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循环经济效果的度量原则第一,评价的客观性。为了衡量和分析系统目标的实现情况,需要将评价指标按属性归类分层排列,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多目标(多指标)评价。因此,为了保证评价科学可靠,评价指标应尽可能地全面反映被评价问题的主要方面。这要求指标体系的覆盖面尽可能广泛。

(1)循环经济效果的度量原则

第一,评价的客观性。评价是决策的前提,评价的核心任务是“度量”,而决策的核心任务是“选择”,评价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决策的水平。为此,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在评价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必须注意评价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可靠性;注意评价人员的代表性和各类专家的比例;评价人员要能够自由发表意见,防止评价人员的倾向性。

第二,评价的可比性。综合评价区域循环经济推进效果,最后得出的综合评价值必须是可比较的:或者是纵向的时间序列上的比较;或者是横向的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如果最后的综合评价值是不可比较的,那么这个值就毫无意义。

第三,指标的系统性。通过系统方案的目标分析,将系统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具体的分目标(评价指标),以便将系统总目标落到实处。也就是说,系统目标的实现程度需要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来度量。为了衡量和分析系统目标的实现情况,需要将评价指标按属性归类分层排列,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多目标(多指标)评价。只有对各种指标进行综合衡量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为了保证评价科学可靠,评价指标应尽可能地全面反映被评价问题的主要方面。

第四,方法的综合性。系统评价要对系统的各个侧面,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全面评价,充分发挥各种方法和手段的综合优势,尤其是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方法结合使用。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基础,定量评价是定性评价的量化和具体化。遵循“定性—定量—定性”的评价思路,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量化测评与排序,然后进行定性解释,使两者有机结合,为综合评价提供全面分析的思路,才能取得合理的评价信息。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充分反映我国循环经济主要特征、发展水平和内在机制,体现循环经济的“五高五低”原则。指标要有合理的层次结构、明确的内容表达,并尽可能地采用权威的统计数据,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第二,完备性原则。这要求指标体系的覆盖面尽可能广泛。既有效率指标、总量指标,又有消耗指标、减量指标;既有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指标、潜力指标,又有循环指标、环境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状态、程度及趋势。

第三,独立性原则。尽管指标体系是一个层次分明、要素间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但指标体系内不同属性的指标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以便能够单独反映循环经济某一方面的属性和状态,且有一定的代表性。避免选择意义相近、表达相似的高相关性的指标。

第四,动态性原则。循环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应能充分反映这一过程,以便于预测和管理。指标体系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反映不同发展阶段条件下的特征。

第五,可控性原则。考虑到指标的定量化、建模的复杂性以及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建立的指标体系应简明清晰、容易操作并易于理解。在尽可能简明的前提下,挑选一些易于计算、容易获取并能很好地反映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指标,使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便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作出尽可能真实和客观的衡量和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