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金融的大数据风控机遇

新金融的大数据风控机遇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易股天下互联网与证券服务公司董事长、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秘书长 易欢欢非常荣幸,我这几天在各种论坛仔仔细细、反复去听。我在2010年底和2013年初的时候正好认识了BBD的曾途,那时候这个团队还在围绕消费品做大数据。2013年到2015年,BBD绝对不是在互联网、大数据领域里面最闪亮的企业。

易股天下互联网与证券服务公司董事长、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秘书长 易欢欢

非常荣幸,我这几天在各种论坛仔仔细细、反复去听。我认为到现在为止,今天这个论坛的观众是最认真的。

实际上,我们从2011年就开始在研究大数据了,但在2013年的时候我就把方向做了一点调整。为什么?就是从互联网对金融造成的影响开始,我的判断是由于当时大数据讲了太多,但是没有看到一个非常强的盈利模式。我发现和金融结合以后,一方面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数据,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了金融的本质,那就是它没有实体,它就是一个基于数据的往来,就是一个交易,它中间就是基于数据而形成的、新的、定价风控决策的相应模式。

我在2010年底和2013年初的时候正好认识了BBD的曾途,那时候这个团队还在围绕消费品做大数据。当时我觉得这个团队特别有朝气,实力也非常不错,但是我觉得他们在这个领域里面,只是围绕着市场的一端来做数据服务远远没有抓住金融的本质。进入一个行业,一定要抓住这个行业的核心本质来提供服务。那个时候和曾途相识,我劝他进入金融领域,现在你会发现,他当年大量的技术积累,在进入一个新兴的、急缺的行业以后,这几年他们迎来了迅猛的发展。

我到哪里都会描述一张图,这张图的本质是索罗斯的反射性曲线。它描述的是技术趋势怎么围绕它的价值发生波动。我们回顾一下,现在所谓的新金融,或者互联网金融,实际上也会同样映射到我们看到的大数据领域,你会发现,在2013年以前,很多人在互联网上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有一家非常典型的公司叫东方财富网,上市的时候公司原有的业务下滑,他们老板说要在互联网上卖基金,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怎么会有人在互联网上提供这样一个产品。当时整个公司的市值不超过20亿,但是由于整个行业的政策、制度、消费者习惯的变化,到了2013年卖了500个亿,2014年卖了几千个亿,到今年上半年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增长速度。这时候大家就开始膨胀了,从东方财富让我们看到了余额宝,看到了很多的平台大规模起来了。

大家都会想这个事情有可能带来非常大的收益,那时候加上资本市场的膨胀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带来的就是第二个阶段。在一部分细分领域,部分公司的商业模式雏形正在形成,就跟现在的O2O一样,所有人都在讲“跑马圈地”这四个字,不断地抢资产、不断地抢用户、不断地抢流量,把资金圈过来就认为能够解决年化10%,或者解决更多的投资需求。这时候又遇到宏观经济的相应压力,再加上整个社会流动性因为股灾的变化开始逐渐收缩,几个事情加在一起,大家就开始悲观了,极度的悲观。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在2012年以前没人看好,很多平台不得已出让20%到30%的股权,才能获得微薄的一两百万的资金,才能滚动地发展。但2013年到今年的上半年,在非常火爆的时候,基本上你一创业,你的估值没有超过一两个亿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讲。现在又到了极度悲观的时候,这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每个行业真正的本质是什么。

实际上我对这个行业并没有那么悲观。第一,美国信用卡的指数跟中国信用卡的发放对比;第二,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与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对比;第三,中国储蓄的比例;第四,我们现有的巨大的创新动力。我认为这其中有很大的互联网跟金融结合的空间,或者是互联网跟金融以及具体的产业环境结合的空间。在这中间,最为关键的是什么?2013年到2015年,BBD绝对不是在互联网、大数据领域里面最闪亮的企业。那时候它专注的是要用数据建模型、建风控,绝大多数企业想的就是去拿客户的钱投资,这时得到的回报相对来说更高。

但是浪潮过去之后,真正在中间围绕数据沉淀的数千万用户的各种各样属性的信用标签、各种企业在不同的环境下相应的业绩波动性、收益率、资产的变化,包括无形资产带来的真实定价,在未来非常重要,而且弥足珍贵。在这个过程里,我个人认为,首先低潮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过分的悲观,在高涨的时候我们反而要相应地冷静,我们一定要看到大数据风控。

第一,大数据本身存在相应的泡沫过程,这中间一定要找到相应的大数据和金融结合的模式,我觉得这个是最强的盈利模式,是最可持续的模式。

第二,在金融领域怎么样调整新的风控方式。举个例子,传统银行的定价方式是什么?是收入、资产、利润、抵押物四项,这些是核心的,是评判一个企业是否可以放贷的核心要素,但是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增的6000万家新兴企业来讲,这些它们都没有。它们有什么?我认为腾讯、阿里在2007年有的是用户、传播链、利益链,以及它整个的关系、整个相应的数据流量、用户的年度活跃度,但是这些数据指标不能作为债权的重要定价。

我们可以看到像京东这样的公司到现在为止,去年亏50个亿,今年亏100个亿,这种公司没有价值吗?如果用巴菲特的未来现金流折现,这些公司都是负资产。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亚马逊还在往上走?就是因为用户的购买量一直在往上走,它自然会走到相应的临界点。这些东西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要围绕着数据,这个数据不仅仅是刚才看到的四项指标,也不仅仅是看到的DCF,我们更重要的是用另外一些指标、模型、依据来判断这些企业真正的成长性。所以我刚才听的时候,发现这里面有一系列的指标,包括招聘和整个管理团队的外部投资、产品。

还记得当时一个很重要的案例,一个公司刚上市的时候,直接判断这个公司可以做空。为什么?因为当互联网上出现卖假货信息的时候,它的用户浏览量急剧下降。当时是我们和曾途做的很重要的研究,从30块钱跌到不及12块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是完全领先于整个市场的反映。而且我们现在也在尝试,能不能未来在中国的3000家A股公司、20000家新三板公司他们原有的、现在的资产负债表之外,产生新的、基于数据的资产负债表,这种负债表能不能更加有效可靠地反映这个公司相对真实的情况,这样再结合人工智能的其他东西,做到可以自我决策。

今天在数博会看了很多,有很多创新的公司,但是我觉得这中间真正把这些结合起来的公司还非常少,还需要非常长的一个过程去看。我认为,一个企业要发展,一定是三期轮动。第一,自身的行业发展高速增长;第二,利用好整个资本市场的周期,快速成为一家大公司;第三,核心技术、核心能力到达一个相应的平衡点。这些点结合起来之后成为真正的商业模式,引领模式成熟,真正成长为非常大的企业。这是第一,是我们对这个事情的判断。

第二个事情,我们现在提的互联网经济,实际上我认为已经处于一个尾声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以前是物理经济和虚拟经济结合形成的互联网经济,但现在的互联网经济绝大多数还是纯C端的,还是一个讲流量、讲用户数量,大规模“跑马圈地”的阶段。有几个核心要素来证明,一是流量红利的消失,最典型的是某家智能手机公司,之前预计1亿的销售额,但去年只做了6000万,今年下降到了第五名以外。现在“跑马圈地”的因素已经变得越来越弱。二是基础设施的成本开始大幅度降低。当年创建一个企业,一年的成本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但是现在通过云计算、通过新的数据手段,已经把整个成本大规模拉低。比如现在的数联铭品在做10亿条记录的时候,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三是可持续。四是大量资产的大规模冗余。经过几十年不断的生产建设,现在到处都是车、房。实际上并不是说大家紧缺,而是说合适的需求能不能与合适的供给结合起来。怎么结合?通过新的数据方式、新的金融手段,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另外,个性化会成为一个普适性的要求。比如现在给我提供一个通用化的产品,我不觉得OK了,我需要个性化,根据我自己的使用习惯进行描述。这意味着整个供应链、供给链、金融行为、消费周期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并不是没有需求,而是在于怎么样定义这个需求。我们判断,将来会从互联网经济进入共享经济的新阶段。在这里有几点非常重要,一是信任体系。建立起一个大数据风控信用体系、信任环境。二是更便利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手段。三是形成一个以数据为核心的认证机构、认证模式。非常重要的就是这几个核心。你会发现,这个过程的发展,整个IT的发展,最开始就是从信息共享开始的,现在我们看到每个人手上的安卓系统,它其实就是一个围绕包括系统、文字、媒体、位置的信息共享,进一步到衣、食、住、行、用,再进一步到生产的共享,走向企业端,这非常重要。

金融是共享里非常重要的核心。什么能够共享?要有规则、要制定标准,把一个非标准的产品变成标准化。综上所述,我觉得围绕大数据产生新的风控方式至关重要。所以我个人认为过去的20年,互联网主要改变的是消费品,但未来20年,真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还是在于生产制造、流通、交付、融资。这中间非常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采集数据,通过金融方式降低整个链条的交易成本。大数据风控除了防止风险,还要促进、降低整个产业的融资成本。如果产业的融资成本解决不了,风控手段做得再好,跑的人照样多。这是我们自己的小观点。

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之为原有产品的渠道化、网络化。2015年就是这个过程的终结点,该做的已经做完了,标准化产品已经全部上线。第二个阶段是大数据金融。通过数据的方式重新定义金融产品,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把风险、风控涵盖在产品设计里面,后端、前端一体化。第三个阶段称之为共享金融。每一个人都成为金融的提供者、服务者,在不同的产品下,去匹配他的收益、风险、波动,这是我对这个事情简单的理解。

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当中,我想表达几点。第一,这个行业无论是大数据、互联网金融还是物联网,都已经到了一个一定要找到极强的盈利模式、极强的核心能力的关键时间点。第二,在这个过程里,不要因为这个行业的大规模爆发、大规模下滑,就产生非常大的兴奋或压力,一定要看清楚这个行业的核心本质是什么。金融的本质就是风险管控,但与互联网结合之后,原有的风控手段、理论、决策、依据,要不要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核心。第三,我们现在已经抛弃了以前看到的流量红利。当我们面向产业端的数据和金融的时候,来看我们之前绘制的微笑曲线,以前是供研产销,研发和品牌在最两端,而且是开口向上的,现在数据和金融会在新的产业微笑曲线里面更为陡峭,成为整个产业的带动力,所以在这个过程里,我个人认为新金融定义了新风控,大数据带来大机遇。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