付。为买入193. 6万美元,德国进口商要支付187. 792万欧元,比签约时多支付5. 79万欧元,损失为3. 2%,而出口商少收入6. 4万美元,损失也为3. 2%。

由此可见,在进口场合,由计价结算货币汇率上涨而带来的损失,被进出口双方分摊,双方的损失程度大致相当。同样,由计价结算货币汇率下跌所带来的收益也被进出口双方分摊。

四、货币保值法

(一)黄金保值条款

黄金保值条款是一种传统的货币保值条款。该条款将合同货币的金平价载入合同,在订立合同时,按当时的黄金市场价格将支付的货币金额折合为若干盎司的黄金,到实际支付日时,合同货币的金平价发生变动,则支付或偿付的合同货币金额应做相应调整。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初,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黄金的美元价值基本上是固定的,因此,黄金具有保值作用。但自1973年后,西方国家都不再以黄金作为货币的定值基础,不再宣布黄金平价,黄金的价格开始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剧烈的波动。因此,黄金保值条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二)外汇保值条款

外汇保值条款又称货币风险条款,即在国际经济合同中明文规定,从签约成交到货币实际收付结算这段期限内,交易结算货币若发生贬(升)值或贬(升)值超过双方商定的幅度时,应由买卖双方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外汇风险损失。

(三)“一篮子”货币保值条款

“一篮子”货币是指多种货币。使用“一篮子”货币保值条款就是选择多种货币对合同货币保值。即,在签订合同时,将所选择的多种货币与合同货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规定每种所选择货币的权数,如果汇率发生变动,则在结算时,根据汇率变动幅度和每种所选择货币的权数,对支付的合同货币金额做相应的调整。由于“一篮子”货币中各种货币汇率有升有降,汇率风险分散,因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外汇风险,将无限的风险限制在规定的幅度内。

在国际支付中,有些进出口中长期贸易合同和国际信贷合同常选用复合货币(Composite Currency)(如特别提款权等)作为计价单位来进行保值。复合货币由一篮子货币定值,其价值本身比较稳定。

利用复合货币保值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在磋商交易和签订合同时确定以何种货币为支付货币;其次,选定某种复合货币为保值货币;再次,在结算日,根据外汇市场上的即期汇率,将各种保值货币按其权数折算成合同货币规定的货币,最后加总,再进行实际收付。

五、提前或延期结汇

这种方法又称为迟收早付、迟付早收(Leads and Lags)。它是指在国际支付中,通过预测计价货币汇率变动趋势,提前或延期收付有关款项,即更改外汇资金的收付日期来规避外汇风险。

在进出口贸易中,如果预测计价货币将要贬值或汇率下浮,对贸易双方会产生如下影响:

(1)在出口方面,出口企业与外商及早签订出口合同或把交货期提前,提前收汇时间,以便早收货款,也可以给进口商某些优惠条件,使其提前付款,以免受该计价货币贬值或下浮的损失。

(2)在进口方面,推迟向国外购货,或要求延期付款,也可以允许国外出口商推迟交货日期,以达到迟付货款的目的。这样做,进口商便可在商定的计价货币贬值后用较少的本国货币来换取该计价货币。

在进口贸易中,如果预测计价货币将要升值或汇率上浮,对贸易双方会产生如下影响:

(1)在出口方面,可推迟交货,或采取允许进口商延期付款的方式,以期获得该计价货币汇率上浮的利益。

(2)在进口方面,应提前购买,或在价格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预付货款,以避免将来计价货币升值或汇率上浮后,须用较多的本国货币购买该计价结算外币。

提前或延期结汇具有外汇投机的性质,因为它涉及在预期的基础上采取行动,以期获得风险收益。此外,这种方法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政府的外汇管制措施。

六、资产与负债管理

外汇管理中的资产与负债管理同流动资金的管理相似。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存量、应收款项、短期投资、现金和银行存款。流动负债主要包括应付款项、银行透支、银行贷款、拟派股利和到期税款等。上述这些项目就是流动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如果跨国公司的一个子公司预计其所在国的货币将贬值,就应减少这种货币资产并增加这种货币债务;如预计其所在国货币将升值,则应增加这种货币资产并减少这种货币债务。然而,流动资金的管理往往涉及许多费用(如借款费用),所以在采取行动时要权衡利弊。

调整长期资产与负债的难度更大一些。但是,长期债务的预付是减少负债的一种方法。固定资产一般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只有在按照收盘汇率折算时才会受险,厂房和设备的租赁可以消除资产负债表上的这种风险,但是,只有当国内货币贬值时才会合算。

七、配对管理

配对(Matching)是一种使外币流入(收入)与外币流出(支付)在币种、数额及时间上相互平衡的机制,它既可以运用于跨国公司内部资金管理,也适用于公司与第三方的交易结算。

(一)自然配对

自然配对是指将某种特定的外币收入用于该货币的支出。例如,不将某种货币的出口货款兑换成本币,而是将它全部存入外币账户,作为从该国进口的货款支付或做其他方面的使用。这样就没有必要进行两笔外汇交易,不仅可以节约银行手续费和货币买卖差价,还可以规避汇率风险。

(二)平行配对

平行配对是指企业收入支出不是同一币种,但两种货币汇率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例如,瑞典克朗与瑞士法郎的变动往往具有正相关关系。但也有一些偶然的情况出现,即一旦这些货币之间的汇率正相关性发生背离,期望中的资金配对就不能实现,企业就有可能承受双重的外汇损失(即将收入的外币贬值,将要支付的外币升值),所以,平行配对并未使企业完全规避外汇风险。

如果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呈负相关关系,则需要换一种方式,即同时保持这两种货币的多头寸或空头寸(同时有这两种货币的收入或同时有这两种货币的支出),从而减少或规避汇率风险,以达到配对管理的目的。

运用配对管理技巧,大大减少了企业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的必要性。在节约费用的同时又规避了汇率风险,使资金管理和运作更加简单化。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它须以跨国公司内部子公司之间或者第三方之间存在着双向性的资金流动为前提。此外,配对管理还涉及本币资金周转,总公司财务部门的协调与信息汇总的问题,并且可能受到外汇管制的某种限制。

八、净额结算

净额结算又称冲抵(Netting),是指跨国公司在清偿其内部贸易所产生的债权和债务关系时,对各子公司之间或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进行划转与冲销,仅对净额部分进行支付,以此来规避汇率风险。

(一)双边净额结算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例如,美国有家跨国公司在英国和德国各设有一个子公司。由于内部贸易往来,英国子公司欠德国子公司100万欧元,德国子公司欠英国子公司100万英镑。如果该跨国公司内部存在双边净额结算的安排,并假设汇率为1英镑= 1. 5欧元,则德国子公司只需要向英国子公司支付相当于50万欧元的英镑就可以了结彼此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这种冲抵安排,使两家子公司各自的外币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金额大大减少,从而总共节约了相当于200万欧元资金的兑换与汇付费用。当然,双边净额结算可由许多子公司相互结对共同来组成,而并不只限于两家子公司。

(二)多边净额结算

这种冲抵方法的原则与双边净额结算相同,只是在安排上略为复杂,并且跨国公司总公司的财务部门在多边冲抵中居于中心地位,对各家子公司之间的净额结算进行协调和组织。

例如,假设在某个净额结算期间,英国子公司从瑞士子公司处购买了价值600万美元的货物,同时它向法国子公司提供了价值200万美元的劳务;而瑞士子公司曾从法国子公司那里购买过200万美元等值的货物。三家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债务经过多边冲抵后只要求英国子公司向瑞士子公司支付相当于400万美元的某种预先商定的货币资金即可结清。

可见,多边净额结算的安排加强了跨国公司对其内部资金往来的控制,它使支付数额和次数减少,从而大大节约了向银行支付的买卖差价与手续费等费用。但必须注意,这一规避汇率风险的做法只适用于跨国公司内部,它对跨国公司以外的企业进行经济交易所产生的外汇头寸不适用。此外,这种做法也许会受到外汇管制国家的限制。

九、建立多国货币管理中心

建立多国货币管理中心(Multicurrecny Management Center),非常适用于有大量进出口业务和国际借贷业务并且每年要发生规模巨大的跨国界资金流动的跨国公司。它是指由跨国公司出资建立一个再开票中介(Reinvoicing Vehicle)或冲抵中介(Netting Vehicle),以取代公司财务部门来专门管理外汇风险。

多国货币管理中心的主要活动有以下两个部分:

(1)跨国公司内部企业之间从事贸易,商品和劳务直接由出口方提供给进口方,但有关贸易收付则要通过货币管理中心或再开票公司(Reinvoicing Corporation)来进行,即出口企业用当地货币向该中介机构开出账单和汇票,中介机构再以进口企业的当地货币对其再开票。这样,无论是出口企业还是进口企业都不承担任何外汇风险,所有的外汇风险都集中到再开票公司并由它来承担。再开票公司可充分利用其独特地位进行多边冲抵,同时还可运用提前或延期结汇及转移价格等方法来集中控制与操作跨国公司内部的资金流动,并根据公司对待外汇风险的一贯态度,对外汇头寸净额做出有关抛补的决策。这样做可以使公司外汇风险管理成本大大减少。

(2)对跨国公司以外的第三方的出口,先由出口方以当地货币向再开票公司开票,然后由再开票公司按贸易合同中双方商定的货币再向客户开票;从第三方的进口也按同样的方法办理。显然,再开票公司这样做是集中承担了跨国公司对外经济往来中所面临的全部外汇风险。当然,在这些进出口交易中,再开票公司都是作为货物的法定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所以,即使在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里,再开票公司为弥补外汇风险而进行的各种避险交易,一般都得到管制当局批准。

以上阐述的都是在企业内部处理外汇受险头寸的方法,是企业外汇风险的内部技巧。但是,除此以外,还有企业管理风险的外部技巧,以下阐述的是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外部技巧,即企业利用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和外汇市场上的各种方法来规避外汇风险。

十、参加汇率保险

该方法是指企业参加官方或半官方机构所开办的汇率保险以规避外汇风险。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奖出限入”,都专设机构,在向出口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同时,还开办出口信贷保险和汇率保险业务。所谓汇率风险保险,就是由投保人按期缴纳少量的保险费,承保机构则以负担全部或部分的汇率变动风险作为回报。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办理这种汇率风险保险业务的机构有美国“进出口银行”的“对外信贷协会”、日本的“输出入银行”、瑞士的“出口风险保险部”、英国的“出口信贷保证局”和德国的“海尔梅斯出口信贷保险公司”等。

十一、利用金融交易抵补或调整以外币计价的债权债务

(一)远期外汇市场避险

跨国公司规避外汇风险时,经常使用远期市场避险。具体来说,出口商或将收入外汇者,为了规避外汇贬值风险,可按照现在的远期汇率卖出外汇以锁定将来的本币收益;而进口商或将支付外汇者,可按照现在的远期汇率买入外汇以锁定将来的本币成本。利用远期外汇市场避险将未来本币收益或本币成本的不确定性因素转化为固定的可计算因素,有利于企业进行资金管理。

(二)货币市场避险

它是指通过在货币市场上进行短期借贷,以建立配比性质或抵消性质的债权或债务,从而达到抵补外币应付款项和应收款项所承担的汇率风险的目的。

在进口付汇的情况下,进口商可在货币市场上借入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随即将这笔资金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兑换成计价结算的外币,并在货币市场上投资于某外币债券或存款,使其到期连本带息正好能收回相当于进口货款的金额,以用于偿付进口货款。这种做法就是将未来的汇率风险现在加以规避。至于偿还本币借款则是另一回事。

在出口收汇情况下,为规避外汇风险,出口商可在货币市场上借入以一定金额计价结算的外币,并马上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将这笔资金兑换成本币,并在货币市场上投资或存款。到期时,将这笔本币资金(连本带息)卖出,并买进计价外币偿还借款,或直接用出口收入偿还。出口商在货币市场上避险可较早地得到本币资金,并有可能在较高的收益水平上加以具体运用,因此,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远期外汇市场避险,在资金运用或投放方面则无活动余地。

在一定程度上讲,货币市场避险与在远期外汇市场上避险一样,也涉及合同及履行合同的资金来源问题。但在这里签订的是一个贷款协议,即寻求在货币市场避险的企业需要从某个渠道借入一种货币,并将其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兑换成另一种货币。至于履约资金来源不外乎有两种可能:一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于商业经营的某个承诺(或约定),这种是抵补的货币市场避险;二是偿还贷款的外币资金目前尚无着落,要等到贷款偿还期来临时,再在即期外汇市场上买进,这种是未抵补的货币市场避险。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进口商还是出口商,利用货币市场避险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资金借贷和货币买卖的渠道必须畅通,政府对资金借贷和外汇交易不加以管制。

除了上述两种避险方法外,企业还可以运用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进行避险。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互换交易也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青睐,有关金融期货和互换交易将在国际金融市场一章中进行阐述。

十二、福费廷

福费廷(Forfaiting)是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贸易中,出口商把经过进口商承兑的期限在半年以上到5年或6年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向出口商所在地银行或大金融公司进行贴现,以便提前获得资金。由于办理福费廷所贴现的票据不能使出票人行使追索权,因此,出口商把票据贴现给银行时,实际上就是一种卖断行为,如果发生票据遭到拒付的情况,与出口商无关。显然,出口商将票据拒付的风险完全转移给了办理福费廷业务的银行。这就是福费廷业务与一般贴现业务的最大区别。通过福费廷交易,出口商与进口商之间的信贷交易变为现金交易。这样做,既有利于出口商融资和周转资金,又可以使出口商将其可能承担的外汇风险转移给办理福费廷业务的银行,从而最终免受汇率变动及债务人偿还能力的风险影响。

十三、出口押汇

出口押汇(Outward Bill/Outward Documentary Bills/Outward Bill Credit/Bill Purchased)是指企业(信用证受益人)在向银行提交信用证项下单据议付时,银行(议付行)根据企业的申请,凭企业提交的全套单证相符的单据作为质押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参照票面金额将款项垫付给企业,然后向开证行寄单索汇,并向企业收取押汇利息和银行费用并保留追索权的一种短期出口融资业务。该融资方式不仅可帮助出口企业规避其承担的汇率风险,还可加速其企业的资金周转。

第三节 银行的外汇风险管理

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情况和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经营中介性买卖,即代客买卖外汇,为客户提供尽可能满意的服务,并赚取买卖差价;二是从事自营买卖,即根据汇率的走势判断买卖及管理银行自身的外汇头寸,自营买卖是一种投机行为,风险自然很大;三是进行平衡性买卖,即为平衡外汇头寸而买卖外汇以防范风险,减少外汇风险对银行及其客户的影响程度。

虽然规避风险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有些避险措施可能使银行失去一部分客户,有的避险措施可能增加银行的交易成本,但是,在汇率波动频繁的情况下,外汇风险管理仍是每一家银行在从事外汇业务过程中所要制定的重要决策之一。

一、外汇交易风险的管理

银行在从事外汇业务过程中所遇到的外汇风险是外汇买卖风险。而在买卖风险中其拥有的受险部分是以外汇头寸表示的,因此,外汇银行管理买卖的关键是要制定适度的外汇头寸,加强自营买卖的风险管理。

第一,制定和完善交易制度。

(1)确定外汇交易部门整体交易额度。这主要取决于以下五个方面:①根据自身的资金结构和规模,正确地制定一个外汇交易损益指标,然后再确定交易规模。②防范超过承受度的亏损。亏损承受度越高,则交易额度可以定得越大,控制亏损程度比达到盈利目标要容易一些。③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扮演的角色。银行若要想成为外汇市场上的做市商和活跃的参与者,则交易额一定要大。但如果银行只想成为一般参与者,则交易额度一定不能定得太高。④交易的币种。在国际外汇市场上,交易最频繁的货币主要有十几种可兑换货币。交易的币种越多,交易量自然也越大,允许交易的额度也应大一些。银行从事自营买卖,并非交易的币种越多,盈利就越多,而是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交易几种货币。⑤外汇交易员的状况以及外汇交易部门的管理能力。交易额度即总受险额度,其制定和分配是分级进行的。首先银行自营买卖的交易额度即总受险额度由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受险最高额度即开盘交易后允许存在尚未平盘的最大头寸。未平盘头寸余额不得超过规定限额,否则将被视为越权行为。

(2)制定和分配交易员额度。这一过程往往是分级进行的。首先是银行高层管理人员交易额度的确定。他们掌握的额度很大,头寸有长线、中线和短线投资。其次是外汇交易部各级别交易员额度的确定。

第二,交易人员的思想准备。从事外汇买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但在汇率波动频繁的情况下难以确保百分之百盈利,所以一定要做好亏的思想准备。身处逆境时不能赌博拼杀,要保持头脑清醒,否则损失更惨重。

第三,根据本身的业务需要,灵活运用掉期等保守型交易,对外汇头寸进行经常性的有效的抛出或补充,以轧平头寸,规避风险。

二、外汇经济风险的管理

银行外汇经济风险的管理,不仅应该涉及其财务部门或有关交易部门,而且应该涉及银行的更多部门。由于经济风险是一种长期风险,因此,银行不仅需要在汇率的预测、汇率的报价、汇率风险的度量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方面下工夫,而且还要与银行所承担的其他类型的金融风险度量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有关的监管要求和指标进行综合管理。

三、外汇折算风险的管理

银行的折算风险管理方法可适当地参考企业的有关做法,如远期避险以及有效的资产和负债管理等。随着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运作规模的扩大,银行应越来越关注折算风险的管理。

本章小结

外汇风险是指货币汇率变动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外汇银行遇到的外汇风险一般有:外汇交易风险、外汇经济风险和外汇折算风险。企业遇到的外汇风险一般有:外汇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企业对付外汇风险时,可考虑采取以下避险措施:灵活选择和使用结算货币、调整价格、损益均摊法、货币保值法、提前或延期结汇、资产与负债管理、配对管理、净额结算、建立多国货币管理中心、参加汇率保险、使用福费廷及使用金融交易手段规避风险等。

外汇银行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外汇风险采取相应的对策。在对付交易风险时,应制定和完善交易制度,让交易人员做好思想准备,灵活地运用调期等外汇交易手段避险。在管理外汇经济风险时,应注重银行各部门工作的衔接,结合其他风险的度量和管理,按照有关的监管要求和指标进行综合管理。在折算风险管理方面,可借鉴企业的相关做法,有效地运用远期市场避险以及有效地管理外汇资产和负债。

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外汇风险 交易风险 折算风险 经济风险 加价保值法 压价保值法 损益均摊法

配对 净额结算 多国货币管理中心 远期外汇市场避险 货币市场避险 福费廷

出口押汇

2.简述外汇风险的含义。

3.企业在外向型经济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外汇风险?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4.外汇银行在经营外汇业务中可能遇到哪些外汇风险?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