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的关系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低碳竞争力的提出随着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进程的推进,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特征的竞争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低碳竞争力的提法或概念应运而生。尽管,该报告是从国家层面对低碳竞争力进行的整体考察,但却开创了低碳竞争力研究的先河。因此,低碳竞争力的研究也可以从企业的层面去深入和落实。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碳竞争力的提出

随着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进程的推进,以发展低碳经济为特征的竞争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低碳竞争力的提法或概念应运而生。2009年9月,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机构(The Climate Institute)与英国第三代环境主义组织(E3G)联合发布研究报告《20国集团低碳竞争力》[16](G20 low carbon competitiveness),对20国集团中除欧盟外的19个国家的低碳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对各国目前和将来在实施低碳转型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用数据对比的方式进行评价,填补了传统方法无法对限制碳排放所带来的机遇和成本进行评估的空白。报告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三方面因素来评估国家整体低碳竞争力,分别是:该国目前的情况、转型的速度、转型挑战规模的大小。由此,报告使用了以下三个指标,对20国集团成员国的低碳竞争力进行了对比:(1)低碳竞争力指数:主要用于衡量各国基于当前政策环境和政策指标基础上,在国际环境中的低碳竞争力,以及为其国民带来物质繁荣的能力。(2)低碳提升指数:各国所展现出来的随着发展而提高低碳竞争力的潜力[17]。(3)低碳缺口指数:各国实际改进速度与要求达到的改进速度之间的差额[18]

2012年3月,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机构(The Climate Institute)与英国第三代环境主义组织(E3G)再次发布《20国集团低碳竞争力指数(2012更新)》[19],并指出在2005至2008年间,大部分国家的低碳竞争力都有所提升。尽管,该报告是从国家层面对低碳竞争力进行的整体考察,但却开创了低碳竞争力研究的先河。事实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竞争力反映的是经济主体的经济效率或生产效率的差异,其研究对象可以是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也可以是企业竞争力以及产品竞争力等。而企业竞争力是竞争力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产业层面向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不断深入的结果,构成了国家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因此,低碳竞争力的研究也可以从企业的层面去深入和落实。

1.2.2 国外有关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在国外有关企业竞争力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中,竞争力与竞争优势这两个概念被普遍认为是具有相同内涵的,并且在未加界定的情况下经常交替使用[20]。随着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经济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来源、内容和作用、存在于公司内部或外部、表现方式和可持续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企业竞争力理论逐渐形成两大分支:一个是以“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范式为理论基础的企业竞争力外生论,另一个理论分支是基于资源基础观(Resource Based View,RBV)的企业竞争力内生论。这些关于企业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研究企业竞争力的学者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在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关于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论争。

1.2.2.1 企业竞争力理论渊源

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的基于绝对优势学说的国际分工理论可以看作是最早的关于竞争力理论的起源。斯密认为,如果一国利用本国所拥有的先天自然优势或后天技术优势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绝对低,那么这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就具有竞争优势。因此,他强调根据各国所拥有的先天性自然优势或后天的技术优势,生产绝对成本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对参与交换的各方都是有利的。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从国家到产品,将分工和绝对优势理论联系起来,实际上已创立起竞争力理论的基本研究轮廓或主题,即探讨竞争力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Ricardo David,1817)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比较优势学说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或企业即使不能生产出成本绝对低的产品,但只要所生产的产品与另一国或企业的同类产品成本的比率不一样,成本比率小的,就是本国或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就具有竞争优势。后来,瑞典经济学家伊·菲·赫克歇尔(Heckscher,1919)在他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中,概括说明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他的学生贝·戈·俄林(Ohlin,1933)在这篇论文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于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继承和发展了赫克歇尔的思想,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H-O)学说。这一理论从要素禀赋影响要素成本的角度探讨了一国怎样通过国际分工获得比较优势,从而使该国生产出来的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竞争力。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要素禀赋理论,体现出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家有关竞争力理论的思想。因此,这些理论又可被看作竞争力理论研究的渊源。

1.2.2.2 企业竞争力外生论:市场结构论

企业竞争力外生论强调企业外部产业市场结构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这一理论分支又被称为市场结构论。其理论基础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梅森(E.Mason,1949)教授和其弟子贝恩(J.S.Bain,1959)提出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即“S-C-P”范式。这一范式认为,企业间市场绩效的差异是由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决定的。按照这种观点,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自身以外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从而导致企业间绩效的差异,因此企业竞争力外生。

市场结构论的代表性理论是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E.波特(Michael 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其研究成果体现在其著名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和《国家竞争优势》(1990)之中,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对企业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一度成为20世纪8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主导范式。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仍然是以“S-C-P”范式为基础,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在某一产业里有利的市场地位,企业的竞争战略由该企业所属产业的结构状况所决定。

1.2.2.3 企业竞争力内生论:资源基础论

企业竞争力内生论强调深入企业内部寻找企业的竞争优势,其代表理论是资源基础论,或称之为资源基础观(Resource Based View,RBV),其核心观点是将企业视为由一系列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具有的战略性资源。这一理论思想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和1925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所体现出的有关企业内部成长的思想。随后,张伯伦和罗宾逊(E.H.Chamberlin &J.V.Robinson,1933)关于企业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思想也反映了企业特有资源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1959年,彭罗斯(Edith Penrose)发表了著名的《企业成长论》(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开辟了资源基础方法(Resource-based Approach)分析企业行为的理论先河。在彭罗斯的启发下,学术界开始更多关注从企业内部资源的角度研究企业竞争力问题。直到1984年,伯格·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经典论文《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发表,资源基础论才正式诞生。随后资源基础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如果将不同的资源分类,按照资源、能力和知识划分,资源基础论又分为三种不同的流派:如彭罗斯(Penrose,1959)[21]、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1984)[22]、巴尼(Barney,1991)[23]、皮特瑞夫(Peteraf,1993)[24]等认为企业是“资源的独特集合体”,而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Prahalad &Hamel,1990)[25],福斯(Foss,1993,1996)[26],提斯、皮萨洛和苏门(Teece、Pisano &Shuen,1997)[27]等认为企业是“能力的独特集合体”,科格特和詹德(Kogut &Zander,1993)[28]、斯彭德(Spender,1996)[29]等则认为企业是“知识的独特集合体”。

1.2.2.4 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论争

关于环境管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国外理论界主要存在“冲突”和“补充”两种观点。

传统学派持“冲突”的观点,认为在环境管制问题上,政府与企业之间类似于零和博弈,最终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必定相互得失。他们认为严格的环境管制是为促进企业将环境成本内部化,这必然导致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成本上升,对企业产能、产品价格优势和利润空间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导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另外,企业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服从环境管制不得不占据管理时间,吸纳财务资源,进而对其他更具潜在效率的投资或创新途径产生“挤出效应”。因此,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两者之间相“冲突”,环境管制导致企业竞争力的降低。传统学派代表人物瓦利和怀特黑德(Walley &Whitehead,1994)认为,随着环境治理成本的增加,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实现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的“双赢”[30],如果真正存在潜在的获利机会,企业在逐利动机的驱动下便会主动出击,而无须对其进行环境管制。

修正学派对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持“补充”的观点,认为严格的环境管制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多创新,如产品创新或过程创新,进而引发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同时创新带来的产品差异化能够引领消费需求,由此可以弥补企业因实施环境管制而造成的损失,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该学派以波特(Porter M.E.,1991,1995)和林德(C.Van der Linde,1995)[31]为代表,以“波特假设”(Porter M.E.,1991)关于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能够实现“双赢”的观点最为著名。波特认为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可激发企业进行创新,通过“创新补偿”产生效率收益,相对于不受环境规制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如果国内环境管制正确预见并反映了国际环境保护的趋势,相对于环境规制程度较低国家的企业,该国企业就可能从率先实行规制中获得“先动优势”[32]

1.2.3 国内有关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大概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78年我国市场化改革后,市场逐渐引入竞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有关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开始受到我国学术界广泛关注。从相关文献来看,国内有关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包括理论分析、企业单项竞争力研究和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从国内有关企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来看,国内尚处于引进介绍和消化吸收国外企业竞争优势理论阶段,还谈不上理论的较大创新和发展。

1.2.3.1 有关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分析的研究

与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相关的研究有:胡大立(2005)从环境、资源、核心能力、知识层次对企业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33];田奋飞(2005)从企业价值观的角度出发,从企业战略观、管理观与经营观三个层次探讨了企业价值观对于企业资源配置能力的影响,构建起基于企业价值观的企业竞争力整合分析框架[34];杨蓉(2009)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来找出企业国际竞争力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必然联系[35];程惠芳、潘信路等(2010)对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序进行实证研究,首次对发达国家中跨国公司的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创新能力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36];刘文炳(2011)在其著作中从研究并购重组与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出发,揭示了并购重组对于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并构建了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37]

1.2.3.2 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有:黄继刚(2004)[38]分析了动态管理的概念和必要性、动态管理的对象,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进行了研究。卜善祥(2005)[39]从存续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对存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评价做了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预警的角度,剖析了存续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提高存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战略、基础战略和保障战略。盛小平(2008)[40]基于知识管理的角度阐明了知识管理、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了由知识管理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组成的知识价值链模式。

1.2.3.3 有关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环保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角度寻求企业竞争力的新来源。张向菁、金麒(2001)通过对绿色营销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及意义的分析,论述了绿色营销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操作对策[41]。赵细康(2003)从理论上和实证研究上对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别探讨了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构建了综合分析模型[42]。吴晓玲(2004)指出企业绿色竞争力的内涵集中表现在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三个方面,发展度指绿色竞争力的直接目标是企业发展和盈利,协调度指企业与环境并进退,持续度指竞争力的长期优势地位同企业可持续发展相联系[43]。杨华峰(2007)在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从循环经济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构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44]

1.2.3.4 有关企业低碳竞争力的研究

随着低碳经济理念的宣扬和深入人心,国内近两年涌现了不少有关企业低碳竞争力的研究。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国际学院副院长杨志指出,跨国公司的低碳竞争力值得学习。强调了跨国公司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关键角色,并肯定了跨国公司低碳发展的业绩,号召中国企业向跨国公司学习,努力提升低碳竞争力,在低碳经济竞争中获得主动权[45]。彭琰博士(2010)从跨国公司母国法律制度、标准与行业门槛、抢占市场份额的能力等三个方面论述了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的优势地位和新的特点,并对我国企业培育和提升低碳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46]。熊焰(2010)发表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低碳竞争力》,通过对新能源与IT行业低碳举措的列举,强调了低碳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衡量企业的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逐渐向低碳靠拢,那些利润不能抵消其高碳排放产生的成本的企业会逐渐走向死亡,而那些能够适应低碳发展要求的企业则很可能更加兴盛和强大。中国企业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也必须培育起自身的竞争力,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47]。郭莉(2010)提出了如何打造企业低碳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强调中国企业应着重关注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低碳消费政策、金融信贷政策、碳调节税政策等五个方面的低碳发展政策,通过技术创新、集约管理、优质服务来构建起低碳核心竞争力[48]。周建成、曾敏(2010)认为低碳竞争力是企业通过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低碳技术及清洁生产方式后,生产出比竞争对手具有更低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且能耗更少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能力。提升低碳竞争力重点是实现理念低碳化、结构低碳化、技术低碳化以及管理低碳化四个方面的低碳化[49]。王皓(2010)基于企业低碳能力和企业经济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完成了对10家企业低碳竞争力的评定[50]。马中东、宁朝山(2010)认为低碳竞争力的提升只有通过环境规制来提升,而企业环境战略会影响环境规制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作用,并指出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主动采取环保措施实施内生型环境战略,才能获得成本优势、提升低碳竞争力[51]。徐建中、袁小量(2011)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企业低碳竞争力是企业通过新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促进企业向低碳发展的模式转变,生产出低碳产品和服务,从而表现出的保障企业经济利益和持续发展的内在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低碳竞争力网络,并引入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分析了该网络的运行机制和轨迹[52]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有关低碳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竞争力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对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构成与来源也存在不同的解释,有关企业低碳竞争力的研究还不成体系。特别是大部分国内研究虽然肯定了跨国公司的低碳竞争力,但主要集中于如何培育与提升中国企业低碳竞争力的策略研究之上,对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的本质与形成和培育机制缺少系统深入分析。而本书正是在前人有关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跨国公司低碳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构架,探讨跨国公司在低碳竞争的国际环境中竞争力的新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