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制造业企业特点及其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我国制造业企业特点及其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制造业企业分类制造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认为,按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中国制造业企业可以分为三类。制造业对于正处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1.制造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物质基础。

一、制造业企业分类

制造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一方面创造价值,生产物质财富和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包括国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先进的手段和装备。据估计,工业化国家约70%-80%的物质财富来自制造业。自从远古的石器时代人类以石料作为生产工具进行原始的制造活动至今,历经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今日的制造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整个生产过程、跨多个学科且高度复杂的集成技术,它使制造业逐步从制造技艺发展成为一个左右人类制造活动的科学——制造科学。

根据不同标准,制造业企业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制造业生产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业企业分为离散制造业企业和流程制造业企业两大类。

离散制造业企业特点:

(1)主要从事单件、小批量生产,适合于面向订单的生产组织方式;

(2)一般生产周期较长,产品结构复杂,工艺路线和设备配置非常灵活,临时插单现象多,零部件种类繁多;

(3)所用的原材料和外购件具有确定的规格,产品结构可以用树的概念进行描述,最终产品是由固定个数的零件或部件组成,形成非常明确和固定的数量关系;

(4)生产设备布置不是按产品而通常按照工艺进行布置的;

(5)通过加工或装配过程实现产品增值,整个过程不同阶段产生若干独立完整的部件、组件和产品;

(6)通常,由于生产过程可分离,订单的响应周期较长,辅助时间较多;

(7)因产品的种类变化多,非标产品较多,要求设备和操作人员必须有足够灵活的适应能力。

代表行业:机械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汽车、服装、家具、五金、医疗设备、玩具制造等

2.流程制造业企业特点:

(1)设备产能固定,计划的制定相对简单,常以日产量的方式下达,计划也相对稳定;

(2)工艺固定,按工艺路线安排工作中心。工作中心是专门生产有限的相似的产品,工具和设备为专门的产品而设计,专业和特色较显著;

(3)对配方管理如安全性、保密性等的要求很高,但不像离散制造企业有准确的BOM;

(4)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是物料的数量、质量和工艺参数。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不大,生产过程的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因为工作流程是自动的,生产管理的复杂程度相对较低,但对设备管理维护的要求较高;

(5)物料从一个工作地到另一个工作地的转移主要使用机器传动,有少量在制品库存;

(6)生产过程中常常出现联产品、副产品、等级品。

代表行业:家电、食品、饮料、烟草、医药制造、化学制品等

按劳动、资金、技术和知识四要素在企业中相对重要性的大小进行分类,可以把制造业分为五个不同层次。按R&D密集度和产品技术含量划分,经合组织(OECD)根据1980-1995年期间的R&D密集度(R&D经费对总产值的比率)的高低和产品的技术含量,将所属10个工业发达国家的21类制造行业分为四大类。

按照技术创新能力大小进行划分。中国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认为,按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中国制造业企业可以分为三类。

根据企业的相对优势和核心能力可将制造业企业分为七类。

二、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

制造业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体作用,从几个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来看,制造业增加值都曾达到本国GDP总量的1/3以上。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的产值一直占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30%。日本制造业仅次于美国,是以民用为主的“应用制造业”,日本是以制造业的“精、效”取胜的经济大国,它对工业设计的重视及以工业厂家的政治经济地位,推动了一个日本制造的全球时代。德国的制造业以精良的工艺技术著称于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正在力争成为欧共体的经济盟主。

从世界各国制造业的发展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制造业正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制造业的资源配置由一国范围扩大到世界范围,制造业企业正在进行跨国并购、重组和整合,制造业正在向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融资全球化、服务全球化和研发全球化方向发展,全球制造体系正在形成。

2.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主要表现为市场的多样化、分散化和个性化,产品的内涵从单一的扩展发展到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3.产业高技术化趋势。以因特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制造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方式和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制造业开始向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敏捷化、清洁化和集成化等方向发展。

4.以跨国公司为主导,产业链细分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制造业的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不仅将其低技术的产业转移出去,即使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也是尽力抢占各产业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将产业链条的低技术环节转移给处于较低发展水平的国家,从而完成价值链的分离和转移,使其生产布局日益细化。

5.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今天的制造业所考虑的不只是产品设计和制造,而且包括从市场调研开始到售后服务直到产品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体现全方位为顾客服务。

6.制造业的绿色化趋势。绿色化制造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制造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也是目前所倡导的循环经济的一个方面,其目标和宗旨是使所制造的产品全寿命周期无污染、资源低耗及可回收、可重用,它涉及到环境、社会、经济综合性等问题。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之一,它既是基础又是前沿;它是工业的主体,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是生产工具、生活资料、科技手段以及国防装备进步的依托,是现代化动力源之一。可以说,世界上任何大国的发展、崛起,无一不是以制造业为发展的开路先锋的。制造业对于正处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1.制造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物质基础。从经济发展角度讲,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从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角度讲,制造业是技术载体和转化媒介;在国际政治领域,具有先进制造业的国家可以在国际关系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军事领域,制造业是先进武器的提供者。因此,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角度来看,制造业是维护“国家利益”的物质基础。

2.制造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关键行业。中国是人口大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约1000万,需解决下岗再就业职工约600万,并且有近1.6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作为吸纳新增劳动力最强的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制造业承担着为巨大的劳动大军提供就业岗位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4年末,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8390.5万人,占单位就业人员总数的39.1%。

3.制造业是传统产业改造的基础,是传统产业借以升级的技术手段。国民经济很多部门的发展都取决于我们提供的装备水平。

4.制造业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现今由于受到土地资源和农业比较效益的约束,我国农业要有很大的增长已不太可能;而我国第三产业虽然增长较快,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制约,仅靠第三产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较为困难,国民经济增长还必须靠第二产业拉动。由于受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依靠采矿业拉动经济发展不现实,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在现阶段只有依靠制造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5.制造业是缩小地区差距的经济支撑。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别很大,经济基础与发展条件不尽相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实施了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发展战略,致使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分析制造业企业在各地区的发展及分布状况,考察各地制造业企业分布不平衡的原因,有利于相对落后省份制定适合自己的制造业发展战略,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各地区的统筹发展。

6.它是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工业生产技术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工业产品更新换代日益频繁,出现了许多大型产品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美国曼哈顿计划研制的原子弹(早在40年代就已开始),海军研制的“北极星导弹潜艇”,火箭发射,人造卫星,以至阿波罗宇宙飞船等。对这些大型产品和系统工程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了,特别对安全性、可靠性提出的要求是空前的。安全性、可靠性产品质量概念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宇航工业产品的可靠性和完善率要求达到99,9999%,即这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在100万次动作中,只允许有一次失灵。它们所用的电子元件、器件、机械零件等,持续安全运转工作时间要在1亿小时以至10亿小时。以“阿波罗”飞船和“水星五号”运载火箭为例,它共有零件560万个,它们的完善率假如只在99.9%,则飞行中就将有5600个机件要发生故障,后果不堪设想。又如美国某项航天工程,仅仅由于高频电压测量不准,一连发射四次都没有成功。对于产品质量如此高标准、高精度的要求,单纯依靠统计质量控制显然已越来越不适应,无法满足要求。因为,即使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得再好,每道工序都符合工艺要求,而试验研究、产品设计、试制鉴定、准备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方面工作不纳入质量管理轨道,不很好衔接配合、协调无序,则仍然无法确保产品质量,也不能有效地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就从客观上提出了向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新的要求。而电子计算机这个管理现代化工具的出现及其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又为综合系统地研究质量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促进了它的实现。

7.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加深与发展,随着工人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会运动的兴起等等,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资本家对工人的态度和管理办法也有新的变化,资产阶级管理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管理科学中引进了行为科学的概念和理论,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现代管理”的主要特点就是为了实现更巧妙的剥削,必须首先要管好人,必须更加注意人的因素和发挥人的作用。认为过去的“科学管理”理论是把人作为机器的一个环节发挥作用,把工人只看成一个有意识的器官,如同机器附件一样,放在某个位置上来研究管理,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要把人作为一个独立的能动者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要求从人的行为的本质中激发出动力,从人的本性出发来研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人是受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的,因而必须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环境、人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对提高工效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尽量采取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管理办法。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所谓“工业民主”、“参与管理”、“刺激规划”、“共伺决策”、“目标管理”等新办法。这种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企业各方面管理工作都带来了重大影响,在质量管理中相应出现了组织工人“自我控制”的无缺陷运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质量提案制度,“自主管理活动”的质量管理运动等等,使质量管理从过去限于技术、检验等少数人的管理逐步走向多数人参加的管理活动。

8.在资本主义市场激烈竞争下,广大消费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买到质量可靠、价廉物美的产品,抵制资本家不负责任的广告战和推销的滑头货,成立了各种消费者组织,出现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运动,迫使政府制定法律,制止企业生产和销售质量低劣、影响安全、危害健康等劣等品,要企业对提供的产品质量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制造者提供的产品不仅要求性能符合质量标准规定,而且要保证在产品售后的正常使用期限中,使用效果良好,可靠、安全、经济,不出质量问题。这就是在质量管理中提出了质量保证和质量责任的问题,要求制造厂建立贯穿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工作转到质量保证的目标上来。

总之,如果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中国一、二、三产业就不可能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劳动就业问题将更加尖锐,人民生活难以普遍提高,国家稳定与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我国的信息化、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可以说,制造技术和制造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与支柱产业。

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来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比欧洲晚了200年。但是经过建国以来56年的风雨历程,我国制造业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制造体系,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的世界第四大工业生产国。目前,我国已有200多种重要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还有更多的产品已经达到可以承受高额研发费用的规模。我国正在由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逐步成为世界工厂,而且在一些行业中,制造业已经拥有与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中国制造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当前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仅为美国的1/23、日本的1/25、德国的1/18,技术含量高的“中国制造”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远未形成主流。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从区域分布来看,制造业发展的区域结构明显。“中国制造”已呈现出一个显著特点,即三足鼎立、四分天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已经形成3个世纪级制造区域。这三个区域的制造比重占全国的66%以上,而整个中西部地区和这三个区域各自的制造业生产总值又大致相当。

2.从产业角度来看,虽然产业配套比较完善,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似,中国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制造业的产业体系建设比较完善,各种类型的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呈现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其中电子、通讯、纺织等重点产业做到了“点”、“面”的有效结合;但从产业结构总体来说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一方面,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装备已形成依赖进口的局面。另一方面,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产品严重积压,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明显表现出轻型化的特征,轻工纺织制造业、资源加工工业和机械化电子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0.52%、34.29%和33.63%。其中,机械电子制造业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工业发达国家。

3.从企业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企业国有、民营、外资三分天下,各具活力、优势,共同协调发展。但是从规模方面讲,小型企业在数量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其总产值与大型企业相差无几,中型企业占据的份额少,反映出整体实力相距甚远。比如,跨国公司年销售额高达数百亿美元,而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海尔的年销售额仅数百亿人民币。另外,企业的分散重复严重,区域结构趋同。长期以来各地区争上热门产品,制造与使用结合不紧密,进行着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的分散和浪费。大企业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小企业专业化生产优势不明显,没有建立起“以小带大,以小保大”的合理产业结构,行业生产集中度低,并且缺少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

4.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制造业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少,缺乏二次开发能力。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难以掌握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装备类产品进出口长期为巨额逆差并呈上升趋势(2002年为250亿美元,2003年为392亿美元),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各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装备瓶颈。

5.从产品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基于优势互补而形成的初级产品生产、贴牌生产和自主品牌生产三种生产方式,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但从整体上看,由于普遍缺乏技术能力,基本处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中较低端,技术含量不高,竞争能力不足,一些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还是主要依靠进口。

6.从管理角度来看,机制不够活,管理能力较弱,劳动生产率不高。在东北和西北等地区,国有经济的比重还比较高,体制和机制不活,企业改组改制任务仍很艰巨,一些企业改制有名无实。我国制造业企业大多未建立现代科学管理体系,忽视技术、人与组织之间的综合集成。

7.从环境资源角度看,我国制造业发展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中国制造业产品能耗约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出国际先进水平的20%-30%,而单位产值产生的污染却远远高出发达国家。另外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事,一些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策略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国内已经禁止或严格限制生产的高能耗、高污染产品转移到第三国进行生产,从而将污染转嫁给东道国。因此,我国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应当防止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

总之,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在21世纪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关系到中国经济在未来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问题。为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采取以下对策:以科学的发展观搞好工业结构调整;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制造业集中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并通过市场竞争培育中国品牌;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促进产业升级,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特点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一)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特点

经过建国以来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制造体系,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大国。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全球生产业结构重新调整和分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加快了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步伐,跨国公司加大了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力度,不仅给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且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从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注重高科技的应用和产品的更新。随着制造业朝着精密化、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职能化的方向发展,诸如柔性制造技术、并行工程技术、虚拟制造技术、敏捷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的先进制造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只有不断地将新技术、新管理经验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及时生产出实用、先进、质量优良的新产品才能保持企业的活力,企业也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

2.具有相对合理的组织结构。相应于不同的制造技术、不同的管理方式,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应该具有灵活性、分散性、动态性、并行性的特点。

3.灵敏的技术装备。面对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某些产品的市场寿命已经比新产品开发周期更短,这就要求企业的技术装备具有先进性,能根据产品的要求快速调整设备,使之能适应各种制造的要求。

4.以最短的时间向用户交货。由预测型生产向订货型生产的转化要求制造者大幅度缩短产品的设计制造周期,能以极短的时间交付用户优质产品。孙子曰“兵贵神速”,今日的商战亦是如此,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抓住最佳销售时机。

5.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面对日益苛刻的用户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与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让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来,将用户的意图贯穿于产品设计中。

6.注重发展信息化和建立四通八达的网络系统。我国进入“十五”之后,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并为此投入巨额资金,根据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2003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仅从2001年到2002年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企业利润平均增长36.69%,产品创新能力由2001年平均每年41.05个品种增加到2002年的46.20个,提高12.56%,这些都说明信息技术正在促进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四通八达的网络系统的建立则加快了信息的流通速度。

7.注重建立供应链,与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现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如何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及用户联系在一起,并随着市场的变动迅速调整供应链结构,以增加效率,控制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已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8.注重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在市场竞争激烈的21世纪里,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全员职工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才能有效地利用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地推出能满足用户要求的新产品,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虽然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已经对企业绩效评价问题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详见第二章,但是针对某类产业包括制造业的绩效评价所开展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对制造业企业进行的绩效评价已经开始从最初的经济指标评价逐渐过渡到企业综合评价阶段。李廉水、杜占元在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环境友好、面向未来四个角度提出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并从“新型制造业”概念出发,设置了经济、科技、环境三类指标集,从而构建了独特的评价指标体系。又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总体程度、区域制造业、制造业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制造业企业发展程度进行了客观评价。

黄敏纯等人提出了狭义的绿色制造概念,并根据所提出的定义构建了绿色制造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恰当的评价方法:灰色综合评价法,并且利用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研究开发了一种“绿色制造评价系统”用于缩短评价时间、保证评价工作的准确性。

贾春福等人提出了制造型企业效绩绿色评价的思想,包括企业效绩绿色评价系统的框架结构和信息构成,并讨论了企业效绩绿色评价系统的设计问题。

刘永峰、刘兵在介绍绿色制造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制造过程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绿色制造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绿色制造指明了方向。

徐学军等人在对制造企业运作绩效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运作绩效的主要构成因素。通过对其构成要素分析,进行了企业运作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并建立了制造企业运作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张晓燕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将企业生命周期纳入绩效评价制度,从企业生命周期的新视角构建了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牛丽文和张进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可持续发展六个维度,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创建了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此来综合全面地评价企业的绩效。

高晓峰在对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的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平衡记卡绩效评价方法对制造企业进行了绩效评价体系、管理者激励报酬机制的设计。

曾永新通过对现有战略性业绩评价方法的分析,结合供应链管理的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制造业经营管理特点的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国的专家学者对制造业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开展得还不是很多,有些研究的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针对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特点构建完整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