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立循环经济链合作模式

建立循环经济链合作模式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循环经济链的合作模式,首先需要将企业之间的产业共生链进行分类,不同类型建立的废弃物或副产品的交换方式也有所不同,进而所产生的合作模式也应对应交换方式而展开。通过节点企业之间建立废弃物交换,形成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联系,最终会在较大的区域内实现“零污零排”的循环模式。

建立循环经济链的合作模式,首先需要将企业之间的产业共生链进行分类,不同类型建立的废弃物或副产品的交换方式也有所不同,进而所产生的合作模式也应对应交换方式而展开。

对于流程式产业而言,物质和能源循环半径缩短所具有的节约效果明显,因此,这种投入产出紧密衔接的方式早就在同一个企业中存在了,如钢铁企业的连铸连轧工艺、大化工中的炼化一体化模式等。但在单体规模越来越大、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原材料来源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下,炼油和其下游的乙烯环节等原本应该实现工艺衔接的产业环节,现实中却因专业化分工而在不同企业中处理。由于一体化的要求,炼油企业和中、下游生产企业之间,通常会以互供的形式在产品和服务中形成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

在推进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许多企业也通过技术工艺的不断升级,力求将排放转换成资源,变成其他企业的投入,从而形成以“零排放”为核心内容的企业共生关系。这不仅需要在不同企业之间建设传输管道和其他专业性的传输装置,并且要求下游企业具有灵活的调节装置,从而能够适应排放所带来的不稳定性。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投入产出产业联系的建立,还需要从技术工艺装置和生产运作管理等多个方面适应投入的变化,这样才能有效降低ISNs可能导致的交易成本上升、市场风险增大的弊端。可见,在多个企业之间建立产业共生关系,需要在企业之间展开工艺技术、经营管理、物料传输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这种合作由于过于密切,且其他企业生产流程由于可能存在“知识隐匿”效应和“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对合作企业而言有较大的交易风险,导致交易成本的推高。在流程式企业中,往往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建立内部的合作,如贵糖、泸州老窖、杜邦公司等,都是以建立企业内的产业共生链而著称的。因此,就流程式的生产方式而言,如果存在成熟的利用自身排放的循环技术,则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生态链是很好的循环经济模式,且具有稳定和高效的特点。

但内部的共生关系毕竟来源有限,单个企业的资源和能源循环无论是在总量还是在种类上,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企业利用自身副产品或废弃品存在规模不经济,或企业本身不具有循环再用自身副产品的技术。因此需要扩大循环再用范围,寻求产业共生关系,在企业间组织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这就要求把不同的企业联结起来,形成资源梯次利用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通过节点企业之间建立废弃物交换,形成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联系,最终会在较大的区域内实现“零污零排”的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也就是典型意义上的生态产业园模式;更进一步,甚至会形成由居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各部分组成的群落,通过采取资源共享、梯级利用和废物交换等手段,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耦合共生,达到在更广泛区域内实现生态性和经济性双重效益提高的目的。

可见,园区企业通过各种技术经济合作,在同一企业或不同企业间建立互利共生、联动互补的产业共生关系,共同形成内涵丰富、结构相对稳定的产品代谢网络,从而以共生模式产生资源减量、再用和循环的循环经济效果。形成的共生系统能在其区域范围内实现“零污零排”的循环运作,从而能够在整个园区产业生态化过程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园区层面由企业合作关系所产生的产业共生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企业间建立以彼此的副产品和废弃品为投入品的ISNs系统。

(2)参与ISNs建设的各方在地理位置上毗邻,实现资源和能源循环半径的优化

(3)通过市场推动和政府支持的共同作用,实现产业共生与资源共享激励水平的最大化。

(4)参与共生链建设的企业如果是异生型,则会提高企业之间在投入产出关系上的关联效应,提高信任度,产业融合的效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ISNs的稳定性。

但许多情况下,区域层面的产业共生也会因园区企业本身产业特征的局限性而无法建立,此时可以和园区外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产业共生关系,形成虚拟型的产业共生网络。如果条件许可,可以采用绿色招商的形式,在现有基础上创建新的产业共生组合,形成共生关系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特征。

在废弃处理和能源获取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企业会由于环境和资源成本的压力主动寻求循环再用的生态化改造之路。而在没有旗舰企业的情况下,产业生态化的实施就需要企业之间进行密切合作。合作的结果是产生一个能够充分代表园区内各企业共同利益的组织,而合作的基点是找到节约环境和资源成本的优化方案,这使合作能够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同时,如果在园区内无法建立副产品交易的ISNs,则所有的交换都是和园外企业进行的。因此,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还能形成区际层面的虚拟型生态产业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