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生态化

产业生态化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生态化_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1.3.3 趋势三: 产业生态化目前国内一些学者谈到产业生态化理论时,通常把罗伯特·弗罗什和尼古拉斯·盖洛普在1989发表的《制造业的战略》一文中提出的“产业生态系统”概念,看作是以产业生态学为代表的产业生态化理论的开端。产业生态化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产业的反生态性特征日趋削弱、生态性特征逐渐加强的过程。

1.3.3 趋势三: 产业生态化

目前国内一些学者谈到产业生态化理论时,通常把罗伯特·弗罗什和尼古拉斯·盖洛普在1989发表的《制造业的战略》一文中提出的“产业生态系统”(the Industrial Ecosystem)概念,看作是以产业生态学为代表的产业生态化理论的开端。实际上,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作为现代生态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生态学和产业生态化理论还有两个更早的思想来源: 一个是以肯尼斯·博尔丁于1966 年所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为代表的生态经济思想;另一个是尤金·奥德姆和霍华德·奥德姆兄弟所创立的系统生态学理论及其生态系统演化的思想。罗伯特·艾尔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产业代谢”(Industrial Metabolism) 理论。艾尔斯把人类的产业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物质、能量流动关系称为“产业代谢”,他认为:“产业代谢是在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下,使原料和能量通过劳动转化为最终产品和废物的一系列物质过程的统一。”受艾尔斯提出的产业代谢理论的启发,1989年,罗伯特·弗罗什和尼古拉斯·盖洛普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在弗罗什和盖洛普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思想之后,根据尤金·奥德姆提出的生态系统演化理论和艾尔斯的产业代谢理论,格雷德尔和阿伦比于1993 年提出了产业系统演化发展的三个阶段的设想,他们认为,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对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与转化大致经历了从线性流动、不完全循环到完全循环三个阶段的历程,才形成今天比较完善和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产业系统的出现要晚得多。它既是自然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但又与自然生态系统在性质上和对物质、能量的利用方式上具有本质的不同,总体而言处于线性流动阶段。这一理论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所提出的,为了实现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物质的封闭循环,未来的产业系统也要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建立起包括生产加工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在内的四个基本功能单元这样一个思路和途径(3)

目前,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已经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基本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所承受的生产和消费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其自净能力的饱和程度,到了严重超载的地步,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频发的全球性生态灾难使人类意识到生态恢复、环境净化和资源保护才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得超越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这些观念使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态度逐渐取代了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的无限索取的思维模式,并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人工产业系统也由此开始了其反生态特征向生态性特征的回归。

产业生态化是依据产业自然生态有机循环机理,在自然系统承载能力内,对特定地域空间内产业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进行耦合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消除环境破坏,协调自然、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化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产业的反生态性特征日趋削弱、生态性特征逐渐加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产业系统创造一个新的范式,将人造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中,逐步实现由线性(开放)系统向循环(封闭)系统转变(4)

产业生态化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价值链系统,是模拟生态系统而建立的生产工艺体系,实质上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其基本特征有(5)

(1) 产业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目的是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 产业要与自然协调发展,必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关系,产业系统排出的废渣、废液、废气等物质和能量不能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和自净力。

(3) “废料”的资源化。产业生态化要求充分利用每一道工序的废料,把它当作另外一个工业部门或工序的原料,以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这不仅仅是要求政府或企业想方设法处理垃圾,而是建立以“废料”为资源的企业或一系列产业。因此,产业系统内部的结构要相互协调,各个部门及环节之间的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要相互协调。由于集约和再循环使用,系统内各个不同的行为者之间的物质流要远远大于出入产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4) 产业生态价值链必须是闭路循环。也就是说,进入一定区域的物质和能量在各个企业之间循环,一个企业的废弃物变为另一个企业的资料来源,目标是零污染排放。

(5) 改进工艺设计,促进产品与服务的非物质化。采用适用的技术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品设计,减少“消耗性污染”。这要求依据功能需要来设计产品,努力在生产、使用、维护、修理、回收及最终处置的过程中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