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

基于投入产出技术的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模型,特别是利用列昂惕夫逆矩阵-1所体现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完全联系和波及效果,可以深入研究R&D经费投入到各产业部门之后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受益者效应MCR&D实际上是关于R&D活动溢出效应的后向乘数。因此,我们称CR&D为R&D活动后向流量系数矩阵[65]。

依据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模型,特别是利用列昂惕夫逆矩阵(IA)-1所体现的产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完全联系(包括直接联系和全部的间接联系)和波及效果,可以深入研究R&D经费投入到各产业部门之后所产生的溢出效应。

(一)后向R&D流量系数矩阵

Axuel During[64]利用投入产出表的系统平衡思想,提出R&D流量系数矩阵,即:

其中XR&D称为R&D经费流量矩阵,或称中间技术流量矩阵,是R&D经费在各个部门中的投入量的分解,从横向平衡关系看,表明i部门的R&D经费分配给自身和其他部门以及最终产品的研发使用量;从纵向平衡关系看,表明其他部门对使用部门即j部门的R&D的贡献值。XR&D表明了R&D在部门间的交互的流量关系。

但是,如果一个部门的R&D经费的存量减少过多,就有可能出现最终需求为负数的情况。为此,Axuel During提出用R&D流量系数矩阵代替R&D流量矩阵。R&D流量系数矩阵表达式如下:

〈FR&D〉表示由各部门R&D经费支出组成的对角矩阵,〈X〉表示由各部门总产出组成的对角矩阵,CR&D是一个n×n部门的矩阵,第j列表示第j部门为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而从各个生产部门所得到的R&D活动的溢出效应,也就是j部门从其他部门所获得的R&D的收益;第i行表示如果每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第i部门作为R&D活动贡献部门对所有部门R&D活动的溢出效应。由此可得:CR&D的第j列是第j部门R&D活动溢出效应受益程度的度量,其列和的含义是j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从所有部门得到的R&D活动溢出效应的合计,称之为受益者效应或流入效应(Accepting Effect),计算如下:

公式中。受益者效应MCR&D实际上是关于R&D活动溢出效应的后向乘数。因此,我们称CR&D为R&D活动后向流量系数矩阵[65]

为更加明确地表示被评价部门接受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我们对后向流量系数矩阵CR&D进行标准化处理,即:

SCR&D的第j列表示j部门所获得的所有部门R&D支出效应的权重系数,说明了受益部门接受溢出的来源。

同样,为了更明确地比较各部门的受益者效应,对MCR&D也可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的受益者效应系数SMCR&D

式中,n为部门数,为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受益者效应。

(二)前向R&D流量系数矩阵

公式(4-6)计算所得到的是受益者效应值,是获得其他部门的溢出值,CR&D不能表示某一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值,为此,我们根据投入产出理论中的分配系数矩阵,计算前向R&D流量系数矩阵DR&D。表达式为:

〈X〉为总产出对角矩阵,AC是投入产出的分配系数矩阵。DR&D是一个n×n部门的矩阵,与后向R&D流量系数矩阵相对应,D R&D的第i行含义是第i部门在生产过程中进行R&D活动而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产生的溢出效应,是第i部门作为R&D活动贡献者对各个部门溢出效应的衡量,其行之和表示第i部门进行研发活动产生的总的溢出效应的衡量。与受益者效应相对应,称之为贡献者效应或流出效应(Sending Effect),计算如下:

受益者效应MCR&D和贡献者效应MDR&D分别从流入与流出角度反映了研发活动的部门间溢出效应,这两个指标相互综合对比共同反映了各部门R&D活动溢出效应的特点。

为更加明确地表示被评价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我们对前向流量系数矩阵DR&D进行标准化处理,即:

SDR&D的第i行表示i部门对所有部门R&D溢出效应的权重系数,说明了贡献部门产生R&D溢出效应的去向及份额。

同样,为了更明确地比较各部门的贡献者效应,对MDR&D也可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后的贡献者效应系数SMDR&D:

式中,n为部门数,为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贡献者效应。

根据公式(4-1)至(4-13),就可求得河北省R&D的接受部门效应和贡献部门效应,以及R&D溢出效应的前后向流量系数矩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