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能源产业开发对纵

能源产业开发对纵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史丹指出,能源行业之间的纵向关系是由能源加工转换而产生的上下游的产业联系。能源转换率等于各个能源工业的中间需求与该能源总需求之比。能源资源只有通过资源型产业的集群化成长,才能真正发挥出资源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型产业的集群发展为在区域内形成专业市场提供了条件,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又将推动资源型产业的集群发展。

史丹(2006)指出,能源行业之间的纵向关系是由能源加工转换而产生的上下游的产业联系。例如,原油生产企业与炼油企业之间、煤炭生产企业与发电企业之间、原煤企业与炼焦企业之间等。纵向的产业联系使得上游企业的能源产品是下游企业的主要原料,能源产品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能源行业的纵向关联可以用能源的转换率表示。能源转换率等于各个能源工业的中间需求与该能源总需求之比。能源转换率越高,能源行业之间的纵向联系越密切。

上下游产业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看作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在同一个集团内部做长产业链,一方面保证更高水平的利润;另一方面降低市场风险,成为企业集团的正常选择。孙静春、常琳(2009)对陕西义马煤业集团的煤炭、建材、电力化工和炼铝等产业链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1)煤炭产业对电力产业的影响是通过利润来引导的,对铝工业产业的影响是通过销售成本和利润来引导的,对建材产业的影响是通过生产成本、销售成本、收入和利润来引导的,对化工产业的影响是通过生产成本来引导的。煤炭产业是所有产业的基础,影响着所有产业,是集团最大的支柱产。(2)电力产业对建材产业的影响是通过利润来引导的,该影响不明显,对铝工业产业的影响是通过生产成本来引导的,可以有效地降低铝工业的生产成本,使铝工业拥有很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并在铝工业充分发展的前提下,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发展铝镁合金铝合金的深加工,带动建材业的发展。电力产业的良好发展才能促进建材产业和铝工业产业的发展。(3)化工产业对其他任何产业没有影响,这是因为煤化工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因而这种产业和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围绕能源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的健全发展,会起到呈现出产业集群的特征,形成更有竞争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的区域产业。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自然资源只有与其他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合才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能源资源只有通过资源型产业的集群化成长,才能真正发挥出资源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具体来说,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成本优势

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构筑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实现明显的成本优势。(1)交易成本低。作为一种介于纯市场和纯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产业集群有助于企业克服市场的交易分散性和不确定性风险,便于企业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频繁往来,容易实现交易的规范化和程序化,从而有效克服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不良影响,降低道德风险和败德性,节约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可以避免垂直一体化的层级组织成本过高而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和交易成本过大而导致的市场失灵的风险低效率。(2)信息成本低。集群内企业呈现出集中的地理空间布局,使相关行业的信息更集中,地理空间上的临近使信息传播更为迅捷,降低了信息传递的失真率。同时,企业能更加迅速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及时整合资源,降低企业对信息的搜索成本。(3)配套成本低。集群内部各个不同形式的专业化企业仅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相互之间形成了高效的分工协作系统。又由于这些企业处于同一区域,有利于降低企业之间资源及资源型产品的采购、运输和库存费用以及人才招聘的成。(4)学习与创新成本低。产业集群与单个企业相比,在学习和信息处理上要更强一些。在集群内,信息的流动和认知形成是通过劳动力的流动,紧密的创新合作、模仿实现的,集体学习代替了企业内部学习,降低了学习与创新的成本。

2.创新优势

由于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存在,产业集群能够使得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竞争优势,大大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1) 竞争压力大。企业集聚加剧了竞争,充分的竞争迫使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改进产品和服务,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2) 技术吸收能力强。由于空间集聚、业务频繁、信息交流快,市场上任何一个前景好、潜力大的重大技术创新,集群内企业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这种创新成果,通过快速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3) 服务体系健全。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汇聚了大量的服务型企业以及提供研究和技术性支持的机构,如科研机构、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这些机构加强服务、技术的提供,对集群内企业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市场优势

产业集群的市场优势表现在它的资源优势、产业规模及在产业规模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市场、区域性品牌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1) 资源优势。立足于丰富的自然资源,以高技术为支撑,向下游产业延伸,延长产业链,提升资源型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上的竞争力。(2) 专业市场。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相互依存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资源型产业的集群发展为在区域内形成专业市场提供了条件,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又将推动资源型产业的集群发展。(3) 区域性品牌。区域性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通过构筑资源型产业集群,利用群体效应,有利于建立区域性品牌。(4) 开拓国内外市场。立足于资源优势、专业市场和区域性品牌,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构建起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信息网络,逐步形成自主控制的跨国生产和经营网络,可以帮助单个中小企业直接参与国内外竞争,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强集群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扩张优势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可以在短时期内形成巨大产业规模,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1) 产业链的延伸。随着资源型产业集群规模的扩张,更多资金和技术进入聚集区,配套企业和机构也随之产生,集群内的企业就会出现全方位的高速扩张,不断拓展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迅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2) 产业整体合力的扩张。资源型产业集群不仅加强了企业竞争的压力,同时也加强了企业间的合作。在集群内部,由于各企业追求的细分市场并不完全相同,企业之间更多的是相互合作,容易形成产业的整体合力,资源型产业群的外部效应也随之放大。

这四种优势主要是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市场机制而体现出来的,因此优势的发挥主要应该依赖市场,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在政府规划的主体情况下,通过企业在竞争过程的优势发挥而使产业集群壮大。王锋正、郭晓川(2007)对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型产业集群特征进行了分析,虽然内蒙古也零星散布着一些所谓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如鄂尔多斯的煤炭产业群与羊绒产业群、包头稀土产业群、呼和浩特的乳品产业群等,但这些基本上是靠政府投资、区外要素推动形成的,而不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集群内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基于共同的资源背景之上的相互认同和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效应,更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动力,因此,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型产业集群,只可以说是企业的松散集聚现象。这些资源型产业链短,产业分工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资本积累速度慢,自我发展能力弱,产业竞争力严重不足。

因此,要建设形成真正强大的产业集群,政府除了在产业园方面做好规划形成产业集群的雏形外,更多地应该是市场的培育,主要体现在制度建设和环境营造两个方面。(1)优化适于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氛围,应该研究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根据主导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向,规划建设一批重点专业化工业园区;实行优惠的市场准入政策,降低门槛,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向集群地进行集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打破地区封锁,促使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地区间、产业间自由流动;推行积极的资金扶持和金融政策,扶持资金有意识地向集群倾斜,引导集群的发展; 同时研究建立集群内公共担保基金或联户担保基金,为企业创造贷款条件,鼓励、引导金融部门增加对集群发展的资金支持;推行更加宽松和优惠的人才政策,为集群发展广纳贤才,同时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根据资源型产业发展需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培育高素质的员。(2)强化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建设,努力强化政府服务,营造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加强促进集群发展的硬环境建设,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另一方面,要加强促进集群发展的软环境建设,如要加强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建设、积极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着力推进集群公共平台建设、强化集群整体招商引资、加强地区品牌的培育。只有有意识地在强化重点培育的资源型产业集群的软硬环境建设,注重市场作用的有效发挥才能对西部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能源资源型产业集群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