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资本维持规则功能有效性的质疑

资本维持规则功能有效性的质疑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资本维持规则功能有效性的质疑主要源于资本维持规则自身所固有的一系列缺陷。具体说来,影响资本维持规则功能有效性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资本维持规则对公司资产分配的限制主要是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为依据,也就是以公司已发生的历史为依据,这样无法精确地评估出公司未来是否有履行到期债务的能力。

数十年来,资本维持规则功能的有效性面临着人们越来越多的诘难,以至于不少国家毅然放弃了该规则,而采用其他措施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对资本维持规则功能有效性的质疑主要源于资本维持规则自身所固有的一系列缺陷。具体说来,影响资本维持规则功能有效性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本维持规则对公司资产分配的限制主要是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为依据,也就是以公司已发生的历史为依据,这样无法精确地评估出公司未来是否有履行到期债务的能力。尽管资本维持规则多有特定的最小资本的要求,但这一数额在未来是否足够满足债权人的需求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其次,资本维持规则对会计制度具有相当程度的依赖性,如果不能对会计制度进行严密的规定,这一规则很容易被规避。对于利润、资本公积金等的计算和认定与所采用的会计方法紧密相关,而会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的日益复杂化为公司规避资本维持规则的一些限制提供了途径。在美国,会计披露和报表处理得到了快速发展,意图对付法律对各种盈余、已发行的、未发行的、再次发行的股票等所进行的原则上相互区别的处理。美国的会计师、银行家、律师还共同发展出了公司财务实践的高超技巧,发明了许多看似合法的抬高资产负债表左侧数字、降低资产负债表右侧数字的方法、从而使资本维持规则这种传统的资产分配限制性方法很容易被规避。特别是,2002年6月欧盟的1606/2002号规则确定了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称IFRS)的采用。自2005年1月1日起欧盟境内监管上市的公司就开始依照该准则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该准则与原来的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强调谨慎原则和公司利润真实实现的传统会计准则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部分情况下允许公司提及未实现利润,如此一般就会增大公司的利润,缩小公司资本对公司财产的约束范围,资本维持规则的功效由此会被进一步减弱。

第三,资本维持规则只注重对资产数量的维持,缺少对资产结构、质量和可变现性的关注。资产本身对公司信用实现的影响取决于资产的规模和资产的有效性两个因素。对于债权实现而言,资产的构成和资产的总量同样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前者更重要。因为即使公司维持了与资本额相当的资产量,但如果这些资产都是不能发挥任何效益的,或者是完全无法变现的资产,其对债权人的保护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账面上显示的企业盈余,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司就有足够的现金予以分配股利,也不代表着有能力支付到期债务。因为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表面看来公司满足了资本维持规则的要求,但公司的短期债务过多,经常有到期债务缠身,或者公司根本没有主导产品,或虽有主导产品但无发展前景,或支撑着公司拥有大额资产的是亿万的滞销货物,如此维持的公司资产,对公司信用的保障意义不大。资料显示,许多著名跨国公司往往是通过对本企业的经营规模、资产结构、子公司的分布、近期产值和营销额等情况向公众的介绍来展现公司的信用和偿债能力,有些文件还会通过权威会计机构的认证来增加它的可信度,事实上这些公司的注册资本往往是很少的。因此,资本维持规则不应只看眼于公司资产总量的保有和维持,还应当关注资产的构成情况。

第四,资本维持规则忽视了公司的经营需求和股东希望收回投资的要求,不利于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为公司中利益对抗的两个主体寻求一个适当的平衡点,是公司法作为商事主体法的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追求。但是如果给予一方不适当的或者过度的保护就会影响另一方利益的实现,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资本维持规则不将公司不同等级的风险加以区分,而是一味地要求净资产大于资本。公司的净资产大于资本,且流动性较好的话,当然确保了公司的偿债能力,但即使公司的净资产小于资本,也绝不代表公司必然丧失了偿付能力,并以此否认资产分配的合法性。如此严格的资本维持规则势必会限制公司由于特殊需求重新组织资本结构的灵活性,还会影响公司的筹资和投资决策,不利于公司的经营效率。

最后,资本维持规则要求公司资本的增减都要遵循严格繁复的程序。繁杂的程序降低了公司对市场的反应能力,追求公平正义的同时,牺牲了时间和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