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如前所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也是必然的选择。无论是部门的持续发展还是整个国家、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落脚点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区域、具体的空间,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了,才能促使整个国家、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产业既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视而不断扩大。

一、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如前所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也是必然的选择。区域经济发展不只是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更应是区域内乃至整个国家、全人类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完善管理以及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等的统一。这样的发展才能长期、稳定地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才能实现整个国家和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无论是部门的持续发展还是整个国家、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落脚点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区域、具体的空间,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了,才能促使整个国家、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实际状况,并要以地球系统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为此,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既要研究区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又要研究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及社会结构、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2)为了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制定出一整套具有可行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规划,其中包含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管理机制及监测和调控机制的建立等。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调整人们的认识,约束和管理人类自身的行为,使其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由于各个区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同,发展的水平和问题也有差异,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也要因地制宜,不同区域的发展要求和目标不可能完全一样。可按以下情况分别考虑。

①在连温饱都还未完全解决的贫困地区,解决吃饭问题是最重要的,因为在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生存是基础和前提,而发展则是在更高层次上追求与保证生存的质量和水平。生存问题解决了,才能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②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应该依靠农业系统内部来维持土壤肥力,促使农业稳定增产,进一步使生态良性循环,使社会既能够取得丰富而质地优良的农产品,又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随着农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成本的下降,农业产业化将进一步发展,经济效益将不断提高,农村的面貌将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③在以工业为主的地区,由于工业生产必然要消耗大量资源,并往往伴随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中耕地迅速减少等问题,要兼顾工业发展和生态平衡,可行的做法是加速建立环境资源保护产业。环境资源保护产业是指产品和劳务用于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条件、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产业,其中包括环保机械和环保用品的制造业。这种产业既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视而不断扩大。另外,对重要的国有资源,要建立宏观规划管理部门,通过宏观调整和经济法律手段加以保护,求得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④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由于其知识、资金、技术密集程度高而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为此,要特别加强环境保护,同时不断改善投资和开发的软环境,可行的办法之一是要建立环境资源保护产业,并发挥这一产业的作用。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一)基本思路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种见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产生不同意见的原因有:①这个问题涉及的领域及学科极其广泛,任何一位学者要将此研究透彻的难度很大;②对这个问题的探索起步较晚,从认识角度看,还有待于深化;③由于各国各地区所处条件和发展背景各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评价重点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尽管如此,就全球来说,在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需要对各地区的状况进行评析这一点上,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

要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评析,建立指标体系。综观不同学者提出的各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主要类型有:

(1)货币评价指标体系和非货币评价指标体系;

(2)描述性指标体系和评估性指标体系;

(3)结构性指标体系和功能性指标体系;

(4)外延指标体系和内生指标体系等。

对于每种类型中应包括哪些具体指标的研究同样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对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

(1)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发展背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大,西方学者所提出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虽有启发和参考价值,但不能照搬。例如我国当前面临的现实是:就宏观来说,一方面要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诸如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拥有资源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经济技术水平不高等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就中观来看,各地区所具有的实力、条件、对外界干扰的抗拒力、内在稳定与调节机制的成熟程度等也极不相同。因此,不仅不能照搬西方的指标体系,就是国内某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不可能和另一地区的完全相同。因此,为了便于各地区之间对比,所设计的指标体系除应具有共性外还应有各地区特殊性的一面,这样才有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2)在一国国情和发展背景的条件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置,应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传统的有关指标范畴和计算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和调整,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又涉及监测机制和价格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的变革。

【例1】成本范畴及计算方法。按照传统的理解,在经济学领域中,成本基本上是一个微观范畴,在微观生产单位的核算中往往只包含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直接消耗资源而发生的货币性支出。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除应包括直接消耗资源而发生的货币性支出外,还应包括由于微观生产单位活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恢复和治理所耗费的资源支出,而后者并未包括在核算中,所以目前所定义的成本及计算结果与实际支出是有差距的,或者说是偏小的。

【例2】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有关的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等范畴及计算方法。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中,计算时从总产出中扣除的投入,仅限于中间投入,即没有引入环境核算。针对这种情况,引入环境核算。这一改进虽然把环境核算与经济核算结合起来了,并使研究环境问题和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协调问题成为可能,但如何调整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其具体计算方法,仍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要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仍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同时,尽管这一改进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完全取代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全部作用,但却可以说明这个指标的局限性,即它难以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真实经济实力,它的数据可能是偏大的。

总之,这里最关键的,也是难度较大的问题是对环境、资源等因素如何估价。而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科学地设计出从量上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置要考虑其自身的特点。①应区分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四大系统相互联系与协调程度的指标体系和四大系统中的每一系统的指标体系。②应区分可持续发展的短期目标指标体系和长期目标指标体系。这不仅是由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非统一的特性所决定的,而且是从指标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考虑的。理论探讨固然重要,指标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虽然是不可缺少的设置原则,但在短期内却未必可行;再者,我们也不可能待所有的问题和应具备的全部条件都解决后再开始评价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短期目标中,可以列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指标,如用于治理环境、改善环境的费用,资源使用效率,资源配置结构,人口增长,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耕地面积等等。此外,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时期,我国短期目标指标体系的重点应放在人口增长的控制和经济的发展及其绩效上,应把发展国民经济放在第一位。如果没有经济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不控制人口,那么既不能迅速提高人均收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难以投入大量资金保护资源环境。③由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涉及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多结构的横向网络,有的研究对象是可测度的,有的则是当前不可测度或难以测度的。因此,它的建立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根据目前国内外学者所建立的统计指标体系,有两种倾向是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是回避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指标体系的建立中,仍按传统的做法就经济谈经济,不涉及或很少涉及有关保护环境、资源的统计指标;另一种倾向是对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纯理论的假设,忽视所设计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资料的收集上,以及具体操作上的可行性。即使指标体系的设计理论上完整无缺,但若由于资料收集不上来导致只能拒报或虚报,那就无法实现建立指标体系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4)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如前所述,在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同时,要考虑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综合评析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使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和区域之间的可比性。

(二)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建立中的争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联合国的倡导下,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探讨从未间断过,目前所见到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有: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指标体系;

(2)联合国公布的指标体系;

(3)世界银行提出的指标体系;

(4)英国提出的指标体系;

(5)一些非政府组织提出的指标体系。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联合国为世界各国统计部门和有关决策部门提供的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框架。这个指标体系框架共包括130余个统计指标,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每一方面又按照各指标将要刻画的可持续发展的数量特征分为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反应指标,并与《21世纪行动议程》有关章节相对应。其中,驱动力指标反映对可持续发展有影响的人类活动、过程和方式;状态指标描述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反应指标则是用来对可持续发展“状况”变化做相应政策选择和具体反应(见表7-1)。对于联合国提出的四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学者们分别做了评价。就整体上看,学者们认为它在应用上存在以下问题。

表7-1 可持续发展经济指标体系

说明:ODA指接受国或赠与国的官方发展援助占接受国或赠与国GNP的比例;人均GDP是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内生态产品总量,后者是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环境成本的余值。

其一,在许多情况下难以明确一个指标到底属于哪一类,尤其是驱动力指标和反应指标,它们都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经济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针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特征,一个指标如环境保护支出既可以认定它是对环境压力的反应,同时又可认定它体现了对经济活动部门的驱动力。

其二,当某一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时,难以建立可以量化的指标。当某些指标的数量变化不能明确地反映出所涉及现象的变化趋势(如环境保护支出的增加)时,不能保证指标的有效性。

其三,指标体系规模比较庞大,难以使总体信息简洁、清晰。

可见,联合国提供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国需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在我国,由于起步晚,至今有关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探讨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已提出的指标体系框架有:栾胜基教授的《论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与指标体系》一文中所提出的全球、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图;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毛汉英在《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一文中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再下分指标类别,在每类别下列具体指标共计15类,90项指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人类需求、资源利用、经济和社会四个方面,共计60项指标;教育部郝晓辉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一文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四大类指标组成并提出了每类中的具体指标,共计有59项指标,另有非货币指标12项;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提出的长白山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将可持续发展总水平分为系统发展水平和系统协调性两方面,前者包括资源潜力、经济绩效、社会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四个主题,后者包括资源转换效率、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三个主题。

此外,还有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这个框架,从大的领域看,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人口及科技六大部分,其设计的基本框架如下。

(1)经济:①总量水平;②结构;③效益;④能力。

(2)资源:①水;②土地;③森林;④海洋;⑤草地;⑥矿产;⑦能源;⑧综合利用。

(3)环境:①水;②土地;③大气;④废物;⑤噪声;⑥生物多样性;⑦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4)社会:①贫困;②就业;③人民生活;④卫生健康;⑤社会保障。

(5)人口:①规模;②结构;③素质。

(6)科技:①投入;②发展程度。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根据上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态势进行了评价,认为1977—1996年,由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三个子系统处于负向发展或低迷徘徊状态,已牵制住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整个系统发展总指数的增长速度比GDP增长速度要慢得多。

总之,尽管至今尚无一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而且不同学者研究的侧重点也各异,但不可否认,这项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三、经济体制转轨、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怎样才能促使区域社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涉及的问题很多,在此仅就下列两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经济体制转轨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体制的转轨对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先要明白人类为何要反思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所走过的道路。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已经意识到人类为了自身短期的利益而违背了自然界发展规律,甚至以损害别的国家、地区及后代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能力为代价来满足自身的需要。

那么,怎样才能缓解上述矛盾呢? 结合我国实际来说,具有深层意义的是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工业企业为例,工业企业能否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好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决于企业是否自负盈亏。这是因为,在国家制定环境保护各项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如果工业企业不能自负盈亏,投资者不承担投资风险,那么,即使国家规定了对破坏环境的严厉处罚,工业企业也不会把环境保护问题放在心上。这正是经济体制没有转换前的情况。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企业成为投资主体,要承担投资风险,自负盈亏。它们必然重视由于破坏环境、降低资源利用率而使自己遭到经济损失,从而要致力于环境的治理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再以广大较贫困的地区为例,政府为了促使这些地区早日摆脱低收入—生态破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给予了各种优惠,如财政补助、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政策,这种优惠是必要的,但仅仅依赖政策优惠还难以使它们走出困境,因为政策的作用毕竟有限。相反,假如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使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那么贫困地区就会有较多的内部投入和再投入,贫困地区的投资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也就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趋利避害,认真看待政府的调节措施(包括对破坏环境的处罚),从而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这表明,无论是在贫困地区还是在工业企业,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兼顾,必须与投资主体的利益密切联系起来,经济体制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二)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治理环境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需要依靠科技进步。而当人们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去开发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空间,并研究运用相应的治理环境的方法和技术时,人们又进一步提出了问题,即科技进步能否使我们保持可持续发展。对这个问题要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1)科技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例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了解整个地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类活动可能损害或增进地球对生命支持能力的过程。因此,科学研究可以提供使社会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制定和选择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依据;技术则可以提供有力的实施手段。

(2)科技作为一种支撑能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这是因为:科学研究只能提供决策的依据,技术只能提供有力的实施手段。如前所述,科技进步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可以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质量,防治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可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这里有前提,即消耗资源速率小于或等于资源再生速率;非再生资源的减少速率小于或等于新的再生资源创造的速率;克服自然灾害能力大于或等于灾害破坏能力;废物(气凝)污染力小于或等于环境自净能力;人的建设作用(植树、水土保持)大于或等于人对自然环境、资源的破坏作用。只有存在这些前提,才能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否则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也就是说,无论人类社会怎样发展,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怎样高超,也不能脱离开对生态环境的依赖。这是由人类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同时,要实现上述若干假设条件,在依靠科技进步做出决策之前,必须衡量一下,科技进步的产出需要付出多少人力、经费和资源等投入,地区所能承受的投入究竟有多少? 也就是说,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技事业的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经费和人力,必须与该时期该国、该地区可能提供的资源、经费和人力相适应。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的阶段,从而反映出不同地区向科技活动投入的规模也存在着差异。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发展科技事业时,虽然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从而缩短科技发展的整个历程,但是任何一项科技事业的进展,只有待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可能出现。例如,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计算机、核工程、生物工程、航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之所以主要集中在美洲、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而以美国最多,是与这些地区各自的科技力量、创业资本、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发展到一定水平紧密相关的。同样,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近2/3分布在沿海地带,这不仅是由于这些地带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有利于吸引外资和技术,而且也和沿海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科技人才素质较高等因素有关。当然,在欠发达地区的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和科技力量集聚的中心城市,如西安、兰州、重庆等城市兴办的高科技开发区,同样也证实了科技事业的发展要取决于开展科技活动的投入及转化效率。

(3)区域的科技发展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内容和目标相结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其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目标有很大差异。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生活的质量,改变消费模式,减少单位产值中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以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与环境破坏实现的。而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经济、解决温饱、人的健康、教育以及消除贫困等社会问题。在贫穷状况下是不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

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问题,除以上所述之外,还包括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因为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付诸实施的重要保障;还要广泛宣传促进公众意识,特别是团体意识的提高,因为公众意识的提高是公众参与的基础,而公众参与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证。此外,还要发展教育,即一方面要加强对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另一方面要造就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各类高级人才。由于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知识、技术和能力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模式实施的关键问题,所以政府要制定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消除贫困并最终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区域政策。

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

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原因有如下方面。

(1)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鼓励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实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在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进行调控时,不仅要考虑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而且要考虑如何促进不同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对于落后地区来说,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及资源的合理使用相比,在一个短时期内,有时经济增长更为迫切。

(2)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有制约性。对可流动的资源而言,资源的合理使用,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管理问题,而且还存在着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资源配置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一种资源在不同方面的分配去向;二是各种资源去向的配置比例。那么,究竟应该依据什么来确定资源的投向呢? 这里涉及的问题较多,有的学者把最优化作为判断合理化的唯一依据,这种情况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决策中最为普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最优化并不一定等于合理化,这既由资源本身的特点所决定,也由资源管理的特殊性所决定。从资源本身的特点看,资源的可更新性或可耗竭性的特性,意味着最优的含义不可能处处满足资源的合理分配。当社会面临某种资源耗竭时,最优化判断更显得软弱无力。再从资源管理角度来看,决策最优目标常常不是绝对的,而是如何在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争论意见最小的条件下进行适度开发或者在不毁灭资源基础的条件下,使得一些地区不受损失,而另一些地区对资源的需求有所改善。在资源所有权相对分散,或资源权属统一而经营管理权相对分散的条件下,要做到资源最优化的开发利用,更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使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劳务,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3)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还表现在: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提高、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有关价格机制和法律制度的建立以及科技的发展等各个方面。因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一个宏观领域内的问题。一定时期的大政方针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并成为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经营单位的约束条件。但是,应注意的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是由不同地区的经营单位和消费者在具体的经营和消费中完成的,如果他们不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就仍不能达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

五、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区域社会经济不平衡指标体系的联系和区别

(一)主要联系

二者的主要联系如下。

(1)测度的空间范围是一致的。

(2)涉及的内容都围绕着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主题。

(3)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指标体系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而在考核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时,要涉及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部分指标。

(二)主要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1.考核的内容和涉及面有差别

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侧重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子系统及其协调度,所以涉及面很宽,指标体系较庞大。而区域社会经济不平衡发展指标体系着重测度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相对于前者,涉及面较窄,指标体系规模较小。

2.考虑的时间和发挥的功能不同

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侧重于如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即不仅要考虑确定当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到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因而,它不仅是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的考察,而且还要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评价,进而提醒人类注意当前的行为是否有损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发展与保护。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指标体系侧重于对过去和现状的描述和评价,揭示地区之间社会经济不平衡状况的差距是在扩大还是在缩小,探求不平衡扩大或缩小的原因,以使人们采取对策,促使整个国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