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经验分析

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经验分析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产能结构性过剩的表现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能力急速扩张,最终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蹈传统产业的覆辙,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形成了超过实际需求的增长,造成产业同构、产能过剩以及产业泡沫。鉴于已有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本项研究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可归因于市场和区域两大方面。

1)产能结构性过剩的表现

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产能力急速扩张,最终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蹈传统产业的覆辙,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形成了超过实际需求的增长,造成产业同构、产能过剩以及产业泡沫。另外,国际市场的萎靡不振,造成太阳能光伏等严重依赖外需的产业“雪上加霜”,短期内进一步恶化了产能的过剩。

如图5-1所示,从2008年到2010年,多晶硅的产能保持着与表观消费量相等的水平,三年间产能年均增速为52.82%,而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速为43.78%,市场基本可以做到出清,行业开工率也保持着上升的态势,年均增速为32.91%,2010年的开工率达到了53%,超过了一半。但是从2011年开始,光伏产业开始了脱离市场实际需求的过剩增长。2011年相比较于2010年,多晶硅产能增长了69.54%,而表观消费量值只增长了51.89%;而2012年多晶硅的产能用比增长21.08%,但是表观消费量明显增长乏力,只增长了5.24%,出现了严重供求不对等的情况。与此同时,我国国产晶硅光伏组件价格一路下跌,2013年3月的市场价已经同比下降了96.27%,比2010年3月下降了63.33%,在这期间该行业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见图5-2)。

图5-1 2008—2012年我国多晶硅生产消费情况对比(单位:吨)

图5-2 2010—2013年国产晶硅光伏组件月度价格变化(单位:欧元/峰瓦)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造成的资源浪费、资本回报率的低下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质量,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但是短期内产能相对过剩除了政策引导失误之外,其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我国产业技术基础薄弱,研发水平低下,难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或超越,企业技术选择面较窄,利润率较低,只能做大规模,追逐利润总量的扩大。

我国经济一直存在着产能过剩问题的困扰。产能过剩不仅引起产品价格过低、企业盈利状况不佳,而且由此引致的去杠杆问题还造成全行业乃至全国经济都承担了巨大的运行风险,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巨大阻碍。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相同的经济生态中也深受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本与研发资本配置比例不协调,企业过于注重产能的扩张,而忽视研发投入;产品价格低廉而市场需求不振,导致企业难以形成自生能力,甚至严重影响产业发展前景。现阶段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性地讨论产能过剩问题的成因、形成机理,而忽视了对产能过剩问题的量化分析。本书将尝试量化分析战略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2)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成因分析

Chamberlin(1933)最早提出“产能过剩(over/excesscapacity)”概念,是指企业实际生产能力相对于市场需求的过剩。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产业发展前期,受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影响较深。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既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现象,也反映了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鉴于已有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本项研究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可归因于市场和区域两大方面。

(1)市场因素。产能过剩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它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经济周期波动的竞争性过剩,即经济扩张阶段生产能力超出需求的过剩。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也可以促进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通过加剧产业竞争来消除过剩产能,达到市场自动调节的效果。

在产业发展过剩中,尤其是在我国国情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契约精神仍有待普及,法律制度环境仍有待完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仍然不高,并且我国仍处于体制机制的转轨过程中,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确立。因此即便排除政府干预的因素,由于市场条件的不完善也还是会导致产能过剩等非均衡结果的出现。如林毅夫(2007)就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解释产能过剩。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建厂的时候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对同行业企业进入总数的认知,形成对未来产业发展信息的共识,往往先建产能再进行产业竞争,从而导致了投资“潮涌”现象,进一步发展成为产业的产能过剩。周劲(2011)系统梳理产能过剩的原因,并认为经济周期会引起产能周期性的过剩,在周期性因素之外,产业也可能因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导致产能无法满足有效需求,从而造成短期的结构性产能过剩。

(2)区域因素。地方政府干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而形成颇具区域特色的经济形态。而这也成为造成产能过剩区域间差异的关键因素。如江飞涛(2008,2009)认为,投资的“潮涌”现象实际上是区域竞争中地方政府对投资进行各种补贴,进而扭曲企业投资行为的结果,耿强(2011)也认为地方政府的产业补贴政策干扰首先扭曲了要素市场价格,人为压低了资本的相对价格,进而扭曲了企业决策信号,从而造成产能过剩。周劲(2011)也认为由于体制机制的因素影响了市场供需关系,使得生产脱离了经济周期,造成富余产能难以化解,从而出现产能过剩。

此外,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一大特色,也为行政干预提供了影响基础和作用渠道。我国的国有经济自计划经济时代开始,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于我国现有经济体系当中。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最重要的载体,国有企业在为国家经济战略服务,体现了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图。但同时国有企业也难以撇清与政府的关系,形成国有企业先天性的政企不分、权责不清、产权模糊的问题。这一问题导致政府行为对企业具有较强的宏观约束机制,使得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体现政府意志的产业发展规划可以通过国有企业的投资直接实现,在具体操作中又由于行政考核短期目标的约束,造成国有企业实际决策与最优决策的严重背离。尤其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期,国有企业占据着重要的比例,在其对于考核指标的追求中造成产能超出市场需求而快速扩张,加剧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