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才事业的兴盛

人才事业的兴盛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发展阶段。“以人为本”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管理原则。中共中央在新的人才工作原则和标准的指导下,必然调整工作重心和目标,将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把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作为人才工作的目标。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需要新理论,科学发展观由此应运而生,成为中共中央在新世纪的政府工作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统领下,中共中央对人才工作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提出了“科学人才观”;将“人才工作”提升到“强国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人才兴国战略”,并制定了中长期的人才发展规划。人才观念的成熟,人才战略的提出,人才规划的制定,都促使我国人才政策体系日臻完善,人才事业蒸蒸日上。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知识的生产分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人才是核心要素。在新的形势下,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人才观,对如何定义人才,如何看待人才,如何使用人才等问题给出了科学的解答。

1.科学人才观的核心理念

2003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成才”“以人为本”的全新人才理念。这些具有突破性的人才理念被概括为科学人才观。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对人才价值理念的深刻认识。这一理念强调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人才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依赖的四大资源[1]之一,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性,因此是开发价值最高、潜力最大的资源。这一理念的提出将预示着中共中央今后要把人才资源放在优先开发的战略位置,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

“人人都可以成才”是对人才标准的一次突破性认识。科学人才观,认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2]它突破了传统的人才标准的界定,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长期以来,人们对人才的认定,一直依照1982年提出的标准,即“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大量有才之士因为学历和职称这两道“硬门槛”,被摒弃在人才队伍之外。一直以来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被人为分割成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就是旧人才观的突出表现。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由于没有了学历职称的限制,所以只要勤于学习、乐于奉献,就能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这是对全体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它提出了一种无限可能性,鼓励人人成才,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有益促进。

“以人为本”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才管理原则。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挖掘和发挥每一个人才的潜能和价值,从而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由此可以推演出新的人才工作的衡量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中共中央在新的人才工作原则和标准的指导下,必然调整工作重心和目标,将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把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作为人才工作的目标。

2.科学人才观的基本内容

科学人才观,2002年首次提出以后,经历了近十年的实践检验,在2011年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得到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其基本内容被概括为10个方面的重要理念,科学人才观的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科学人才观的十个理念包含了人才的属性、地位作用、培养使用、投资开发等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

第一,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这是对人才属性的定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先进部分,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造性贡献,决定了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

第二,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这是对人才地位的全新界定。人才资源是我国最丰富、最可开发、最有潜力的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总量和质量都迅速提升,因此人才资源是中国走科学发展之路最可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第一资源。

第三,人才工作要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服务,这揭示出人才工作的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人才工作才能有所作为。

第四,人才优先发展是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这是对人才作用的重要阐释。人才优先发展是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追赶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发展的成功实践。

第五,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理念。从政府的人才工作角度来说,不但要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理念,而且要推动其转化为人人竞相成才的生动实践,使之从理念转化为现实。人人皆可成才,在政府层面上就是要让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机会,让每个有志成才的人都有发展的空间,让每个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人都能得到社会尊重。

第六,以用为本是人才发展的重要方针,这是对人才管理的新认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其价值完全在于使用。用好用活是人才工作的核心环节,在使用中培养,为使用而引进,以使用来激励,才能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七,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这是从经济角度来看待人才,属于人力资本范畴。世界各国的研究都证明,包括教育投资在内的人才投资是发展效益最大的投资。

第八,高端引领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观念。实践证明,高端人才对事业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对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引领带动作用。高层次领军人才的作用是一般人才不可替代的。

第九,遵循系统培养的人才开发规律,这是对人才培养开发的新认识。人才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长期持续的系统培养。它包括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科研与生产结合的创新体系等。

第十,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活力来自改革创新。

3.科学人才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人才观,是中国共产党人才工作解放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对于服务科学发展、推进人才工作科学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首先,科学人才观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和具体应用。科学人才观强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从人才发展的战略方向、工作重点、检验标准上体现和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科学人才观强调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的根本方针,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不仅是科学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途径,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在人才工作中的进一步具体化、实践化。科学人才观强调系统开发、整体推进的工作理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

其次,科学人才观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才发展创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是人才理论的一次升华。在领导中国革命、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人才理论和实践工作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从“又红又专”到“人人皆可成才”;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为本”。科学人才观的形成体现了一种“大”人才观,由此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理论体系

最后,科学人才观是我国政府人才工作科学化的行动指南。科学人才观的原理、原则和方法论为破解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可以推进人才战略规划科学化、推进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科学化、推进人才工作方式方法科学化,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人才强国战略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共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继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做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构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体系,而人才强国战略又是三大战略中的支撑和关键。

1.人才强国战略的解读

人才强国战略,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面的含义是实现“人才的强国”,即在人才的总量上、结构上、素质上,包括人才的投资上、人才的发展指标上、人才的效率上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就意味着未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要不断得到优化,从而确定人才的全球竞争优势,使世界上优秀的人才到中国来能够获得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优秀人才汇集的中心之一。在国际上具有人才竞争优势,这是“人才的强国”很重要的体现。

“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层面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通过人才来强国”。概言之就是“人才兴国”。“强国”是指增强国力、振兴国家,即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从国家这个层面上,真正把人才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通过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通过进一步的机制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解放人的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生产力,来推动我们整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未来竞争能力。

第一层面是基础,第二层面是最终目的。因此,一方面,人才强国战略的工作重心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另一方面,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协调一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总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2002年,面对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为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对新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谋划,即“开发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3]明确了以后一个时期中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即“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坚持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坚持以培养和选拔党政领导干部、企业家、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根本出发点。”[4]提出了包括2002-2005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等四项目标任务,以及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企业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西部地区人才的开发和引进、海外和留学人才的吸引与使用、加强教育培训、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引导人才合理流动等八项共21条主要政策措施。该纲要可以说是对此前提出的国家人才战略的深化和系统展开。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在《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了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方针政策,并且提出了“党管人才”的原则,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组织保障。

所谓“党管人才”并不意味着所有人才都要入党,而是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中共中央所要“管”的是国家整个人才发展战略问题、人才基本规则和重大人事制度的建立问题。党管人才可以概括为“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党管人才的本质是“人才强党”,就是“为国聚人才,为党聚人才”。党管人才的思路是“三个结合”,即党管人才必须与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相结合,必须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相结合,必须与以法管理人才相结合。党管人才的方式是分类管理,主要是采取不同方式,把党管人才原则贯彻落实到六支队伍。党管人才的关键是制度安排,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人才政策法规体系,从而以制度来保障和实现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此外,“党管人才”并不否认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而是将继续减少干预,促进市场的作用;并且也不会与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用人制度自主权发生矛盾,而是会充分尊重其自主权,并为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党管人才将破除“管字当头”的思想,由“管人”的部门转化为为人才发展创造环境,为人才提供服务的部门。

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由此,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标志着中共中央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表明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三)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一直以来,中共中央并没有制定过专门的人才发展规划,人才规划都是被包含在科技和教育的发展规划之中。自从中共中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之后,人才工作被摆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专门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就成为必然。人才发展规划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是一段时期推动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具有战略意义。

1.我国首个中长期人才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系统、最完整,成果最丰富的人才战略专题研究。该规划是在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的一揽子规划,是与科技、教育等国家若干领域发展规划相并列的专项规划,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规划。

《人才规划纲要》中有五点创新。第一,提出“人才优先”的新理念。“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这是我国人才思想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是建设人才强国的基本路径。人才优先发展,包括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这4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一个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把“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放在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之首,将创新型科技人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提出“去行政化”问题。要求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人才规划纲要》指出,改进人才管理方式的主要任务,是规范行政行为。因此,去行政化的精髓,不仅是取消行政级别,更在于规范行政权力,督促权力恪尽职责、恪守边界。同时,在学术领域,还要建立一套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外的评价体系,让学术按照自己的标准分出高低,以其对人类的贡献赢得尊重。这样,学术才能摆脱行政权力的束缚,“去行政化”才能获得有力支撑。

第四,提出了十大政策。针对当前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人才规划纲要》提出了十项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导向性的政策。

一是针对当前人才发展投入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二是针对我国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三是针对城乡、区域人才分布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政策;

四是针对科技人才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提出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五是针对学术界和科技界因行政化、“官本位”导致学术浮躁、大成果少的问题,提出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政策;

六是针对人才流动渠道不畅的问题,提出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

七是针对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提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八是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需要重视和加强的问题,提出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的政策;

九是针对人才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提出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十是针对人才合法权益保障不够的问题,提出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第五,设计了12项重大人才工程。

(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五)文化名家工程

(六)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七)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九)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十)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十一)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

(十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这些人才工程总体表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既全面覆盖又突出重点。这12项人才工程覆盖了人才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支人才队伍,而且包括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各个环节。同时,突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战略重点,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设计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二是既注重创新又注意衔接。这12项重大人才工程绝大多数都是新设计的项目,也有已实施的项目,比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就是在现有基础上作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三是既强调引领性又强调示范性。这12项人才工程是由国家层面组织实施的,引领性带动性都很强,工程实施后能够引领和带动相关领域人才发展。同时,又强调要把这12项人才工程做成“示范工程”和“样板工程”,推动地方和部门制定本地本系统人才工程,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我国人才队伍建设。

2.我国首个科技人才规划——《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科技人才保证,由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协联合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人才规划》)。

《科技人才规划》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科技人才发展制定的中长期规划,相对于《人才规划纲要》《科技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中关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部分来说,《科技人才规划》中关于科技人才的发展目标更明确,关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更具体,关于科技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科技人才规划》明确指出了到2020年,我国科技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合理提高人力成本在研发经费中的比例,确立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优势,为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科技人才支撑[5]。在这个总目标下,设置了科技人才队伍规模、科技人才结构布局、科技人才投资力度、科技人才竞争优势等四个分目标,分别从科技人才的自身发展,国家对科技人才的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目标。

《科技人才规划》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提出建设六支科技人才队伍和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7项主要任务。这六支科技人才队伍分别是: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队伍,优秀科技创新队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科技管理与科技服务和科普等人才队伍。这六支队伍中的前四个都属于高层次人才队伍,占了任务的一半以上,体现出“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的人才发展原则;有三支属于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体现了服务于创新型国建设的需要;除了科技研究人才以外,还提出建设科技创业、科技管理、科技服务、科技普及等人才队伍,这体现了全方位发展科技的需要,更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必要保证。

在科技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科技人才规划》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管理体制,主要是按照适应现代院所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进科技人才管理方式。包括实行院所(校)长任期制,取消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行政级别,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由目前对科技人才主要以“身份管理”为主逐步向“身份和岗位相统一”的管理模式转变,逐步实现科技人才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

二是,创新科技人才培养开发机制。除了一直强调的“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水平;完善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加大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力度”等常规培养途径的创新之外,还提出了“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攻关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为载体培养和凝聚一流科技人才”以及“政府支持的人才创新创业资金、项目、信息、培训项目等资源向民间科技人才充分开放,发挥科技社团的培养作用”[6]等新途径。

三是,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评价就像一支指挥棒,引导着科技人才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行为。目前科技人才评价存在论文导向和过度量化倾向的突出问题,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以论文数量作为核心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科技人员忽视创新的真正目的。为此,《科技人才规划》提出要“建立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引导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建立以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确立用人单位在科技人才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分类评价体系。根据科技人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岗位,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式。”[7]并要求“将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纳入对科技人才评价指标。”[8]

四是,健全科技人才流动和配置机制。提出“推行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单位的关键岗位和国家重大项目负责人向全球公开招聘的制度,建立重点产业、行业和领域科技人才供给和需求信息的发布制度。”[9]

五是,培育创新文化环境。提出逐步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科技界与社会公众之间紧密沟通的机制,建立重大科学事件向社会公开、听取公众意见的机制。

为确保战略目标和各项任务得到落实,《科技人才规划》提出了7项具体政策措施。如,针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的科技人才提出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的政策;针对我国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提出实施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的政策,以及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提出实施支持科技人才创业和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政策;针对西部科技人才短缺和流失问题,提出实施鼓励科技人才到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政策;针对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提出实施促进科技人才国际化的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