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补发商品怎么查询物流

补发商品怎么查询物流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其功能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目前,标准物流条码多用于出库、分拣和商品内容检验等作业过程。简单来说,电子数据交换就是将需要传送的数据和信息规范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处理的一种信息技术。由于EDI以事先商定的报文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因此制订统一的EDI标准至关重要。

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其功能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现在物流信息系统中使用的技术除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外,还包括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条形码销售信息管理系统(point of Sale,pOS)、无线射频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等技术,下面就几种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信息技术进行介绍。

一、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AIDC)技术是通过自动(非人工手段)识别项目标识信息,并且不使用键盘就可以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程序逻辑控制器或者其他微处理器控制设备。AIDC技术家族有一批能够解决不同类型数据采集的技术,它们包括: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磁识别技术、声音识别技术、图形识别技术、光字符识别技术和生物识别技术、空间数据传输技术。

(一)条形码

条形码是一组由不同宽度的亮暗条纹组合而成的图像,用来表示物品的各种信息,如名称、单价、规格等。条形码按照使用目的可以分为商品条形码和物流条形码。

1.商品条形码

商品条形码直接为销售和商品管理服务,以个体商品为对象。商品条形码由13位数字组成,最前面的三位数代表国家或地区的代码。ENA编码委员会分配给我国的系统代码是690、691和692。第4~7位代表厂商,第8~12位代表商品代码,最后一位为校验码。

2商品条形码的构成

2.物流条形码

储运条形码是用在商品装卸、仓储、运输等配送过程中的识别符号,也叫物流条形码,通常印在包装外箱上,用来识别商品种类及数量,也可用于仓储批发业销售现场的扫描结账。储运条码是条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国际范围内提供了一套可靠的代码标识体系,而且为贸易环节提供了通用语言,为EDI和电子商务奠定了基础。

储运条形码

物流条形码由14位数字组成,除第1位数字外,其余13位数字代表的意思与商品条形码相同。物流条形码第1位数字表示物流识别代码,如物流识别代码中“1”代表集合包装容器装6件商品、“2”代表装12件商品。如果装入同一容器的商品种类不一样,前缀的物流识别码用0或00标识,原第8——12位的商品代码用新的代码取。

除了上述标准条形码之外,企业内部根据物流管理需要也可以自行编制企业内部码,但这类条形码一般只能在企业内部使用。当用作内部码时,EAN13码的结构变成前2位数字为前缀,第3~12位数字为物品代码,第13位数字为校验码。

条码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因此,在物流作业中使用条形码,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成本。目前,标准物流条码多用于出库、分拣和商品内容检验等作业过程。除了物流业,标准物流条码在零售业、批发业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二)无线射频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射频识别技术是相对“年轻”的自动识别技术。20世纪80年代出现,90年代后进入实用化阶段。无线射频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对记录媒体进行读写的一种技术,无线射频识别的距离可从几十厘米至几米,且根据读写的方式,可以输入数千字节的信息,同时还具有极高的保密性。

无线射频辨识系统可以由RF(无线技术)与ID(辨识)两部分加以理解,其运用方式是利用RF射频信号以无线通信方式传输数据,再透过ID来分辨、追踪、管理对象,甚至人与动物亦可被加以辨识。RFID由阅读器(Transceiver,也称为RFIDReader)与标签(RFIDTag)两部分所构成,透过无线传输,无需实体接触即可进行数据交换,且数据交换时也无方向性要求,接收距离的远近则依据不同的技术而有差别。

RFID系统组成示意图

与条形码相比,RFID具有以下优势:①不需要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②使用寿命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③能够轻易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④读取距离更远;⑤可以写入及存取数据,与写入时间相比打印条形码更少;⑥标签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⑦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⑧标签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⑨可以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定位。

RFID系统可以对商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采购,半成品与产成品的生产、运输、仓储、配送,一直到销售,甚至退货处理和售后服务等所有供应链上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常用于移动车辆的自动识别、资产跟踪、生产过程控制等,从而提高业务运行的自动化程度,大幅度降低差错率,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但由于射频标签较条码标签成本相对偏高,目前在物流过程,很少像条码那样用于消费品标识,多数用于物流器具,如可回收托盘、包装箱的标识。

二、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电子数据交换(EDI)描述为“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式。”简单来说,电子数据交换就是将需要传送的数据和信息规范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处理的一种信息技术。

EDI与其他一些电子传输方法的区别在于,EDI必须使用预先规定的标准化格式和进行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诸如电子邮件、传真、远距离遥控输入、输出系统和专用格式下的部门间工作系统等,虽然都能提高贸易、物流效率,并给物流链管理带来很多方便,但它们都不是EDI。

由于EDI以事先商定的报文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因此制订统一的EDI标准至关重要。EDI标准主要有以下8类:基础标准、代码标准、报文标准、单证标准、管理标准、应用标准、通信标准、安全保密标准。在这些标准中,最重要的是实现单证标准化,包括单证格式的标准化、所记载信息标准化以及信息描述的标准化。单证格式的标准化是指按照国际贸易基本单证格式设计各种商务往来的单证样式。

在EDI中,传统贸易所使用的各种单据、票证全都被计算机内的数据传送取代,原来由人工进行的单据、票证的核计、入账、结算及收发等,也全部由计算机来进行,基本上取消了纸张信息。因此,EDI常被称作电子贸易或无纸贸易。EDI作为开展电子贸易的一种信息化手段,对于提高贸易活动的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EDI系统

三、销售点信息管理系统(point of Sale,pOS)

销售点信息管理系统pOS(point of Sale),也称为pOS系统,是指利用自动读取设备在销售商品时按照单品类别读取商品销售信息(如商品名、单价、销售数量、销售时间、销售店铺、购买顾客等),并通过通信网络送入计算机系统,然后按照各个部门的使用目的对上述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和传送的系统。

1.适用pOS系统的店铺的各个商品包装上印刷有商品标准条形码。

2.客户在购买商品时,收银员利用自动读取设备读取商品条形码信息。

3.各个收银台利用自动读取设备读取的商品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送给店内的主机,计算机系统瞬时将商品的价格、销售额合计等信息传送给收银台,以作为成交单据。

4.店内收集的销售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送给总部和流通中心。

5.总部、流通中心、店铺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可以对库存调整、补充订货、配送管理等方面作出快速而准确的决策。此外,可以在把握畅销品和消费者购买动向等方面灵活运用这些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对店铺备货、陈列商品以及确定价格等都可以起到帮助作用。

四、电子订货系统(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EOS)

电子订货系统(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EOS),指将批发、零售商场所发生的订货数据输入计算机,即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连接的方式将资料传送至总公司、批发商、商品供货商或制造商处。因此,EOS能处理从新商品资料的说明直到会计结算等所有商品交易过程中的作业,可以说EOS涵盖了整个物流。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零售业已没有许多空间用于存放货物,在要求供货商及时补足售出商品的数量且不能有缺货的前提下,更必须采用EOS系统。EOS因内含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手段,因此在国际上使用非常广泛,并且越来越受到商业界的青睐。

使用EOS时要注意订货业务作业的标准化,这是有效利用EOS系统的前提条件;商品代码采用国家统一规定标准的设计,是应用EOS系统的基础条件;订货商品目录账册的做成和更新,订货商品目录账册的设计和运用是EOS系统成功的重要保证;计算机以及订货信息输入和输出终端设备的添置是应用EOS系统的基础条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制订EOS系统应用手册并协调部门间、企业间的经营活动。

五、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使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都能计算出他们所处的方位。GpS是美国国防部为军事目的建立的,旨在解决海上、空中和陆地运载工具导航和定位问题,全部24颗导航卫星(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系统已经建成。1992年GpS正式向全世界开放,1994年在中国市场开始得到应用。GpS以精确位置与定时信息,已成为支持世界范围各种民用、科研和商业活动的一种技术。

GpS在物流领域主要用于交通方面,如车辆导航定位与跟踪调度功能,出行路线的规划功能以及紧急援助功能等。

GpS系统应用于车辆运行管理

六、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进行浏览操作和分析。其显示范围可以从洲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街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人口、销售情况、运输线路以及其他内容。

GIS被用于农产品产地认证系统

GIS技术现被广泛应用在农产品生产经营领域,在物流领域中最大的应用是在物流分析方面,主要是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国外公司已经开发出利用GIS为物流分析提供专门分析工具的软件。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稽核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

七、计算机辅助订货系统(Computer Assisted Ordering,CAO)

计算机辅助订货系统(CAO)是基于库存和客户需求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订货管理的系统。这一系统利用扫描器来帮助判定已经卖出的货物,通过清点货架上的存货来实现交叉核对。所获得的信息常常为预测技术所利用。这种预测技术是建立在产品历史销售情况的基础之上。计算机根据已经销售商品和期望销售的商品发出订单。订单以电子方式传送给供货商。一旦商店收到货物,便向供货商的开户银行发出电子付款,以上整个过程实现无纸化操作。小贴士

80年代对美国多个行业的研究表明,从产品离开制造商的生产线到到达零售商的货架的整个供应链中,全部存货超过了100天的销售量。扭曲的信息使得供应链中的每一个实体,从工厂仓库、制造商近距离仓库、制造商市场仓库、分销商中心仓库、分销商地区仓库,直到零售商的储存空间,为了应付需求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变动性,都堆积了大量的库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一些企业开发了ECR技术。

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的字面含义是高效消费者反响,指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利益,从提高商品供应的效率入手,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利用现代技术和方法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协作的流通渠道体制。与传统流通渠道相比,ECR系统重视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在传统流通渠道中,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的关系不密切,订货、发货和库存管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费用。而在ECR系统中,整个供应链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高效的管理。订货采用计算机辅助订货系统(Computerassisted Ordering,缩写CAO),进行无纸化操作,迅速、便捷。有的ECR系统还实现了与电子收款系统pOS(pointOfSale)的结合,经销商的销售数据自动传输给制造商,为制造商确定生产和供应计划提供依据。为了进一步提高流通效率,ECR系统还采取了交叉对接和店铺直送技术。所谓交叉对接,就是制造商针对每家零售商店组织一些集运架,根据计算机辅助订货系统(CAO)的信息,由配送中心用卡车将所需商品直接运到零售商店,大大减少零售商店的库存。所谓店铺直送,指不经过配送中心,直接把商品送到零售商店。

ECR系统就是为解决供应链中信息传递的失真和低效率而应运而生的。ECR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超越企业范围,以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全部流通过程为对象,构筑起来的一种高效渠道合作体制。ECR系统超越了一家企业的局限性,可以立足于从生产到零售的全过程探索提高流通效率的途径,寻求降低流通成本的环节,既可以优化一家企业的流通活动,又可以使全社会的流通过程趋向合理化。由此而产生的消费者利益的增加是通过各个流通环节相互合作提高效率来实现的,加盟到该系统的企业由于提高了流通效率并增加了消费者利益,比起没有加盟到该系统的企业更有竞争能力。

八、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是又一个有助于物流管理的、以信息为基础的技术。人工智能是一种隐蔽说法,是指一组旨在使计算机模拟人类推理的技术。人工智能着重于象征性推理,而不是数值处理。人工智能所包括的技术诸如专家系统、自然语言翻译器、神经网络、机器人、讲话识别以及3D视觉等。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实践中有成功的物流应用经历。

使用物流专家系统,其专门知识能增加厂商的资产报酬率,所应用的软件包括承运人选择、国际营销和物流、存货管理,以及信息系统设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