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浙下砂场

两浙下砂场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上海黄浦江东岸,色彩起伏的霓虹灯、林立的高楼、纵横的道路淋漓地书写着国际化大都市的风采。元至正年间,下砂盐场额定盐产量高达6680吨。处于鼎盛时期的下砂盐场下设8个分场,盐产量名冠浙西。当他在下砂盐场任盐司期间,根据前人所作旧图,增补而成了《熬波图》。与此同时,盐民的逃亡使得明中叶以后的下砂盐场缺乏劳动力,盐场也逐渐走向衰落。浦东当地人认为,两浙下砂场就是浦东新区的根。

在上海黄浦江东岸,色彩起伏的霓虹灯、林立的高楼、纵横的道路淋漓地书写着国际化大都市的风采。这里是浦东新区。当人们穿梭于繁华都市的车水马龙中时,可曾想到它从何处来?翻开历史画卷,我们惊讶地发现,在100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斥卤之地,人们在这里学会了熬波煮海,并在这里建起了一个盐场。这个盐场就是著名的两浙下砂场。

浦东新区盛景

下砂场史话

晋代的下砂地区还只是一座小小的村庄,名叫“鹤窠村”。那时,经过祖祖辈辈的经验积累,人们已开始脚踩铁板砂,煎制海盐。到了唐代,朝廷在杭州湾北岸修建捍海塘,抵御连年不断的海潮灾害,加之北方持续多年战乱,下砂地区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口。这些新移民的到来,也为这一地区盐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一时间,一个个盐灶在下砂各地趁势而起。

到了宋代,朝廷始在下砂地区建立盐场。诗人林尚路过下砂盐场时写道:“地僻民居少,官勤国课优。远程驱瘦马,小港碍行舟。晴日盐花晓,风潮海气秋。野人因买鹤,半月此迟留。”(《寓华亭下砂盐场》)可见虽然当时下砂的居民并不太多,但是盐业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这一时期,下砂的成陆面积日益向东扩展,下砂盐场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到了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下砂场已成为统辖3个分场的浙西大盐场。

到了元代,下砂盐场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打破原来的一家一户小灶生产,将数灶合并成团,以团为单位,使用大型煎盘熬煮成盐。这项改革大大提高了盐产量。元至正年间(1341—1370),下砂盐场额定盐产量高达6680吨。处于鼎盛时期的下砂盐场下设8个分场,盐产量名冠浙西。

下砂场图(出自雍正《两浙盐法志》)

陈椿与《熬波图》

“浙之西,华亭东百里,实为下砂。滨大海,枕黄浦,距大塘,襟带吴松、杨子二江。直走东南,皆斥卤之地,煮海作盐,其来尚矣。”元代人陈椿(1293—1335)在《熬波图》的序文中提到了下砂及其附近地区“煮海作盐”的基本情况。

陈椿,浙江天台人。当他在下砂盐场任盐司期间,根据前人所作旧图,增补而成了《熬波图》。《熬波图》是中国最早系统描述海盐生产技术的专著,全书现存图47幅,每幅图都配有图说并附诗一首,生动形象地记载了从建造房屋、开辟滩场、引纳海潮、浇淋取卤到煎炼成盐的完整海盐生产过程。

《熬波图》这部匠心独运之作,是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记载海盐生产技艺的专著,反映了元代我国海盐生产的概貌,史料价值很高。

下砂盐民生活

《熬波图》书影

“钱塘江水限吴越,三十四场分两浙。五十万引课重难,九千六百户优劣。火伏上中下三则,煎运春夏秋九月。程严赋足在恤民,盐是土人口下血。”这是陈椿自题《熬波图》的序诗。从诗中,我们读到了这位充满仁心的盐官对盐民艰苦劳作生活的怜悯和同情。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户籍制度下,盐户与普通的农户分开,归各盐运司管理,每家盐户都隶属于一个盐场,不能随意迁徙。他们世世代代都得在盐场上劳作,不得改业。煎盐时,因长期受烟火熏灼,盐丁中失明者颇多。灶丁在15~60岁时应役,在恶劣的条件下劳动,长期劳累困苦。《熬波图》中的图文还生动地刻画了从事制盐工作的妇女形象。“老妇挽茅柴,壮丁担竹木。”“谁家少妇急工程?径上车头两脚泥。”“健妇肩灰何火急?不顾饥儿扳担泣。”“少妇勤作亦可哀,草间终日眠婴孩。”下砂盐场的妇人们不仅要处理家务,同时也要像男人一样承担劳动,有时还会因劳作的繁忙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照顾。

明朝以后,下砂场的盐民担负了更重的徭役,又由于受到豪强兼并和倭寇入侵的影响,他们纷纷逃离灶地,另觅生路。到了明正统年间(1436—1449),整个下砂场处于“灶下无尺草,瓮中无粒粟”的境地,盐民的辛苦程度可见一斑。与此同时,盐民的逃亡使得明中叶以后的下砂盐场缺乏劳动力,盐场也逐渐走向衰落。

浦东当地人认为,两浙下砂场就是浦东新区的根。在大都市的繁荣盛景中,我们似乎很难找到盐场的痕迹。但是,历史不会忘记,一代代下砂盐民为开拓这片神奇土地所抛洒的艰辛汗水,也不会忘记700年前的下砂盐官留给世人的那部《熬波图》……

上海浦东新场古镇盐文化雕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