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维度识别与二维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维度识别与二维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将重点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资源维度进行有效识别,并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企业绩效评价维度,解决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哪些资源维度特征、企业绩效该如何正确评价的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企业通过将企业社会责任这种能力内化为企业的一种流程能力的集合体,从而对不同的组织能力会使企业产生不同的绩效。企业社会责任中,环保、环境控制技术与安全生产、财务手段、技术基

前几章笔者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论述,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资源属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本书的概念模型框架。

本章将重点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资源维度进行有效识别,并基于企业社会责任下企业绩效评价维度,解决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哪些资源维度特征、企业绩效该如何正确评价的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

4.1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假设

核心能力理论虽然弥补了注重企业外部分析的波特结构理论的缺陷,但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对企业内部的过分关注致使企业内外部分析失衡。1995年,David J.Collins和Conthia A.Montgomer(1995)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资源竞争:90年代的战略》一文,提出了企业的资源基础观(RBV of the firm)。他们认为,价值的评估不能局限于企业内部,而要将企业置身于其所在的产业环境,通过与其竞争对手的资源比较,从而发现企业拥有的有价值的资源。所谓的企业资源,是公司在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能够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各种要素组合。企业可以看做是各种资源的不同组合,由于每个企业的资源组合不同,因此不存在完全一模一样的企业。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拥有的有价值的资源。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的中心论点,企业竞争优势(以在产品市场上获得超出正常的平均收益来衡量)的源泉是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Wernerfel(1984)在题为《基于资源的企业观》的文章中,对资源进行了定义,更正式地说,一个企业的资源可以被定义为企业所永久性拥有的(有形和无形的)资产。资源的例子是: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高技能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某些企业拥有所谓有限供给(至少供给不会无限扩大)而非流动性的高效资源,并因为拥有对这些资源的“垄断”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租金”(the Ricardo Rent);当一个企业获得优势地位并因此赢得租金之后,存在某些力量(两个关键因素就是难以模仿和难以替代)限制对这种租金的竞争。总之,资源必须满足有价值、稀缺、不能完全模仿以及难以替代(VRIN)这四个条件才能为一个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4.1.1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战略资源解构和研究假设

资源基础理论为人们理解什么是竞争优势、如何获取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理论指导。然而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环境的动态性,如迅速更新的技术、日益缩短的产品寿命周期、快速转移的消费者偏好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环境的复杂性,如模糊的市场边界、无法明确的竞争对手和不断被打破的竞争规则等。在这种情况下,核心资源的特性呈现短期性的特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受到破坏。在对资源基础理论进行修正的研究成果中,出现了所谓“组织能力观”(也称“动态能力观”)理论。

组织能力观不是对传统资源观的否定,而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组织能力观也认为具备VRIN特性的资源能带来竞争优势,但在此基础上提出,单项的资源不能直接构成企业,必须通过组合,形成资源结构(resource configuration),企业才能建立起来。企业社会责任就可以看成是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一种能力,它反映出资源的组合方式,企业间组织流程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资源组合效率的差异。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apability)就是指在动态复杂环境下,企业通过对资源的组合(整合、重组、获取和释放)来产生新的资源结构,以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性组织流程。企业通过将企业社会责任这种能力内化为企业的一种流程能力的集合体,从而对不同的组织能力会使企业产生不同的绩效。

简言之,组织能力观并不否定资源在竞争优势形成过程的作用,但认为资源和组织能力并不处于同一个分析层次,包括知识在内的资源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Dierickx和Cool(1989)提出了企业内各种资产的整合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并认为并非所有的要素都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交易,如产权未明确界定的资源、商誉、信任及高度专有性的资产。因此,这表明战略资产由于时间压力的非经济性、资产累积的效率、资产存量协同性、资产销蚀性、原因不明等因素可以持续竞争优势,而不仅仅是独特的战略资源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

综上所述,无论是传统的企业战略,还是方兴未艾的企业资源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组织能力观,其核心都是围绕如何识别、获取、培育和组织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而展开的。而战略层面之所以强调企业要尽量获取竞争优势,是由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转化为现实的利润。因此,研究企业责任竞争力的获取和维持,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如何转化为产品的竞争力,可以从关键因素的识别开始。基于资源基础观,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战略资源维度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或能力)和声誉资源四个方面。

1.物质资源

物质资源包括企业使用的物质生产技术、厂房和设备,以及企业的地理位置和获取原材料的方式(Barney,1991)。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组成的集合,每一种资源都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Grant(1991)对资源和能力进行了区分,并将资源划分为三大类: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同时,Wlliamson(1975)和Barney(1991)企业的资源基础观一直强调依靠嵌入的资源,利用其互补与联合的特性来维护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如上所述,嵌入的(embedded)资源是指一种资源的价值被不可分解地连接到另一种互补的或联合的资源里,它表示资源价值的增强,即一种资源与另一种资源结合时发挥的作用较该资源独立发挥作用时能产生更高的价值。嵌入的资源具有联合特性,即如果一种资源没有另一种资源的补充,那么其自身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企业社会责任中,环保、环境控制技术与安全生产、财务手段、技术基础设施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对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具有较大的作用,它实质上构成了企业的内外部物质资源能力(Zahra &Nielsen,2002)。

首先,环境控制技术以及基础设施能力可以促进企业进行环保友好生产,并与社会、社区保持良好互动关系,降低协调成本、交易成本甚至法律成本,提高企业责任形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财务技术能力关系到企业的投融资水平,良好的财务管理技术能力不仅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营,有效率地使用资金,节约资本成本,而且可以在经营环境恶化时,保持持续经营,避免停业甚至破产的风险,提升客户关系管理及市场份额,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最后,虽然技术基础设施各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市场购买到或容易被竞争者模仿,但把各组成部分整合成为符合企业自身所具有的技术能力和环境控制能力设施平台,需要企业的技术专家运用以往的经验并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建设,因而相当复杂且不易被竞争者所了解,因此可成为竞争优势(Weill &Broadbent,1998)。同时,由于受到“时间压缩不经济”的影响,对于新进入者来说,仅仅通过“投入大量资本”购买相应的环境控制技术设施系统就想赶上竞争对手的发展步伐,是比较难以实现的。

因此,我们首先提出本研究的第一个研究假设:

h1:企业物质资源是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资源的一个维度。

2.人力资源

企业的人力资源包括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经验、所受到的培训、判断力、智力、人际关系及个人思考理念等。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来看,企业人力资源的技能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能力,Nelson和Winter(1982)提出的“组织惯例”(organizational routine)概念,能够对企业能力提供较好的解释。“组织惯例”是规则的、可预测的活动模式,这些活动由一系列协调的个体行为组成,能力本质上就是一个或多个相互作用的惯例。

Wernerfelt(1989)发现人力资源因素对企业绩效的贡献比战略和经济因素要大。powell(1994)的研究也表明,企业管理者的能力等行为因素比业务流程因素和传统质量控制方法解释了更多的TQM绩效变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者更进一步指出,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企业的竞争优势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Farjoun,1994;Lado,Wilson,1994;pfeffer,1994)。

拥有强有力人力资源的企业能够实施以下的战略活动:①将技术与企业流程的规划更有效地整合在一起;②与竞争对手相比,能更有效率地构思与开发支持企业营运所需的、稳定可靠的管理管理系统;③使企业各单位间的沟通与工作更有效率;④与竞争对手相比,能有效地预测企业未来的业务需求,并能更快地创新有价值的产品(Sambamurthy &Zmud,1994)。

大部分研究都明确地把人力资源管理看做是一个极有价值的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huselid,1995)。一般来说,这种竞争优势是通过工作效率的增长或边际收益的增加来获得的(Becker,Gerhart,1996)。更具体地说,是企业合适的人力资源政策具有降低员工的误操作和缺勤,提高生产力,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增加员工对工作投入与付出的潜在影响力。Youndt等(1996)的研究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协同对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资源基础观,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内化产生的企业竞争能力要求对员工负有责任,因此它是一种有价值的能力。这种异质性决定了企业具有不同的人力资源政策、培训制度以及薪酬制度等,并使得竞争对手很难模仿。进一步地,一个经过良性互动发展起来的企业社会责任,并整合到组织的运营系统后,将成为一种无形资产,它能创造价值,而且不易模仿。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因果关系模糊,对企业社会责任转化并创造价值的机制至今难以确切地识别(Lippman,Rumelt,1982);二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政策一般是经过长期才发展起来的,它不能简单地为竞争对手通过市场获得。而且,管理者在成功复制企业人力资源的社会因素,如文化、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能力本身也存在自身能力的局限。

人力资源维度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将员工看成是一种价值资产,在这种高承诺的模式下,员工对企业的承诺、适应性和高质量(技能、创造能力、业绩等)得到发挥,从而使企业产生一种有价值的竞争能力。

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外而言能起到吸引员工的积极作用,诸如公平的薪水、卫生安全的工作环境、培训机会、卫生教育保障、弹性时间制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是吸引优秀员工的有效工具。对内而言,能有效地留住员工,从而降低员工周转率,减少招募、培训的成本。

综合上述的分析,我们提出如下的研究假设:

h2:企业人力资源是构成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资源的一个维度。

3.技术资源(或能力)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RBV),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所有资源维度中,并不是所有的资源对绩效都具有相同的贡献(Barney,1991)。虽然众多文献在描述企业资源时,用VRIN,即企业的资源如果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是:①有价值的;②稀缺的;③不能完全模仿的;④难以替代的。但Conner(1991)和Fahy(2002)所谓的VRIN特征可以累积产生资源壁垒的高度,即竞争对手复制的壁垒。这种资源产生的壁垒效应可以保护企业从这些资源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不受竞争者侵蚀。因此,Michalisin等(1997)提出,研究者应更多地关注那些无形资源。在这些资源中能够抵御竞争对手复制模仿的一个途径就是来自于企业自身的知识资本,如知识产权、专利、研发能力,还包括企业特有的文化等。

无形资源如专利和版权等通过知识产权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这种法律层面的保护构成了其部分对手们模仿或复制的高度壁垒。企业进行研发的投入,不断生产和研究新产品,以及更多的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本身就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在一些学者的文献中,企业进行研发的创新活动,其成果属于整个社会共享,是对整个社会的贡献,企业本身虽然从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但相对其正的外部性来说,给整个社会、整个人类带来的利益更多更为巨大。然而由于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损失和失败,成本极高,对于仅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来说,进行研发创新活动有时会损害其短期的经济收益,因此,直到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才认识到研究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社会责任除了能吸引和留住员工外,从产品生产过程来看,还能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企业对社会规制的服从成本,从而形成新的市场机会等。Russo和Fouts(1997)运用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用2年的时间对243家企业进行研究,他们认为由于企业履行积极的环境政策会导致其重新设计产品或者为了减少浪费重新调配企业资产以增强企业内部绩效。只要企业取得新的独特的工序并能为超越竞争对手提供机会,那么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就取得了新的竞争优势。另外,环境政策的履行建立了企业学习的资源、跨部门的整合,提高了员工的技术,这些因素最终提高了生产率

然而Klassen和Whybark(1999)也采用资源基础视角,却发现污染防治与经济绩效正相关,而污染控制却与经济绩效负相关。研究恰好印证了资源基础理论观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解释。因为污染防治政策是企业积极主动的政策,积极的政策推动了企业技术的提升、工序的进步、企业文化的转变等,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与Russo和Fouts(1997)等的研究吻合。而污染控制仅是企业的消极的环境政策,这些企业并未寻求环境政策带来的新的竞争优势。

Griliches(1979)将R&D投资与企业长期绩效建立起正向促进的作用,在这些模型中,R&D被作为一种“技术资本”的投入形式,这种技术资本导致知识的增强,而后者会引致产品和过程的创新,这种创新活动能够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最终带来积极的绩效。由于技术资源(能力)能够构成企业无形资源,并促进企业保持长期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提出以下的研究假设:

h3:企业的技术资源是构成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资源的一个维度。

4.声誉资源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RBV),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待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在作用:有助于企业及其员工和社区建立联系,使企业更具有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建立企业声誉资本,从而提高企业对供应商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吸引力,降低交易成本,获取更优的产品价格(Orlitzky et al.,2003)。而其中的核心在于企业的声誉资本(reputational capital),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声誉有助于改善其与外部的行动者(诸如消费者、投资者、银行、供应商、竞争者等)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并且还能吸引更优秀的员工及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因为声誉资本对企业成员具有激励效应,声誉资本租金越高,企业成员的诚信度也越高,并且如果声誉资本嵌入到结构比较健全的社会中,会形成统一的价值和信念,从而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形成良性的推动作用。

正如Roberts和Dowling(2002)所言,企业的声誉资本是企业的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外部行动者对企业“好”与“差”的评价。企业声誉不是轻易能得到的资源,好的企业声誉需要企业付出相当长的时间,并且做出稳定而持续的投资。这已经被确认为企业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无形资源。实证研究也发现在企业声誉和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声誉资本依赖于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当企业有能力做到顾客对其忠诚,投资者对其信任,合作者对其满意,同行业中形成规制的氛围,媒体中形成良好的形象,这时可以说企业的声誉资本已经建立起来了。

Bhattachary和Sen(2004)在总结以往声誉与经济绩效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对于加强与消费者的关系而言,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创新活动并且是难以模仿复制的手段。研究表明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时,即产品质量好,消费者不需要额外承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造成的费用,消费者所支持的社会问题恰好为企业正在履行责任的努力方向,此时,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该研究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就是相比较企业负责任的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消费者对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更具有敏感性。而McWilliams和Siegel(2001)研究发现,在未使用产品之前无法确定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消费者会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将生产出质量更好的产品,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产品质量的替代品,而它是透过企业声誉体现出来的。

一个具有社会责任形象的企业能依靠其声誉资本在商业界获取更多的投资者、合作伙伴的青睐。Bansal和Clelland(2004)的比较研究表明,更具有社会责任形象的企业比其竞争对手在市场风险中更具竞争优势。当然也有学者对声誉资本与企业经济绩效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质疑。Brammer和pavelin(2004)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用成本收益去研究所有形式的企业经济绩效是有问题的,CSR仅是促进了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加快了识别过程。因而参与CSR为企业创造声誉资本从而获得收益还得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必须和企业的特征相适应。对不同企业在环保管理中的比较研究发现,加强环保管理能提高某些与环境关系密切的企业的声誉,而与环境关系并不密切的企业投资于环保管理收效甚微。因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如果超越企业自身性质的活动则将浪费企业资源,降低企业经济绩效。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从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公益责任的动态发展过程,其是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不断延伸的过程,而非一种责任代替另一种责任的演变过程。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也应该是一个包含多面体的责任体系概念。品牌、慈善捐赠以及营销伦理都是企业建立声誉的路径,而这些行为本身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比如,捐赠,它是企业承担公益责任的一种方式,它既能提升社会福利,带来正的外部性,又能树立企业自身的正面形象,从而使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协调。捐赠既包括企业向慈善机构做出的捐赠,也包括向教育、科研、文化、艺术以及医疗等公益机构做出的捐赠。

与受到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一样,声誉也是一种路径依赖的资产,由于其高度的专有性和社会复杂性,声誉资源构建起了一种强有力的资源壁垒地位。研究文献认为,声誉资源是依靠企业建立,无法从市场购买的资源,这就意味着这种不可交易的资产可以较有形资产更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根据资源基础观的理论,声誉资源完全符合Barney提出的企业资源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条件,即VRIN。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的研究假设:

企业声誉资源是构成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资源的一个维度。

综合第1~4个假设条件,并注意到企业社会责任是由①物质资源、②人力资源、③技术资源(能力)、④声誉资源四个维度构成的。

4.1.2企业绩效维度分析和研究假设

资源观认为企业难以模仿的资源是经济租的来源,也是企业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力(Conner,1991)。正如在第2章文献综述和第3章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所述,资源基础理论是解释企业特有要素对企业绩效效应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应该指出的是,资源基础理论侧重解释的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而企业竞争优势的存在说明企业间具有绩效的差异,因此笔者在此处把企业竞争优势的存在同企业绩效的差异性等同起来,认为资源基础理论也说明了企业绩效异质性的来源。

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的异质性、专业化程度和公司资源的有限可转移性,认为企业资源、能力的类型和属性是利润的决定因素。这种理论的发展使人们对企业异质性的认识转向资源和围绕资源的能力与知识。

总体上看,对于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研究经历了从外向内的审视路径,这一路径的演化体现了经济学理论假设从企业“同质性”到企业“异质性”的变迁。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间的差异在于独特的资源尤其是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这些独特的资源也被称为战略资源,其具有有价值、稀缺、难以模仿和替代的属性,能够因其形成过程具有独特历史条件、因果模糊性、社会复杂性、时间压缩不经济性等特征而形成“隔离机制”,从而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也就是企业绩效存在差异的原因。

资源基础理论是本研究考察企业绩效时所重点关注的理论,因为企业社会责任在本质上看具有战略资源的特性,这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借鉴企业绩效研究领域的思路,学者们早期的研究中大都将企业财务绩效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内化效果的衡量指标。财务绩效指标体系的变化是不大的。Aupperle等(1985)的研究选择一年和五年的资产收益率分别作为企业短期和长期财务绩效的衡量标准。而McGuire等(1988)对于财务绩效,选择资产收益率、总资产、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作为指标,而且收集了从1977-1984年历年的数据,因为McGuire等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除了与同期的财务绩效有关系之外,与前期的财务绩效应该也存在一定的关系。Waddock和Graves在财务绩效方面,使用的指标体系和McGuire等人的类似。

但是,正如众多学者所指出的,企业社会责任是责任和竞争力的二合体,因而应拥有能代表两者的双重绩效目标,并且很多时候,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可能会将良好地履行责任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看得比短期利润更加重要(pratima,2005;Abagail,Donald,2006)。这时,如果仍然只是将财务绩效作为单维度衡量指标,就难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复杂性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无法对其他各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做出正确的识别。

正是基于此,部分学者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绩效衡量应包含两个相互作用的维度。一方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内化为竞争力质量的衡量指标。另一方面是企业获得竞争力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这是对企业取得的不同程度竞争力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的客观评价。于是,Orlitzky等(2003)首次对30年来学者们对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在2005年再次进行了完善,其结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两者之间并不是权衡取舍的关系,高社会责任投入既是高财务绩效的决定因素,也是其结果。

基于以上分析,本书提出以下的研究假设:

h5:企业绩效可以分为可持续发展绩效维度和财务经营绩效维度两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