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潜在两化融合人才现状与制造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我国潜在两化融合人才现状与制造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IT人才现状。我们称未来有可能进入制造业并有机会培养成两化融合人才的IT人才为潜在的两化融合人才。IT人才是两化融合人才组成的重要基础,甚至是两化融合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

(1)我国IT人才现状。

我们称未来有可能进入制造业并有机会培养成两化融合人才的IT人才为潜在的两化融合人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IT人才不仅是信息技术的职业结构基础,也因为信息技术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成为当今社会的职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IT人才是两化融合人才组成的重要基础,甚至是两化融合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研究IT人才的现状,有利于摸清我国两化融合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研究好IT人才的现状,也就能够较好地研究两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目前我国IT人才的基本情况是,数量正在上升,质量有待提高,对真正高端人才的需求仍然巨大,人才供给与需求不能有效对接且结构失衡严重。

1)我国IT人才数量显著增长,人才结构失衡严重。随着信息化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IT人员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对信息技术依赖程度的提高,IT人才需求也趋于规模化和专业化。从总体上看,IT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一方面,从IT人才区域结构看,我国IT人才主要集中在沿海等城市。东北、西部等老工业基地是传统产业制造业的集聚地,正值两化融合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面临区域人才结构失衡的现状严重阻碍两化融合的进程。另一方面,从IT人才的层级结构看,中低级人才所占比重偏大,而高端复合型领军人才相对短缺。整个人才结构呈 “橄榄型”结构,既缺乏一批从事基础性工作的IT人才,更缺乏既懂开发技术,又懂开发管理的高级人才。我国目前比较急需的IT人才主要有软件人才、信息安全人才、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等,而随着新兴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电子金融的发展,将给信息专业人才的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3]

2)我国IT人才仍存在巨大需求缺口,制造业高层次领军跨界人才尤其缺乏。虽然我国IT人才近年来在总量上有所上升,但与整个行业的爆炸性发展相比,IT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的滞后,使得我们IT行业仍然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尤其是制造业的IT人才需求量极大。随着两化融合步伐的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呼声越来越高。高端IT人才大都集中在IT行业,因而制造业的信息化人才 (如智能制造技术)极其缺乏,特别是既懂IT技术,又有工业背景的高端IT跨界人才十分缺乏。

3)IT紧缺人才培养的模式单一,制造业亟须培养大量信息化人才。我国的IT人才主要是通过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和社会创办的专业IT培训机构提供的非学历教育培养的。此外,还有一些在职培训以及海外留学归国等渠道,为IT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供应。现阶段国内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高校,但我们高校的IT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并没有依据IT的发展而变化。当前我国制造业需求大量的两化融合人才,而高校学历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却远远没有适应两化融合发展的步伐,严重滞后于现代工业转型升级的需求。IT高等教育仍然过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应用能力和最新IT技术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结合制造业工业背景的学习和应用,很多最新的工业IT技术不能及时进入教学,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难以适应现今IT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从世界范围讲,一些国际知名厂商现正凭借知名的产品垄断着某个领域,主导着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国际知名厂商(如CISCO,ORACLE,IBM等)针对其产品认证而进行的培训,占据了一定的人才培养份额,包括网络技术培训、数据库技术培训、软件开发技术培训等,相对于院校的课程,更具实用价值。

4)我国信息化人才供给与需求存在错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当前我国学历教育供给与市场就业需求不能有效对接,在许多环节上存在脱节。大量IT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企业却存在缺乏IT人才的重大困惑。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之间没有有效匹配,而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不能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存在严重滞后现象。当前我国制造业亟需大量IT高端复合型适用人才,但是高等教育复合型人才、交叉学科人才、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紧缺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都未建立,不能有效应对我国两化融合进程的需求。

5)我国信息化人才流失严重,IT人才亟须回归实体经济。当前IT人才是流动性较强的群体。他们有着较为活跃的思维,不倾向于从事一成不变的工作,期待高薪酬、高地位,经常通过不断跳槽追求自己的期望工作,特别是大量IT精英人才流向海外等西方发达国家,国家亟须建立相应的引进人才的战略政策。另外,IT人才大量流向IT行业,实体经济的IT人才流失严重,急需相应政策鼓励IT人才回归实体经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2)我国制造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资源因其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备受瞩目和关注,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把握发展先机,纷纷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把开发人力资源,吸引、使用人才,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国制造业要加快发展,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实现用信息技术带动制造业振兴的战略部署,就必须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4]

1)对战略层次人才的需求。两化融合战略领军人才是我国走两化融合道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首要战略资源。当前我国亟须培养制造业战略领军人才,在人才培养的政府顶层设计、知识能力体系以及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仍存在深层次问题。两化融合战略型人才是在我国两化融合中取得巨大成就、做出卓越贡献的主导人物。这类人才对两化融合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思考,对信息化实现进程进行了战略设计,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未来前景有预见性和精辟分析,是引领制造业两化融合前进方向的灵魂人物。

2)对组织管理层次人才的需求。两化融合组织管理层面的人才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很强,具备专业工业生产的知识,是既懂信息化,又懂相关领域工业化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是具有组织协调、产业发展与经营管理能力的管理型人才。对于该类人才,应培养其正确和熟练运用企业信息化平台开展辅助决策的能力,组建基于信息化运用的工作团队,并保证该团队的正常运转。

产业化、集约化和国际化既是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美国重返制造业计划走的也是智能制造的路子。只有顺应这一趋势,通过产业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磨炼,我国制造业才能逐步成长起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现代产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才能在新一轮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制造业亟须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了解产业、精通市场之道的管理人才队伍。

3)对操作层面人才的需求。两化融合操作层面人才是以计算机科学家、技术专家和软件专家为代表的学术创新型人才,是以工程技术专家、工程师和技术开发人才为主要代表的工程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不仅拥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创新能力,还要具有明确的目标选择能力,长期的优势积累,以及创新业绩。操作层面人才要深谙信息化高新技术,同时又要深入了解传统制造技术。目前我国推动两化融合的关键,就是需要开发原创两化融合技术、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两化融合工程师。

4)对复合层次人才的需求。两化融合是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本身就带有融合性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有技术领域的交叉融合,需要既懂传统工业,又要懂信息化技术,而且涉及两化融合体制、机制创新融合和管理,涉及市场和知识产权的运作,涉及管理与技术的融合,因此对于两化融合的推进需要大批懂企业、懂生产、懂管理、懂行业、懂运作、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还是没有认识到复合型是培养两化融合人才的根本。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将是阻碍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因素。

5)对新技术人才的需求。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新技术人才。新技术人才将推动组织从技术的变革到生产组织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信息网络技术人才将不断推动制造过程柔性化、网络化、服务化和智能化。当前,企业需要大量的新技术人才,如柔性制造技术人才、网络制造技术人才、服务制造技术人才、智能制造技术人才等。这些新技术人才将推动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是增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6)对实施应用层面人才的需求。两化融合实施应用层面人才能够将信息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实施应用型人才拥有一线生产实际需要的基础、成熟和适用的工业化技能和信息化知识。这类人才拥有专门技术,掌握核心业务技能,对企业绩效和未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是操作和运用。信息化终端操作系统的工作人员从管理者到操作工人,都需要深刻理解企业信息化的内涵,正确掌握信息化工具,正确实施信息化安全策略。这就对制造业企业的员工整体平均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关注不够,所造成的实际后果是花巨资建设好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和开发,得不到充分的应用,甚至造成企业运行混乱。必须全面提高企业中普遍人群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提高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水平,使之与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同步。培养技术能力与商业才能兼备的人才是企业信息化长远发展的迫切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