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职业兴趣类型表现特征

职业兴趣类型表现特征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不喜欢我现在的工作”,这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兴趣往往左右着我们的工作态度。不同职业兴趣和职业类型的特点如表1—4所示。因此霍兰德六边形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对兴趣类型与职业类型之间的适配性进行评估,以寻求一种最佳的匹配。

“我不喜欢我现在的工作”,这是很多人的口头禅。看到他们每天愁眉苦脸地上班,甚至下班了,还在埋怨上班的种种。我们不禁替这种人感到担忧,人生这么短暂,每天都在牢骚中度过。

工作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假设一个人从25岁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这其间35年,工作几乎占据了个人一半以上的有效时间。如果做着一份不感兴趣的工作,无异于每天都在炼狱。而事实上,很多人便是这样得过且过,他们每天极度不情愿地起床:哎,又得去上班了。而临近下班时,心情雀跃,心想终于又下班了。这样的生活,将我们美好的年华一点点地侵蚀。

兴趣往往左右着我们的工作态度。可以想象让一个喜欢交际、能言善辩的孔雀型的人每天对着电脑整理报告、校对数据,或者让一个性格内向、喜欢思考的猫头鹰型人去组织一场年终联欢晚会,该是一件多么苦不堪言的差事。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回忆自己当年考入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时,却发现对所修的“政治科学”一点都提不起兴趣,而自己对计算机编程却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毅然选择转系进了哥大默默无闻的计算机专业。要知道,哥大的法学院是全美顶尖的,而那时计算机则是一个全新的专业,连教师都不清楚情景如何。如果李开复当年没有跟随自己内心的兴趣,勉强修完法学专业,也许若干年后,凭他的聪明,会成为一名小有名气、却过得不开心的李律师,却少了一位叱咤IT界,驰骋于苹果、微软、谷歌等世界顶尖的李开复博士。

那么如何才能发掘自己的兴趣呢?在社会学中,被广泛应用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模型”能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这个模型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John H. Holland)提出。霍兰德教授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职匹配理论,他认为同一类型的劳动与职业互相结合,达到适应状态,劳动者只有找到适宜的职业岗位,其才能与积极性才会得以很好地发挥。这一理论首先根据劳动者的择业倾向和工作技能,将劳动者划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对应地,职业岗位也划分为六类。不同职业兴趣和职业类型的特点如表1—4所示。

表1—4 霍兰德职业兴趣与职业分类

续表

霍兰德用六边形模型来表示六种兴趣、职业类型的相互关系,这六种类型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可排成一个六边形,如图1—11所示。霍兰德六边形模型不是简单地用六个角来罗列这六种职业类型,边长和对角线的长度还对应着不同职业之间的相关度。两种职业类型之间的距离越近,其职业环境及人格特质的相似程度就越高,例如企业型和社会型距离最近,这两者的相似性也最高,比如社会型和企业型的人都较其他类型的人更喜欢与人打交道。传统型和艺术型分布在对角线上,具有最低程度的相似性,表明两者之间的工作性质和所需技能差别也较大;传统型的人容易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而艺术型的人则富有创新精神、喜欢变化。

还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霍兰德模型,按照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可以将职业和兴趣分成这样的四类:偏重与人际打交道、偏重与事务打交道、偏重于创意、偏重与具体数据打交道。这种分类与霍兰德六边形模型的关系图1—11所示。社会型和企业型的工作要求更多的人际交流,而研究型和实际型更多的是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从事社会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人需要有创新思路来解决问题;而实际型人才和企业管理者会经常和具体数据打交道。

霍兰德认为:个人的行为是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延伸,因此职业选择也是人格的表现。人格形态与行为形态影响人的择业及其对生活的适应,同一职业团体内的人有相似的人格特征,因此他们对很多情境与问题会有相似的反应方式,从而产生类似的人际环境。环境造就了人格,反过来人格又影响着个体对职业环境的选择与适应;人们总是寻找能够施展其能力与技能、表现其态度与价值观的职业;职业满意感、稳定性和职业成就取决于个体人格类型和职业环境的匹配与融合。

图1—11 霍兰德职业兴趣模型

当某种兴趣类型的个体从事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类型时,最能满足其职业需求,表现职业兴趣,发挥职业能力。例如一个社会型兴趣特质占主导地位的人在一个社会型的职业环境中工作,会感到更舒畅,但如果让他在一个实际型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他可能会感到不适应、不满意。因此霍兰德六边形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对兴趣类型与职业类型之间的适配性进行评估,以寻求一种最佳的匹配。

霍兰德六边形反映出影响个人职业选择三个方面的因素: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类型,如图1—12所示。职业兴趣是人意识中的倾向性偏好,对某种职业类型的工作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和意愿;职业能力是人的胜任能力,对该项职业所需的技能是否擅长。兴趣和能力其实是相互作用的,对某件事感兴趣,才会愿意投入精力钻研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反过来,做事得心应手,则会增加成就感,兴趣随之变浓。因此,一份合适的职业既要与兴趣匹配,也要与能力匹配。

图1—12 人职匹配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少数人有特别明显的倾向,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六种类型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不同组合,正如人的兴趣也可以是多种兴趣的组合。比如一个人喜欢做研究工作,同时也关心社会问题,那么他可以选择成为一名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就是研究型和社会型的组合。一种职业有它的主要兴趣类型,一个人会同时有几种职业兴趣,关键是要弄清自己哪些职业兴趣同时也是自己的强项,从社会需要和自己的能力优势方面选择和确定一种主要的职业兴趣。我们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应把自己的职业兴趣与个人的职业能力、人格特征结合起来,做一个最佳的匹配。

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的确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要避免让“兴趣”成为自己朝三暮四、喜新厌旧的借口。生活中有一些这样的人,因为对现在工作不满,跳槽到另外一个岗位,结果工作没多久,就又对新工作厌烦了。连续换了几份工作,始终“这山看着那山高”。从事技术研究的人可能会羡慕从事销售的人,有机会经常出差,游山玩水;而做销售的人可能又会羡慕做技术的人可以过安稳的生活,不用疲于奔命。其实任何工作都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每天都是新鲜的,总有遇到坎的时候。就像婚姻一样,恋爱的时候觉得对方一切都是完美的,盼望着早日步入婚姻的殿堂;而当结婚之后真正开始过日子时,却发现如开水般清淡,不免又心生落寞。这就是所谓的“围城效应”:墙外的人想进去,墙里的人想出来。因此,探索职业兴趣是一件长期而慎重的事情,需要不断地检验自己是否确实对某份工作感兴趣并且能够逐渐地将兴趣转化为能力,从而实现真正的“人职匹配”。

小测试

Holland职业兴趣测评

第一部分  您心目中的理想职业

对于未来的职业,你可能早有考虑,它可能很抽象、很朦胧,也可能很具体、很清晰。不论是哪种情况,现在都请把自己最想干的三种工作,按顺序写下来,并说明理由。请在所填职业的右侧按照该职业在你心目中的清晰程度或具体程度,按从很朦胧/抽象到很清晰/具体分别用1、2、3、4、5来表示,比如5分表示它在你心中的印象非常清晰。

职业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晰/具体程度: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晰/具体程度: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晰/具体程度: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第二、三、四部分每个类别下的每个小项皆为是否选择题,请选出比较适合你的,与你的情况相符的项目,并按有一项适合的计1分的规则统计分值,将相应分值填写在第五部分的统计项目中。

第二部分  您所感兴趣的活动

下面列举了若干种活动,选择其中你喜欢的活动。统计每个类型里喜欢的活动总数填到第五部分得分表格里。

第三部分  您所擅长的活动

下面列举若干种活动,请选择你能做或大概能做的事。统计你擅长活动的总数直接写在第五部分得分表格里上。

第四部分  你所喜欢的职业

下面列举了多种职业,请认真地看,请选择你有兴趣的工作,有一项计1分,不太喜欢或不关心的工作不选,不计分。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第五部分的答题纸上。

第五部分  统计

根据统计分数将下图对应位置做标注,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曲线将各个类型的得分相连,以便更加直观地看出自己的霍兰德职业倾向。

图1—13 霍兰德六型人格量化图

请评估一下你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倾向是否匹配,如果三者达到很好的吻合,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职业类型了。如果三者尚有较大偏差,不妨试着做些调整,或者锻炼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所欠缺的能力,或者探索一下你所擅长的领域,那里或许暗藏着你的兴趣点。

最后,请回顾一下第一部分,你最初的职业梦想与上述测评结果是否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