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追溯和解读“工匠精神”

追溯和解读“工匠精神”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提到“工匠精神”,人们总会想起瑞士手表,德国的机械、电器,日本的保温杯、马桶盖及精密加工……什么是“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事实上,“工匠精神”并非舶来。这些状况表明中国的工匠精神正在渐渐流失。

提到“工匠精神”,人们总会想起瑞士手表,德国的机械、电器,日本的保温杯、马桶盖及精密加工……而我们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在品牌竞争中则与这些国家拉开了差距。据相关报道:截至2012年,在中国,创业历史超过150 年的企业仅有六必居、张小泉同仁堂陈李济等9家。而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这是一种偶然吗?它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研究者发现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所谓工匠精神,是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其实质就是现代企业人的信仰及对信仰的坚守。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惜一切代价做品质最高的产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最终赢得用户的满意,使质量和品质在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事实上,“工匠精神”并非舶来。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我们从不缺乏能工巧匠,更不缺工匠精神。早在古代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中国制造”闻名远近,传统手工制造更是名扬海内外,有些甚至可被称为顶级奢侈品。从两千多年前的鲁班,到隋代的李春,他们都是大师级的工匠。万里长城、故宫建筑、赵州石拱桥、西安大雁塔……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杰作。还有那百年老字号,各地的名优产品,无不是工匠精神的结晶。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肌体里,早已蕴藏着工匠精神的基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工匠在推动人类文明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也证实,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不可缺少的,如果忽视工匠精神,那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辉煌就难免受挫,同时工匠精神这股有生力量推动人类进步的愿望就不能很好地实现。

《庄子》中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觉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才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荆棘。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我国许多人追求所谓的“短、平、快”效益,心浮气躁,目光短浅,缺乏一种应有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忽视了产品品质的提升而导致了“工匠精神”日渐式微。海尔的张瑞敏曾经用铁锤砸毁了70台有瑕疵的冰箱,在他抡锤之前,依旧有人建议:冰箱有点瑕疵,便宜点卖出去吧!这个故事唤醒了海尔人的品质意识,对这个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显然,张瑞敏的锤子没能砸醒更多的制造企业。拿智能手机为例,苹果的iPhone4在使用了4年之后,依旧能通过翻新的方式来二次售卖;而很多国产手机压根撑不过自己的保修期。可见,一些中国制造在硬件细节、品质标准上都无法与国外优秀企业同日而语。中国制造把消费者当弱势群体,于是,产品质量总是不过关,即便过关,也是那种要求极低的标准。

在制造业,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制造企业管理中工匠精神的缺失。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经济体制从计划走向市场的变革中,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必然产生影响,在职业选择时过多的重视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此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也使得人们坚守和潜心某一职业技能劳动更加不易。这些状况表明中国的工匠精神正在渐渐流失。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在这个缺乏工匠精神的时代,当所有人都浮躁的时候,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就是要放下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投入理想和梦想,让做产品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行为,更成为一种实现理想的人文行为。

如今,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时代呼唤我们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这不仅是要我们回归传统,而是要把“工匠精神”深刻地嵌入到“中国制造”的血液中,让“工匠精神”成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中国创造”转型的重要推动力。这当中的道理很简单:无论科技怎样发展,技术怎样进步,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手艺信仰,才是中国制造摆脱粗制滥造、山寨质次的根本动能,才是驱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原动力与支撑点。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都不能没有工匠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对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振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优秀的工匠跟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一样,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尊重每一个工匠,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企业才会有永久的春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