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

新常态下的财政政策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应进一步发挥其结构性调控的功能,同时尽可能减少政策操作带来对微观主体行为的直接干预,避免扰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为此要求财政政策实现以下调整和转变。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除了在总量上适当降低力度,在结构上也需要适应新常态的新要求加以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应进一步发挥其结构性调控的功能,同时尽可能减少政策操作带来对微观主体行为的直接干预,避免扰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为此要求财政政策实现以下调整和转变。

一是更加注重发挥结构性减税措施的作用。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财政支出。一方面,要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财政政策工具的选择需要更偏重经济性措施,相应地减少行政性措施的使用。从这个要求出发,应加强税收政策的应用,以多种结构性减税措施,对政策支持或限制的领域有效的经济性激励或约束,形成由市场机制最终决定资源配置结果的调控方式,而对由政府指定资金用途的政府投资支出工具,适当减少运用,并以吸引社会资金共同投资的方式,引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另一方面,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会相应放缓,从防范财政风险过度积累的角度,政府负债规模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由此对宏观调控中财政支出政策的操作空间产生了更强的约束,有必要适应这种变化适当降低财政支出政策运用的力度。

结构性减税要有减有增,减的方面是企业税收负担,尤其是小微企业,调动微观主体的动力和活力,适应终端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和产业组织方式向小型化、专业化转变,更好地发挥小微企业、新兴产业、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的方面是调整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让要素价格真正体现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等,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基础。

二是财政支出进一步转向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财政支出政策的运用,除了在总量上适当降低力度,在结构上也需要适应新常态的新要求加以调整。主要是,财政支出政策在投向上要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要求,避免宏观调控中财政资金进入竞争性领域,形成“与民争利”的状况,挤出社会资本,弱化政策效应。财政资金投资领域的确定应以“补短板”为基本原则,将因外部性等问题而不能由社会资本满足资金需要的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作为主要投资领域。以财政支出政策投资领域的转变,平衡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目标,同时促进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