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港口影响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

港口影响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港口影响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在目前研究港口对城市影响的理论中,港城一体化理论研究较为成熟,对港城关系的分析也较为透彻。运用港城一体化理论研究港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助于理清港城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取适当的影响指标,构建港口影响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港口的货物结构能够反映港口城市的发展阶段,反映港口城市经济结构和临港工业的发展状况。

二、港口影响城市发展的理论分析

在目前研究港口对城市影响的理论中,港城一体化理论研究较为成熟,对港城关系的分析也较为透彻。港城一体化的实质是根据港口和城市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将各自独立经济实体整合为步调一致、相互共生的利益共同体的过程。[1]港城一体化概念的外延包括港口与所在城市战略目标一体化、港口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港口与相关城区布局一体化、港口与相关城区项目一体化。

港城一体化研究始于1934年高兹的海港区位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60年代,主要为海港区位的研究。主要研究包括1960年英国学者伯德对港口区位工业化的研究,继奎因的有关中介区位的假想学说,胡佛的港口、铁路枢纽转运点,是发展工业的理想区位的有关学说。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主要为港口区域工业化的研究。自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以来,不断地被美国区域规划专家约翰·弗里德曼、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和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等加以丰富和发展。70年代,沃纳·松巴特等人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点轴理论,认为在增长极形成后,人们会不断建设连接这些增长极的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形成新的有利区位。港口作为增长极核,必须与区域的工业化结合来促进新的区域增长点的形成,港口区域工业化也就亦将形为这一时期港口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霍伊尔和平德尔主编的《城市港口工业化与区域的发展》把港口发展、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以及亚非等欠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全面分析了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维格里的《临海工业开发区结构演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论文指出,工业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港口国家实施的最主要的港口发展战略。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为港口和城市的协同发展研究。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源于70年代赫尔曼·哈肯创建的协同学,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系统将形成一个整体效应或者一种新型结构,这个整体效应具有某种全新的性质,而在子系统层次上可能不具备这种性质,其理论核心是自组织理论。80年代,协同发展理论逐步应用于港口和港口城市间的一体化研究中。霍希尔和希令编著的《海港体系与空间变化》探讨了港口、工业与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演变与时间演进变化。[2]

港城一体化的目标是整合区域要素和资源重组,协调各利益集团关系,提供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空间。港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港口不仅能够给城市带来直接的国内生产总值、税收和就业贡献,还能影响港口城市的工业和经济结构,形成产业集群,同时还会对城市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运用港城一体化理论研究港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助于理清港城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取适当的影响指标,构建港口影响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

(一)港口规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港口的规模越来越大,港口在国家和区域经济贸易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港口经济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其在整个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港口规模的增长能够促进港口经济影响地位的提高,从而提高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程度。

港口往往能够成为城市经济的晴雨表。例如金融风暴经济衰退往往首先冲击海上贸易最高端的集装箱运输和吞吐量。2009年全球港口处理集装箱4.46亿标箱,与2008年相比下跌11%(见表4-3)。同期,世界商品贸易总额为248950亿元,比2008年下降23.1%。从我国来看,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100万TEU,同比下降6%。同期,我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9%。从总体上看,港口的发展规模与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成正比。

表4-3 世界前10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   (单位:万标箱)

img30

资料来源:有关港口的网页。

港口规模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加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货物运输能力;(2)港口航线的增加能够为城市对外贸易发展提供物流支持,提高港口城市的竞争力;(3)港口收入和税收的增加能够扩大城市的财政收入。

(二)港口货物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港口对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通过经港口运输的货物传导。港口的货物结构能够反映港口城市的发展阶段,反映港口城市经济结构和临港工业的发展状况。

港口货物以外贸货物为主,那么港口城市经济多为外向型经济,临港工业相对比较发达,外贸依存度比较高。以宁波港为例,2009年宁波港外贸货物比重为47.4%,同期,外贸依存度高达98.6%(见图4-1)。港口货物以中转货物为主,那么港口服务业和转口贸易相对比较发达。货物以散货为主,说明临港经济还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货物以集装箱为主,则说明临港产业已转向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品。

img31

图4-1 2005—2009年宁波市外贸出口货物比重与出口依存度比较

注:图中横轴为年份,纵轴为宁波外贸出口货物占港口货物吞吐量比重、出口依存度。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年鉴(2010)》。

总之,港口货物结构能够反映港口城市的经济结构。两者的变化往往同步,即港口货物结构变化的趋势能够体现港口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随着港口发展到不同阶段和港口功能的转型升级,港口城市也在不断地蜕变和提升自身的功能。

(三)港口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港口建设的重要环节,对港口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04年《港口法》实施以来,港口管理权下放给港口所在地城市人民政府。各地都纷纷加强了对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无论是原有的港口城市还是新兴的港口城市都提出了“以港兴城”战略,通过港口开发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以宁波港为例,2009年宁波港集团投入港口基础设施和技术改造投资的资本性支出为35亿元,同比增长14.8%。同期,宁波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214.6亿元,同比增长8.6%(见图4-2)。

img32

图4-2 宁波港基础设施投入与宁波市GDP的关系

注:图中横轴为年份,纵轴为宁波港基础设施投入、生产总值。

资料来源:《宁波市统计年鉴(2010)》。

港口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港口的码头航道设施能够实现港口的运输功能,促进货物的流转。城市货物通过水运设施完成物流运输。第二,港口的仓储设施能够实现港口的储存功能。通过仓储调节货物运输时段,完成货物的分拨配送和提供增值服务。第三,港口的集疏运体系能够为城市和临港工业所用,为城市提供物流运输服务。

总之,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深层次的影响。港口的建设不仅对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帮助巨大,而且对城市吸引外资,改善就业,增加政府税收,提高居民收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临港地区产业布局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都离不开港口的建设发展。港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面十分广泛,许多方面无法用数量关系来体现,因此在研究港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指标时,主要选择能够定量分析的方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