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及用人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及用人制度改革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薪酬分配制度中仍存在众多问题。本次《指导意见》中,再次重申要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以市场化薪酬方式来合理进行国有企业员工,尤其是领导人的管理。为此,在国有企业用人制度方面,《指导意见》中明确,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

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尤其是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借助于企业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加大了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薪酬分配体系不断朝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进步。

当前,薪酬分配制度中仍存在众多问题。第一,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形成,政府干预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现象依然比较普遍,导致国企缺乏薪酬分配决策的自主权。第二,国有企业内部现有的薪酬结构相对复杂。其中,奖金和津贴种类繁多、项目繁杂,在发放中的平均主义和随意性大,薪酬多少主要体现在职级和年限上,而在工作技能和素质方面体现较小,导致薪酬多少与绩效好坏和贡献大小严重脱钩。第三,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缺乏一个合理的调节机制。因受政府的影响,国企经营者的薪酬分配不能完全市场化,不能真正体现贡献多少、效益大小与薪酬多少的合理挂钩。尽管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但国企盈利再多,国企员工的薪酬也不会增加多少;国企亏损再多,国企经营者的薪酬也不会减少多少,因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从而不能真正体现绩效与收益的正比关系。近年来,为了实现市场化薪酬,我国逐渐采取了经营管理者年薪制、绩效考核分配制和股权激励等措施,但是具有国有资本背景的国有企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的合理薪酬应该是多少,过高的薪酬是否是合理的?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解答。第四,国企薪酬分配的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过大。一是不同行业职工薪酬差距过大,据统计,有些企业如电力、电信、金融等部门员工年薪酬超出其他行业很多,有的差距甚至达到几倍,而这些行业薪酬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垄断经营和高额利润。二是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企业的薪酬分配存在巨大差异,众所周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其他较发达的大中城市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薪酬差距非常大,一般有几倍,高的甚至达到十几倍,导致人才流动不正常。三是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较大。

本次《指导意见》中,再次重申要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以市场化薪酬方式来合理进行国有企业员工,尤其是领导人的管理。

宏观层面上,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在党中央的管理层面上,没有明确限制高管薪酬,不同选拔机制聘用的高管薪酬操作实施差异化路径。对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还是由任命机构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基本薪酬将参照公务员工资标准进行制定。而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则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由市场来决定薪酬,采取多种方式探索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把工资预算全口径做好,只要是工资性的各种收入都要纳入到预算管理的范围之内,并健全与激励机制相对称的经济责任审计、信息披露、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严格规范履职待遇、业务支出,严禁将公款用于个人支出。

在企业内部层面上,赋予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的权利,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定,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符合企业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自主权。推进全员绩效考核,以业绩为导向,科学评价不同岗位员工的贡献,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和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确定了企业内部制定薪酬的制度基础。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通过对员工绩效的考核,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和奖惩分明,允许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以此调动职工积极性。表8-2列出了薪酬改革的相关文件及其主要内容。

表8-2 薪酬改革的相关文件及其主要内容

(续)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应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用人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用人机制还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一是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不够;二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拔、使用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三是企业内部用人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应。

为此,在国有企业用人制度方面,《指导意见》中明确,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制度,对特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委托人才中介机构推荐等方式,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建立分级分类的企业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制度,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规范企业各类用工管理,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真正形成企业各类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

[1]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