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国际化的特征

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国际化的特征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上近年来世界经济面临困局,而我国经济依然表现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不难看出,保护主义手段不断翻新、花样层出不穷,成为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重要障碍,使得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进军海外的复杂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而利用国际经济规则和保护主义展开斗争,也成为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1.以获取资源为首要目标

我国自身资源不足以支撑国家全面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大型资源型企业通过国际化经营来促进资源的交流和补给,推动资源开发和加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带动国家经济全面进步。同时,占有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优质程度,构成了大型资源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国际化的直接动因。这就决定了大型资源型企业的国际化必须坚持将获取自然资源作为核心的诉求,无论采取直接收购、合资开发、股权并购、风险勘探、租赁经营、工程换资源还是其他模式,都始终围绕资源获取这一最终目的,这也成为当前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国际化的最大特征。

2.投资区域集中

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的勘查投资主要集中在周边国家及南美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并购投资则主要面向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矿业企业,不过这些公司的矿山项目也主要集中在南美和非洲。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澳大利亚成为了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首选之地。在2009年公开的我国资源型企业并购案例中,有半数发生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也成为2009年除港澳地区、国际自由港以外,吸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最多的国家,其中85.9%集中于矿产资源行业,而矿产资源的并购则占有主导地位。除前述中国五矿在澳大利亚的并购行为外,中冶先后入股澳大利亚Waratah Coal和Resourcehouse、宝钢收购澳企Aquila等都颇具代表性。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发达而且法律健全,资源完全市场化,并且对投资者进入没有过多政策限制,成为我国资源类企业扎堆的重要基础。同时,对于饱受金融危机打击的澳大利亚资源型企业而言,也亟需来自我国的买家来帮助它们摆脱困境,使之不仅能够从交易中卖出资产和股票,还有可能从中资银行得到较市场价格优惠很多的贷款

3.面临保护主义的挑战

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我国资源类企业有着较强的经济实力,在国际化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能力,但海外并购仍然并非坦途。和我国一样,大多数国家的自然资源归属全体国民,当大型资源型企业意向购买其他主权国家的矿产资源,或者收购或占有这些资源的企业时,容易引起东道国对资源安全和国际战略等诸多因素的慎重思考,将原本正常的经济行为复杂化。加上近年来世界经济面临困局,而我国经济依然表现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2004年6月,中国五矿集团计划投资5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诺兰达公司,在提出“全部收购、现金收购、保留管理层、尽快完成交易”四条优惠条件后,获得了收购的独家谈判权。遗憾的是,此时正值加拿大国内政治敏感时期,奉行经济保护主义的左翼新民主党在国会力推重审《加拿大投资法》,利用立法程序叫停了该项目收购。在此之后,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的合同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下宣告失败;2009年中铝公司力图扩大在澳大利亚力拓公司的股权以失败告终,背后同样存在保护主义的影子。

但同时,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也想方设法地积极应对这些挑战。2009年中国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的申请起初收到该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的否决,中方随即改变了收购方案,积极游说澳国政府和国会,同时接受当地媒体采访表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突出了新方案不影响当地就业的优点。在一系列努力后,五矿还提高了1.8亿美元的收购价,使方案最终得到批准,顺利完成收购。

不难看出,保护主义手段不断翻新、花样层出不穷,成为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重要障碍,使得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进军海外的复杂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而利用国际经济规则和保护主义展开斗争,也成为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4.战略规划不足,投资风险大

我国大型资源型企业的国际化,是国家资源战略的有机组成,其行为必须协同于国家的整体规划。但是,在现实市场环境中,各企业又面临着各自不同的困局,有的是资金不足,有的是资源不足,有的是人才不足。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各个企业只能是考虑自身困难,加上国家层面缺乏统一的调度,使得大家无法体谅到行业整体形势,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和资源的争夺中,就出现了恶性竞争的苗头。这种背景下的国际化,就更多地带有功利性,为国际化而国际化,缺乏战略规划,更缺乏战略的实施细则,从而带来系列的经济和社区风险。

比如,我们更多地关注资源类企业频频进行的海外并购,却很少挖掘并购成功后的经营绩效问题,其实,如何整合好并购后的企业才是扩张成功的关键。由于被并购企业国家的制度、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与我国有着巨大差异,资源类企业并购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还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中冶集团2006年收购了阿根廷赛拉格兰德铁矿70%的股权,拥有该矿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权。投入数千万美元之后,该矿的生产和经营仍不见起色,除当地劳工经常举行罢工要求增加薪水外,当地政府承诺的水电供应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