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肆扩张暗藏隐忧

大肆扩张暗藏隐忧

时间:2022-07-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人是越老越保守、越稳重,而和田一夫虽已届花甲之年,但他无论在观念、信心、规划、行动上都极其冒进。他积极向新加坡推介他的构想,获得该国政府批准。此时,八佰伴已成为大马第二大百货集团。在向海外大肆扩张的同时,和田一夫也并未冷却在国内的业务,八佰伴在爱知县建设“新世纪半田”大型综合商场,在札幌设立大型购物中心。

许多人是越老越保守、越稳重,而和田一夫虽已届花甲之年,但他无论在观念、信心、规划、行动上都极其冒进。

对现有的业绩,和田一夫在数目上嫌其少,在经营上嫌其单一,在规模上更嫌其不大。他在各国各地区频频开设大型商店,重槌出击投资房地产,其势之猛,令不少世界巨商也大跌眼镜。

和田一夫所到之处,无一不在当地卷起一股强大的八佰伴旋风。而正是这种好大喜功的大肆扩张,最后把八佰伴推到了崩溃的境地。和田一夫把香港作为八佰伴全球业务的总部后,他不只是在香港大展拳脚,而且开始了向整个世界的全面扩张。其中东南亚是和田一夫扩张的重点。

八佰伴在新加坡本身有4间分店,在附近的马来西亚、文莱拥有5间分店,这已经是相当大的规模了,但和田一夫还不满足,他认为新加坡也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应该很好地发挥这个城市的辐射优势。比如非鲜活货品统一进货,再批发给各间分店,经营成本势必进一步降低。因此,和田一夫冒出设立新加坡国际批发中心的设想。他说:这是具有“90年代挑战意义”的构想。

他积极向新加坡推介他的构想,获得该国政府批准。1991年12月,新加坡国际批发中心正式揭牌开幕,八佰伴在该国的业务一跃成为该国外资百货集团之冠。

1985年,和田一夫积极打入马来西亚市场,两年后大马第1号店开张。到1991年7月,大马第5号店在哥打京那答鲁开张。此时,八佰伴已成为大马第二大百货集团。

和田一夫是个热衷争创第一的人,他在泰国的首家八佰伴就争到了两个第一:日资商店营业面积第一、停车场容量第一。在接受《亚洲周刊》采访时,和田一夫坦然地说:“我一向的目标是要成为最好的……梦想成为第一。我的信念已成真!”但是,作为一个商人,最根本的恐怕还是利润,其次的才是市场占有率及总资产等。和田一夫所创下的第一,有许多并没有多大的商业价值,反而给人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之感。

但和田一夫不这样想,他依然频频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开设大型百货商店,并希望以此成为当地的百货业巨头。因此,除了在东南亚进行扩张外,他还在欧洲、美洲等地大占“地盘”:

1991年,八佰伴在芝加哥的购物中心、在三藩市附近的多伦斯商店开张。

1992年,八佰伴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商店开张。

1992年,伦敦八佰伴开张。这标志着八佰伴的版图已突破太平洋地区,正向全球挺进。

八佰伴全盛时,海外业务除中国内地外,共有分店34间。其中:香港9间、澳门1间、台湾2间、新加坡5间、马来西亚4间、泰国2间、文莱1间、印尼1间、智利1间、哥斯达黎加1间、美国7间(分别在洛杉矶、纽约、芝加哥、三藩市)、加拿大1间、英国1间。

除了在百货业上扩张,和田一夫在日本和中国以外的海外地产投资同样令人刮目。八佰伴在崩溃之前,已经拥有或筹建中的物业总楼面279万平方英尺(约折27万平方米),它们分布在:新加坡88万平方英尺、纽约17万平方英尺、芝加哥35万平方英尺、温哥华22万平方英尺、吉隆坡71万平方英尺、伦敦46万平方英尺。

在向海外大肆扩张的同时,和田一夫也并未冷却在国内的业务,八佰伴在爱知县建设“新世纪半田”大型综合商场,在札幌设立大型购物中心。他还倡议并展开札幌国际化都市建设。国内国外同时扩张,使八佰伴陷入了资金极度匮乏的地步。

早在1989年,和田一夫就冒出了一个宏伟的构想:充分开发北海道的旅游资源,把札幌建成国际化都市。为此,和田一夫一面筹备将总部迁往香港,一面指示二弟晃昌主持北海道的投资。在北海道政界银行界的支持下,札幌八佰伴国际购物中心于1991年完成征地,1994年开张。

有人说,1989年,是和田一夫的大蜕变年。从这年开始,和田一夫的扩张策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年的3月,和田一夫组织了一个创办新型店的项目研究小组。他们在八佰伴一个较大规模、综合性较强的三岛分店作试点,决定突破八佰伴一贯的开设小店、只经营超级市场做法。于是,八佰伴在与静冈县相邻的爱知县半田,建设了一个综合性的消费中心。“消费”的内涵包括传统的吃穿用,以及文化、演出、体育、健身等。这不是一个商场,而是一个建筑群。和田一夫将它定名为“新世纪半田”,喻示八佰伴事业的“新世纪”。

据八佰伴向外界提供的资料,新世纪半田的整个建筑面积为5.88万平方米,其中百货商场的营业面积为1.5万平方米。它以商场为核心,周围环绕着日本最大规模的世界饮食街、名店、文化体育设施、圆顶演出厅等。其中仅国际饮食街建筑面积就达8362平方米,60家酒馆饭庄鳞次栉比,汇集了世界各地的风味。

1991年新世纪半田部分开业,是当时日本最大的一条国际美食街。但这个堪称商城的中心,是八佰伴一家,还是多家财团投资,资料未显示。项目总投资额为135亿日元(加上开业费约200亿日元),当年营业额目标是135亿。据日本驻港记者报井臣之助在香港《广角镜》的一篇文章所说:“国内爱知县一个分店就投下200亿日元,而日本八佰伴一个月的正常收益(税前利润)才11亿日元!这种投资策略成为日本同业中流传的笑话。”

新世纪半田是八佰伴商城式的第1号店,是爱知县的第4号店。另3间小店也都在邻近静冈的中小市镇。好大喜功的和田一夫,本来还决定按照新世纪半田的模式,在1997年前,在本国开设富士宫百货店、知立购物中心、冈崎购物中心等。但由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股市崩溃,筹资困难,因此早在1994年就已宣判这个宏伟计划遥遥无期。

八佰伴国内国外同时进行大肆扩张,那么,八佰伴到底有多大的实力呢?这是许多人直到八佰伴破产后也没有完全弄清楚的一个问题。许多海外媒体、尤其是在中国人的印象中,都认为八佰伴是日本最大的百货集团,其实,八佰伴在日本零售业只能算一个中型公司,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财雄势大。其在国内国外的大肆扩张,既有和田一夫敢想敢干的成分,也有打肿脸充胖子的意味。

1993年是八佰伴事业的顶峰期,对这一年的状况进行分析是比较客观的。而这一年度,进入日本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注:以经营额计,不包括银行保险业),入百强榜的零售商共7家,按名次排列分别是:神户的大荣、东京的伊藤洋华堂、东京的西友、东京的佳思客、东京的三越、大阪的高岛屋和日井(均指总部所在地),八佰伴连名字都没有。事实上,日本没有一家财经报刊、研究机构,在统计、排名、介绍、评价、推荐本国著名及大型百货公司时,把八佰伴列入。这说明八佰伴根本还不算是日本的“大型”或“著名”之列的百货集团。

当然,现在八佰伴全面崩溃后,也有人说,八佰伴原来是日本乡下小镇的小公司。事实也不是这样。

在日本,通常以资产1000亿日元以下者,为小型公司。大型公司,有的机构以4000亿左右为标准,有的以3000亿日元以上为下限。那么,处于这中间水平者,则属中型公司。1993年期间,八佰伴集团的国内外资产约为2000亿日元。按当时1日元兑0.063港元的汇率,约折港币126亿。从这里可以看出,八佰伴应是日本零售业的中型公司。

八佰伴以一间日本的中型企业,在海外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和声势,实属不简单。这既得“间隙理论”之赐,还缘于和田一夫的勇猛果敢,更得福于借款融资方面的便利。

日本大型百货公司的净资产率最高的达68%,最少的有18%。八佰伴的净资产率是多少呢?1993年,八佰伴国际负债为22.58亿港元,八佰伴香港为8.78亿,八佰伴在香港的这两间上市公司的负债已达31亿港元,还未计其他公司的负债。八佰伴在中国内地的浩大投资,基本依赖银行,负债额估计接近10亿港元。但由于八佰伴要在中国内地开设1000家超级市场的宏伟计划,使得品牌的估值过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还继续贷款给八佰伴。在国内,日本八佰伴在1993年的累计负债已达70亿港元,资不抵债,净资产无从谈起。

凭心而论,和田一夫在进行跨国投资的具体操作上,不乏精明与灵活,也每每奏效,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正是这些耀眼的成就,掩盖了巨大的隐患。他患了“欲速则不达”的大忌,历史上不乏这方面的惨痛教训。比如20世纪80年代欧洲快餐业的暴发户雅克·博雷尔,是一个出色的快餐店管理行家,他于1980年开办第一间博雷尔快餐店,6年就控制了欧洲的1000家快餐店和40家旅馆。他建立庞大的博雷尔集团,他也赢得“博雷尔大帝”的称号。可到1986年底,巨星坠地,于1987年5月4日两手空空回到巴黎旧屋。他深有感触地说: “如果我时速是100(公里)就不会出事,可我开了300!”

和田一夫在商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不会不知道这些道理。但也许是他过于乐观,过于相信“神想观”中的美好幻觉,以至进行了不切实际、不顾自身实力的扩张,最后也踏上了博雷尔的覆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