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要价值理论回顾

主要价值理论回顾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价值研究的历史看,价值概念始终是与财富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亚里士多德把使用价值称为真正价值或实质价值,并把价值看作社会正义的一部分。近现代以来,价值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以及侧重企业管理的价值理论。在劳动价值论之前,价值往往被看作物品的功能或属性,认为“

从价值研究的历史看,价值概念始终是与财富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我国《新华字典》对“财富”一词的解释是“具有价值的东西”,可见财富、价值始终是一对相伴的概念。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产生之前,价值概念主要是指物品的使用价值,“等值等价”、“价应当与质所值相当”是古希腊思想家关于价值的核心理念,索求高价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这种理念深刻影响到斯密、李嘉图以及马克思的年代。古希腊的色诺芬认为,“价值是可以从它那里获得利益的东西”,“一支笛子对于会吹它的人是财富,而对于不会吹的人,则无异于毫无用的石头”,“对于不会使用笛子的人们来说,一支笛子只有在他们卖掉它时是财富,而在保存着不卖时就不是财富”,可见在色诺芬这里财富是指使用价值。亚里士多德是历史上第一个分析价值形式的人,他提出“5张床= 1间屋,无异于5张床=若干货币”,屋必须在质上与床等同,没有本质上的等同性,就不能作为可通约的量而发生关系,而价值的货币形式不过是简单价值形式的进一步发展。亚里士多德把使用价值称为真正价值或实质价值,并把价值看作社会正义的一部分。早期重商主义在价值问题上提倡货币差额论,提倡积累货币财富,把金银和货币视为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除了开采金银矿之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唯一源泉,这就把财富归于流通领域。托马斯·孟提出,“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

现代以来,价值理论中影响最大的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以及侧重企业管理的价值理论。

1.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的基础。威廉·配第在《赋税论》中将价格分为“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前者是指商品的价值,后者是指商品的市场价格。威廉·配第确认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他第一个提出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假如一个人在能够生产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内,将一盎司白银从秘鲁的银矿中运来伦敦,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同时认为,价值的大小以劳动生产率为转移,“原来一百个人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要两百个农夫才能完成,那么小麦就将贵一倍”。威弗朗斯瓦·魁奈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在魁奈看来,所谓财富生产实质上意味着物质的创造和数量的增加。而在各经济部门中,只有农业才是生产的,因为只有农业既生产物质产品,又能在投入和产出的使用价值中表现出物质财富的量的增加。相反,工业不创造物质,而只是变更或组合已存在的物质财富的形态;商业也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而只变更其市场的时空差距。

亚当·斯密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鼻祖,提出了较为完备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或效用(斯密语境下的效用指物品客观存在的使用价值)决定的,而是由劳动决定的。斯密认为,劳动是商品的真实价格,用货币量来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名义价格,这与后来马克思所说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一致的。他认为,“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构成这种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或是本国劳动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进来的物品”;“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换言之,只有用劳动作标准,才能在一切时代和一切地方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亚当·斯密最终提出三种价值决定的观点:一是价值由耗费的劳动决定:“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要取得这些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二是价值由购买的劳动决定:“对于占有财富并愿用以交换一些新产品的人来说,它的价值,恰恰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三是价值由收入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的价值由购买的劳动量决定,劳动量又由工资、利润、地租三种收入构成,工资、利润、地租都是生产费用,斯密价值理论又发展到了生产费用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运用自然科学中的抽象方法,从商品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这个原理出发,研究所有一切其他经济范畴同这一原理相适应还是相矛盾,这种方法受到马克思高度评价。但也有人怀疑和批评,认为李嘉图是把经济学引导到毫无结果的抽象道路上去的第一人。李嘉图学说最大的影响发生在马克思身上,后者把前者当作自己最直接的先驱,李嘉图的价值论和分配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最新近的来源,马克思也认为李嘉图理论是古典经济学中最有科学价值的宝库。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首次对价值问题进行论证的,是在1844年写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在此书中,马克思是用“劳动的异化”来说明价值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全面论证了价值问题,他研究的起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小细胞——商品,认为商品的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抽象劳动理论,所谓抽象劳动是“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理论用于说明供求的市场因素。

对劳动价值论的总结评价:

劳动价值论的优点:首先,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劳动价值论将价值(财富)由“完全客观”的东西转向了“相对客观”的东西,人作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得到了确认。在劳动价值论之前,价值往往被看作物品的功能或属性(人之外的物),认为“奴隶”或“金银”等才是财富。劳动价值论逐渐将价值创造的源泉从流通劳动、农业劳动、手工劳动归纳到“一般劳动”,这实质上就是确认了价值创造的人的主体性地位。当然,由于劳动价值论把劳动时间作为价值衡量的基本尺度,与之后的主观价值理论相比,价值仍是“相对客观”的。其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相比,具有丰富的“人本”内涵。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突出特点是从抽象劳动出发认识价值,也是从“劳动对象化”、“人的类生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认识价值,如果我们撇开马克思处于资本主义早期的时代局限性(阶级矛盾比较尖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疑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这也为科学的价值理论创新提供了基本源泉。再次,劳动作为价值创造的一个基本因素仍得到了主流经济学的承认。

劳动价值论的局限: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也是一种经济假说)仍是一种相对的、有条件的真理,而不是绝对的、普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其不足:一是机械地强调劳动作为价值源泉的唯一性,忽视了人作为价值主体对价值的决定作用。古典经济学惯于把经济过程分为本质过程和现象过程。在本质层次,所有的经济学知识都成为真理或逼近真理,而在现象层次,实际经济活动的供求关系、货币现象、价值体系,以及具体个人和团体的活动则被视为表象或假象。他们所谓的“本质”,其内涵就是抽象的物质运动和物质关系。现实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微观主体在古典经济学中没有地位。二是整个斯密、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以工业产品的生产为中心,对于那些不得不涉及的服务,比如商品的销售、包装、运输、储备、会计、保险等,马克思的观点是它们都没有价值,因为没有产品生产出来。“一切只是由商品的形式转化而产生的流通费用,都不会把价值追加到商品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价值论在解释品牌、知识产权、证券、创意、服务等非劳动因素、非劳动产品的价值源泉时遇到了障碍。为了能说明科技、无形资产、企业家才能等日益重要的现象,我国一些学者通过“拓展”劳动概念的方法,即将科技工作、管理等看作是复杂劳动,以此维护劳动作为价值源泉的唯一性。但正如晏智杰教授所指出的:“拓展论不能反映经济生活的实际,主要表现在这种拓展论要继续否定各种非劳动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源泉地位和作用”,“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意,创造价值的劳动(者)是指简单生产劳动(者),即传统意义的受剥削的‘劳苦大众’及其所从事的劳动,而不是指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其次,‘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的说法也帮不了它们什么忙。科技和管理劳动,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这在马克思看来是使用价值的增加而不是价值的增加”。学者张五常曾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概念提出挑战,号称“三招两式”就将其驳倒,“红透半天的明星可不是马克思理论中的资本家,也未必是大地主,但劳力怎可以挣这么多钱?”“支持马克思理论的人从何答我?”

2.生产要素价值论

配第《赋税论》中已经隐含了生产要素价值论的思想,他一方面论述劳动是“自然价格”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考察了土地和劳动两个要素对商品价值的决定。生产要素价值论的集大成者应当首推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注:萨伊同时是效用价值论的创始人)。萨伊认为,劳动、资本、土地是一切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在创造效用的过程中,各自提供了“生产性服务”,从而“协同创造”了商品价值,并因此获得了各自的收入,即劳动得到工资,资本得到利息,土地得到地租,这就是著名的“三位一体公式”。19世纪末,马歇尔提出,在土地、劳动和资本之外增加管理这个要素,即四要素论,表明企业经营管理和组织已经上升到突出的地位;20世纪中期,人们又提出了科学技术或知识应被首肯为一个新要素的重要观点,成为五要素论,比如1983年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提出,“在信息经济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工业社会初期,必须被新的知识价值论取代”。生产要素价值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得到广泛认可。如萨缪尔森在教材中就认可生产要素价值论,在谈论地租时说,“获得报酬的是土地的生产能力”。要素价值论成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论的直接论据,其基本涵义和实质是,认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有权从它们参与创造或生产的成果中分得与自己的贡献相适应的份额,就是说土地所有者得地租,劳动者得工资,资本家得利息,企业家得利润。生产要素的产权明晰,而且为不同的所有者所拥有,是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当然的不容置疑的前提。

对要素价值论的总结评价:

要素价值论的优点:要素价值论最大的优点是从生产成本或供给的角度认识价值,实际认为价值由生产成本决定。从成本消耗看,任何产品生产都要消耗劳动、资本、自然要素,古典经济学之后的经济学家把管理、科技(知识)等要素加入后,要素价值论得到了完善和发展。显然,要素价值论更容易被厂商(生产者)所认同和接受,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要素价值论也一直和效用价值论“和平共处”,共同构成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础。在主流经济学中,效用价值论多用于解释消费者行为,要素价值论多用于解释生产者行为,但最终都按预设的那样,胜利会师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即存在一组个体最优化行为下的均衡价格,使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其消费者的边际效用。

要素价值论的局限:首先,要素价值论不是探讨价值的本源理论,而只是关于价值分配的理论,混淆了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生产费用或生产要素决定,而生产费用或生产要素的价值又由什么决定呢?要素价值论在最后探究机器、科技的最终来源时,也只能滑向劳动价值论。其次,从目前的经济形态看,价值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运动,要素价值论将价值简单地分解成几个要素的思想,实际是想用“相加”这个简单的物理运动去解释高级运动。

3.效用价值理论

萨伊主张从物品的效用角度来定义财富,由此成为马克思所谓庸俗经济学的鼻祖。“把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叫做效用……创造具有任何效用的物品,就等于创造财富。这是因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而物品的价值就是财富所由构成的。人力所能做到的,只不过改变已经存在的物质的形态。所改成的新形态,或提供此前所不具备的效用,或只扩大原有的效用。物质不是人力所能创造的……人力所创造的不是物质而是效用,这种创造我叫财富的创造……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没有创造或扩大效用实际上就没有生产财富”。价值又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是测量物品的价值的尺度,而物品的价值又是测量物品的效用的尺度”,萨伊的效用论成为边际学派的主观价值论。萨伊同时代的马尔萨斯提出了“需求强度”的理论,认为“有购买能力的购买愿望”,即需求强度决定价值。

效用价值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发展为边际效用价值论。1854年,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在《论人类交换的法则的发展及人类行为的规划》中提出人类满足需求的三条定理:①欲望或效用递减定理,即随着物品占有量的增加,人的欲望或物品的效用递减。②边际效用相等定理,即在物品有限条件下,为使人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务必将这些物品在各种欲望间作适当分配,使人的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③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条件下,要取得更多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这三条定理后来被称为戈森定理,戈森系统阐述了交换价值和边际效用的关系,发现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奥地利学派的庞巴维克全面论述了边际效用理论,认为价值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主观评价,把价值概念从物质生产领域引入纯主观意识领域,提出价值即主观价值:“一种财货或一类财货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在这一意义上,如果我认为我的福利同某一特定物有关,占有它就能满足某种需要……它对于我就是有价值的”,“商品有没有价值,就看人们主观上是否认为对他有用处;并且决定商品价值的,既不是它的最大效用,也不是它的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庞巴维克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物质财富的相互关系”。他认为,人类的欲望是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而自然提供的满足欲望的物品是有限的,因此便产生了经济问题,产生了如何经济地使用物质财富的问题,人类欲望与满足欲望的物品的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有用性和稀少性是价值形成的两个条件。一切能够满足人的某种欲望的物品都有效用,但不是一切效用都有价值,价值只有在效用受到某种限制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一件物品的价值是由它的边际效用量来决定的;对商品的市场价值(价格),他提出了客观价值交换论,认为买卖双方众多个人对物品都有不同的各自主观评价,接近于供求平衡的两对买卖者称为边际对偶,“市场价格是由两边际对偶的主观评价所限制和决定的”。庞巴维克主张以边际效用论代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利息时差论否定和代替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

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和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各自独立提出比较完整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杰文斯认为,“所谓价值,应即反映一种商品的最后效用程度。它是用该商品一个新加量所获得的快乐和利益的强度来计量的”,“经济学的目的原是要求以最小痛苦的代价,购买快乐,从而使幸福增至高度”;“凡能引起快乐或避免痛苦的东西都可能有效用”,“效用虽是物的一种性质,但不是物的内在性质。它最好被看作是物的一种情况,即物同人的需要的关系引起的情况”;门格尔认为,“我们所支配的各种财货,不是其自身具有价值……乃因这些财货在满足我们的欲望上具有意义,而这种意义则又为我们的生命与福利所依存”,“价值就是经济人对于货物所具有意义所下的判断”。在萨伊那里,决定价值的效用还是商品本身固有的,到门格尔则完全归结为人对效用的主观评价。边际效用价值论发展为两个支流,一支是以奥地利的门格尔及其学生为代表的心理学派,另一支为瓦尔拉斯及其继承者帕雷托为代表的数理学派。在帕雷托等人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效用后,边际效用价值论又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效用价值论的总结评价:

效用价值论的优点:该理论把价值的主体明确地提了出来,这就摆脱了把价值客观性绝对化(劳动价值论)的桎梏。在效用价值论看来,价值不是商品内在的本质,而是一种人与物的关系,价值离开了人的判断,便没有根基。效用价值论强调了价值实质是对有用性的判断,而不是对物的判断。

效用价值论的局限:在某种意义上,效用价值论的优点同时成为其缺点,即该理论把价值变成纯粹的心理感受,忽视了价值的“客观性”,因为效用背后的“需求”和“有用性”都是受客观因素影响的,比如生产力水平、社会地位、生活阅历等。此外,虽然效用理论强调价值的主观性,但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比,他是仅仅从“人与物”的关系认识价值,将生产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价值研究中抽象掉,这无疑是对人的本质的简化,随着经济时代和人的全面发展,该理论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足和矛盾之处。

4.均衡价值论

供求关系决定价值是由萨伊最早提出,由马尔萨斯建立起来的,最后在马歇尔这里发展成了均衡价值论。马歇尔提出了均衡的概念,即相反力量形成的均势,几乎是一切经济范畴的决定因素。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以及对个人效用观念的强调,构成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马歇尔的均衡价值实际是价格,用市场价格分析替代了价值分析,“一个东西的价值,也就是它的交换价值……就是在那时那地能够得到的并能与第一样东西交换的第二样东西的数量。因此,价值这个名词是相对的,表示在某一地点和时间两样东西之间的关系”。“文明国家通常采用黄金或白银作为货币,或者是金银并用,我们不是用铅、锡、木材、谷物或其他东西来相互表示价值,而是首先用货币表示它们的价值,并称这样表示的每样东西的价值为价格”。马歇尔直截了当地把价格当作价值,对价值的分析变成只对价格的分析,“把它变成了单纯的流通领域的问题,从而就只在流通领域中寻找价值决定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马歇尔并没有认为价值决定中供给和需求起同样作用,他着重考察了时间因素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就一般而论,我们所考虑的时间愈短,我们就需要注意需求对价格的影响;时间愈长,生产成本对价格的影响将愈加重要,因为生产成本对于价值的影响与需求变动的影响比较起来,一般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显然,马歇尔认为,价值决定中起根本性作用的是供给、是生产费用,“正因为如此,马歇尔才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的继承者……他的学说才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均衡价值论(即价格)的观点目前是主流经济学的观点,新古典综合派的萨缪尔森就非常推崇均衡价值论,认为“从价值转化为价格是不必要的步骤,价格决定于供给和需求”,价格是消费者的信号,表示各种物品对他们所具有的价值,在P = MC时,价值的确切量就是生产成本本身。

均衡价值论的总结评价:

均衡价值论的优点:一是该理论在形式上是非常完美的,因为从马歇尔提出均衡价值理论之后,微观经济学日趋成熟,经济学开始从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本质、现象讨论进入定量的研究,各种数学模型大行其道,经济学越来越具有“科学”的特征。二是价格理论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随着规模经济理论、垄断竞争理论、博弈论等发展,现代主流经济学在总体上对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足够的理论指导作用。

均衡价值论的局限:均衡价值论既不认为价值是物的属性,也不认为价值是人与物的关系。它认为价值只是需求与供给所决定的一个数值。其实这就是为人所诟病的均衡价值讨论的是价格而不是价值。里昂惕夫认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都不去寻求最后深层的价格决定者,而是只在表面的供给、需求和想象的概念上打转转”。需求与供给是怎么来的?是脱离价格的独立变量吗?均衡价值论根本没有回答这些问题。按照理论逻辑,源于心理需求的边际效用最能反映需求,但是边际效用无法直接衡量,只能用需求价格间接衡量,这是用结果代替动机进行研究。均衡价值理论实际是价格理论,把价值创造看成是确定的、机械的生产过程,是一种只看结果、不讲过程,舍本逐末的研究方法。

5.管理领域的价值论

价值问题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了极大重视,较为重要的价值理论包括:价值工程理论、股东价值理论、经济增加值(EVA)理论、顾客价值理论等。

(1)价值工程理论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又称价值管理(Value Management,VM)或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VA),是指通过对设施、产品、服务或流程等进行功能和全寿命成本分析,以独有的多学科团队工作方式和严谨的工作计划谋求创新的改进方案,提高项目或产品的价值。价值工程于1947年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采购部工程师劳伦斯·德洛斯·麦尔斯(L.D.Miles)创立,它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如何提高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价值,降低其成本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一种符合实际客观的、谋求最佳技术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价值管理在国外主要是专业工程师在研究和使用,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量计算问题,研究着重于各种成本(C)、功能(F)、价值(V) 的计量方法,V=F/C 即价值是对象的功能与为获取此功能的成本(费用)之比。价值工程在美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应用得非常普遍。美国政府规定,凡是超过100 万美元的政府投资项目都必须应用价值工程方法(1993年5月21日美国白宫预算与管理部颁发的131 法规)。我国在1987年10月颁布了《价值工程基本术语和一般工程程序》国家标准(GB 8223—87)。

(2)股东价值理论

股东价值思想的源头最早要追溯到2O世纪初期Fisher (1906)的资本价值理论,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和米勒(M.H.Miller)的资本结构定理(MM定理)对价值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唤起人们对企业价值的高度关注。1986年,拉帕波特在其《创造股东价值》(Creating Shareholder Value)一书中,提出以“股东价值”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开创了价值管理的新纪元。拉帕波特的价值管理理论建立在自由现金流的基础上,沿袭了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对企业价值的理解,把未来的现金流的折现视作企业价值,挖掘隐藏在企业价值背后的驱动因素,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现股东价值增长的最大化。拉帕波特价值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用股东价值管理方法制定战略计划、绩效评估和指导一系列决策活动。

麦肯锡的汤姆·科普兰(Tom Copeland)等人的《价值评估——公司价值衡量与管理》和詹姆斯.A.奈特(James A.Knight)的《基于价值的经营》,明确提出价值管理的概念和应用模型,为价值管理的推广和应用做出了贡献。该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价值思维机制及其应用于整个经营管理实践,同样强调股东价值的核心地位,提倡将股东价值法应用于价值战略和价值评估。随着资本市场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价值管理的重点逐渐转向这些经营类的“价值驱动因素”,因为对这些因素的变化进行重点管理和监督,可以有效防止管理层为了短期的财务绩效而牺牲长期的价值创造,还助于企业发现价值增长的机遇和需要优先发展的领域。

(3)EVA理论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已得到较大范围应用的价值管理和业绩评价方法,根据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一份调查报告,在实施价值管理的公司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就是EVA模式。EVA的拥护者指出:EVA已经取代以利润为基础的业绩指标,成为最准确的公司业绩衡量标准。《财富》杂志曾称之为当今“最热门的财务创意”。EVA是对剩余收入定义解释的一个版本,认为一个公司之所以能为其所有者(股东)创造财富,其投入的资金收入必须超过其资金成本:剩余收入衡量的是扣除有息负债和权益资金成本后的利润,而传统的会计收入计算的是扣除负债的利息支出后的利润,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是经济利润扣除了全部的资本成本,而会计利润仅仅扣除了债务利息。EVA的计算公式为:

EVA=(息前税后净经营利润-资本成本)×投入资本=(ROI-WACC·IC

EVA在国际上已得到了许多知名企业的广泛应用,如可口可乐、通用电气、杜邦、康柏、索尼、西门子等。

(4)顾客价值理论

顾客价值是价值链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价值链概念是1985年由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在其著名的《竞争优势》中提出,“企业的价值最终应体现为客户的价值”;企业的生产经营可以看作是最终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定的“一系列作业”(A Series of Activities)的集合体,作业链同时表现为“价值链”(Value Chain),作业的推移同时表现为价值在企业内部逐渐积累与转移,形成一个企业内部的“价值传递系统”,最后,企业凝聚在产品上的价值转化为顾客的认知价值,即顾客价值(Customer Value)。价值链分析和管理的着眼点是提高顾客价值,这也是竞争优势所在。价值链中的作业分为“可增加价值的作业”、“不增加价值的作业”,优化价值链的要求是尽可能消除“可增加价值的作业”,提高“不增加价值的作业”的效率。“适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 Production System)、“零存货”(Zero Investment)、“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等管理手段的提出,都与价值链理论有关。

顾客价值理论提出后,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化(特别是市场营销学者),相关定义及论点归纳如表1所示。其中,最著名的是Philip Kotler提出的“顾客让渡价值”概念。Kotler认为,顾客让渡价值由整体顾客价值和整体顾客成本组成,顾客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四部分,而整体顾客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和精力成本,极大地深化了顾客价值理论的研究。

表1 顾客价值研究汇总

资料来源:Woodruff,R.B.,“Customer Value:the Next Sourc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5 (2),1997:111

顾客价值管理(Customer Value Management,简称CVM)就是适应上述需要,管理顾客价值、提高顾客忠诚度和增加顾客赢利度的整合框架,它是以最大化顾客潜在价值为核心而整合在一起的一整套方案、理念和运营模式,在这种整合运营中,企业和顾客双方的目标也达到了整合。

管理领域价值论的总结评价:

价值工程理论建立在20世纪50~70年代的大工业生产基础之上,受工业时代背景制约,买方市场的特点还不明显,市场营销因素对产品价值的决定还不占主导地位,价值管理的思维关注于局部工艺的点滴改进、关注于产品的细部改善,关注于价值管理的一些具体应用方法、技巧,不是对产品价值的根本性创新研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价值管理曾经在国外和中国风靡一时,但进入90年代后,随着知识和信息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的VE方法技术已经变得不太适应,加上原有的VE方法技术与理念间存在割裂,使得VE应用遇到阻力。

股东视角的价值理论从计量科学的角度提出了公司市场价值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世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企业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向股东价值最大化,对资本理论、财务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具有革命性创新意义。其缺陷:一是拘泥于经济价值创造的工具性测量和管理,没有触及价值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价值创造来源、价值怎么创造、价值如何分配等一系列的基础问题,这也减弱了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二是主要站在股东的角度提出管理建议,造成“股东至上”的逻辑思维。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这种模式的价值管理忽视了对社会、客户、员工、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关注和管理。企业价值评估无论是成本法,还是市场收益和公允价值法,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包括利益相关者在内的业绩测量,对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贡献不能反映出来。三是股东价值理论的管理工具集中在财务管理和高级管理层上,而价值创造是企业所有员工和团队的行为。

EVA在推广上遇到了一些障碍,特别是EVA的计算不准确、不合理、不完善等问题。最关键的是EVA模式也是站在股东价值的角度设计考核体系,没有反映新经济下价值创造的元素,无法较好地适用于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业绩考核。

价值链理论在价值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价值链的价值细分,重视顾客价值的研究反映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成买方市场,同时影响顾客价值从而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更加复杂,原有的产品实用功能因素已经有较大的下降,但产品的品牌、文化等因素成为价值的主要决定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