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广西服务业县域发展现状及展望

广西服务业县域发展现状及展望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贺仁飞陈永华赵四东县域服务业是全区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阵地,自治区高度重视县域服务业发展,从项目建设、新业态培育、政策支持、改革创新等方面力促县域服务业发展,确保全区服务业加快发展。

贺仁飞

陈永华

赵四东

县域服务业是全区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阵地,自治区高度重视县域服务业发展,从项目建设、新业态培育、政策支持、改革创新等方面力促县域服务业发展,确保全区服务业加快发展。

一、现状特征

(一)县域服务业成为支撑全区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广西县域服务业发展步伐较快,服务业规模总量进一步扩大。按当年价计算,2016年全区县域服务业增加值72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有力支撑了2016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6%。服务业已成为部分县投资最多、增长最快的领域,2016年南宁市良庆区服务业增长88.1%,崇左市扶绥县增长34.9%,北海市合浦县增长20.2%;南宁市青秀区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中服务业占比91.4%,上林县68.6%,河池市环江县60.1%。县域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大,2016年县域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45%,比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1.65个百分点,已成为支撑全区服务业增长,构建广西服务业发展“3456”新格局的重要力量。

县域服务业发展呈现几个特点:

1.服务业增速“有快有慢”。按当年价计算,与2015年相比,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达两位数以上的有76个县区,其中邕宁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44.5%、凌云县40.1%、武鸣县23.4%、良庆区23.2%;余下35个县区中,银海区和陆川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未达到个位数,分别增长0.5%和0.6%,与增速最高的邕宁区相比分别低44和43.9个百分点。

2.服务业规模“有大有小”。全区有41个县区服务业占比高过全区平均水平,占111个县区的36.9%。服务业占比超过60%的有8个县区,南宁青秀区服务业占比为86.3%、兴宁区79.9%,柳州城中区61.8%,桂林象山区64.9%、秀峰区87.1%、叠彩区75.7%,河池市金城江区61.4%,崇左凭祥市63.2%。服务业占比20%及以下有8个县区,其中苍梧县服务业占比未到两位数,仅为4.2%,与占比最高的秀峰区、青秀区、兴宁区相比分别低82.9个、82.1个和75.7个百分点。

3.服务业模式“有新有旧”。全区111个县区在发展好传统服务业,在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全力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旅游、信息服务、能源环保、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仓储配送等新产业、新业态得到长足发展。青秀区金融、商贸、会展、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16年仅金融业一项就已达到26.2%;东兴市跨境贸易、跨境电商等特色服务业发展绩效明显,电商企业达到2173家。同时,在抓好服务业全行业基础上,又在有条件的县区重点集中建设100个左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培育服务业发展新载体

4.服务业基础“有厚有薄”。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指导下,各县区在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色,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生态自然资源丰富,宜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和为农服务业,适当发展休闲旅游业;重点开发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优越、生产要素密集,立足服务自治区千亿元产业发展,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满足居民消费新需求,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主要阵地和关键区域。按当年价计算,重点开发区域的48个县区的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县域服务业中的比重高限制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39.8个百分点;39个市城区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区县域服务业的占比高于县市24.66个百分点。

(二)规模总量呈空间负相关、占比和人均规模呈空间正相关,但不显著

全局Moran's I检验整个研究区域中邻近地区是相似、相异(空间正相关、负相关),还是相互独立。Moran's I >0表示空间正相关性,其值越大,空间相关性越明显;否则,Moran's I < 0表示空间负相关性,其值越小,空间差异越大;Moran's I = 0,空间呈随机性,或者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其计算公式:

利用GIS软件通过全局Moran's I分析工具,对2016年广西县域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得出三者的全局自相关性分析结果(表1)。服务业增加值的Moran's I指数为-0.008 194,说明服务业增加值在空间上为负相关,但差异性不大,出现的可能性达到71.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的Moran's I 指数为0.007 285,说明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空间上为正相关,但空间相关性不显著,出现的可能性仅为14.5%;人均服务业增加值Moran's I指数为0.000 672,说明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在空间上为正相关,但空间相关性不显著,出现的可能性为33.4%。

表1 广西县域服务业增加值和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全局空间自相关性计算结果

(三)规模、占比和人均规模分别呈现一类、四类和两类显著的局部空间相关特征,大部分县(市、区)的局部空间相关性不显著

局部Moran's I即聚类和常值分析工具,计算空间上每个地理单元(点或面)的Moran's I指数,并通过与其周围的地理单元进行对比,识别高值密度、低值密度和空间异常值,标识空间相关性特征显著的区域,高值密度大的区域标识为“高值聚类”,低值密度大的区域标识为“低值聚类”,空间异常值表现为普遍的低值中出现高值和普遍的高值中出现低值两种情况,前者标识为“高值被低值包围”,后者标识为“低值被高值包围”。四个名称只表征空间上是否存在显著的聚集或异常值,不代表对具体的数值大小进行比较,例如空间中出现“高值聚类”和“高值被低值包围”时,不代表“高值聚类”中的高值大于“高值被低值包围”中的高值,或“高值聚类”中的高值累加后大于“高值被低值包围”中的高值。

利用GIS软件通过局部Moran's I分析工具,对2016年广西县域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得出三者的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2—4)。

基于局部Moran's I聚类分析,广西县域服务业规模总量在空间上分为空间相关性显著和不显著两种,多数为不显著,其中空间相关性类型只有一种,为“高值被低值包围”。南宁市市辖区、柳州市市辖区在空间上呈现“高值被低值包围”,即它们的服务业增加值显著地高于周边的县。其他的县空间相关性不显著。

表2 基于局部Moran's I的2016年广西县域服务业增加值空间聚类分析

2016年广西县域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空间上分为空间相关性显著和不显著两种,多数为不显著,其中空间相关性类型分为四种,分别是“高值被低值包围”“低值被高值包围”“高值聚类”和“低值聚类”。桂林市市辖区、玉林市市辖区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显著高于周边的县,即“高值被低值包围”;天峨县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显著低于周边的县,因此被分类为“低值被高值包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河池市市辖区、东兰县、凤山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呈现高值显著聚类的情况,该聚类模式范围较大,集中在河池市域范围;灌阳县呈现低值显著聚类的情况,聚类范围较小,出现在桂林市。其他县(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空间上相关性不显著。

2016年广西县域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在空间上分为空间相关性显著和不显著,多数为不显著,其中空间相关性类型分为两种,为“高值被低值包围”和“高值聚类”。柳州市市辖区、百色市市辖区、南宁市市辖区和梧州市市辖区的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显著高于周边的县且不聚集,呈现“高值被低值包围”;凭祥市、东兴市和防城港市辖区的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显著聚集并且高于周边的县。其他县(市、区)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在空间上相关性不显著。

表3 基于局部Moran's I的2016年广西县域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空间集聚分析

表4 基于局部Moran's I的2016年广西县域人均服务业增加值空间聚类分析

二、关联分析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经的、密切相关的两个阶段。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服务业作为一项独立的产业,它的高速发展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结果,反过来,服务业的发展也能促进工业化的深化和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通过利用excel对2016年广西111个县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发现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负相关和正相关。

表5 2016年广西县域服务业与工业化率、城镇化率的相关系数

工业化率与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1 926、-0.67 658,说明广西县域服务业可能更多的是生活性服务业,为工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不高。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企业对外部市场经济环境与社会服务的依赖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大量与工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由于前期服务业投入偏向于传统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而直接促进服务业增长的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比重不高,投资结构的不协调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不协调,这也制约了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导致服务业长足发展的后劲不足。

江小娟(2004)等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Changetal(2006)对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研究表明,城镇化能够带来服务业的发展,郭文杰(2006)利用计量方法得出城镇化刺激了服务业的需求,是服务业的重要原因。广西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城镇化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01 588、0.478 279,说明服务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出现良性循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西县域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较好,促进人口向县城聚集。

三、存在问题

(一)发展服务业意识有待加强

2015年全区服务业发展大会召开已有两年时间,全区上下已经形成“抓服务业就抓发展”的理念,确保服务业加快发展。2016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全区服务业实现8.6%的增长,有力支撑全区经济7.2%增长。但是,部分以农业生产为主或个别以工业为主的县区,还未认识到发展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意义。

(二)轻服务业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长期大抓工业发展的背景下,广西经济发展考核指标、统计指标、支持政策等均带有较浓的工业及制造业烙印,考核县域的发展仍然以工业为主,亟须建立实施生态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制度,以准确体现服务业实际发展。县域服务业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政策急需突破,急需加大财政投入来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广西服务业投资。

(三)服务业产业开放度不高

在县域管理体制中,服务业相对农业、工业来说,管理部门更多更繁杂,服务业行业多头管理、服务缺位的现象仍然存在,服务业产业发展不规范、非市场竞争因素干扰相对较多,影响县域服务业发展。同时,县域服务业发展局限较大,产业区域互补交流较少,产业链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特征不明显,服务业开放融合发展不足。

(四)县域服务业发展不平衡

既有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也有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协调。空间上的不平衡,服务业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部湾经济区和桂北及地级市的市辖区;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协调,主要体现在县域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上,县域服务业更多的是集中在旅游和商贸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

四、发展展望

在全区服务业发展大会上,彭清华提出努力提升县域服务业发展水平,要把服务业作为县域经济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提升水平,使服务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引擎。要适应城乡消费多样化需求,合理规划并加快建设新型商业街区和城市综合体,扩大服务供给,提升县域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要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超对接”工作,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农贸市场、专业市场改造升级,繁荣发展商贸物流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县乡,要继续抓好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创建工作,着力打造一批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延伸拓展旅游产业链条,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7年7月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暨年中工作会议在北流召开。会议要求力争到2020年,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各具特色,综合实力整体进位,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的县域达60个左右,财政收入超10亿元的县域达40个左右,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突出,在全国叫得响、有一定地位的县(市、区),成为区域发展的新龙头和重要增长极。强调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县域主导产业,推进县域产业融合发展和县域新型城镇化,促进园区、企业、项目三位一体、同步发展,加快壮大民营经济,构建一县一拳头或双拳头产业的发展格局,让农业强起来、工业壮起来、服务业火起来,挺起县域经济的脊梁。

随着各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措施的提出,未来两年广西县域服务业将以总量增长、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为目标,加快县域服务业发展。至2017年广西县域服务业规模总量达到8373.7亿元,同比增长16%,占县域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至2018年广西县域服务业规模总量达到100 48.4亿元,同比增长20%,占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

五、措施建议

(一)围绕县域服务业发展,开展自治区本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借鉴国家发展改革委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做法,选择10个左右县(市、区)和服务业园区作为试点区域,开展自治区本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工作,探索有效推动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培育发展试点区域2~3个特色服务业产业,以试点服务业产业突破领域带动地区服务业发展,培育服务业加快发展若干新增长极。

(二)围绕创新经济发展载体,发展特色产业小镇集群

支持有条件的县区,选择自然资源丰富、地方优势产业明显的城镇,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将优势资源转变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以服务业产业的加快发展,创造更多数量、更优质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遇,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农村人口落户,建成一批城镇产业化特征明显的服务产业特色小镇。

(三)围绕市场活力释放,推进县域体制改革

一是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县域,改革服务业管理体制,将各部门服务业领域的事业管理职能和产业发展职能相剥离,创新设立服务业发展局,统筹管理县区辖区内服务业产业发展。二是支持在部分乡镇街道开展乡镇基层管理机制改革试点,打破乡镇基层“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机制,建设乡镇综合服务政府部门,探索实行“三班倒”的轮班制、朝九晚五上班制,释放基层经济活力,扩大基层消费。三是尽快研究建立绿色地区生产总值县域经济考核体系,推广更科学更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经济考核制度。

(四)围绕健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切实打破单一产业招商模式,丰富服务业领域招商内容,创新服务业“以商招商”模式,引入服务业产业园、集聚区专业运营商,发挥专业运营商在园区招商、投融资、人才培养、专业平台建设等方面专业优势,大力培育县域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集聚区,做大做强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同时,切实落实集聚区“一区一策”“一业一策”,从财税、土地、价格、准入、人才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当好集聚区发展建设的“裁判员”和“服务员”,加快集聚区规范持续发展,形成县域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增长新支撑点。

[作者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