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常态化标准体系内容设计

常态化标准体系内容设计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医院标准体系内容中人员与岗位之间的关系基数标记的是“1”与“1,N”,代表一位工作人员可能对应1种工作岗位或多个工作岗位,例如1位临床医生可能既是“主管医师”,也是“手术医师”“门诊医师”。同时,分别按照《业务操作标准》所有涉及“门诊医师”岗位的业务事件,分别在门诊接诊、检查预约、检验预约、处方撰写、处置与治疗和门诊病历等环节,遵守每个业务活动的具体标准。

一、标准体系内容的多维粒度分解

医院标准体系的内容设计,要基于常态化的标准体系框架,保证标准内容(制度、职责、规范、要求和时限等)直接触及“员工、流程、岗位”,细化到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和时时有标准。标准体系把“人”与“事”共同设定为标准规范约束的对象,每个人用岗位标准约束,每件事用业务标准规范;根据员工岗位属性和相应业务进行标准内容详细设计,如图3-2所示。医院标准体系内容中所示的岗位,即医院的每一个具体工作岗位,可以是临床医师岗位、临床护士岗位、检查检验岗位、业务管理岗位、医疗保障岗位和后勤保障岗位等,每个岗位都有独立专用的岗位工作标准,例如主诊医师岗位、挂号员岗位规则,每个岗位规则都有明确的行为标准。

医院标准体系内容中所示的业务,即医院的每项具体业务,可以是急诊业务、门诊业务、住院业务、手术业务、人力资源业务、设备器械业务、感控管理业务和营养膳食业务等,每项具体业务都有明确的操作标准,例如急诊抢救标准、手术核对标准和科间会诊标准等。

医院标准体系内容中人员与岗位之间的关系基数标记的是“1”与“1,N”,代表一位工作人员可能对应1种工作岗位或多个工作岗位,例如1位临床医生可能既是“主管医师”,也是“手术医师”“门诊医师”。

医院标准体系内容中岗位与业务之间的关系基数标记的是“1”与“N”,代表每一个岗位对应一个或多个业务行为,并表示该岗位在执行某一具体业务操作时,需要执行这一业务行为所对应的所有业务标准。

二、标准体系内容的实例化构成

如前所述,医院按照图3-2的对应关系进行标准内容设计,包括岗位规则和操作标准。岗位规则包括工作职责、行为要求与考核指标,由此形成医院标准体系中的《员工行为标准》;所有岗位对应的业务操作形成医院标准体系中的《业务操作标准》,每位工作人员首先要接受岗位规则约束,同时在实施任何一项具体岗位业务操作时,接受该项业务标准的要求与约束。例如,临床医师如果分别担任病区医师与门诊医师的岗位,该医师所面对的与自己直接相关的标准体系内容,见图3-3。

在图3-3中,一位工作人员,充当了两个工作岗位的角色,分别是以负责病区住院患者诊疗的经治医师,以及接诊及收治患者的门诊医师。

图3-2 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与对应的业务工作标准

图3-3 临床医师门诊、病区岗位与业务标准示例

当该位工作人员在病区作为主诊医师时,他首先要在“岗位维度”上遵守“经治医师”岗位的岗位标准,也就是这个岗位的整体规则与要求。此外,在“事件维度”,他会涉及《业务操作标准》中所有涉及“经治医师”岗位的一系列业务事件,例如体格检查、患者转入转出、检查预约、检验预约和手术预约等具体的业务活动。这些业务活动,分别凝聚了针对时间、方式、步骤、次序和专业等各方面的行为标准。

当该工作人员在门诊作为门诊医师时,他同样要面对“岗位维度”上“门诊医师”岗位的岗位标准。同时,分别按照《业务操作标准》所有涉及“门诊医师”岗位的业务事件,分别在门诊接诊、检查预约、检验预约、处方撰写、处置与治疗和门诊病历等环节,遵守每个业务活动的具体标准。

在时间维度上,无论从事何种岗位、何种业务,都应遵守业务标准和考核标准中的时刻、时序、时限和时效等要求,形成全过程质量安全标准的遵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