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数据选取和回归结论

数据选取和回归结论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1.2 数据选取和回归结论以2003年9月内地与香港CEPA附属文件的签订为分界线,本章对2002年10月—2003年9月、2005年10月—2004年9月,大陆与港澳台的进口需求收入弹性进行考察。可见,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区域间的贸易影响并不相同,为此,我们有以下讨论。

4.1.2 数据选取和回归结论

以2003年9月内地与香港CEPA附属文件的签订为分界线,本章对2002年10月—2003年9月、2005年10月—2004年9月,大陆与港澳台的进口需求收入弹性进行考察。所需数据来源于亚洲开发银行、香港贸易发展局网站和澳门特区统计暨普查局网站,列表如表4.1所示。

表4.1 “大中国”经济区内的贸易总额和比例 单位:亿美元

img67

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4.5分别予以测度,可计算得到“大中国”经济区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其计算结果如表4.2所示。

表4.2 “大中国”区内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

img68

以上实证结论显示,比较两个时间段的数据,“大中国”经济区内的大陆和港澳台的区域内贸易合作后的总进口需求弹性bt都大于合作前的水平;大陆的区内进口需求弹性bi和区外进口需求弹性bε在2003—2005的统计年度略微下降,港澳台的内进口需求弹性bi和区外进口需求弹性bε都呈现增大趋势。可见,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区域间的贸易影响并不相同,为此,我们有以下讨论。

首先,就港澳台而言,CEPA实施后,区内进口需求收入弹性bi(0.9743>0.9670)同总进口需求收入弹性bt(1.0343>1.0256)、区外进口需求收入弹性bε(0.9943>0.9842)一起增大,这说明港澳台与大陆间的贸易往来不但存在着总贸易创造效应,而且获得净贸易创造,并且没有形成净贸易转移。具体地讲,CEPA实施所带来的港澳台与大陆间贸易的扩大,不仅来自从大陆进口替代港澳台自行生产,还来自从大陆进口替代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进口,但后一种替代的进口产品在大陆的生产成本并不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即CEPA的实施创造出港澳台对内地产品的更多需求。不论是原先自行生产的还是主要通过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来满足的。其次,对大陆来说,总进口需求收入弹性bt明显增大(0.8864>0.8686),区内进口需求收入弹性bi和区外进口需求收入弹性bε略微减少,这说明大陆与港澳台间的贸易往来不存在总贸易转移、净贸易转移效应,即没有产生以内地自行生产的替代。

上述结论验证了本书2.1.1中所提及的Viner的观点:成员体的生产结构越是竞争性的(非互补性),关税同盟增加福利的可能就越大。当然,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还取决于运输成本,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成员体间的运输成本越低,它们的区域市场整合的收益就越大。因此,关税同盟中邻近成员体的加入,由于跨国境的贸易创造可能性较大,从而比容易产生贸易转移的遥远的成员体的加入更为有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