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最后一件商品照样原价

最后一件商品照样原价

时间:2022-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语道破只要合理消除人们“不愿要别人挑剩的商品”这一消费心理,最后一件商品就照样不用降价销售。王君虽然一脸悦色,但却丝毫没动。王君很明白,此时需要诱导顾客,但最好不要让其感到压力,千万不能在此时由于过度热情而吓跑了顾客。行动指南人们常常以为,削价处理最后的商品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

一语道破

只要合理消除人们“不愿要别人挑剩的商品”这一消费心理,最后一件商品就照样不用降价销售

经典故事

北京某商场有一台质量完好的“美的”牌排气扇(厨房用),由于是最后一台,商场又不再经销该种产品,故准备削价处理。但是,作为这家商场的家电销售员,王君建议销售总监先别急着降价,他想到一个好办法,不仅能卖掉这台排气扇,而且还能卖个好价钱。

两天之后,有一位50来岁的先生来逛商场。最后他停在排气扇的一旁,不时地看看又摸摸。王君意识到机会来了。他走过去,笑着轻声问:“您想买厨房用品?”

王君明知对方想买排气扇,但是为了留给客户一个较大的回话空间,却说“厨房用品”。这样一来,既可以让顾客自己说想买排气扇,从而在无意中就强化了其购买意图。

那位先生也微笑着点点头,“嗯”了一声。等了一下又问道:“这种排气扇怎么样?”“还可以。”王君接着又欲擒故纵地说:“您要不要看一看抽油烟机?好像现在大家更喜欢抽油烟机。”当顾客有意于一种商品而你故意推荐另一种时,会造成其轻微的逆反心理而强化其购买意图。但是这招如果处理不当,会使顾客出现严重的心理对抗而不愿购买任何商品。顾客一边继续看一边说:“哦,我知道。”

当发现顾客确实对其他商品没兴趣时,王君紧跟着说:“我帮您试一下这台排气扇。”王君虽然一脸悦色,但却丝毫没动。王君很明白,此时需要诱导顾客,但最好不要让其感到压力,千万不能在此时由于过度热情而吓跑了顾客。

“不用。”那位先生摇摇头,过了一下又问:“还会进货来吗?”顾客这句话一出,王君立马明白了,不愿接受别人挑剩的东西,这才是顾客的心理障碍所在。当然,这也是人们的普遍心理。

到这个时候,王君不得不改为针锋相对了。他说:“我们现在正销售抽油烟机,这种产品今后一般不再经销。不过,您可以试试,绝对没有问题。”一方面说商场因转销更高档产品,所以不会再进货,这一台只能是最后一台,使其断绝再等待的念头;另一方面又强调质量没问题,无须担心。因为,王君明白此时遮遮掩掩只会适得其反。

那位先生盯着排气扇没有动,但有些犹豫地说:“啊,我知道,只是……”显然,顾客正在作最后的考虑。王君心里很清楚。此时顾客需要听到一些决定性的语言,否则这桩生意很可能就黄了。于是,王君微笑着面对那位先生,语气却很随便地说:“排气扇结构都很简单、耐用,很少听说出毛病。何况‘美的’还是名牌呢。”需要注意的是,王君始终坚持强调排气扇质量没问题,而不是这一件没问题,以弱化顾客对“这一件”的关心。

那位先生听了王君的话后,点点头,又犹豫了一下之后终于说:“试一试,没问题就开张发票。”

行动指南

人们常常以为,削价处理最后的商品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然而优秀的销售员并不这样认为。相反,他们觉得正因为是最后一件,商机也就出现了。所以只要语言运用得当,让顾客按原价购买是不成问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