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知财务管理

认知财务管理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导入案例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渤海公司招聘财务工作人员,负责财务管理工作,人事部安排小李撰写招聘广告。前者称为财务活动,后者称为财务关系。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企业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入案例

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渤海公司招聘财务工作人员,负责财务管理工作,人事部安排小李撰写招聘广告。小李大学所学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并不熟悉,于是他请教财务部的小张。小张告诉他财务管理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既要熟悉财务会计工作,还要有管理能力,小张借了本《财务管理入门》给小李看,让他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小李认真研读后写下了招聘要求,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你知道小李都写了哪些内容吗?

学习目标

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环节,了解财务管理组织框架。

问题引出

1,财务管理工作和财务会计工作有什么不同?

2,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具有代表性观点的特点吗?

3,财务管理工作的环节有哪些?

知识储备

一、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工作是近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作坊、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下,财务活动比较简单,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工作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产业革命后,特别是19世纪末托拉斯出现以后,企业的财务活动随之复杂化,制订投资方案、筹集经营资金、对外提供财务信息,并对利润进行分配,从而构成企业经营管理中一项独立的职能——筹措、使用和分配资金。单独履行这一职能的工作即为财务管理工作。早期的财务管理以集资为主要内容。经过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西方企业经营者看到了只重视筹措资金的严重缺陷,由此在财务管理中开始采取许多对资金使用加强日常监督和日常控制的措施,财务管理发展到以监督为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资本主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又逐步转向以事前控制为主,在企业管理中形成了较完整的财务控制系统。与上述发展过程相适应,财务管理学也经历了以集资、财务监督和全面财务控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前者称为财务活动,后者称为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企业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财务活动

财务活动是指企业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和分配等一系列行为中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是指资金的流入和资金的流出。企业的财务活动具体表现为以下内容。

1,资金的筹集活动

企业依法从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筹措其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资金进入企业,是资金运动的起点。按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性质,将资金分为借入和投入两大部分。对于借入的资金企业应按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对于投入的资金,企业实现赢利后支付红利或股利。不论资金以什么形态出现,企业筹集到资金,表现为资金的流入;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和红利等,表现为资金的流出,这些资金运动都是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2,资金的投放活动

企业拿依法获得的资金,进行有效的投资和使用,以谋取经济效益。资金的投放包括对外投资、对内投资。对外投资主要是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或与其他企业联营等;对内投资主要是购置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等。企业收回对外投资或变卖资产获得现金,表现为资金的流入;企业购买股票、债券表现为资金的流出,这些资金运动都是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3,资金的使用和收回活动

企业总是保留一定数量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以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企业购入材料或商品,支付工资和各种营业费用,需要付出资金;企业从事生产和销售,可收回资金。这些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周而复始地循环,形成营运活动,也引起企业营运活动的财务活动。

4,资金的分配活动

企业通过销售活动获得收入,在补偿了成本和费用后,便实现利润或亏损;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活动,也可能实现利润或亏损。企业还必须依法纳税,并对税后利润按照会计准则和公司章程进行分配。在获取利润和支付税金、红利的过程中产生的资金的收付行为,是企业资金分配活动引起的财务活动。

上述企业财务活动的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企业财务活动的完整过程,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二)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与有关方面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是投资者按照投资合同、章程、协议出资,企业按照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依据章程、协议或合同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在财务上体现了所有权的性质,反映了受资与投资的财务关系。

2,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这是企业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被投资者即受资者依规定分配给企业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在财务上体现了所有权的性质,反映了投资与受资的财务关系。

3,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是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应在国家统一的宏观管理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制约,并且企业有义务向国家依法纳税,从而形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在财务上反映了一种强制与无偿分配的财务关系。

4,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以向债权人借款和发行债券、赊购等形式借入资金,并按合同等有关约定按时付息,到期偿还本金。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有债券持有人、贷款机构、商业信用提供者、其他出借资金给企业的单位和个人。企业利用债权人的资金后,要按约定的利息率及时间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债务到期时,按时向债权人归还本金。企业与债权人的关系体现的是债务与债权的关系。

5,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以向债务人提供借款和商业信用、购买债券等形式借出资金,并按约定条件,要求债务人支付利息、偿还本金,从而形成了企业债务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在财务上体现了借贷性质,反映了债务与债权的财务关系。

6,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形成了相互提供产品与劳务、分工与协作的权、责、利经济关系。在实行内部经济核算的企业,这种关系体现为内部价格的资金结算关系,反映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利益的财务关系。

7,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也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企业的生产活动必须要有职工的参与才能进行,企业价值的实现及增值,必须通过职工的劳动得以实现;企业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以职工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依据,付给职工劳动报酬。从而形成了一种经济关系,反映了职工与企业共同分配劳动成果的一种财务关系。

企业的财务活动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企业的财务关系反映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从而体现企业财务的本质。

二、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的目标就是创造价值。一般而言,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鉴于财务主要是从价值方面反映企业的商品或者服务提供过程,因而财务管理可为企业的价值创造发挥重要作用。

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其特点如下:

(1)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一经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性;

(2)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如有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3)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多元性,如有起主要作用的主导目标和起次要作用的辅助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代表观点

目前财务管理目标有如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就是假定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人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这个指标来衡量;二是在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三是只有每个企业都最大限度地创造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而带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主要优点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但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以下缺陷。

(1)没有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比如,今年100万元的利润和10年以后同等数量的利润其实际价值是不一样的,10年间还会有时间价值的增加,而且这一数值会随着贴现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没有考虑风险问题。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风险,同等利润值在不同行业中的意义也不相同,比如,风险比较高的高科技企业和风险相对较小的制造业企业无法简单比较。

(3)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4)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财务决策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由于利润指标通常按年计算,因此,企业决策也往往会服务于年度指标的完成或实现。

2,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对于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的。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

与利润最大化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主要优点是:

(1)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通常股价会对风险作出较敏感的反应;

(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未来的利润同样会对股价产生重要影响;

(3)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以下缺点。

(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因为非上市公司无法像上市公司一样随时准确获得公司股价。

(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因素,有些还可能是非正常因素。股价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如有的上市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但由于可能存在某些机会,其股票市价可能还在走高。

(3)它强调得更多的是股东利益,而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企业价值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或者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未来现金流量这一概念,包含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两个方面的因素。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包含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而现金流量的现值是以资金的时间价值为基础对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得出的。

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求企业通过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1)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

(2)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3)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增加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4)用价值代替价格,克服了过多受外界市场因素的干扰,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但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的价值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尽管对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业价值的变化,但是,股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很难反映企业的价值。

(2)对于非上市公司,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

近年来,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以及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作用的增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

4,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的前提下,要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就要考虑哪些利益关系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理财主体更加细化和多元化。股东作为企业所有者,在企业中有着最大的权利、义务、风险和报酬,但是债权人、员工、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和政府也为企业承担着风险。比如:

(1)随着举债经营的企业越来越多,举债比例和规模也不断扩大,使得债权人的风险大大增加;

(2)在社会分工细化的今天,由于简单劳动越来越少,复杂劳动越来越多,使得职工的再就业风险不断增加;

(3)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经理人受所有者委托,作为代理人管理和经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代理人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风险也随之加大;

(4)随着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与客户以及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更多的情况下是长期的伙伴关系,处于一条供应链上,并共同参与同其他供应链的竞争,因而也与企业共同承担一部分风险;

(5)政府不管是作为出资人,还是作为监管机构,都与企业各方的利益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股东,还包括债权人、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等。因此,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能忽视这些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2)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并强调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

(3)强调对代理人即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便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

(4)关心本企业普通职工的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提供合理恰当的福利待遇,培养职工长期努力为企业工作;

(5)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关系,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

(6)关心客户的长期利益,以便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7)加强与供应商的协作,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并注重企业形象的宣传,遵守承诺,讲究信誉;

(8)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

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这一目标注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考虑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在追求长期稳定发展的过程中,站在企业的角度上进行投资研究,避免仅站在股东的角度进行投资可能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2)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由于兼顾了企业、股东、政府、客户等的利益,企业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牟利的组织,还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和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就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正确处理各种财务关系,自觉维护和确实保障国家、集体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3)这一目标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这一目标可使企业各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并在使企业利益、股东利益达到最大化的同时,也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达到最大化。也就是将企业财富这块“蛋糕”做到最大化的同时,保证每个利益主体所得的“蛋糕”更多。

(4)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比如,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有其一套评价指标,如未来企业报酬贴现值;股东的评价指标可以使用股票市价;债权人可以寻求风险最小、利息最大;工人可以确保工资福利;政府可考虑社会效益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各自的指标,只要合理合法、互利互惠、相互协调,就可以实现所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因此,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最理想的目标。但是鉴于该目标过于理想化,且无法操作,本书后述章节采用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财务管理目标下的矛盾与协调

企业所有者和债权人都为企业提供了资金,但是他们处在企业生产经营之外,只有经营者在企业里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构成了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关系。企业是所有者即股东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的目标。股东委托经营者代表他们管理企业,为实现他们的目标而努力,但经营者和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债权人把资金借给企业,并不是为了“股东财富最大化”,与股东的目标也不一致。公司必须协调这三方面的冲突,才能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1,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

经营者也是最大合理效用的追求者,他们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同时,实现以下目标:增加报酬(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报酬,如工资、奖金、荣誉和社会地位等)、增加闲暇时间(包括较少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里较多的空闲和有效工作时间中较小的劳动强度)、避免风险(经营者努力工作可能得不到应有的报酬,他们的行为和结果之间有不确定性,经营者总是力图避免这种风险,希望付出一份劳动便得到一份报酬)。前两个目标之间有矛盾,增加闲暇时间可能减少当前或将来的报酬,努力增加报酬会牺牲闲暇时间。三项归纳起来,表现为能够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则希望以较小的享受成本支出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为协调这一矛盾,应采取使经营者的报酬与绩效相联系,并辅之以解聘、接受、激励等措施。

2,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

当公司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后,两者也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债权人把资金交给企业,其目标是到期时收回本金,并获得约定的利息收入;公司借款的目的是用它扩大经营,投入有风险的生产经营项目,两者的目标并不一致。这两者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两点,一是经营者投资于比债权人预计风险要高的项目;二是所有者未经现有债权人同意而要求经营者发行新债券或举借新债。为协调上述矛盾,债权人通常会采取限制性借款、收回借款或不再借款等措施。

3,企业目标与社会责任

企业的目标和社会的目标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企业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自然会使社会受益。但企业的目标和社会的目标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企业为了获利,可能损害其他企业的利益或公众的利益。

4,财务管理工作环节

财务管理环节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与一般工作程序,具体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环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密切配合,周而复始地进行,形成财务管理工作的完整循环。

1)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结合具体条件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财务成果及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测算和预计。财务预测是财务决策的基础,是编制财务预算的前提,是企业组织日常财务活动的必要条件。它的工作程序包括:确定预测对象和目的;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确定定性和定量的预测分析方法;进行测算;提出多种方案和设想,供财务决策时选择。

2)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目标的总体要求下,依据财务预测所提出的多种方案和设想,采用专门的方法,经过分析与对比,从多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决策。财务决策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成败。它的工作程序包括:提出项目,确定决策对象;搜集资料,提出备选方案;采用特定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选出最优方案。

3)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是以财务预测提供的信息和财务决策确定的方案为基础,运用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财务活动及其所反映的指标进行具体规划的过程。财务预算是将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结果具体化,是控制和分析财务活动的依据。它的工作程序包括:分析财务环境,制定预算指标;协调人力、财力、物力,进行资源的综合平衡;编制财务预算。

4)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以财务预算为依据,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日常的监督、协调和限制,以便使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达到财务预算中规定的目标。财务控制是落实财务预算任务、保证财务预算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它的工作程序包括:制定控制标准、执行标准、确定差异、分析差异、考核奖惩。

5)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资料和其他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其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通过财务分析过程,可以掌握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评价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财务活动的规律,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它的工作程序包括:进行财务指标实际与预算的比较,作出评价;分析差异原因,明确责任;落实改进措施,完善管理工作。

三、影响财务管理环境的因素

财务管理的环境又叫理财环境,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约束条件。企业只有在理财环境的各种因素作用下实现财务活动的协调平衡,才能生存和发展。

理财环境有内部理财环境和外部理财环境。内部理财环境企业自身可以设计、调整;而外部理财环境会限制、约束企业的理财活动,是财务管理人员更应该关注的,企业理财更多的是适应它们的要求和变化。

外部理财环境包括的项目大体有以下几类。

(一)法律环境

企业理财的法律环境是指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企业理财活动,无论是筹资、投资还是利润分配,都要和企业外部发生经济关系。在处理这些经济关系时,应当遵守有关的法律规范。

1,企业组织法规

企业组织必须依法成立,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组建过程中适用不同的法律。在我国,这些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等,这些法规详细规定了不同类型的企业组织设立的条件、设立的程序、组织机构、组织变更以及终止的条件和程序等。例如《公司法》对公司的设立条件、设立程序、组织机构、组织变更和终止条件、终止程序等都作了规定;《公司法》也对公司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作了规定;公司一旦成立,其主要的活动都要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因此《公司法》是公司理财最重要的强制性规范,公司理财活动不能违反该法律,公司的自主权不能超出该法律的限制。

2,税法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税法按征收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对流转额课税的税法,即以企业的销售所得为征税对象,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进出口关税。②对所得额课税的税法,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其中,企业所得税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上述企业在我国境内和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一般按25%的税率计算缴纳税款。③对自然资源课税的税法,目前主要以矿产资源和土地为征税对象,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④对财产课税的税法,即以纳税人所有的财产为征税对象,主要有房产税。⑤对行为课税的税法,即以纳税人的某种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主要有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任何企业都有纳税的法定义务。税负是公司的一种费用,它增加公司的现金流出,对公司理财有重要的影响。公司都希望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减小税务负担。税负的减少,只能靠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决策的精心安排和筹划,而不允许在纳税行为已发生时去偷税、漏税。这就要求财务人员熟悉并精通税法,为理财目标服务。

3,财务法规

财务法规主要是指《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是各类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实施财务管理的基本规范。我国第一个《企业财务通则》于1994年7月1日起施行。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2005年我国重新修订了财务通则,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财务通则围绕企业财务管理环节,明确了资金筹集、资产运用、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并结合不同财务管理要素,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作了规范。

《企业会计准则》是针对所有企业制定的会计核算规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实施范围是大中型企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实施,2008年1月1日起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为规范小企业的会计行为,财政部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

此外,还有与企业理财有关的其他经济法规,如证券法、结算法规、合同法等。企业理财人员要熟悉这些法规,在守法的前提下完成财务管理职能,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

(二)金融市场环境

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一切资本流动的场所,包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的流动场所。其交易对象包括货币借贷、票据承兑和贴现、有价证券的买卖、黄金和外汇买卖、国内外保险、生产资料的产权交换等。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有价证券市场。

1,金融市场与企业理财的关系

金融市场是企业投资和筹资的场所。①金融市场上存在多种多样方便灵活的筹资方式,公司需要资金时,可以到金融市场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筹集所需资金,以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当公司有多余的资金时,又可以到金融市场选择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为资金的使用寻找出路。②企业通过金融市场使长短期资金相互转化。当公司持有的是长期债券和股票等长期资产时,可以在金融市场转手变现,成为短期资金,而短期票据也可以通过贴现变为现金;与此相反,短期资金也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变为股票和长期债券等长期资产。③金融市场为企业理财提供有意义的信息。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动和各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动,都反映了资金的供求状况、宏观经济状况甚至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赢利水平。这些信息是公司进行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财务人员应随时关注。

2,金融市场的分类和组成

(1)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市场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按交易期限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指交易对象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资金交易市场,也称为短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是指交易对象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股票和债券交易市场,也称为长期金融市场。

按交割时间划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现货市场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当场或几天之后买方付款、卖方交出证券的交易市场。期货市场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双方约定的未来某一特定的时日才交割的市场交易。

按交易性质划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发行市场是指从事新证券和票据等金融工具买卖的转让市场,也叫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流通市场是指从事已上市的旧证券或票据等金融工具买卖的转让市场,也叫次级市场或二级市场。

按交易的直接对象划分为票据承兑市场、票据贴现市场、有价证券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等。

(2)金融市场的组成。金融市场由主体、客体和参加人组成。

市场主体是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是连接投资人和筹资人的桥梁。客体是指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如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参加人是指客体的供应者和需求者,如企业、政府部门和个人等。

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各类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的主要作用是资金的存贷,它们从广大居民手中吸收存款,再以借款的形式将这些资金提供给企业等资金需求者。投资银行在现代公司筹资活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任何公司发行债券或股票,都要借助投资银行的帮助。目前在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主要由各类证券公司来承担。保险公司和各类基金管理公司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它们从广大投保人和基金投资者手中聚集了大量资金,同时,又投资于证券市场,成为公司基金的一项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已经存在多家保险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这些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3,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资产。金融工具按发行和流通的场所,可以划分为货币市场证券和资本市场证券。

货币市场证券属于短期债务,到期期限通常为一年或更短的时间,主要是政府、银行及工商业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小的特点。货币市场证券包括商业本票、银行承兑汇票、国库券、银行同业拆借、短期债券等。

资本市场证券是公司或政府发行的长期证券,到期期限超过一年,实质是一年期以上的中长期资本市场证券。资本市场证券包括普通股、优先股、长期公司债券、国债、衍生金融工具等。

4,利率

在金融市场上,利率是资本使用权的价格,它体现了资本的使用价值。我国的利率分为法定利率和市场利率。

法定利率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确定、公布,各银行都必须执行的利率。市场利率是指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双方竞争形成的利率。市场利率受法定利率的影响,法定利率也要考虑市场供求状况,一般说来两者并无显著脱节现象。

金融市场上利率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补贴率+风险报酬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变现力附加率+违约风险附加率+到期风险附加率

(1)纯粹利率,是指无风险、无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平均利率。纯粹利率的高低受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和国家调节的影响。

利息为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依存于利润率,并受平均利润率的制约。利息率最高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其占平均利润率的比重,取决于金融业和工商业之间的竞争结果。

在平均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金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经济高涨时,资金需求量上升,若供应量不变,则利率上升;经济衰退时,正好相反。

政府为防止经济过热,通过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上升;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增加货币发行量,则情况相反。

(2)通货膨胀补偿率。由于通货膨胀使货币贬值,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投资者的真实报酬下降,为了弥补因通货膨胀造成的购买力损失,在利率中给予的补偿,称为通货膨胀补偿率贴水。

(3)变现力附加率。变现力是指资产转变为现金的能力。在利率中考虑变现力,一般是从有价证券的角度来考虑的。政府债券和大公司的股票容易被人接受,投资人随时可以出售以收回投资,变现能力强。一些小公司鲜为人知,债券、股票不易变现,投资人要求附加变现率(提高利率1%~2%)作为补偿。

(4)违约风险附加率。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时支付利息或本金而给投资人带来的风险。它反映借款人按期支付本金、利息的信用程度。违约风险越大,投资人要求的利率报酬越高。

债券评级,实际上就是评定违约风险大小,信用等级越低,违约风险越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各信用等级债券利率水平同国库券利率之间的差额,便是违约风险附加率,也叫做违约风险报酬率。

(5)到期风险附加率,是指因到期期限长短不同而形成的利率差别。一项负债,到期期限越长,债权人承担的不肯定因素就越多,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三)经济环境

1,经济周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通常带有一定的波动性,大体上经历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几个阶段的循环,这即是经济周期。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运行也呈现出特有的周期特征,存在一定的经济波动。过去曾多次出现经济超高速增长,发展过快,而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或宏观调控。鉴于经济周期影响的严重性,财务学者探讨了企业在经济周期中的经营理财策略(如表1-1所示)。

表1-1 经济周期中的理财策略

一般而言,在经济复苏阶段,社会购买力初步提升,企业应及时确定合适的投资机会,开发新产品,采取增加存货和放宽信用条件的应收账款管理政策等理财策略,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经济繁荣阶段,市场需求旺盛,企业应采取扩展的策略,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增添机器设备、存货和劳动力,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迅速筹集所需基金。在衰退阶段,企业应缩减规模,减少风险投资,投资无风险资产,以获得稳定的报酬。在萧条阶段,企业应维持现有的规模,并设置新的投资标准,适当考虑低风险的投资机会。总之,企业面对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必须预测经济变化情况,适当调整财务政策。

2,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也给公司理财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要;②引起企业利润的虚增;③引起企业利润的上升,增加企业的权益资金成本;④引起有价证券价格的下降;⑤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大企业的筹资难度。

企业对通货膨胀本身无能为力,只有政府才能控制通货膨胀。鉴于以上因素,财务人员需要分析通货膨胀对资本成本和投资报酬率的影响。为了实现预期报酬率,企业应调整收入和成本。同时,使用套期保值等方法尽量减少损失,如买进现货、卖出期货或进行相反的操作等。

3,政府的经济政策

为了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政府具有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国家的产业政策、经济体制的改革措施、政府的行政法规等,对公司财务活动有重大影响。

公司在进行财务决策时,要认真研究政府政策,按照政策导向行事,最好能预见政府政策的变化和调整趋势,才能使公司趋利除弊。

4,竞争

竞争广泛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公司不可回避。

企业之间、产品之间、新老产品之间的竞争,涉及设备、技术、人才、推销、管理等各个方面。竞争能促使企业用更好的方法生产更好的产品,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公司为了改善竞争地位往往需要大规模投资,成功了,公司的赢利就增加了。

竞争是“商业战争”,综合了公司的全部实力和智慧,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波动带来的财务问题以及企业的对策,都在竞争中体现出来。

现在请回答任务一【导入案例】提出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