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供给管理政策

供给管理政策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述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主要政策内容。根据这种分析,他们提出了供给管理政策,主要政策措施有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等。

上述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主要政策内容。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重视了总供给对经济的影响,分析了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滞胀经济问题。根据这种分析,他们提出了供给管理政策,主要政策措施有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人力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等。

一、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是通过控制货币工资和物价来制止通货膨胀的政策。国家控制的重点是工资,所以称为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供给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根据这一理论,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特别是由于工资成本增加而引起来的。因此,只要能限制工资增长率,就可抵制成本提高,从而制止物价上涨,消除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收入政策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工资—物价管制

政府采用法律手段禁止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工资与物价,这种措施作用强、效力大,但副作用也大。例如,它会导致排除抢购、定量供应、黑市盛行、地下经济扩张等,更重要的是在管制中很难区别相对价格的变化和导致通货膨胀的价格上涨。因此,必然扰乱价格体系,破坏市场机制,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而且在和平时期,实行硬性的工资—物价管制在政治上也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因此,一般在特殊时期采用。

(二)工资与物价指导线

政府为了制止通货膨胀,根据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其他因素,规定了工资与物价上升的限度,其中主要是规定工资增长率,所以又称工资指导线。工会和企业要根据这一指导线来确定工资增长率。企业也要根据这一规定确定物价上涨率。如果工会或企业违反规定,使工资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超过了这一指导线,政府就要以税收或法律形式进行惩罚。这种做法比较灵活,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被西方国家广泛采用。

(三)税收刺激计划

税收刺激计划是以税收为手段来控制工资的增长。具体做法是: 政府规定货币工资增长率,即工资指导线,以税收为手段来付诸实施。如果企业的工资增长率超过这一指导线,就课以重税,以示惩罚; 如果企业的工资增长率低于这一规定,就给予奖励。例如,当政府的目标是使工资增长率从6%下降到4%时,政府可将4%的增长率作为标准,对平均工资增长率高于4%的企业按高税率征税; 对平均工资增长率低于4%的企业按较低的税率征税,或适当减免税收。

二、指数化政策

通货膨胀会对财产分配和收入分配产生影响,使一些人受益,另一些人遭受损失,从而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收入指数化政策就是为了消除这种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政策,其具体做法是: 定期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收入的名义价值,以使其实际价值保持不变。主要的指数化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工资指数化

工资指数化是指按通货膨胀率指数来调整名义工资,以保持实际工资水平不变。在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如果工人的名义工资没变,实际工资就会降低,这就会发生有利于资本家而不利于工人的收入再分配。为了保持工人的实际工资不变,在工资合同中就要确定有关条款,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按消费物价指数来调整名义工资,这项规定称为自动调整条款。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措施按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工资增长率。工资指数化可以使实际工资不下降,从而维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但在有些情况下,工资指数化也会引起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二)税收指数化

税收指数化是指按通货膨胀率指数来调整税收起征点与税率等级。当经济中发生了通货膨胀时,实际收入不变而名义收入增加了。这样,纳税的起征点实际上是降低了。在累进税制下,纳税者名义收入的提高使原来的实际收入进入了更高的税率等级,从而使缴纳的实际税金增加。此时,如果不实际税收指数化,就会使收入分配发生不利于公众而有利于政府的变化,成为政府加剧通货膨胀的动力。只有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税收,即提高起征点并调整税率等级,才能避免不利的影响。

此外,利息、政府债券收益等其他收入也应该根据指数化政策来调整,使各种收入的增长与一般物价上涨水平相联系,随物价指数的变动而伸缩。

三、人力政策

人力政策又称就业政策或劳工市场政策,是一种改善劳动市场结构,以减少失业,增加就业机会的政策。

人力政策的理论依据是认为相当大一部分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经济结构的差异造成的。其中包括: ①劳动力本身结构问题。寻找工作的人多半是没有专门技能的,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非熟练劳动力。②经济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会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不适应新的经济结构需求的人会被排斥出就业队伍,成为失业者。③某些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可能造成工人找职业、企业找工人的状态。④劳动力市场信息不灵,造成寻职成本过高。

人力政策是劳动力供给发生作用的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一)人力资本投资

由政府或有关机构向劳动者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增加教育投资; 从短期来看是劳动力进行再培训,包括对失业者的培训和在职人员的培训,使非熟练劳动者能够适合劳动需求的条件,使技术过时的劳动者能够掌握新技术。

(二)完善劳动市场

失业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市场的不完善,因此,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和增加各类就业机构,为劳动的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而完全的信息,让企业和失业者及时了解准确情况,使企业找到其所需人才,使劳动者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协助工人进行流动

协助工人进行流动,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帮助劳动者和企业进行地区迁移,解决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的困难。其措施包括政府为社会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劳动力流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鼓励,以及制定有助于劳动者合理流动的优惠政策等。

四、经济增长政策

从社会的长期发展看,影响总供给的重要因素还是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因此,提高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的经济增长政策就是供给管理政策的重要内容。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

(一)增加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劳动力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劳动力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增加劳动力数量的方法是提高人口出生率、鼓励移民入境等。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方法则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二)增加资本积累

资本的增加可以提高资本—劳动比率,即提高每个劳动力的资本装备率,发展密集型技术,利用更先进的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是储蓄,因此应鼓励人们储蓄。

(三)促进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成为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其主要措施有: 国家对全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行规划与协调,国家直接投资于重点科学研究,政府采取鼓励科学技术发展的措施,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等。

(四)计划化与平衡增长

现代经济中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客观上要求各部门之间协调增长。但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平衡增长需要通过国家的计划或政策指导来实现。一般来说,各国都通过制订本国经济增长的短期、中期与长期计划和制定各种经济政策来实现。

除上述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的政策外,在现实的开放经济中,由于各国经济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因此,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上述各项对内经济政策,还需要各项对外经济政策,如对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等,以平衡国际收入和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只有对内与对外政策协调,才能实现以上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阅读资料

对话周克成: QE3出台,中国怎么办?

量化宽松将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

搜狐财经: 北京时间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出台一项无限量举措来刺激经济复苏,每月将通过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向经济额外注入400亿美元资金。这意味着什么?

周克成: 通货膨胀。在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中,美联储已经采购了价值2.3万亿美元的国债和MBS,结果引发了美元的通货膨胀。这些年来国际大宗物品如石油、铁矿石、黄金等价格都在上涨,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中国因素”。其实,美元通货膨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是我们在国内谈得比较少而已。当然,由于美元是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及个人广泛持有的货币,因此承担通胀后果的并不只是美国人。

这次美联储启动QE3毫无疑问也会引发新的一轮通货膨胀。

搜狐财经: 美联储每个月向市场注入400亿美元,会产生多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周克成: 要比400亿美元更多。因为美联储花出来的是基础货币,即“高能货币”。这种高能货币流动到市场中的时候,可以产生更大规模的货币。

在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银行持有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之后,其余的资金可作贷款之用。从美联储发出来的货币中,银行通过反复借贷,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货币供应,产生“存款乘数效应”。例如,假设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是10%,那么美联储每花出1亿美元,可在市场上产生的货币供应量最高可达10亿美元。

即使我们按照20%这么高的存款准备金率计算,美联储每花出400亿美元,也能给市场增加5倍的货币供应,即每月约2000亿美元。

表面上看,目前每个月400亿美元的注入金额和2010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力度相当,但情况有可能更为严重。因为这次美联储并没有设定期限,而是说将持续到就业市场复苏。那么,假如坚持两年之后就业市场还没有复苏呢? 那在理论上,美联储可能持续24个月向市场注入资金,这样光进入市场的高能货币,理论上就可能高达9600亿美元。最后通过银行放贷放大,美元供应量可增加4.8万亿美元。比过去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中产生的2.3万亿美元还要多。

靠通胀恢复就业是讲笑话,严重侮辱百姓智商

搜狐财经: 美联储此次出台QE3是为了改善就业情况和稳定物价,他们的目标能达到吗?

周克成: 这是笑话。一些政客和无良经济学家一直试图让人相信这样一种观点,即政府制造通货膨胀可以带动就业。但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呢? 在通货膨胀出现的早期,市场上突然多出好多钱,企业生意似乎好做了,市场似乎扩大了,于是大家开始聘请更多工人。但他们很快会发现,其实市场空间并没有变得更大,他们还不需要那么多工人,这时候就只好再次把工人给辞退掉。

通货膨胀就是这么一剂鸦片,它在开始时可以让政府和企业(主要是接近政府的企业)尝到甜头,但通过通货膨胀来营造的所谓繁荣并不可持续,当他们发现市场最后还是萎缩下来的时候,就只能承受更大的痛苦。因为在通货膨胀的指引下,他们作出了更多的错误投资,这些错误投资的结果是多重的: 一是他们错失了及时调整产能和产业的时机,二是他们在新的投资中浪费了更多的经济资源,三是他们此时得背负比当初更高的债务。

事实上,美联储在2008年、2010年推出第一、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也是声称要降低美国的失业率。结果怎么样呢? 直到今天,美国失业率依然高达8.5%。如果通货膨胀可以缓解失业率的话,那早就应该见效了,那根本就不需要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了。但要政客认错是很难的,他们总是试图用另一个错误来掩盖一个错误,然后让问题一再变大,等过了四年八年之后,拍拍屁股走人,灾难则留给百姓承担。

至于“稳定物价”更是笑话。政府增发货币,就是让通货膨胀变得更加严重了,就是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政府增发货币,物价反而能得到稳定,美联储官员真以为老百姓能相信他们这种鬼话吗? 他们能讲出这样的话,我真的感到奇怪。

说制造通货膨胀可以稳定物价,就像说向火堆上浇汽油可以灭火一样荒唐可笑。这些美联储官员不但无耻,而且在严重侮辱百姓智商。

量化宽松侵夺中国财富,3万亿外汇储备将继续贬值

搜狐财经: 美联储推出QE3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周克成: 最直接影响就是侵夺中国财富。要知道,我们中国目前拥有高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这些外汇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美元的形式持有的。当美元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的外汇储备就贬值了。中国老百姓辛辛苦苦赚来的外汇储备变水了。

自从美国2008年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以来,我们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就一直在缩水。这里有我们的责任,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持有这么多外汇储备,不应该把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寄托在美国政府身上。但就美元贬值而言,主要还是美国的责任。

就好比我给你写欠条,说我欠你一碗粥,但后来我不断往这碗粥里加水,里面的米粥越来越少,水越来越多,这就是一种违约了。当然,他可以说“我们本来也没有约好要在碗里有多少米粥啊”,他是可以这么说的,但比较无耻就是了。不过反过来讲,如果我们知道人家就是要这么无耻地搞通货膨胀,我们还不断购入美元,那就只能说我们自己犯贱了。政府和百姓不同,百姓在面对通货膨胀的时候几乎没有别的选择,还是得使用手中的钞票,但政府可没有人强迫你一定要购买美元。

当然,我也要指出,周其仁曾经说过国际货币其实就是一个比丑大赛,美元通胀很严重很难看,但你看看,其他国家的也好不到哪里去,相比之下,美元已经算是好的了。所以还是有那么多国家、组织、企业和个人愿意持有美元。

人民币应尽快与美元脱钩,否则将继续引入通货膨胀

搜狐财经: 在美国QE3之下,中国可以做什么?

周克成: 中国需要反思自己的货币政策。过去十年,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的生产力大幅提高,产品在世界上广受欢迎,相应地人民币的购买力也大幅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就应该对其他货币升值。但多年来,我们坚持和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结果是为自己积攒了天量的外汇储备,而自己的货币供应量也大幅增加了。

2002年1月,中国外汇储备只有2100亿美元,你知道当时的舆论情况是怎样的吗?当时我们就已经在担心有了这么多外汇储备该怎么花的问题了,我们觉得超过2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在是太多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到了今年6月份,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3.24万亿美元。10年之间增长了14倍。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外汇储备节节增长之际,国内的货币供应量也在迅猛增长。2002年1月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是15.7万亿人民币,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新数据, 2012年7月是91.9万亿人民币。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外汇储备和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之间有非常紧密的关联度。这并不难理解,原因是,多年以来,我们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不断加印钞票去收购美元,结果美元买得越多,国内市场的通货膨胀情况就越严重。近年来国内各类物价轮番上涨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结论是什么呢? 我们得赶紧让人民币和美元脱钩! 不能再让人民币盯住美元不放了,如果美元是一个可靠的货币,如果美元不会增发,不会贬值,那我们盯着它的代价也许还不至于这么大。但在他们不断搞量化宽松政策,不断制造通货膨胀的时候,我们还要让人民币和它绑在一起,还要不断购入美元,那就只能不断吃亏。

教训已在眼前,悬崖勒马是唯一选择。

名词解释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回购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贷款,购买资产等手段,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一般来说,只有在利率等常规工具不再有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才会采取这种极端做法。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就是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

本章小结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使宏观经济运行达到一定的效果,实现预期经济目标,有意识地用来干预和影响经济运行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确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动调节总需求,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两部分。

货币政策是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由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信用规模的管理来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以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传统使用的金融调控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