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兼并收购的发展趋势

兼并收购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兼并收购的发展趋势一般认为已经发生了五次世界性的企业购并浪潮。在此次并购潮中,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小鱼吃大鱼”的杠杆并购方式,在该次并购浪潮中,投资银行更广泛参与企业的并购活动。反映了第五次兼并浪潮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而并非是一种市场投机行为。

二、兼并收购的发展趋势

一般认为已经发生了五次世界性的企业购并浪潮。此起彼伏的购并浪潮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而目前还在延续的第五次购并浪潮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并产生了新的变化。

第一次购并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次兼并主要是同行业企业之间的购并,该时期的并购体现为“为垄断而进行的并购”。伴随着经济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的重大革新,企业规模亟待扩张,所以横向兼并风起,地区性企业通过并购向全国性企业转变,出现了一批巨型公司,如杜邦、英美烟草、洛克菲勒石油公司等等。在该次兼并中美国大约有3000家企业在横向兼并中消失,从而形成了美国大的托拉斯集团,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次购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购并的主要形式是纵向兼并,购并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产业之间的联系,形成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后因当时经济危机的大爆发而告终。这个时期由于各国已经相继出台实施《反托拉斯法》,所以企业并购追求的是寡头垄断,并购的激励因素是运输、通讯事业和零售推销的重大发展。因为横向并购易招致反垄断谴责,所以更多地采用纵向并购,寻求生产的一体化效应。

第三次购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持续时间长,规模巨大。在该期间,购并数目高达25598起,这次购并浪潮主要方式是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混合兼并。当时,公司并购不再简单地追求规模上的优势,更多地从战略考虑出发,寻求经营、财务、管理协同效应,寻求企业多角化经营的契机,分散竞争市场中广泛存在的风险,所以混合并购在此次并购浪潮中占了上风。相比第二次并购浪潮,第三次并购浪潮中,横向并购比例从76%下降到了14.3%,纵向并购变化不大,混合并购比例则从19.3%上升到了78.1%。

第四次购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规模远远超过第三次兼并。该次购并主要采用战略驱动型,多样化战略集中在相关产品,并且金融工具创新对这次购并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了满足大规模购并对巨额资金的需求,金融界发行大量资信低、风险大、利率高的“垃圾债券”融资,从而使大公司可以利用杠杆融资方式筹集巨额资金进行购并。在该次并购潮中,企业并购数量和金额大大增加,如1985年通用电气(GE)公司以60多亿美元买下了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在此次并购潮中,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小鱼吃大鱼”的杠杆并购方式,在该次并购浪潮中,投资银行更广泛参与企业的并购活动。

第五次企业购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此次并购浪潮主要是以强强联合为主,并购金额十分巨大,特别是金融业的并购成为重头戏。其特征如下。

1.购并规模巨大

近几年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收购兼并活动愈演愈烈,不仅总体数量多、规模巨大,而且单项收购兼并的数额也非常巨大。1995年全球发生并购交易17200件,涉及交易规模8660亿美元;1996年发生购并交易22729件,涉及资产规模为1.14万亿美元;1997发生并购交易21000件,涉及交易规模1.4万亿美元。1998年全球企业并购额达到2.5万亿美元。托马斯金融(Thomson Financial)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的并购交易总额达到3.79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38%,其中有55起交易的金额超过100亿美元。目前全球并购的规模保持在4万亿美元左右。

2.行业巨头之间的购并,实行强强联合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企业为了开拓世界市场,谋求竞争优势,往往通过收购兼并来扩大企业规模,实行强强联合,强化竞争优势。反映了第五次兼并浪潮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一种长期的投资行为,而并非是一种市场投机行为。

世界范围内各行各业的巨头均试图通过收购兼并扩大规模优势。比如,在汽车行业中,德国奔驰集团与美国第三大克莱斯勒公司合并成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商,仅次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航空业,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合并后使其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对抗日益强大的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在银行业,美国的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银行集团公司;在娱乐行业,迪斯尼公司与美国ABC广播公司合并,而迪斯尼的最大竞争对手华纳公司则购并了特纳广播公司。由此可见,这次行业巨头之间的强强联合将巨型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以便更大程度占领世界市场,抵御风险。

3.跨国并购比例明显提高,而且规模巨大

总体上来看,近年来跨国并购在世界范围内呈普遍持续增长之势,交易总额继续递增,增长速度相对放缓。从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数据看,1987—2008年全球并购案件数量和并购额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只不过2001年以后全球并购波动性明显增强。1987年全球并购数量是1174件,并购交易额为973.1亿美元;2001年全球并购数量增加到8098件,交易额达到7304.4亿美元;2007年全球并购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0145件,交易额达到1.64万亿美元。20年来,全球并购数量扩大了8.6倍,交易量扩大了16.8倍。

4.第三产业与能源领域成为并购的重点

从全球跨国并购的情况看,金融银行业、电信与电子信息业、自然资源与能源、商品零售等领域的并购发生最为活跃。托马斯金融的数据显示,以收购金额衡量,在2007年,金融、零售以及科技领域的交易占总并购规模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6%、12.1%和9.6%。在能源矿产领域,并购也非常激烈,比如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从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手中收购了位于日本冲绳的Nansei Sekiyu KK精炼厂87.5%的股份;中国最大的镍生产商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850万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镍矿公司Allegiance Mining NL 11%的股份;中国铝业收购秘鲁铜业等。

第五次世界范围内的企业购并浪潮对我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跨国公司的扩张,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企业的收购兼并乃大势所趋,通过收购兼并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市场的覆盖能力是一种非常高效率的方式。尤其是国际性的大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对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企业并购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一是企业“走出去”明显增多。根据托马斯金融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海外并购的规模在200亿美元左右。比较有影响力的交易包括,中国银行在香港上市的子公司出资39.5亿港元,收购了当地竞争对手东亚银行近5%股权;中国工商银行出资55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左右的股份。标准银行是非洲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是南非最大蓝筹股公司和最稳定的金融集团;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以近百亿欧元参股英国巴克莱银行,获得6.7%的股权。在制造业领域有,有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联想集团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等。

二是能源矿产领域并购日益活跃。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我国在能源矿产资源的并购活动也趋于活跃。2005年,中石油斥资41.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同年中石油计划以200亿美元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受阻。2008年中石化以19.3亿美元收购Tanganyika Oil公司。同年,中国铝业公司宣布联合美国铝业公司,以约1054亿元人民币(140.5亿美元)的收购价格,获得全球第二大采矿业集团力拓的伦敦上市公司(Rio Tinto PLC)12%的股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